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随着著名学者梁衡的散文《晋祠》于1982年4月12日在《光明日报》副刊发表,并于当年入选初三语文课本,晋祠这座历代墨客名人咏赞的千年名胜更为名扬天下、蜚声中外。

图片

晋祠鸟瞰手绘图

图片

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局部(梁思成摄)

图片

晋祠献殿(梁思成摄)

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晋祠建筑的形式,殿、堂、楼、阁、亭、台、桥、榭样样俱全;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各朝代本体建筑类型序列完整,为国内孤例,堪称中国古建筑博物馆。晋祠的建筑,古老中透露着沧桑,沧桑中显现着历史。两千年的晋祠有太多的人文历史故事蕴藏其中,看懂晋祠,也就等于读懂了一段中国历史。尽管经过历代的扩建、翻修和维护,晋祠有不小的改变,但上千年来,晋祠一直是山西数一数二的名胜,“不到晋祠,枉到太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和旅游观光者的共识。

修建

据《史纪·晋世家》记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书中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此时晋祠风景文物已大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具备。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也有1500年了。

图片

圣母殿、鱼沼飞梁全景俯视图(李乾朗手绘)

祠祀属于古代礼制建筑,是一种服务于精神世界而非生活实用的特殊建筑类型,人们只在其中举行特定的祭祀、纪念活动。祠祀建筑主要分为官祀与民间祠祀两种,山西的官祀建筑不多,仅有太原晋祠、临汾尧庙、万荣后土祠等为数不多的几处,但这些建筑的历史影响很大。晋祠自北魏年间创建以后,历朝历代均有修葺、扩建,期间几易其名,晋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名称。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文宣帝在此“大起楼观,穿筑池塘”。天统五年(569年)后主高纬下诏改为大崇皇寺。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游晋祠撰《晋祠之铭并序》碑文,又一次扩建。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年)改称为额兴安王庙。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扩建;天圣年间(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在祠内西隅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熙宁年间 (1068—1077年)改称为惠远祠,重修鱼沼飞梁,增建献殿、牌坊、钟楼、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重修。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重修叔虞祠及祠内建筑。明代在圣母殿南侧建水母楼,并对其进行大规模的修葺,复名为晋王祠。清代也有多次增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多次拨款对晋祠进行维修、保护和扩建,先后翻修了鱼沼飞梁、献殿等古建筑。1961年,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面貌焕然一新。1980年代以后,晋祠主殿——圣母殿沉陷倾斜之势不断加剧,解体大修保护势在必行。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文物部门开始对圣母殿落架修缮,1996年6月20日竣工,并编制《太原晋祠圣母殿修缮工程报告》,对圣母殿的修缮设计、施工做了全面、详尽的记录,为日后大殿的维修、保护积累了翔实的档案。

晋祠现存建筑占地面积11.53万平方米,坐西朝东,主轴线建有山门、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两侧为关帝庙、文昌宫、唐叔虞祠、三圣祠、奉圣寺、胜瀛楼。整体建筑布局紧凑,既如庙观院落,又似皇室官苑,是中国北方园林式建筑群。所存圣母殿、鱼沼飞梁为宋代遗构,献殿为金代遗构,景清门为元代遗构,叔虞殿及奉圣寺中殿木构部分尚存元制,其余皆为明、清及近现代建筑。其中,雄伟壮观的宋代代表性建筑——圣母殿,中国古代桥梁史上极为罕见的十字形石柱桥——鱼沼飞梁,稳如大殿、巧似凉亭的金代建筑——献殿,垂直排列在晋祠主轴线上,是我国三大国宝级古建筑。

圣母殿

圣母殿位于晋祠主轴线终端,坐西向东,是全祠的主殿,也是晋祠最为古老的建筑。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平定北汉后,鉴于晋阳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特别是五代三个王朝肇基于此,并定鼎中原,为防止后人割据晋阳,危及赵宋的统治,就强迫晋阳城居民一律迁出城外,并放火焚城;次年4月,引汾水和晋祠水浸灌晋阳城废墟,并明令禁止百姓在城址上耕种居住。984年,赵光义才下旨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晋祠圣母殿为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创建,初名正殿,内奉唐叔虞。不久,山体滑坡,殿宇折损,又于天圣年间(1023—1032年)重建,殿内改奉圣母。此后又遇地震损坏,于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此殿造型、结构、形制、技法等皆堪称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山西古建筑大家柴泽俊在他的《山西古建筑文化综述》中这样记述和评价圣母殿。

圣母殿背靠悬瓮山,前临晋水三泉之一的鱼沼,左右是另外两眼晋水源泉——难老泉和善利泉。殿身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平面略近正方形,重檐歇山顶,高约19米,造型稳健,气势壮观。殿身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为观赏和祭拜活动提供了宽敞的空间。这种宋代《营造法式》中“副阶周匝”的做法,是我国现存古建筑殿宇中最早的实例。殿周柱子略向内倾(古建筑学上称为侧角),四根角柱显著升高(古建筑学上称为生起),使殿前檐曲线弧度显著。这种侧角、生起同时使用的做法,在宋代以前的建筑中尚没有出现。殿前廊柱上饰有木制盘龙,为宋元祐二年(1087年)所雕,是全国建筑实物中木雕盘龙殿柱最早的实例。八条龙各自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虽距今已千余年,仍然鳞片层层、胡须根根,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之好和工艺之精。据柴泽俊《山西古建筑文化综述》 考证,“蟠龙之制曾见于唐代及其以前石塔门龛倚柱和造像碑佛龛倚柱上。木构建筑上饰木雕蟠龙柱者,晋祠圣母殿是全国最早也是仅存的实例。”

图片

圣母殿

图片

圣母殿前8根木柱上盘缠着的木质雕龙

图片

圣母殿前8根木柱上盘缠着的木质雕龙

圣母殿上翘的殿角与其殿前鱼沼飞梁下折的两翼相互映衬,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示出大殿的开阔和飞梁的巧妙。殿、桥、泉、亭和鱼沼相互陪衬、浑然一体。圣母殿营造设计时采用减柱营造法,殿内外共减去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因此,前廊和殿内空间高敞宽广。殿内无柱,不但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而且也增加了高大神龛中圣母的威严。另一方面,减柱法的娴熟使用,说明宋代匠人在建筑营造科技上已进一步掌握了力学原理,斗拱和柱高的比例较五台山唐代建筑佛光寺大殿减少了许多,斗拱用材又比后世《营造法式》的规定还偏小了许多,但形式繁复多变,避免了隋唐建筑用料浪费的弊端,消除了殿宇外观单调划一的格局,在建筑式样上也更富于艺术性。

圣母殿是宋代建筑的典范,是中国古建筑承上启下的代表作,经历了一个由唐代建筑雄壮朴实、柱子粗大、斗拱硕大、出檐深远、屋顶平缓、翼角翘起甚微,到宋代建筑柔和壮丽、柱子减少、斗拱规整、屋顶举折加高、设计用料规范的发展历程,对于研究宋代建筑和中国建筑发展史都很有价值。

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历史甚古,早在北魏以前就已有之,郦道元《水经注》曾经有过记载。古人称圆形的水塘为池,方形为沼,沼中游鱼历历可见,故曰:“鱼沼”;沼上梁栿结架的桥面,犹若禽鸟展翅欲飞,故曰:“飞梁”。鱼沼飞梁实为一座十字形桥,关于此桥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与建筑师的祖师爷——鲁班有关。相传鲁班的妹妹心灵手巧、善织精绣,看到哥哥建造一座座精巧的建筑,深受世人爱戴,便欲与哥哥比个高低。于是,兄妹俩约定:一日之内,哥哥建一座精美的十字桥,妹妹做一双精美的绣花鞋,次日鸡叫时见分晓。鲁妹飞针走线,很快做好鞋帮鞋底,并在鞋面绣上飞龙舞凤。鲁班不慌不忙,在水塘边转来转去,苦苦琢磨,用泥巴和木棍做着模型。忽闻雄鸡鸣晓,鲁妹还剩一只鞋尚未绱起,但见鲁班将手中的模型往空中一扔,不偏不倚,十字桥正好落在晋祠献殿与圣母殿之间的鱼沼上,故当地百姓皆称此桥为“鱼沼飞梁”。

图片

圣母殿前的鱼沼飞梁

图片

鱼沼飞梁立面图

晋祠的鱼沼飞梁,其实是一座与圣母殿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筑。1953年翻建鱼沼飞梁时发现其后壁与圣母殿台基交错垒砌,除沼中小八角柱及柱础外,其他构件仍保留北朝风格,整座桥梁应当是与圣母殿同期营造,为宋初遗构。飞梁形制与构造奇特,造型优美,在敦煌壁画中隐约有现,是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桥雏形,在我国桥梁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赞叹道:“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仅此一例,洵属可贵。”

鱼沼飞梁东西长19.6米、宽5米,南北长19.5米、宽3.3米,两端下斜与地面平齐。沼中立八角石柱34根,柱础为宝装莲花,柱身造凿技法尚存北朝风韵,柱头与普拍枋相连,上置栌斗,施十字华拱承托梁枋,共同支撑桥面。四面以桥连接,突破平常的一字形桥,构成十字桥面,中间交叉处为6.5平方米见方的平台,东西桥面连接献殿和圣母殿,南北桥面斜至沼边,状如鸟之翼,翩翩欲飞。四周设有汉白玉石勾栏围护,沼中泉水清澈,游鱼如梭,人们凭栏赏景,清心悦目,平添许多诗情画意。

献殿

献殿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依照原样用原材料翻修,至今保存着宋金时期粗犷朴实的建筑风格。这是一座用来供奉祭祀圣母祭品的殿堂。在中国建筑史上,用殿堂作为供献地方的也仅此一例。刘大鹏《晋祠志》载:“凡祀圣母牲膳均献于斯。”每逢重大庙会,尤其农历七月初二,这里便是举行隆重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热闹非凡。殿内四隅各有石碑一通,一通是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献殿的碑记,另三通是明代洪武、景泰、成化三帝御制诰文祝词。

图片

献殿侧影

图片

献殿梁架结构

图片

献殿立面

献殿面宽三间,深两间,单檐歇山顶。殿的中间前后开门为穿越通道,四周无墙壁,仅在槛墙上安置直棂栅栏,整个大殿形似凉亭,显得格外利落空敞。梁架也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殿顶琉璃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文水马东都匠师张稳等人所制,年款姓名题留其上,更增加了时代感。梁思成在他的《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记载:“(献殿)与正殿(圣母殿)结构法手法完全是同一时代同一规制之下的。”“献殿的梁架,只是简单的四椽栿上放一层平梁,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

献殿于1955年用原来的建筑材料照原式样翻修,修建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全部都是用木头和卯榫连接而成,保持了金代建筑特点,为国内同期现存的古建筑所独有,颇具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晋祠志》道:“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古老而美丽的晋祠,不仅有精美的古建瑰宝,与晋祠山水共同构成一幅充满活力的和谐画面,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和滋润着三晋儿女。正如梁衡《晋祠》的结束语:“晋祠就是这样,以她优美的身躯来护着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她,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