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章侠

元代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博学多才,能诗善文,书法和绘画更是成就非凡,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在一个风轻云淡的秋天,赵孟頫听到了远处传来了捣衣声。勾起了绵绵的思绪。感叹无比,遂作了一首七律:

露下碧梧秋满天,

砧声不断思绵绵。

北来风俗犹存古,

南渡衣冠不后前。

苜蓿总肥宛騕袅,

琵琶曾泣汉婵娟。

人间俯仰成今古,

何待他年始惘然。

是啊,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年始惘然。在俯仰之间,一切即会物是人非,所以,珍惜时光,活好当下才是王道。

真是一首好诗!

找了一张小斗方纸,我用我那带有王宠的淡然又夹着点文征明洒脱的小楷将诗写成作品。

无意间,看到子赵孟頫以行楷书写的原诗。

其中“琵琶”二字却写为“批把”,作者怎么会将自己的作品写错?为此,我特请教专家,又查百度,才知:琵琶是最早出于胡中,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所以这乐器始称为“批把”, 是我国唯一以“演奏技法”命名的传统乐器。后又因为“批把”是由木头所做的,逐渐成了木字旁的“枇杷”。 差不多同一时期,人们将一种形状类似枇杷乐器的水果也称作“枇杷”。到了魏晋南北朝时,音乐文化盛行,乐器繁多,为了将它与琴、瑟等乐器字形统一,确定将“枇杷”改为“琵琶”,自此琵琶便作为乐器名字沿用至今,枇杷二字即顺理成章的让位于水果了。

这“琵琶”二字的演变过程真有趣。古时文人有时为了显示自己学问高深,也会有意将琵琶,写成枇杷或批把,例如赵孟頫,又如,清朝大臣,乾隆时大书法家张照,岳阳楼上《岳阳楼记》雕屏就是出自他的手笔哦。他的行书作品:赵孟頫闻擣衣诗轴,就将琵琶写成枇杷,作品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你观赏时,可不能说人家写错了。

我们日常,却不能如此随意,弄错了会惹人笑话的。

明末有个“浮白斋主人”,编了一部笑话集叫《雅谑》,其中记载说,有个叫莫廷韩的人,去名士袁履善家拜访,正好碰上有人献来一筐枇杷,献单上写着:“琵琶一筐,敬请笑纳。”袁有些纳闷:“我又不会弹琵琶,怎么送这种乐器?再说,琵琶怎么用筐装啊?”打开筐,这才明白原来是把“枇杷”写成了“琵琶”。两人看了大笑。这时又有一位县令(据说是青浦令屠隆)来访,见两人满脸笑容,就问是怎么回事,袁履善便把刚才的事情讲了一遍。县令于是随口吟出两句打油诗:“琵琶不是这枇杷,只为当年识字差。”莫廷韩马上接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三人大笑。你看看,原来一件好事,只因错写两字,却成了笑话,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琵琶作为一种乐器,因适合骑行时弹奏,后来成为了古丝绸之路上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俗称“胡琵琶”,敦煌壁画中最精美的部分就是的反弹琵琶。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有诗曰:“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现在是传世琵琶中,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是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收藏在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在《中国国宝大会(第三季)》中介绍,这是当年日本的遣唐僧,来我国学习中国文化时,唐玄宗作为国礼,赠送的一批乐器。其中,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最为珍贵,这琵琶与人们熟悉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弹奏方式不同。演奏这件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是要横抱于胸前,用拨子弹奏。而在我们国内,唐朝传留下的乐器却是少之又少了。

其实,古人对文字的书写并没那么严苛,例如赵孟頫这首诗中,还有个词:騕褭,[yǎo niǎo],解释为古骏马名。这里,騕可通用腰,褭可通袅,还有些偏旁,写左写右都可以的。

但我感觉,我们现代人书写时,应尽量按照最新近标准去书写,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岐意,当然,更重要的,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你说呢?!

作者简介

章侠:退休老妪。爱生活、爱艺术、爱运动、爱旅游。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淮安市诗词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