王阳明,明朝一位官员。本名王云,后改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以阳明名世。
王阳明是官二代。父亲王华,是成化年间的状元,从翰林院编修,做到正德年间的南京吏部尚书。
王阳明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年间,通过科举入仕,出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
虽然是一位文官,但主要政绩却是武略。他有两次剿匪和一次平定藩王叛乱的成功事迹,被后世称为“立功”的表现。
这里说的“立功”不是立下功劳,而是古人讲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之一。
他的“立言”代表是他的追随者编撰的他的语录《传习录》,被视为他创立的“心学”的文献证据。
他的“立德”,主要是指在一定圈子里口碑还不错,符合封建社会忠君的旧道德。
因此,王阳明被称为符合“三立”的圣人,其中尤其心学,被视为开创一个思想流派,又称“王学”。
说到底一句话,王阳明是封建士大夫,是统治阶层的一员,成功做过维护皇权的事情,又爱好琢磨,搞出一套逻辑上自洽的理论来。
后世推崇王阳明的,主要是他的“心学”,他的人生高光时刻都被视为“心学”的实践成果。
先听我说说先秦法家的情况。
先秦法家,是维护君主统治的一个流派,从举措主张上分,最初有三个派别。
一个以商鞅为代表,强调法。主张通过制定法律、规则,用来治理官员和老百姓。
一个以慎道为代表,强调势。主张塑造君主威严,拉开与民众的距离,用制造畏惧感来威慑官员和老百姓。
一个以申不害为代表,强调术,主张君主要学会用手腕,本质是愚民和算计。
后来出现一个人物就是韩非子,认为这三招都很好啊,于是主张三招并用。于是,韩非子被视为法家之集大成者。
王阳明的心学,就是宋明理学和佛道思想、玄学思想的杂糅,总之只要是前代出现过的,都当做包子馅儿。
然后抽离出一个主线,强调“心性”。有没有自己独到的见地呢?除了把旧学的一些概念换了几个新名词外,那是一点都没有。
要说开创性,也和韩非子差不多,就是把前人的思想搅和在一起了。
要想知道心学杂糅了哪些思想,就要先知道前代有哪些思想,以及王阳明当时的思想背景。
这要先从孔子说起。
孔子是先秦儒学的代表,他的思想核心是以全民道德建设为起点的“仁政”。即大家都做好人不造反,君主是最大的道德君子,于是天下太平。
秦始皇很看不上这种胡言乱语,于是废掉了。到了汉代大一统时期,这套说辞就很让皇帝受用,于是又拾了起来。不过,加入了神神叨叨的天人感应,成为谶纬学,就是凡事都有上天预兆,皇帝就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
这种思想在东汉漏了馅儿,没人信了。同时佛教传入,道教兴起,佛道思想把儒家思想挤到角落里。
南北朝时期,佛、道、儒三家杂糅在一起,互通有无、互相解释,不分彼此。加上世事难料的迷茫,就产生了玄学。玄学,说到底还是神神叨叨那一套。
到了唐代中后期,经历了佛道两种意识形态的高层斗争,儒学趁机抬头,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士大夫文人们,大体是试图回归先秦孔子那一套,但并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来。
沿着这个路子搞出名堂的,是宋代的朱熹。
宋代思想界的主要任务,是怎么样对抗佛和道。朱熹的做法是,抽取儒学的“格物致知”一节,大加发扬。
朱熹的格物,就是考察现实存在的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总结出万事万物的规律,当然主要还是用自然科学的规律来类比人文科学的道理。
朱熹这一套想法,差一点引发出科学大革命,因为其思想起点是观察万事万物,尤其对自然界的事物观察和研究,深入起来就可以产生科学。
这也是民国时期把西方的“物理学”直接翻译为“格物”的原因。
但事情并没有沿着朱熹的思想发展,因为士大夫们太注重国家治理、社会管理了,干脆说更注重怎么“牧民”,所以“格物”的一点点浅层次成果都被引申为政治思想了。
我们说的万事万物的规律,朱熹称为“理”,宇宙总规律就是“天理”,所以朱熹的思想被称为“理学”。
但朱熹的狡猾之处在于并不敢彻底否认佛、道,而是沿着过去的习惯,把他的理学里引入佛道的概念,看起来如同一家一般。
朱熹的这种新儒家,也被称为“道学”。你看,这个“道”就和“道家”的“道”,在字面上一样,但内涵却完全不同。
无论如何,朱熹总算把儒学扶起来了,连科举考试都只考儒家的经典,后来径直把朱熹的注解也一并作为考试内容。
道学的目标是什么?要非常注意的一点是,道学的目标是个人的“成圣”,而不再像宋代之前的那些思想学说那样,都属于直截了当的政治学说,或者说“牧民之术”。
也就是说,从朱熹开始,学问家们更加关注个体的思想境界。
为了“成圣”,你就要“格物”,格物能成圣的原理就是“明心见性”。看到没,这四个字又是从禅宗那里来的。“明心”,就是心地要纯正。“见性”,就是发现了“理”。
这个过程,被王阳明后来称为“致良知”。
由于对“明心”的强调,所以从朱熹、二程以及陆九渊开始,他们的学说就已经被称为“心学”了。
但怎么算是“成圣”呢?朱熹认为的“成圣”,就是做一个心地纯正、道德高尚的人,这叫“内圣”。
有“内圣”就有“外圣”。“外圣”的意思是,光做好人还不行,还要做好事。不仅做好事,还要做成好事。也就是,不能光说不练,要拿出业绩来。
“外圣”的代表人物是叶适,由于强调“功业”,他的学说也被称为“事功学”。
概括一下就是,朱熹理学认为明心见性必须从“格物”开始,明白事物的义理(物理)才可以见性以成圣;而叶适的事功学,则更进一步,认为性与行不可分,因此强调建功立业才可以成圣。
这一点,被王阳明后来称为“知行合一”。
王阳明,把朱熹和叶适的学说融合了一下。
首先,通过格物以明心见性,这叫“致良知”,也就是通过朱熹理学的方法来发现内心;然后,发现内心不是目的,目的还是要做事,这是延续叶适的事功学而来的。
这和韩非子融合三家一样,王阳明的心学融合了朱熹和叶适二人的学说。
用王阳明的视角来看,朱熹的学说是“知”,叶适的学说是“行”,两者结合,既要“知”又要“行”,所以“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并不是认识到了、学到了之后才开始行动,并不是先知后行。王阳明认为“知”要靠“行”来实现,“行”本身就是实现“知”的途径。
所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准确地说应该是“知行一体”。
用现在的话说,大致可以理解为通过实践来学习,边学习边实践。相当于王阳明劝了个架,说:“别吵了,你们俩说的都对,我都拿走了哈。”
王阳明的学说之所以被称为“心学”,这首先也是延续了先前的概念。
再一个,王阳明特别强调“心”,在电视剧《王阳明》里,王阳明动不动就闭目沉思,一幅很装的样子,大概就是为了表现“心”的形象。
另外王阳明也确实挺能装的,在《传习录》里,他和别人的对话往往都是“半截子话”,咱也不知道是故意不说完,还是自己本来也糊涂着。反正给大家留下怎么解释怎么对的余地。
他还提出一个“心外无心”的理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只有你接触到的世界才是真实存在的世界,或者说你能接触到的世界,才是对你有影响、有关系的世界。
这话听起来也没错,我不知道的事物怎么影响我?既然影响我了,我也就知道了。怎么说,都错不了。
后人用西方的概念说,王阳明的心学就是“主观唯物主义”,也有的说是“客观唯心主义”。
这种车轱辘话,很明显就是来自玄学。而玄学又和佛、道紧密相关。佛家尤其禅宗,最擅长用半截子话来闪烁其词以显得高深莫测。所以王阳明的学说还是延续朱熹,融合佛道以推出儒学的大思路。
实际上,王阳明的学说更接近佛道,包括打坐也是那一套。但王阳明本人却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儒家。这当然也有道理,毕竟他同意了叶适的“事功学”,是讲究建功立业的。
王阳明就是用一个比较大的包子皮,包了尽量多的各种各样的馅儿,几乎后世所有人都能从这个包子里找到自己喜欢的味道。于是很多人都感慨,真是对我口味。
这包子,在王阳明在世的时候,就叫好又叫座。
王阳明的政绩和他的心学之间,没有一毛钱关系。
王阳明每遇大事都要讲心学,但核心只有一句话:“心要稳,不要乱。”遇事儿不乱方寸,俺村东胡同口张大妈都经常这么说。这是不是心学呢,你说是就是吧。
后世崇拜王阳明的,也把他的功绩归结为心学的成就,但并不能找到明确的因果关系。找得到,也基本是生拉硬扯、牵强附会。
王阳明平定宸濠之乱,靠的是军事才能,并且有朝廷重臣和地方势力的支援。而朱宸濠的叛乱本身很可能早在明武宗的掌控之中,并不意外,甚至说早有防备。
当时有个大背景,就是“土木堡事件”之后,文臣集团做大。明武宗正德皇帝搞了个“豹房”,相当于另建行宫,自行隔离文臣集团,放开手脚搞武力,想的是用武将甚至用太监来对抗文臣集团。
他这一番折腾,确实大大缩减了文臣的权力,几乎变成了秘书班子,但这自然就引起了文武之间的明争暗斗。平叛胜利的王阳明差点因功劳而丧命,深层次原因就在于此。
明武宗的御驾亲征,不接受王阳明的献俘,都有疏远文臣、掌控军事的内在逻辑。明武宗被文人们写的历史塑造成一个奇怪的人,也是这个缘故。其实,他还是很有韬略的。
王阳明这次平叛当然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但文臣而建立武功的事,从唐代裴行俭开始,到宋代范仲淹,从来不缺精彩案例。
并且,传奇色彩更加浓郁的裴行俭和范仲淹,都比王阳明功业显著且更具有故事性,尤其他们根本就不晓得什么“心学”不“心学”。
王阳明还有两次平定民变、剿匪的政绩,明代官逼民反的事儿在南方尤其多,这种平乱战役本来就不少,拿现在来说,这就是公安,最多是武警常干的事儿。
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可是在“剿匪”过程中杀了多少平民,还言而无信地屠戮归降的俘虏,这算杀了多少圣人呢?
说到底,王阳明是一个能干的文臣,是帝王体制内的一个合格官员,其所作所为都是维护皇帝利益。他的战术在阴险狡诈、诡计多端上不略输于《三国演义》,在滥杀无辜、毫不留情上不逊色于《水浒传》。
如果纠结“善恶”、“良知”之类,恐怕要打脸。
王阳明在世的时候,就广揽门徒。为什么会有人推崇?首先他是状元之子、当朝高官之子,妥妥的官二代,有强大的政治背景,并且有官职在身。
在读书人只有仕途一条路的年代,这样的人稍微说自己有点思想,假装悟了道,开个书院,咱不能说少不了有人捧臭脚,但可以肯定其中很多人未必是冲着学问来的。
即便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你看看各路大仙被称为“师父”、“大师”的少吗?
何况,王阳明讲的那一套,本来就是朱熹、叶适的学说,宋明理学一统天下几百年,虽不新鲜,也早有人文基础。
你就算算,王阳明徒子徒孙众多,有没有通过心学发财的、当官的、做出政绩的呢?
于是有人就把后世的名人都纳入心学的拥趸者队伍中,以证明“心学”的强大指导作用。什么曾国藩、李鸿章恨不得孙中山都是心学传人,这不是瞎扯一气吗?
一个事实是,自从明代以来的五百年来,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对科技发展的贡献几乎为零,直到现在科技水平还赶不上西方,动不动就被“卡脖子”。心学的作用,体现在哪里了呢?
到了2014年,王阳明突然被当代人推崇起来,尤其企业界更以学习“心学”为荣,开口闭口“王阳明”,其实不过是附庸风雅,找到一个比孔子、孟子等人冷门的人物,显得与众不同地有文化罢了。
至于懂不懂“心学”,别人不清楚,他们自己还不清楚吗?
当代人理解的“心学”,更多地在于修身养性、打坐修禅,和对孔子儒家、佛学、道家思想的理解并没有两样。也如同信神一样,才不计较这些神仙的来龙去脉、职责区别,只要看到有个庙,趴下磕头便是。
没文化而强装有文化的人群,他们推崇谁,都是一样的原因。
传统文化毕竟是“传统”,要崇拜就崇拜当代的建设者们吧,要向往就向往现代文明吧,毕竟马斯克都要上火星了。
有人说,你懂什么,你竟然敢批“心学”?
王阳明是圣人,是“千古完人”,你没资格批。
其实,我并不反感王阳明和他的“心学”,我反感的就是这种仅仅听说几个名词就莫名其妙崇拜得要死的人。
看待古人、理解古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你代入到古代,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一种是拉他到当代,看他那一套灵光不灵光。
有人说:“你在诋毁传统文化,你在诋毁圣人。”
其实,与“诋毁”相比,更应该避免的是“崇拜”。关于他们的书没读几本,关于他们的思想没想过几天,仅仅听说很流行,传进耳朵几个名词,就以为自己懂了,这本身就不符合“心学”。
其实,盲目崇拜的原因,往往是这种半懂不懂或者根本不懂。
连《论语》都没通读过,就信半部《论语》能治天下。连孔子生平都不知道,见到孔子画像就要磕头。
无论你反对,还是支持,都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否则,你就不知道自己支持的是啥,反对的是啥。
要了解王阳明和他的心学,我不建议先读《传习录》。前面我讲过,王阳明的学说是前代诸多学说的杂糅,你对前代学说知之甚少,对反映王阳明思想的《传习录》只会字字都认识,就是不知道说的是啥。
我更建议先读一读王阳明的传记,先了解一下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建立一个感性的形象,然后再找资料或图书去研究他的思想。
但是,选择王阳明传,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也是个难题。因为自2014年以来,王阳明的传记公开出版的不少于三四十种。
如果你想了解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又想读着很轻松,我建议先不要去读专家们写的传记,因为他们的传记尽管深刻但可读性往往不高,主要毛病是读着累。
燕山刀客是位年轻且有点帅气的作家,他这本《心学圣人王阳明》已经畅销多年,数次再印,少说也卖了十几万了。
燕山刀客这本书,并不是写王阳明最好的书,但可能是最适合当做阅读王阳明的第一本书。
听我的,十一小长假出去玩到处都是人挤人,不如在家读本书。现在下单,正好赶得上假期读书。
不等小长假过完,你就能轻松读完这一本。读完之后,还想更加深入了解王阳明和他的“心学”,回来找我,我继续推荐别的书。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