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特
08-01
阅读 6070

释文: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

意为:苦笋和茗茶两种物品异常佳美,那就请直接送来吧。怀素敬上。

项元汴跋《苦笋帖》云:“余仅得宋秘府所藏《苦笋》一帖,其用笔婉丽、出规入矩,未有越于法度之外,畴昔谓之狂僧,甚不解。其藏正于奇、蕴真于草、含巧于朴、露筋于骨,观其以怀素称名,藏真为号,无不心会神解。若徒视形体,以点划求之,岂能窥其精妙,升堂入室?学者必以余言维则,庶乎得其门矣。此书世之希有者,可不宝之,墨林项元汴敬题。”

清代永瑆题《苦笋帖》:“千年《苦笋帖》,草法见藏真。食肉全无相,参禅有后人。平原论钗股,长史脱冠巾。遗迹俱寥貌,唯斯独传神。”

《苦笋帖》帖心纵25.1 厘米 横12厘米。此帖两行十四字,内容为“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白。”

这件”苦笋帖”是唐代草书大家怀素的传世亲笔墨迹之一。从字句上看应为一则手札,所书圆瘦劲健,错落有致。在用笔上以篆书笔法入草书,旋笔藏锋,笔画刚健,可谓超神入妙。不仅能使我们观赏到那娴熟的笔法和行云施雨、走蛇舞龙般的线条之美,同时还能直接感受到作者书写时的内在气质。通篇字数虽少,却神采飞扬,充分地体现了怀素草书的艺术特点。

《苦笋帖》“用笔速度较快,挥洒自如,且增加了提按对比,比如’笋’与’常’,二字反差鲜明,但无论其速度变化还是轻重变化,都基本上控制在中锋运行的状态上,故其线条细处轻盈而不弱,重处厚实而不拙。其次,字形上也相应增加了外形轮廓大小对比和内部空间疏密对比。整体性观照,则全文上疏下紧、上轻下重、上放下收,形成一种’两段式’的视觉感受,这种章法形式颇具特色,极显’个性’”。

《苦笋帖》通篇“用笔婉丽,出规入矩,未有越于法度外畴”(明代项元汴跋语)。点画粗细浓淡,结字大小正斜,线条柔中寓刚,神采飞动。挥写时的动作犹清晰可按,如“茗”字,草头逆势起笔,取险成势,“茗”字下部偏旁“名”字果敢铺毫,尤其“口”字写为两个点,神完气足,可闻金石之声。作品于不经意中,体现了书家深厚的功力。寥寥十四字,在钩连拗铁、简洁捷速和惊绝的笔画中,给人感受到的不仅是跳动流淌的旋律、非凡的气势,还译读到了书家知茶、爱茗之情,又需要茶(《苦笋帖》亦被称为怀素“乞茶帖”)。书伴茶香,怡然自得。可谓“香茶苦笋异常佳,帖中感惠留佳话。”

该贴书法俊健,墨彩如新,直逼二王书风,是怀素传世书迹中的精彩之笔。清吴其贞《书画记》评:“书法秀健,结构舒畅,为素师超妙入神之书。”曾刻入《大观帖》、《三希堂续帖》、《诒晋斋帖》等汇帖。

《苦笋帖》前有清代乾隆皇帝题签和引首,帖后有历代收藏题跋,并有宋、明、清历代收藏家鉴赏印数十方。为《书画记》、《平生壮观》等著录。

怀素草书的笔法特点

‌怀素的‌草书以其独特的笔法和风格著称,展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和艺术创造力。以下是怀素草书的几个主要笔法特点:

‌中锋为主,少兼侧锋:怀素的草书以中锋为主,笔锋直下,线条圆润流畅,笔力沉着痛快。他善于运用中锋笔法,使得笔画既有力又富有变化。‌

笔画瘦劲、回环线条:怀素的草书笔画瘦劲有力,线条流畅自然,回环之间显得灵动而不失法度。他的笔法在年轻时已初步形成个人特征,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笔势连绵,圆转道逸:怀素的草书笔势连绵不断,笔画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一种流动的美感。他的笔法圆转自如,道逸自然,使得作品整体看起来和谐统一。

笔法变化万干:怀素的草书在笔法上变化万千,时而回锋切笔,时而出锋连带,使得点画力度饱满,坚实沉着。他的笔法不仅具有飘逸清雅的流动性,还能表现出苍劲静穆的氛围感。‌

笔法继承与创新:怀素的草书在继承了晋人之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人的笔法精髓,还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字形变化丰富:怀素的草书不拘泥于固定的法则,字形变化丰富。他的作品在运笔时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有急有缓,富有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