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章侠
元代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博学多才,能诗善文,书法和绘画更是成就非凡,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在一个风轻云淡的秋天,赵孟頫听到了远处传来了捣衣声。勾起了绵绵的思绪。感叹无比,遂作了一首七律:
露下碧梧秋满天,
砧声不断思绵绵。
北来风俗犹存古,
南渡衣冠不后前。
苜蓿总肥宛騕袅,
琵琶曾泣汉婵娟。
人间俯仰成今古,
何待他年始惘然。
是啊,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年始惘然。在俯仰之间,一切即会物是人非,所以,珍惜时光,活好当下才是王道。
真是一首好诗!
找了一张小斗方纸,我用我那带有王宠的淡然又夹着点文征明洒脱的小楷将诗写成作品。
无意间,看到子赵孟頫以行楷书写的原诗。
其中“琵琶”二字却写为“批把”,作者怎么会将自己的作品写错?为此,我特请教专家,又查百度,才知:琵琶是最早出于胡中,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所以这乐器始称为“批把”, 是我国唯一以“演奏技法”命名的传统乐器。后又因为“批把”是由木头所做的,逐渐成了木字旁的“枇杷”。 差不多同一时期,人们将一种形状类似枇杷乐器的水果也称作“枇杷”。到了魏晋南北朝时,音乐文化盛行,乐器繁多,为了将它与琴、瑟等乐器字形统一,确定将“枇杷”改为“琵琶”,自此琵琶便作为乐器名字沿用至今,枇杷二字即顺理成章的让位于水果了。
我们日常,却不能如此随意,弄错了会惹人笑话的。
明末有个“浮白斋主人”,编了一部笑话集叫《雅谑》,其中记载说,有个叫莫廷韩的人,去名士袁履善家拜访,正好碰上有人献来一筐枇杷,献单上写着:“琵琶一筐,敬请笑纳。”袁有些纳闷:“我又不会弹琵琶,怎么送这种乐器?再说,琵琶怎么用筐装啊?”打开筐,这才明白原来是把“枇杷”写成了“琵琶”。两人看了大笑。这时又有一位县令(据说是青浦令屠隆)来访,见两人满脸笑容,就问是怎么回事,袁履善便把刚才的事情讲了一遍。县令于是随口吟出两句打油诗:“琵琶不是这枇杷,只为当年识字差。”莫廷韩马上接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三人大笑。你看看,原来一件好事,只因错写两字,却成了笑话,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琵琶作为一种乐器,因适合骑行时弹奏,后来成为了古丝绸之路上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俗称“胡琵琶”,敦煌壁画中最精美的部分就是的反弹琵琶。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有诗曰:“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作者简介
章侠:退休老妪。爱生活、爱艺术、爱运动、爱旅游。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淮安市诗词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