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存在一个叫“太子洗马”的奇怪官名,如果从字面上理解的话,好像就是给马洗澡的,感觉没什么出息的样子,其实不然,这官职大有来头。
其实只看这个职位的名字,确实容易给人造成误解,这还真的不能怪现代人,因为就连古人都常常搞不清楚状况。
比如明朝张岱就曾在《快园道古》里记载:“一次太子洗马杨守陈请假回乡,途经驿站时,驿官不知太子洗马是何职位,便问杨守陈,当太子洗马一天要为太子洗几匹马?”
那么太子洗马到底是个什么职务呢?
这个职位最早是从秦代开始设置,其本来的名字是“先马”或“冼马”,是太子身边的侍从官,每当太子出行的时候就在太子的车马前为先导,负责引路开路,可以算是太子仪仗队的一部分,不过,从对先秦时代的官职体系来看,先马应该并不是一个常设的职务,而是临时职务。
从东汉时候开始,太子洗马职能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为太子出行开路了,而是负责其他工作,这一官职的定员都是16个人,俸禄是600石一年,与汉朝皇帝近侍的俸禄相差不远。
到了晋代,太子洗马减少为了8人,工作职责也有所变化,主要是掌管太子的各种文图书籍。
在这一时期内,“太子洗马”几乎全部是由氏族大户人家的子弟所担任。
到了唐代,太子洗马的职责和人数又有了变化,人数变为两人,主要工作不但要掌握各种文图书籍,而且还要负责为太子撰写一些文书,基本上变成了太子的秘书长。
唐代的太子洗马官员品级为从五品,这个品级看起来不高不低,有点尴尬。但实际上这个职位不但不尴尬,而且令古代读书人趋之若鹜。因为太子经常要和他商讨事务,一起吃个饭喝个酒什么的,若是将来太子成了皇帝,那就是股肱之臣的待遇了。
清朝的时候,虽然清王朝并没有规定太子洗马的工作内容,但是太子洗马这个职务却依旧存在,此时也是从五品级别。
需要说明的是,在清朝的时候,太子洗马其实类似于临时安置的职务,属于翰林的官员在进行调派或者换岗的时候,临时担任这个职务,因此,这种情况可以理解成现代的虚职。
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撤销了太子洗马这个职务,就这样这个历史长达2000年的官职画上了句号。
至于它到底是什么时候从“先马”、“冼马”被误写成了“洗马”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至少在明代的时候就已经有这种误会了。
明代《水东日记》中记载了一则趣事。明景泰帝时期的朝臣刘定之被升为太子洗马之后,兵部侍郎王伟拿他开玩笑:“皇宫里的马可不少,麻烦洗马要好好洗啊。”刘定之则回答道:“岂止是皇宫里的马,如果司马脏了,我也是要洗一洗的。”
兵部侍郎在古代又被称为“少司马”,刘定之的回答一语双关,既巧妙接了兵部侍郎的调侃,也说明了太子洗马职务的严肃和重要。
历史上也有很多有名的“洗马”,比如越王勾践,《国语》中就曾经记载,勾践为夫差当过“先马”,也称之为“冼马”。
还有蜀汉灭亡后,晋武帝比较赏识蜀臣李密,便邀请他出任太子洗马一职,但是李密死活不肯,知道直接拒绝会惹来杀身大祸,便以照顾祖母为由,写下千古流传的《陈情表》,打动了晋武帝,不仅没有强制要求他赴任,还赏赐了婢女和钱财。
就连唐代名臣魏征曾经也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马”,当时魏征还多次跟李建成说过要小心警惕李世民,但是李建成没有将之放在心上。在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还责问魏征为何挑拨兄弟关系,魏征十分耿直地回答李世民说,如果李建成按照他的话去做就不会落到现在的下场。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李世民重用魏征,君臣间留下了一段直谏和纳谏的佳话。
历史上担任太子洗马的人还有很多,别看这个名字很一般,但从太子近臣这个角度来说,太子洗马其实是非常有潜力的职业。
毕竟,相比被分配到偏远地区任职,时刻活跃在权力中心,更容易混上“从龙之功”。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五品官阶,能让那么多“货与帝王家”的读书人趋之若鹜的原因了。
那么最后,问题来了,太子洗马究竟怎么读呢?
应该读太子xi(三声)马,还是太子xian(三声)马呢?
答案是:太子xian(三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