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第四部分内容:最初的孕育。
在产房外的长椅上,一位新手爸爸紧张地搓着手。他的妻子正在里面分娩,每一声痛苦的呼喊都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这是新生命降临的时刻,也是父母与孩子关系起始的重要节点。
那孕育对女性和男性来说,意味着什么?答案就在《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 “最初的孕育”找到。

怀孕对于女性来说,不只是身体的变化,更是心理的考验。书里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比如,有位孕妇在孕期总是保持乐观积极,她和肚子里的宝宝分享每天看到的美好事物,她坚信自己的快乐能传递给孩子。这种积极向上的情绪通过身体这个特殊的 “桥梁”,为胎儿营造了一个充满爱意的 “小窝”。

每天把焦点放在顺利的事情上,而不是不愉快的事儿,那心情会愉悦,从而把这种心情传递给胎儿。
而与之相反,有些孕妇若把胎儿视为负担,那在整个孕期都会充满阴霾。
对于胎儿的看法,深深影响着亲子关系的走向。想象一下,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把胎儿当作珍贵的宝贝、未来的挚友,那么在孩子出生后,这种情感会延续。
而那些在孕期对胎儿怀着负面看法的父母,可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来修复关系。
书中提到的准父母类型也很有现实意义。
有的父母像管控型家长,事事都以自己为中心,比如在准备婴儿房时完全按照自己的审美,不顾及孩子的实际需求。同时,他们更喜欢在固定时间段固定发生某种行为。
而引导型家长则会从孩子角度出发,就像有对父母会考虑婴儿床的高度是否方便孩子看到周围环境,哪种颜色更有利于孩子的视觉发育。, 
他们相信可预测对孩子很重要,但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做法。
准父母可以试着把身体当作和宝宝沟通的主要工具,想象彼此的和谐相处。
分娩计划也不可马虎。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比如,你计划打无痛分娩针,但到真正分娩时却用不上。
但这不是说你不用计划,因为我们做了计划,那样实际情况会和你想要的分娩方式接近。
任何事物的最初体验会形成深刻印象。婴儿若对世界的第一印象是安全舒适、有归属感的地方,其生活较轻松,即使稍有偏离也易回归正轨,这种感觉从最早照顾者处获得。文中提到了婴儿与父母的四种依附理论:
安全的依附关系:襁褓时期亲密关系与食物需求常获满足,长大后易信任他人、相处融洽、心态乐观、培养亲密关系,能认同自己、欣赏他人,生活更幸运。
不安全 / 矛盾型的依附关系:需求难满足,需长时间哭喊才获关注甚至无人过问,觉得遭忽略漠视,难以信任他人,看不到自己优点也欣赏不了他人。

逃避型的依附关系:常哭泣却无人理会,会放弃,认为自己无法获得关注何必尝试,不相信对别人有影响力,是独来独往的独行侠,不让人接近。
排斥型的依附关系:如在沙漠求救无人理会或被虐待,会把别人视为伤害来源,不培养同理心,不相信道德和良心。
对我们来说,我们一定是想要建立安全的依附理论。
孕妈有时会感到孤独和抑郁,孤独如饥渴般必要,忽视有害。陷入孤独的人易认为自己比他人优秀或糟糕而不加入团体,导致日益退缩和强化社交孤独感。
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排解孤独
1.辨识孤独,不否认也不对自己妄下负面评断;
2.了解孤独影响;辨别高度警戒状态克服它;
3.主动走出去让别人接触自己。

主动走出去很重要,孤独时不处理会使内心空洞变大,可走出去寻求帮助。
孤独可能是产后抑郁因素,产后抑郁症症状有易怒、极度悲伤绝望、感觉一无是处、焦虑、失眠、觉小事费力、想逃避他人、生出自残念头甚至出现精神病症状,每年 10% 到 15% 新手妈妈患产后抑郁症。
对于上述情况,新手妈妈需要有以下认识:
孩子出生后,作为女性,自己的经验感受无对错,不必苛刻自己,活在当下寻求认同,是对自己和孩子负责。
好了,第四部分的内容讲到这里,明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部分: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敬请期待。

END

怀孕,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