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太”的字源及演变

在上学期间大家有没有过在体育课上练习太极的经历,我们就有过一段时间。老师傅不慌不忙的教给我们各种动作,虽然知道是养生的行为,但对于年轻好动的我们来说还是有点难为情,因此提到“太”字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

“太”字的适用范围一般都是用在表达的前缀之上,比方说“太远”。

但其实“太”字最早的运用是和“大”共用一个字形的,只是后来为了区分和字义的丰富,才在“大”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点。

图片

《金石索》中的“太”字

“太”字的本义是过于,其来源缘于和“大”有关的字义,我们在上一节聊到过“大”的字义——意为“伟大、了不起”,那后来演变出的“太”在此基础上添加了一个点,就是用了一个类似符号的意思表现出了“过于”之意,意为多一点。

而且“太”字在医术中也常有运用,在《黄帝内经太素》中就有体现对“太阳”的理解,以及“太医”,专指为帝王和宫廷等上层阶级服务的医生,这些方面都体现了“太”字的文化内涵和应用。

“太”字的演变也很好理解,在小篆中就有了“加点”的行为,延续到隶书中,但并不规范,有的加了点有的没加,直到楷书的出现才完全区分了两种写法。

“太”的古今释义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未收录“太”字头,请参考“泰”字。

《康熙字典》:《集韵》他盖切。音汰。与大、泰𠀤同。《说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按经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极、大初、大素、大室、大𤣥、大庙、大学,及官名大师、大宰之类。

又作泰。如泰卦、泰坛、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类。范氏撰《后汉书》,父名泰,避家讳,改从太。毛氏《韵增》:经史古太字无点,后人加点以别小大之大,非《字汇》引之失考。

又姓。文王四友太颠之后。见《统谱》。

又叶力至切,音利。欧阳修《祭龙文》:宜安尔居,静以养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

又《集韵》他达切。音獭。太末,汉县名,在会稽西南。亦作冭。

现代释义:高;大:~空。~学。~湖。

极;最:~古。

身份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老师(老师的父亲或父亲的老师)。~夫人(尊称别人的母亲)。

a)表示程度过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热,烫手。人~多了,会客室里坐不开。他~不谦虚了。b)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只限于肯定):这办法~好了。这建筑~伟大了。c)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语气):不~好。不~满意。

姓。

“太”的演变及古代书家的字

图片
图片

《袁安碑》  篆书  东汉

图片

《好大王碑》  隶书  东汉

图片

怀素《自叙帖》  草书  唐代

图片

米芾《李太师帖》  行书  北宋

图片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楷书  唐代

图片

文徵明《离骚经》  小楷  明代

图片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