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都存在一种规律从而有了标准,我们作为成人,工作的好与坏都有个标准,完成业绩也需要标准。
对于正在上学的孩子,什么样的分数线划定为什么样的学生也是有标准的。
如果把标准放在家庭的和谐程度上其实也是有标准的,那就是好的亲子关系。
标准一,孩子想起父母时有亲切感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家里有三个孩子,因为老大老二都是女娃,老三是个男娃,父母对老三疼爱有加。
待孩子们长大成人后,不被重视的老大因为学习成绩好,考到省外,最后留在外地生儿育女成了家。
老二学习成绩不好,但又觉得在家不被父母重视,和同村的一个男孩未婚先育也成了家,虽说日子过的清贫,但最起码对方孩子比较疼爱她的。
老三从小被溺爱,可长大后有点啥不满意的就指责爹娘老子,一直也找不上工作讨不到媳妇,父母也是跟着干着急。
老三的这种巨婴正印证了惯子如杀子的预言,当老两口都身上有了病痛希望老三照顾自己,可老三根本不理睬他们的死活,想把两个女儿唤回来,女儿们总说自己的家庭也脱不开身,老两口就这样互相照顾着“踉踉跄跄”的熬着余下的日子。
在外人眼里,这些孩子们真不是东西,可是换一种角度来看,如果父母对孩子们的爱不那么充斥着戾气,不那么偏心,孩子们哪还有什么戒备心,哪还有什么对抗心,哪还有嫌父母有病麻烦的?
一般来来说,孩子在叛逆期里对父母有了戒备心,想要对抗父母的责备与摆布时,这个时候她觉得自己被剥夺了灵魂的自由,父母就应该开始审视自己了,自己的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叛逆?是否有无信任感的!
《玫瑰的故事》中黄亦玫遇到人生低谷时,不是靠自己挣扎才想明白一些道理的,而是他的父母成为了她最坚信的后盾。
她愿意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和父亲说,父母像老友一样笑谈人生坎坷应如何从容面对。
换成你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超出了你的认知范畴有可能你会暴怒,有可能吼叫,这样的磁场只能让子女们越来越远。
父母要摆正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是有一个养育孩子的功能,给孩子提供吃喝拉撒,帮助孩子独立,其次就是提供给孩子精神世界的功能。
有些父母想把提高孩子能力的任务教给老师。可是你别忘记,父母是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人,不是老师,老师只看当年你孩子的成绩是否能达标,并不关心你孩子未来做人是否能达标。
所以让孩子不论遇到任何困难时的第一时间能够想起我自己的父母,父母在遇到问题时孩子会不顾一切的想帮助父母,才是作为好父母的标准。
二,让孩子对父母多有敬重感
一次与朋友吃饭,席间她聊起了自己的妈妈,自己都四十好几的人了,在妈妈家不小心洗碗时把碗打碎时,她的妈妈就唠叨她:“就这几个碗刷不清楚?都老大不小的了办事还这样,怎么养育孩子?”她听的心烦气躁怼了她妈一句,她妈的气一下子上来开始用一辈子养育她不容易,为什么说话这种态度来道德绑架她。
一个四十岁的女人此时突然咋啤酒杯喝起来,像一个受伤的孩子一样。
她很讨厌回她妈那,也不想与她妈妈沟通。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里看到父母从“哇爸爸妈妈好厉害,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一直到“哼,你不是也一样是一个即平凡又普通的人,还说我?”他们看到了人的世俗,会慢慢用世俗的眼光审视着父母。
这样一来就有两类孩子,懂感恩的,他们对父母的平凡是尊重的,毕竟自己长大成人父母呕心沥血,自己的一切父母能包容。
另一类孩子看不起平凡的父母。因为感觉自己的父母整天抱着手机看视频,不看书不学习,思想执拗,在孩子的心里父母没有的分量。
父母的分量应该随着岁月的拉长,也应该日积月累,累人品,累努力,累认知,累人际关系,慢慢的成为一堵厚重的强,让孩子永远仰望着你。
举个例子,孩子成绩没考好,不学无术的父母对孩子指责成绩没考好是否没努力,有厚重感的父母不指责而是像人生教练一样,没关系我们一一起找原因。
换做你是孩子,你会尊敬哪类父母?
再比如孩子在家打扫卫生不小心把什么东西打破了,没层次的父母会抱怨孩子为什么不小心,而那些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首先是看孩子的有没有受伤,其次是赞许孩子打扫卫是个勤奋的孩子,对打碎东西一律不提,因为孩子自己是知道为什么打碎的,没有必要再对孩子指责一番。
以上两点的标准,作为父母时不时的审视一下自己,你宽容了孩子,孩子就会更爱你,你和孩子一起进步孩子就会更尊重你。
~END~
【育儿先育己,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要拥有什么样的智慧,我是家庭教育师元祉,相信每个父母都可以成为好的父母,只要肯改变,欢迎点赞关注,可私信】
气血跟不上和补上气血的差异⬇️
从脸部到全身,秘密假期,用通经络的方式,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你!!!!!!
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
点个右下角“在看”!
愿你修好心:向外,掌控;
向内,察觉!
就此泾渭分明!
看更多走心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