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不久前一个朋友问我的问题,为何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让那么多人推崇?
其实,一首诗,被很多人推崇和被很多人喜欢,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
被喜欢,诗歌本身的原因会多一点;被推崇原因就复杂了。为了推崇而喜欢,这是荒唐的逻辑,尽管有时候有些情态下因为别人都推崇就冒充喜欢的也不乏;但是,因为喜欢而推崇,这个逻辑就不会错了。
对于传统经典,后人常常是在阅读之前就已经怀揣着敬意的。这份敬意,在于一代一代人的推崇。所以,到底喜欢还是不喜欢,是第二步的。敬而远之还是敬而亲之,是在阅读之后。
很遗憾,在眼花缭乱的唐诗宋词世界里穿梭,《春江花月夜》的诗意旖旎辗转虽然不错,但是并未有引起我太多的热爱。如果推荐孩子们阅读十首唐诗,我应该不会推荐此诗。我会更愿意推荐一些语言简洁意境清新一点的诗,而不是这样的一种将贯彻宇宙人生的深远哲思,用一份感伤的情调咏叹出来的诗歌。
有这样的想法,再面对历代的文学评论对它的好评如潮,心里还是有点怯怯的。感觉自己实在还是有点井底之蛙厚颜鼓噪的意味。
《春江花月夜》为何历代被大家推崇呢?姑且将我自己这份鄙陋的想法整理出来,记录自己一段阅读时光里的思绪。
一 来头大,出身高贵
《春江花月夜》据说是陈后主创制的,隋炀帝也曾写过这个题目。不管事实上到底这两位君王是不是做过,但是这样的传闻,本身就是意味着被大家推崇的原因在于“大来头”“高居位”。
翻开中国古代诗歌的目录,载入史册的文人,本身也是政治名人。比如屈原,比如建安七子。即便是“竹林七贤”,也跟政治斗争有关。因为权力阶级才占有更通畅的表达自我传播自我的渠道。
这种现状很自然。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封建社会,诗文流行靠啥?传播媒介是必须要想一想的。一首诗歌一个诗人被大家推崇,口耳相传是主要的传播渠道。即便是民众喜欢愿意口耳相传,也得有诗人可以发声的场合,民众可以用耳朵接受的时机。
谁有这样的权力和机会一口对众耳地传播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圣旨呢?自然不可能是普通民众。
《春江花月夜》这个华丽的名字,首先从宫廷传播出来,就是占据了最有力的传播地势。
这就是封建社会,皇家贵族,本身就代表时尚引领时代前行的原因。
就是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为它后来盛名远扬,打下厚实的基础。
附百度百科里收录的隋炀帝杨广的《春江花月夜》如下: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读读看看品品,其实杨广写得也不错,文字简洁,意境优美阔远。张若虚似乎将杨广的这份意境也准确地带入他自己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 ……
二古乐府,声誉在前
在张若虚之前,陈后主的《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后主所作的原词已不传,曲子还在。以歌曲传唱的形式传播,会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更方便传播。
所以我以为,此诗被推崇更大的原因在于它初始时候的曲调,而并非歌词。人的记忆,背歌词比记住旋律要困难的多。
我相信,在古代,民间小曲流行也是常事。但是宫廷乐曲的传播应该远比民间小曲流传速度快和流传面积大。《春江花月夜》的乐曲,从宫廷流向贵族,从贵族流向民间,无疑具有更强大的推广力量。
广大民间,在没有读到张若虚的诗文之前,就已经对《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对这个华丽的名称耳熟能详了。
三 造纸术,文字传诗
而文字诗文的传播,是需要载体的。笔墨好办,纸张是一件大事。
洛阳纸贵,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原指西晋都城洛阳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纸张货缺而贵。这件事情本身就告诉你,虽然造纸术早在汉代就已经发明,但是纸张生产到西晋时候还非易事。纸张还是贵族的专用物品。
一直到了隋朝五代时期,造纸技术大幅度提高,麦杆、稻杆等也都已作为造纸原料先后被利用,从而为造纸页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充足的原料来源。也为纸张可以为更多的民间使用提供了可能。到了唐朝利用竹子为原料制成的竹纸意味着中国古代的造纸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而此时,张若虚铺开宣纸,借人们耳熟能详的旧题写下《春江花月夜》三十六句。纸张的普及,也为这首普通人的长诗可以便捷传播做好了准备。
造纸术,在传媒历史上,是一项了不起的创造。它让文学艺术拥有了更广泛的智慧。让普通文人的文学制造成为可能。
但是,张若虚在历史上的资料很不详尽,字、号均不详,《全唐诗》中他的诗仅存二首。以此可见,他的这首诗被推崇的原因和以往的诗作不同。不在诗人的地位,这个地位无关他的政治权力也无关他的诗坛位置,只在于这首诗的诗名和诗歌的文学魅力。
另外,他的诗歌千古流传,也是普通文人诗歌渴望得到广泛传播的民心所向。在这之前,汉代民间传播的《古诗十九首》多为无名文人诗作,张若虚的介绍虽然语焉不详,但是,他的诗歌被推崇,进步意义是巨大的。
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没有微信没有朋友圈的时代里,普通人写下的优美文字一定远不止一首两首《春江花月夜》,不知道是哪一个巧合,让张若虚把他写下来的诗歌传递给了更多的人,从而将这首诗歌变成千古佳作。但无论怎样的巧合,文字笔墨的抄写,才是这首诗完整准确地便捷传播的关键。
纸张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可以完全自我地,走进自己的书房,独自享受或者与人分享读到张若虚的诗歌,而不再是需要借助歌唱借助乐器来表达的歌曲,使这一首好诗得以广泛传播而不是孤芳自赏。
四 里程碑,高峰前奏
唐诗正是通过对魏晋南北朝诗歌的扬弃、发展而推陈出新,达到新的高峰。南北朝民歌开创了五、七言绝句体,经过文人创作加以提高,后来成为唐诗的主要形式之一。特别是七言体诗的发展为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成熟铺平了道路。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三十六句的七言诗,既富于南方民歌的色彩与风调,又较成功地运用了经过齐梁到唐初百年酝酿接近完成的新诗格律,还首次探索了七言诗中以小组转韵结合长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接近完美。正集六朝诗歌的精华,又开创中国诗歌最高峰的唐诗之先风。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首先在唐诗的七言形式上成熟了。然后还有,这首诗集“闺怨”“怀远”“怀乡”等经典题材为一体的成熟展现。再有就是,诗歌里宇宙人生的深远哲思,也是一份中国文人相对成熟的体现。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用良辰美景更衬出离愁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感伤而不颓废。诗歌景物画面精美,人生哲理宏大,生活情感细腻,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诗歌艺术表现极有魅力。
在这样的时刻,张若虚用这样的《春江花月夜》出场,无疑便占了文学史的天时地利。他的诗歌给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理所当然会被后来者推崇。上承齐梁,下开盛唐,张若虚在诗歌的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张若虚不知道,他之后,唐诗走向巅峰。
但是有人说:自《诗经》至张若虚,其间一千几百年,没人把一轮江月写得如此凄美多情。而张若虚之后,又是一千多年过去了,仍然无人能把一夕江月渲染得这般淋漓尽致,历尽沧桑变幻,诗篇不朽而江月依旧……我以为还是有点赞过分了。有因名而附会的吹捧之嫌。这样去推崇,在我看来就是有点“因为别人推崇而找喜欢”而非“因为喜欢而表达崇拜”了。不说别人,李白,苏轼就肯定有过之之处。
四读一读 名人推崇
网上收罗一些名人推崇此诗的一些句子:
锺惺曰: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唐诗归》卷六
谭元春曰:春江花月夜,字字写得有情,有想,有故。
沈德潜曰:前半见人有变易,月明常在,江月不必待人,惟江流与月同无尽也。后半写思妇怅望之情,曲折三致。题中五字安放自然,犹是王、杨、卢、骆之体。 ——《唐诗别裁》卷五
王闿运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曰: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李泽厚曰: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
……还有很多,可见被推崇。
蒋勋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唐朝是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是一次露营,人不会永远露营,最后还是要回来安分地去遵循农业伦理。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唐朝?因为会觉得,这一年回想起来,最美的那几天是去露营和度假的日子。唐朝就是一次短暂的出走。
后人正是因为对唐朝的宠爱而热爱唐朝推崇唐朝的文学艺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正好处在唐诗的开端期。
他好命,一诗成名!
奉上原诗: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朝代】唐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老姐的摄影)
长按二维码关注,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