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树种,它有很多的作用,可以补充氧气、净化空气、美化城市、减少噪音等。但由于行道树立地环境的复杂性,光、温、水、气等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导致不少行道树出现衰弱,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行道树衰弱的原因和复壮措施。

行道树的衰弱原因

1、根系受损

在城市道路的工程施工中,在行道树周施工时,常会将树木的根系进行破坏,导致病害会从根系受损部位进入,影响行道树的正常生长,以致出现树叶萎缩,长势下降。

2、土壤pH值不适

南方树木通常要求微酸性土壤才能正常生长,但由于碱性建筑垃圾在土壤中的大量残留,土壤变碱性,严重影响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份,造成行道树叶色偏黄,施肥无效,生长衰弱。

3、土壤板结

行道树两侧的路面由于长期通行车辆、人员,导致土壤密实坚固,含水量低,透气性差,根系无法伸展生长,影响树木供水、供养。

4、地下水位高

过高的地下水位,会把土壤孔隙中的气体排出地面,一旦时间较长,树根会窒息缺氧;而且,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种树,树根无法向下伸展,导致树木根系上浮,树木易倒伏。如国槐怕涝,地下水位较高,排水不畅,就会导致泡烂树根。

5、根系缺氧

即使土壤不板结,地下水位没问题,但根系缺氧也会发生。人行道铺装结构不透水、不透气,根系的呼吸作用就会受到影响,代谢能力下降,根系粗短、色暗、根毛少,吸收能力大幅度下降,严重会使根系窒息死亡;同时使土壤内有益的好氧性微生物受到抑制,降低了土壤有效养分的利用率,两方面原因导致树体生长衰弱。

6、光照不足

人行道的狭窄,道路两侧高楼相对,树木光照不足而徒长,因而导致树木生长衰弱。

7、病虫害影响

由于树皮受损,病虫害往往在木质部暴露的部位入侵,日久形成树洞。树木韧皮部主导营养向下传输,木质部主导水和矿质元素向上运载,两部分受损都使树木长势不良,产生枯枝。

行道树衰弱原因与复壮措施

8、树体老化

行道树生长到一定年限后导管、筛管等传输系统不通畅,顶端优势消失,枯枝增加,愈合缓慢。树木的代谢降低,营养生长和生殖能力减弱,抗性越来越差,开始表现出衰老的特征。

行道树的复壮措施

分析完行道树衰弱的成因后,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

1、根系受损的养护

根系受损很容易受病害为害,尤其在5月至11月是发病高峰期。要根据弱势树木的表现来探究,挖开土壤检查周围大根皮层的活力完好性,皮层和木质变枯死侧要进行防腐、防菌处理,发现有病变,应用将杀菌剂配成药液灌根或用药土培根。

2、土壤pH值不适的调节

土壤碱性过高,可加少量硫酸铝、硫酸亚铁、硫磺粉、腐殖酸肥等。常淋施硫酸亚铁或硫酸铝的稀释液可使土壤增加酸性。腐殖酸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并增强土壤对酸碱变化的缓冲力。以上方法以施硫磺粉见效慢,但药效持久;施用硫酸铝时需补充磷肥;施硫酸亚铁见效快、效果好,是最常用的方法。

3、土壤板结的处理

土壤板结、不透气,根系呼吸作用受抑制,吸收养功能降低。将行道树基部表层板结土挖去15~20㎝,换上透气性较好、不易板结的营养土,表面再铺厚约3~5㎝的木如此可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增加孔隙度,适宜土壤微生物活动,有机养得到充的降解释放。对于土壤局部板结,发生窝根现象,则以树头为中心放射状开挖多条40~50cm深的引根渠,回填营养土,并浇灌生根剂促发新根。

4、地下水位高

地下水位较高的人行道,要考虑改种亲水性、耐涝的植物,如桑科榕属植物,而肉质根类的木兰科植物则不能考虑在内。排水不畅的树坑要加大开挖深度,种植时树坑底垫上一层大粒的陶粒或粗沙,有利排水。

5、根系缺氧的防治

行道树根系缺氧往往是因为使用了密闭的铺装构造。严重的地方,可扩大人行道的树穴尺寸,改铺植草砖;也可在人行道上按2~3M的间距开透气口,其上再用砂砖砂砌侧铺。

6、光照不足

对树木进行修剪,修剪掉多余的重叠枝、平行枝、交叉枝、徒长枝和枯枝等,保持二、三级树干的合理分布支撑冠幅,并适当修剪挨近楼面的侧冠幅。锯齐顶端的徒长枝,冠幅倾向路中的侧枝多作修剪,使冠幅保持平衡稳固。这样控制冠幅保持适当大小,枝干的通风透光,还能减少煤烟病、蚧壳虫等病虫害的发生。

7、抗树体衰老复壮

衰老的行道树由于受特定的环境限制,养分的供给较少,因此对这类树木应补充养份,有效施肥。秋季在树冠投影线下钻孔40~80cm深,孔径8~10cm埋入复混肥,春季对行道树喷施硫酸亚铁等叶面肥,秋季则增加磷钾肥和微量元素。定期观察再作出相应的措施,对长势过弱行道树可以采用营养液注射直接补充营养。

2024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