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读书会,有态度,有温度。
古今兰溪大不同(征求意见稿)
©杨 毅
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置蕲水县,南梁普通元年(520年)改希水之“希”为“浠”,县名“浠水”自此始。北齐时,浠水县降格为兰溪镇,由蕲春县管辖。
唐武德四年(621年),浠水恢复县制并改名为兰溪县,那么,为什么命名为兰溪?县治在哪里呢?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中的唐代地图将兰溪县治标注在今清泉镇。
唐武德四年(621),与浠水县并存的蕲水县并入蕲春县、罗田县并入浠水县且改名兰溪县,县治迁移龙泉山南(这个兰溪县,版图面积较大,相当今浠水、英山两县和罗田县大部);天宝元年(742)八月改兰溪县为蕲水县(这个蕲水县,与武德四年并入蕲春县的“蕲水县”同名,但地域完全不同),县治复迁今治(也是建县始治)。宋元祐八年(1093)罗田县从蕲水析出。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蕲州”载,“蕲水县东南至州七十二里。本汉蕲春地,宋文帝于此置浠水县,北齐改为兰溪镇,武德四年改为县,天宝六年,以名重,改为蕲水县也。”蕲州府在今漕河附近的罗州城,兰溪县的东南方向,说明唐代浠水改名兰溪县,县治就在今清泉镇。
《舆地纪胜》载,兰溪泉,陆羽《茶经》以为天下第三泉。余章《三泉记》云凤山之阴,兰溪之阳,有泉出石罅为兰溪,其在寺庭之除,为陆羽烹茶之泉,其在凤山之阴为逸少泽笔之水,王陆二水皆兰溪一源耳。
北宋初期著名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七《淮南道五》“蕲州”记述:兰溪水,源出箬(疑为苦》竹山,其侧多兰,唐武德初县以此为名。
《读史方舆纪要》载:“兰溪在县东三里,源出县西苦竹山,其侧多兰,唐以此名县。”
有人说此处的“县”并非指县治。不是县治难道是县域吗?若按县域解,则县治在今浠水境外。因为当时的兰溪县境包括了现今的罗田、英山两县,县域东三里则在大别山北。
嘉靖丁未版《蕲水县志》载“唐初改浠水为兰溪,治在龙泉山南,而省蕲水后又改兰溪为蕲水”,明弘治版《黄州府志》在蕲水县“山川”条目下载有:“兰溪在县(治)东三里,蕲州之地,唐以此县名。”黄州知府卢浚在《古黄遗迹集》中明确记载:“兰溪,在蕲水县治东三里,蕲竹所产之地。《图经》云:兰溪水源箬(疑为苦》竹山。多兰,故名。”
嘉靖丁未版《蕲水县志》记载“龙泉山”是“治西南三十五里,下有龙潭,因迎兰溪遂称溪潭,潭畔旧多笋,又称笋潭。正统志序称县治旧在溪潭山南。故今山亦不称龙泉矣。巅南有古井甚洌即陆羽煮茶泉,详《井泉》下,正德辛巳本府同知谢朝宣立石悬崖题曰天下第三泉”。该志书同时记载“龙泉井,在龙泉山近巅南畔。唐陆羽曾取此水烹茶品为天下第三泉。今作凤栖山丧其真矣!正德戊辰,本府同知谢朝宣考得其实,刻石表于潭畔,著《泉辩》见艺文(指志后艺文录)。”
从这些史料判断,明正统胡奎所修的县志(今不存)序指出兰溪县治旧在溪潭山南。唐代天下第三泉即龙泉井,在凤栖山,以井名山。龙泉山最迟在南宋已改名为凤栖山,下游的一座无名山可能此时已改名为龙泉山,山下的笋潭改为溪潭,谢朝宣将该山石壁中的泉水虚构改为天下第三泉。明万历县令游王廷于上刻石“天下第三泉”。谢朝宣这一波骚操作,将龙泉山(凤栖山古称)、天下第三泉、旧县治等历史名称和遗迹全部移位到下游,为虚构编造浠水历史之滥觞。因此,嘉靖丁未《蕲水县志》后,历代志书未收录谢朝宣《泉辩》一文,也未提迁治一说!
乾隆甲寅《蕲水县志》卷二“地理志 古迹”中有“軑县废城”“蕲阳废城”“巴河废城”“关口县墟”的记载,却无兰溪县废城在兰溪的记载。
那么,兰溪县遗址究竟在哪,后世继续做了考证:
《大明一统志》记述:兰溪,在蕲水县东三里,蕲竹所出之地。《图经》云,兰溪水源出苦竹山,其侧多兰,唐以此名县,杜牧诗“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宋苏轼游清泉寺下临兰溪尝作歌。
清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六《湖广二·黄州府》“蕲水县”:兰溪,在县东三里,源出县西苦竹山,其侧多兰,唐以此名县。今县北三十五里有苦竹港,或曰即兰溪之源也。
《大清一统志》记述:兰溪,在蕲水东。《寰宇记》兰溪水源出苦竹山,其侧多兰,唐武德初县以此为名。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浠水为何称兰溪,源于县东三里的浠水河段“其侧多兰”。兰溪县治在今凤栖山南。
浠水置县时,县治在今天的县政府所在地(镇中心)。唐代浠水改名兰溪县时“治在龙泉山南”,说明当时的镇中心在今天的镇中心东部,在宋朝逐步向西推移,明初在现址固定。明代隆庆年间才由按察副使(县志记载为按察使,与史载不符)赵贤和知县刘宪构筑城池。从此,清泉镇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一直未变。明嘉靖丁未版《蕲水县志》载“复迁今治”,是指县治由镇中心的东部迁回镇中心(即浠水置县时始终治),由薛国屏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所研究的结论,浠水从开始置县至今,县治一直在清泉镇(见该书264页)。
浠水县下辖有一个乡镇名兰溪,在浠水的下游。不少人将古今兰溪镇混为一谈。古兰溪镇是兰溪口处(今河东一带)的一个集镇,今兰溪镇镇区有河东街、河西街、西坳街(溪潭坳)、鮎鱼尾四个片区。解放后,溪潭坳是区、公社、镇的行政中心所在地,成为今兰溪镇的代称。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五 “ 江水”中记载今兰溪名为“希水口”。明代杨守敬的《水经注图》在今兰溪处也标示为“希水口”。
唐代在今凤栖山南设兰溪县县治,就把浠水的这一河段雅称为兰溪。可能人们就把浠水自从此河段到下游入江口都引申称为兰溪了,致使入江口处由北魏时的“希水口”改称“兰溪口”。北宋《元丰九域志》记载,蕲水县设有四乡,石桥、马岭、王祺三镇。直到明代,兰溪才在今河东一带设镇,故名兰溪镇,在永福乡境。中国古代最基层的行政单位是县这一级,县以下的乡镇,为自治或半自治状态。县以下的镇,是较大的集市,一般为县派出机构如水驿站、巡检司驻地,负责治安及民政等事务。
记载在今兰溪溪潭坳设兰溪县治,最早仅见于1992版《浠水县志》。
只要略知鄂东地理历史常识的都知道,鄂东地处长江中游北部,地势较低,水患严重,鄂东地区的黄州、蕲州、黄冈、浠水、蕲春、广济(古永宁县)、黄梅等府、县在唐宋时均不在长江边设置府治或县治。言今兰溪镇在唐代设置过县治,是某些人以今兰溪的地名对古兰溪的臆想。(见上文唐代地图)
查现存《蕲水县志》,有明嘉靖教谕萧璞编修四卷、清顺治知县刘佑编修26卷、清康熙甲子版4卷、清乾隆五十九年知县邵应龙重修、清光绪六年知县多祺编修二十二卷,在这些现存的县志中,有多处”兰溪口”“兰溪镇”的记载。而志书中的“兰溪镇”与今兰溪镇不是一个概念。这些志书并无“溪潭坳”的记载。
》》》征稿启事//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