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宣武区东北部(现西城),珠市口西大街西端北侧、南新华街路东有个叫五道街的地方。其实它属于大栅栏儿街道办事处辖区,但因为离虎坊桥更近,所以更多人叫它虎坊桥五道街。

街不长,也就200来米,北口与堂子街、韩家胡同(原称韩家潭)、铁树斜街(原名李铁锅斜街、李铁拐斜街)、樱桃斜街(旧称杨毡胡同)相交,形成一个五岔路口。大栅栏儿西南这片儿地区是斜街集中的地方,正经横平竖直的反而是少数,五道街也是斜的,为西南-东北走向,但它的得名并非是因为五道相交,而是因为五道庙。

五道庙主要供奉道教中的五道神,五道神也称五道大神、五道真君、五道将军,俗称五道老爷;但可不是五个神祗,而是一个职位名称,是从唐朝至五代时期开始在民间信仰中广为流传的冥界神灵,一般认为与泰山府君(东岳大帝)和阎罗王司职相近;也有一说是东岳的属神,总之专掌地狱、鬼卒等事,说白了就是掌管人们的“身后事”。

虎坊桥五道街

老北京的五道庙不多,原来海淀也有一座,附近村落也以此命名,叫五道庙村,也就是现在的志新村,庙已无存。如今尚存完整的五道庙,已知门头沟著名传统村落爨底下有一座,而且一直以来作为村中的丧葬礼仪中心,有人故去、家属都要将其姓名写于纸上,焚于庙前,视为上报注销生籍、重入轮回。这么一说的话,五道爷与城隍爷以及原三里屯儿鬼王庵中的鬼王也是职能相近的。

虎坊桥五道庙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7),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现状介于海淀五道庙和门头沟五道庙之间,没有彻底消失、尚存遗迹,但也只剩下一座二层后罩楼。庙名带个五,地势又呈五路交汇,这是巧合吗?其实当年在此建庙跟这个地势特点是有关系的。因为斜街的交汇处会常形成三角形,俗称三岔口,当年这样的地方基本都要建寺庙。

比如早先菜市口胡同与北半截胡同交汇处就叫三岔口,建有伏魔庵;自新路与儒福里交汇处建有观音院(这里有著名的观音院过街楼、也叫儒福里过街楼,被称为“阴阳界”,一度成为北京城内仅存的过街楼,不过也拆了);宣武门外西河沿与上斜街交汇处建有灵官庙,麻线胡同与杨昌胡同交汇处有关帝庙,等等。这个风俗似与风水有关,人们认为这样的岔路口应建庙镇之。

实际明朝的五道街北口辐射四条斜街,已经不能叫路口了,而是一个小广场清末才从广场向西北、正对韩家潭又开了一条堂子胡同,据说因一家澡堂子而得名,即今堂子街。从此才辐射出五条斜街,所以说五道街之称与格局无关。但这种形态在北京城中极其罕见,而且纯属偶然,并非有意规划;因为有些斜街原来是河道,填平之后住户渐多才依原河道走向形成斜街。也正因为它是巧合,此地才被称为“龙脉”。

当然这个龙脉跟中轴线那个龙脉没关系,也不是因为水龙脉:什刹海,而是将此地视为“正阳、宣武二门龙脉交通辐辏之地”。由于五道将军主持阴间事务,故每逢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百姓都到庙前广场焚烧纸帛祭奠亡灵。万历三十五年,道士揭真诚还在五道庙之侧修了一座玉帝行宫,意在请玉帝统摄五道及诸神,以镇宣武龙脉交通之地。

玉帝殿建成后,兵部兼吏部尚书王象乾撰记事,碑文有这样一句:“正阳门西,由臧家桥至宣武门乃龙脉交通辐辏之地”,这是此地号称龙脉的实证,此后也称这里交龙之地,那座碑也被叫做“交龙碑”,只是石碑与玉帝殿今已无存。关于五道庙还有另一种说法:明末大太监魏忠贤与客氏专权,此庙为诸宦官为讨好“九千岁”和客氏而建,为其祈福。庙建成后想请某社会名流撰写碑志、以媚客魏。

名流在权威之下不敢推辞,但又不愿谄媚赞誉,于是写下:“夫五道庙者五道之神也。人以为树在庙前,我以为庙在树后……”这样毫无意义的碑志,但宦官大多没文化,不通文义,以为出自名家之手即是佳作,立即选名工刻于石上。不过这只是传说,并未发现证据,且与记载中的五道庙始建时间不符。

交龙之地的另一个实证,是与樱桃斜街相连的大栅栏西街,原称观音寺街;观音寺所在位置实际樱桃斜街东北口。所以五道庙镇的只是龙头,观音寺镇的是龙尾;就跟现在北京真正的龙脉:中轴线一样,南有安定门、北有“钉子楼”(奥林匹克公园里的奥林匹克塔)以镇头尾是一个道理。这可不是宣传封建迷信,这必须得算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虎坊桥五道庙的具体拆除时间我不太清楚,但当地老住户大都知道它的存在,那条不长的斜街虽然叫五道街,但很多人提起来还是爱说“去趟五道庙”,甚至有人开玩笑说:“我瞧五道将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