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年的王莽篡汉,引发了巨烈的社会动荡。更始、赤眉等起义军先后攻打并占领了长安城,随即又失败逃跑。逃跑前在长安市里烧杀掠抢,放火焚烧宫室、宗庙,盗掘西汉帝陵。致使长安人民“饥饿相食,死者数十万,长安为墟,城中无人行”(《后汉书·王莽传》)。

进入东汉以后,社会逐渐恢复太平,长安城的一些建筑得也到了维修。但此时的长安已不再是首都,维修的规模不大,只是有选择的对一些重要城市设施进行了修缮。最新的考古勘探表明,东汉以后,长安城的城墙虽然一直在沿用,但并没有发现有修补的痕迹。被破坏的各个城门,也是有的门道修缮了,有的却一直堵塞废弃,再未使用。

到了东汉末期的公元190年,董卓挟持汉献帝和百官,从洛阳迁都到长安时,历史的记载如下: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 “初平(汉献帝年号)二年(190年)三月乙巳,车驾入长安,居京兆府舍。”

《后汉书·董卓传》: “初,长安遭赤眉之乱,宫室庙寺焚灭无余,是时唯有高庙、京兆府舍,遂便时幸焉。后移末央宫。”

这说明汉献帝刚到长安时,并无宫殿可居,只能暂时住在京兆府舍(当地官府)。后来应该是对未央宫进行了一定的修缮,才搬了过去。同时也说明,东汉初年对长安的修缮,只限于西汉十一帝的宗庙,宫殿就没怎么修。

汉献帝入居未央宫不久,王允、吕布设计杀掉了董卓,从而引发了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的叛乱。李、郭二人带兵攻破长安城,杀了王允,控制了朝廷。但仅仅一年之后,李、郭二人又发生了巨烈的矛盾。《资治通鉴》上说,献帝兴平二年(195),李傕、郭汜各自带兵混战于长安城中。三月,李傕派部将李暹将兵数千人围住未央宫,将汉献帝劫持到了李傕的军营。“兵入殿中掠宫人、御物。傕又徙御府金帛置其营,遂放火烧宫殿官府悉尽。”

这一次是彻底的灭尽了长安城中的汉朝宫殿。直到一百多年以后,我们才在史书中,再次看到了有关长安宫殿建筑的描述。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二》记载: “永和11年(355)六月丙子,秦主健(前秦皇帝苻健)寝疾。庚子,平昌王菁勒兵入东宫,将杀太子自立。时生(太子苻生)侍疾西宫,菁以为健已卒,攻东掖门。健闻变,登端门陈兵自卫。”

公元355年是中国北方十六国时期,虽然是大分裂时代,但割据政权称帝的也不少。前秦曾一度统一了北方(苻坚时代),它的首都就在长安。我们在上述记载中得知,前秦在长安有东宫、西宫、东掖门、端门等宫廷建筑。到了紧接其后的后秦(386~417年 姚洪建立)时,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东宫、端门的有关记载。

关于前秦和后秦皇宫的具体位置,史书中语焉不详,只是说在汉长安故城中。

近些年,考古工作者在汉长安城遗址的东北部勘探到了一个小城。研究表明,此城正是修筑于十六国时期。小城平面呈长方形,在小城中部偏东处,有一条南北纵向的隔墙将小城一分为二,形成东西两个部分。其中西城约占小城总面积的五分之三,东城约占小城总面积的五分之二。这与前秦和后秦时,皇帝住西宫,太子居东宫的记载相符。目前,考古界一致认为,这个小城,就是中国历史上前秦、后秦、西魏和北周的宫城。这座宫城前后延续使用的时间,大约为250年。

如图,小城位于汉长安故城的东北部。东起汉城的东城墙,西至原洛城门大街,北起汉城的北城墙,南到原宣平门大街。东西长1236米,南北宽944~988米。考古成果显示,小城的北墙和东墙,是在汉代旧墙的基础上,又加高加厚筑成的。西墙和南墙,则为十六国时期新筑。整个城墙高大厚实,防御性能突出。

踏 察 记

2024年9月5日,我从朱宏路进入丰产路,打算从汉长安城宣平门遗址处进入小城区域。这是个丁字路口,路口往西约二百米就是宣平门遗址。今天的丰产路与汉代宣平门大街重叠,路的旁侧有水渠及现代建筑,使得宣平门遗址如今仅能看到门南侧向外凸出的夯土堆。它其实就是宣平门瓮城土芯的残基。

汉长安城遗址考察记(五)

西汉时,宣平门内是宣平门大街,门外是一条直向东通往灞河桥的大道,名曰枳道。由于那时长安城东面的灞河上只有这一座桥,枳道便是出长安去东方各地的主要道路。因而它非常重要,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

《汉书·五行志》记载: “高后八年三月,祓霸上,还过枳道。见物如苍狗……”

就是说,高太后(高皇帝妻、惠帝母吕雉)去灞河东岸举行祈福仪式,完成后由枳道回长安,见道上有一物如苍狗。可见高太后的这次活动,就是由宣平门进出长安城的。

宣平门位于十六国时期长安皇宫(小城)的东南角,也是进出长安的关键位置,也必定是战乱时期攻与防激烈交战的核心地点。考古报告显示,宣平门有多次维修的痕迹,时间跨度达三、四百年,这是宣平门历经多次劫难的实证。

从宣平门遗址延着丰产路向西走,大约八九百米处,在密集的居民区间有一条朝北的巷道,我便从这个巷道走进了小城区域。居民区的后面是一片很大的开阔地。在其东南部,我看到了一条南北纵向的长条形高地。高地南北长250米,宽55米,高度2~3米,正好座落在小城东西两区的分隔线上。我想,它应该就是前秦、后秦皇宫内的宫墙遗迹。墙以西,是皇帝居住的西宫;墙以东,是太子所居的东宫。

太子住东宫,实际上只在这里、还有隋唐的太极宫里存在。其它各个朝代的太子,其实居所不一定在东面,而是东西南北的都有。虽然如此。人们还是把“东宫太子”这一名词给延续了下来,一直使用到清代。甚至有的时候,“东宫”可以用做太子的代称。

如今在这片长条形的台地上,遍布着近现的坟墓,不知道以后会如何处理。

离开宫墙遗迹向西走,打算继续踏察小城西宫区。但走着走着,小路已被各种简易围墙封闭,只能就近向南再上丰产路。在丰产路搭上出租车,经罗高路向北,去寻找小城西北角的洛城门遗址。

洛城门,是汉长安城北面东头的城门。十六国时期,洛城门仍在使用,是前秦、后秦宫城的西北门。其遗址,在今高北村的一条巷道北侧。

从本文图一中可以看到,汉长安城的北墙不仅不东西平直,而且还有三处转折。宋代以来直至明清,好古的学者们都说汉长安城是“斗”城。认为其北墙和南墙多有曲折,整个长安城的外形似“斗”字,并认为汉代人是专门以“北斗星”为寓意,来规划建造的首都外城。

但现代考古学已经否定了这一古代学说。近二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在今渭河至汉长安城遗址之间的沙质地带下,发现了两座汉代渭河桥的桥桩遗迹。这些埋在古河床沙土下的桥桩,距离汉长安城北墙仅为1300米。而现代的渭河,到汉长安城间的距离为4~4.5公里。说明从汉代到现在,渭河河道向北推移了3公里。且古渭河的走向与汉长安城北墙的走向,完全一致。北城墙之所以呈西南~东北走向、以及多有曲折,完全是为了避开渭河,与“斗”字无关。

为此,我特意地走到洛城门外,观察了一下地形。既使今天,仍然能够清楚地看到,长安城北墙之外向北,是一个一直伸向渭河的缓下坡。相信两千年前的这个坡度,一定会比今天的大。

离开了洛城门遗址,我打车去三官庙村,去看一下汉长安城东北城角的现状。这个东北城角,也是前秦、后秦宫城的东北角。因考古资料上说,这里曾经在十六国时期进行过加高加厚的整修,本以为其城墙遗址会保存的更好。然而眼前的景象,着实令人失望。

谁能想到,现代私房竟然被允许建在了古代城墙角楼的位置。这可是汉长安城东北角的遗址啊!我也真的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