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由谷歌人+AI百人跨领域团队,结合多年AI工作经验,从各个角度对机器学习模型的研究成果。它是一个产品设计指南,它包括了,AI、设计师、和用户三方面,在将来会扮演什么角色?三者间有没有新的沟通渠道?由于这个技术的诞生,设计师的工作内容、效率、工作流程会变得怎么不一样?

指南里提出了一个新的设计流程:

1⃣️决定价值主张:利用同理心,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找到需求与AI优势的交集,并定义满足需求与否的标准。【我们可以问自己:我们如何解决某某问题?Ai是否在解决问题时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发现确实符合其优势之后,我们可以判断AI使用到什么程度,是完全自动化取代任务,还是仅作为增强辅助。因为有些任务在进行的时候要现学大量知识、或者很无聊、重复、危险,完全可以代做;但另一些任务,人们乐在其中、或重任在身,需要自己完成。】

2⃣️数据收集与训练AI:将用户需求翻译成数据需求,通过收集和评估数据,可以提高机器人的性能、精确性和适应性,提升AI产品的用户体验。

3⃣️改变用户习惯:通过设计的方式,帮助用户快速上手新科技,改变他们的原有习惯【逐层指引,介绍优势而不是解释技术、且不要打断用户的现有任务】

4⃣️帮用户建立信任:通过UI和UX文案设计来达成【不要固定步骤引导,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容错成本高小任务,让用户自我探索学习,仔细考虑是否用拟人化的人设:这样可能传达错误的信号,用户会误以为ai可以做到人工的能力,但实际它有很多限制】

5⃣️反馈机制和触点:AI产品不能完全无操作,我们需要平衡人工智能和自主工作,在产品中建立反馈机制和触点,逐渐提高机器人的用户体验。【在适当的场合不采用AI,让用户选择,增加可收集反馈的触点,如果他是全自动的你就会失去数据无法衡量当下的体验。】

6⃣️建立容错机制:在AI不工作的时候,要设计基础兜底功能。【考虑容错机制,当ai不运作的时候要用什么功能兜底,让用户手动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