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书画拍卖市场“水很深”,一些人的作品根本不值那个价,完全是名人效应、炒作的结果。能让业内外人士都服气,喊出“物超所值”的名家不多,有一个人称得上是其中的典型,他就是“宋四家”之一的米芾。
米芾,字元章,北宋皇佑三年(1051年)生于太原,幼年随父徙居湖北襄阳,因此他在作品中多署名“襄阳米芾”。宋徽宗继位后,他进入宣和书画院,历任太常博士、书学博士、书画学博士。
史籍记载,他的字曾让赵佶大为震撼,还自称已经超越二王:“米元章初见徽宗,命书《周官》篇于御屏。书毕,掷笔于地,大言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徽宗潜立于屏风后闻之,不觉步出纵观。”
这位湖北的“博士”不仅得魏晋隋唐笔法精髓,还引起过拍卖界的“震动”。米芾传世作品虽多,只有一件将用笔的波谲云诡、奇崛万变发挥到了极致,它也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书”,此作名为《研山铭》。可惜的是,它于清末流入日本。
经过我国文物部门与私人藏家的多方努力,2002年12月6日,在“中贸圣佳秋季拍卖会”上,我们以2999万元的天价将它拍下,如今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研山铭》全文11行、39个字,真称得上是“字字千金”了。当它回国后,启功第一时间赶来欣赏,他激动地说:“我90多岁了,看到了《研山铭》原作,是眼福啊!能多看几天就多看几天。”
《研山铭》纵36厘米、横136厘米,释文为:“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字迹大小不一,小者3厘米左右,大的足有6厘米。
米芾爱石如命,晚年的他得到了一块灵璧石,状呈山形,可以作为砚台,他爱不释手,甚至晚上睡觉都得抱着这块灵壁石。即使如此,米芾仍意犹未尽,于是挥毫写下了这卷《研山铭》,抒发对其热爱之情。
《研山铭》被称为“难书”,“难”在笔法极为多变、不易模仿。但它也是学书人开阔眼界、提高笔法,摆脱“书奴”局限的上佳字帖。此帖逆锋起笔,入纸后动作很多,衄挫、调锋,行笔中锋为主,笔画苍劲自然,粗细、轻重、疾徐、顿挫效果比比皆是。
结字奇崛多变,因字赋形,大小错落,欹正交杂,八面出锋,淋漓痛快。转折处顿挫、绞转、时而方折,时而圆转,出勾干脆。用墨浓而不闷,章法错落有致,疏密得宜。纵观全卷,给人以老辣恣肆、雄健开张之美。将它临摹通透,再难的笔法也能领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