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的出现与黑河被淹有着直接关系。



在中心副主任关妍和办公室主任吕国玉的带领下,调研组对这一盐池内部特殊组成部分进行了深入了解。



滹沱遗迹

同行的盐文化专家说,滹沱其实是井的一种,但与井又有区别,与坑也有区别。其造型独特,上面大,下面小,就像一个敞口大碗。地面直径从几丈到十几丈都有,深四五丈不等,而且越往下越小,底部直达地下卤水层。



文献出自《河东盐三千年》之滹沱

滹沱最早出现于清乾隆42年(公元1777年),也就是在黑河被淹的20年之后。它是一位叫刘阜和的盐商所发明的。当时,身为盐池东场坐商的刘阜和,在自己的盐号里首次使用了滹沱。



文献出自《河东盐三千年》之滹沱

通俗来讲,滹沱就是存储产盐原料——卤水的容器。

我们知道,卤水是池盐晒制的原料。古时卤水主要靠横亘盐池东西、被称作“产盐之母”的黑河提供。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黑河被洪水掩埋之后,制盐的卤水来源出现问题,由此对盐池生产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在这种严峻情况下,盐池各盐号的盐商、掌柜们纷纷想方设法寻找、开发新的卤水资源,其主要手段是挑挖黑河,希望能恢复黑河卤水资源。但是,这一工程费时、费力、费物、费财,近20年都没有取得显著成效。



文献出自《南风飞扬》

一直到了清乾隆42年(1777年),一位叫刘阜和的盐商发明了滹沱,才给运城盐池晒盐带来一丝希望。

滹沱是黑河淹没后,发掘卤水来源的一个重大成果,因此“合场效之,产盐甚旺”。它解决了卤水的来源问题,从而再次使盐的生产有了基本保证,这是运城盐池制盐史上取卤技术的一次重要改进。









从滹沱用“戽”调取卤水

据史料记载,“盐池自黑河被淤,即就滹沱取水。其形口面广宽有环绕数十丈者,下则层递缩小。用戽兜水,每阶二人。历数十阶,始达畦面。”

我们从上述记载能够了解到,从滹沱调取卤水,要靠人工用类似桶的“戽”逐级向上提水,而这样的逐级台阶有数十个。

清乾隆42年以后,在运城盐池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上了陶村坡,回头望望消金锅。来时王公子,回时郑元和。来时骑马赛骡子,回时毛裢搭膀子。”

这首民谣的大致意思是:在盐池投资挖黑河失败,只好回家,过了陶村镇(当时是盐运主要通衢上的车马驿站),上鸣条岗,再望一望盐池滩。来时骑五花马,穿价值千金的皮衣;回时成了乞讨的郑元和,光着身子搭着没有银元的空毛褡裢袋子。

因为从黑河被淹到挖出滹沱的时间长达20年之久,其间盐号获利的很少,耗尽人力、物力、财力的甚多。所以就流传出上述民谣。



晚清民国滹沱制盐的工艺流程

晚清民国滹沱制盐的工艺流程是:滹沱水-替死鬼-头道箩-二道箩-结晶池。整个流程就是让卤水从上一个池子输送到下一个池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过滤、蒸发和去除杂质的过程。滹沱的出现,让传统的工艺流程在进行了细微的改进之后能得以继续传承。



如今,面对浩淼的盐池湖面,虽然我们并不能找到滹沱的存在,但我们期望通过回望关于它的故事,了解盐池的过往,让这些掩藏在历史深处的点点滴滴,为千古盐池的独特性增添更多有内涵的注解。

张桐 赵心楠 薛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