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进行期中考试了,考试的范围包括选必上的前两个单元。第二单元是古文,既涉及背诵,又理解难度较大,自然成为复习内容的重中之重。但是,古文讲的时候就很头疼,如何复习就更是让人心力交瘁了。

我读加涅的教学设计,里面提到三大学习规律:接近、重复和强化。之前讲过,这里不再赘言。我感兴趣的是重复和强化的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现在有了一点粗浅的认知。

我认为,知识的学习要想高效,必须符合这三大定律。对于简单知识来说,重复十分必要;但是,对于复杂知识来说,简单重复就不足够了。拿古文教学来说,里面涉及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的知识,字词理解、文章结构、文学特色、文化常识,内容极为驳杂丰富,想通过“重讲一遍”来简单的“重复”,显然是不现实的,而想通过粗略地讲解来实现“重复”就更是不可能了;那么,只能通过“再学一遍”,让学生将古文知识重构,来实现“强化”。

“重讲一遍”还是“再学一遍”,区别是很大的。“重讲一遍”就是说,按照原来的上课思路,原封不动或者略微简化地将课文知识再给学生“灌输”一次,它的重点在于“重(重复)”和“讲(讲授)”。而“再学一遍”则强调“再(再次,第二次)”和“学(学习)”。它的核心是找到新的角度,重新组织学生对旧有知识进行一次新的“组合”,达到强化知识的目的。也就是说,“重讲一遍”侧重重复,侧重教师讲解;“再学一遍”侧重强化(知识重组),侧重学生自学。

基于这种认知,我设计了我的复习方案。

本课“学习提示”里说:

学者柳诒征指出:“老子之书,专说对待之理。”(《中国文化史》)本课所选《老子》四章中的“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就是“对待”关系。通常情况下,人们偏执于这种对待关系的一面,比如“有”“知人”“胜人”等。可《老子》却总是提醒世人重视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其论说有很强的思辨性,对现实人生有一定的启示。阅读时,可以把课文中类似的关系提取出来,看看《老子》重视的是什么,有没有道理。

所以,我课前留的“预习”任务就是:

阅读选必上课本的《老子》四章和选修课本《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的《老子》十章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必须包括三点:

第一,找出这一章中的“对待之理”;

第二,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大意,提炼重点;

第三,你觉得有没有道理,写出自己的看法。

我们来看看学生完成的怎么样?

以上林琳同学笔记

以上陈语同学笔记

以上李佳林同学笔记
然后,我在课上让学生简单谈谈他们理解的各章的主要思想,我做补充。讲授的重点是庄子与老子思想的传承关系。我以《老子》四章中的第一则为例: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这一章主要谈的是“有”与“无”的关系:世人皆看重“有”,老子唯独发现了“无”的作用,他的看法是有其合理性的。

而在《五石之瓠》中,庄子很显然发挥了老子的哲学,老子只谈“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他进一步区分了“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惠子汲汲于实用(有用之用),而忽视了葫芦的审美价值(无用之用)。

另外,选修课本中《匠石与栎社树》一文中也提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耶?”课后的“学习提示”说:

《人间世》中的栎社树,匠石以为它“无所可用”,而这恰恰就是栎社树所追求的“无用之用”——在庄子看来,保全生命,不被外物所累,不沦为工具价值的载体才是最大的“用”。这表现了庄子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对老子哲学的发挥:老子和庄子都提倡无为而治,都强调那些被大家忽视的一面(比如,大家都重视“有”,他们却重视“无”);但老子偏重“有无”的哲学辩证,庄子则进一步提出“无用之用”,庄子的哲学具有鲜明的美学倾向。

最后,我布置了一个微写作任务:

结合选必上课本的《老子》四章和《五石之瓠》,选修课本《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的《老子》十章和《庄子》寓言三则,分析老庄思想异同,不少于400字。

毕光荫,广东省潮州市暨实高级中学教研副主任,语文教师,王涛语文团队核心成员。主讲全国大型线上讲座60多场,在河北、河南、重庆、广东各地举办线下讲座数十场。讲授尖子生培优课程,有多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在直播活动中多次开讲《史记》,总播放量超过100,000 次,担任北师大出版社《高中生文言文读本——史记》一书副主编。策划撰写《读史记——学好文言文》等语文教辅书籍二十余种,参编《高考蓝皮书(202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