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贴士
关键词:膈肌、步态、重心、呼吸、足底受力、异常姿势
1步态中膈肌的功能
第一句:
步态过程中,承重侧的膈肌,负责非承重侧胸廓的扩张(呼吸功能)
解释一下这句话,我们在走路时,不会出现两只脚同时完全站在地上,只会有一个单足的全脚支撑。
比如:右脚全脚支撑时,右侧的膈肌是出于稳定状态,此时右侧膈肌发挥呼吸功能,吸气扩张左侧的胸腔。
进一步解释第一句话:
当右侧支撑站立,重心在右侧,右侧腹内压升高,在重力和地面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右侧膈肌更容易稳定,右侧膈肌稳定了以后,可以发挥吸气功能,此时吸气会吸到左边
因为左边膈肌还在下沉中,左边给到的空间更大,右边的膈肌比左边更高(把胸腔想象成一个空间匣子,分成了左右两部分,右侧这一部分因为上下的挤压已经不能充气了,就得往左边充气)
此时右侧的膈肌和盆底肌都处于往上升的状态,而左侧处于下沉状态。
第二句:
非承重侧的膈肌,负责同侧腹内压的稳定(姿势功能)
比如:右侧支撑时,右侧膈肌发挥呼吸功能,左侧膈肌发挥姿势功能,稳定左侧的腹内压
特别提醒:上面这两句话只适用于正常人,也就是说你在右脚支撑时,你脚的三个点(大脚趾、小脚趾和脚后跟受力分配均匀的情况下)以及你的脊柱没有侧弯,骨盆没有发生倾斜旋转偏移,一旦这些有某个点偏了,你的呼吸也就乱了。
比如右侧支撑期时,发挥稳定的是身体侧链肌肉链,一旦这个肌肉链中的某一块肌肉过度紧张或无力,就会导致骨盆腰椎在冠状面发生偏移,此时膈肌和盆底肌工作也会紊乱。
所以呼吸不是难在呼吸本身,而是难在呼吸和全身的联系,更具体而言,是和重心、重力、足底受力、筋膜链、骨关节运动力学、呼吸肌动学等的密切关系。
下面会尽可能详细介绍,让你明白其中的联系。
2足底受力和身体重心
上图是身体重心变化时,参与维持稳定的肌群
以重心前移为例
比如说:重心在前脚掌,脚后跟不着地的人,就是典型的重心前移,所以这类人的竖脊肌就会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拉着身体往后,防止人体往前摔倒
从肌筋膜链的角度,整个后表链会处于完全紧张的状态
从呼吸的角度,整个下背部会过度压缩,使得下背部的扩张受限,容易出现腰肌劳损
所以这类人去调整呼吸、松解肌肉都必须兼顾重心,否则只是处理局部,脚一踩地,呼吸、肌肉又全都乱了
介绍一下,正常的足底受力
我们的脚主要有三个受力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大脚趾占比40%、小脚趾占比10%,脚后跟占比50%
三足鼎立,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而大部分的异常体态都会通过足底反映出来,下面会向你介绍足底受力异常和全身生物力学代偿、膈肌、呼吸之间的关系。
3看茧子,知受力
01
骨盆前移、膈肌、重心
骨盆前移–双侧重心丢失-双侧膈肌会变成姿势稳定肌,失去吸气的功能
双侧重心丢失(双侧脚后跟无法站在地面上,中足和前足受力过大,双侧膈肌都变成了姿势稳定肌,把腰椎往前推出去)
脚后跟在全足里面受力占比50%,当双侧脚后跟丢失,双侧重心前移,双侧支撑丢失,膈肌就会进一步下沉去稳定腰椎,把L2和L3的腰椎往前拉,进而出现把伸展腰椎的情况。
就会出现一走路就挺腰椎,竖脊肌先启动,久而久之出现腰肌劳损的问题,如果这个时候在增加一个腰椎扭转的剪切力,可能椎间盘就出问题了。
02
为什么有些人单侧,有些双侧肋骨外翻?
双侧肋骨外翻原因是,骨盆前移,双侧身体重心丢失,地面反作用力无法作用到肋骨区域
因为重心丢失,膈肌下沉变成了姿势稳定肌,无法上升,此时腰椎伸展状态,原本身体重心在骶2或3区域,现在可能更往前了
很多人容易出现左侧的单侧肋骨外翻,因为人容易右侧站立,地球重力往下压右侧肋骨;右侧脚踩地,有一个垂直往上的地面反作用力力,两个力共同挤压肋骨,右侧肋骨不外翻。左侧失去承重,左侧更容易肋骨外翻
再举个例子,更好理解肋骨外翻和重心之间的关系
很多人更容易躺着肋骨外翻,躺着以后重力丢失,腹肌处于放松状态,平时腹横肌很少募集,所以很多人平躺吸气肋骨很容易外翻,呼气的时候腹横肌也无法收进去。
仰卧屈膝屈髋位,骨盆会自然后倾,此时肋骨会收进去。
03
身体重心变化和足底受力之间关系
也就是说通过看足底的受力可以帮助我们去分析人体生物力学的代偿,分析体态。
同样的,在设计矫正动作时兼顾足底受力,也可以让矫正效果达到事伴功倍的效果。
而分析足底受力最关键的参考媒介就是足底的茧子分布
下面专门挑一个情况给大家做分析,当一个人右侧脚后跟受力占比60%,左侧脚后跟40%,而且左脚主要承重点在内侧,右侧主要在外侧就很有可能出现以下的全身性代偿:
-
左侧扁平足、拇外翻
-
右侧高足弓
-
左侧K型腿,膝外翻;膝关节内侧拉扯痛,外侧挤压痛;
-
骨盆右高左低,左侧倾斜,骨盆右旋;
-
腰椎右侧弯
-
肩膀左高右低
出现以上一系列的身体代偿反应
总结
END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