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穴位和皮穿支血管体这两个词,显然单从名词上来看这两者人们很难联系在一起。一个传统的非遗传承针灸技术,一个是纯正的西医名词。但是就这么看起来联系不起来的两个名词,却在我针灸临床上相互交集,相互印证。

         最早在2021年初在写《分刺法》书稿的时候,北京张建光老师,推荐我关注丁志伟老师的“穴位皮穿支”定位。临床发现借助于超声血流仪对厘定穴位有很大的帮助,尤其可以准确的确定“脉动”点穴位,能做到精准定位。对于丁志伟老师提出的皮穿支和穴位高度重合,甚至于是一对一的关系,的这种观点高度认可。于是引发我对“穴位皮穿支”关注。

执着于穴位皮穿支针法还有三个原因:

一是当我第一次看到皮穿支的定义和实体解剖图是发现皮穿支及其上级血管等同于古人所说的“血脉”;所走行的解剖层次就是在“分肉之间”,和我正在写的“分刺法”隶属同一个组织结构中。皮穿支穿过筋膜的位点和穴位有高度相关性。这和我正在写的分刺法针刺的靶组织及其相似。

二是当我用多普勒血流仪来定位针刺皮穿支,通过临床治疗发现穴位针刺深度和古籍中记载的高度相似,古人“脉动”定位的穴位和皮穿支几乎完全重合。有定位(厘穴)准确、针刺浅、针感更容易引出、选穴少的临床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和我们皇甫谧针灸术简介的针刺特点及其相似,于是一年多来一直在临床揣摩应用穴位皮穿支针法。

图片

三是“穴位皮穿支”针法针刺靶位点(穴位)是可用探测到的血流或搏动的血管“脉动(血脉)”点,于是乎我就想这是不是就是古人“刺脉法”的重发现?借助于科学的仪器血脉而刺之。

  其实皮穿支是个纯粹的西医名词,“指由源血管(source vessd)发出、穿经深筋膜为皮下组织和皮肤供血的营养血管。”包括肌间隔(膜)穿支和肌皮穿支。具体而言皮穿支是“一个穿过筋膜裂口处动静脉伴行及外膜的神经等结构”。其机制与皮肤、血管的生理功能有关。从西医角度解释穴位皮穿支针法,它的解剖结构已经很明确。就是刺穿支动脉血管复合体(伴行动脉、静脉、淋巴管、神经纤维、包绕筋膜)。

 下图左陈太羲60年代绘 穴树图,右图皮穿支血管体模型。

图片

  乍看起来穿支针法像是西医的操作,却在干中医针灸的活。其实这两者是一回事,是在针灸学的指导下。用机器定穴位,听血流声音,辨别疾病性质(《甲乙经》针道第四之知形气),再采用针灸手法针刺穴位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  

   穴位皮穿支针法针刺的穿支点和古人刺气穴法穴位所作用的结构组织层次惊人的相似,尽管现代针灸技术很多,但和穴位位置高度一致,针刺深度高度一致只有穴位皮穿支针法。虽然目前由于机器的局限性部分任督两脉和躯干某些部位的穴位皮穿支无法测出,但至少在四肢和部分躯干部的穴位已经充分说明这一点。甚至于我相信皮穿支测定就是古老“刺脉动法”的重现或重发现。

  古典针灸学认为分肉之间具有布行膜筋、输布卫气、伏行经脉、腧穴所在的功能,所以分肉之间经气旺盛、气血充足。从现代解剖学角度来看人体的血管、神经、乃至淋巴管都是走行在有形的筋膜间隙中,有血液循环,淋巴回流、神经走行的功能,有形的肌筋膜可以保护这些神经、血管等组织。而筋膜间隙也为组织运动、组织形态的改变提供活动空间,不至于在运动状态下卡压或损伤肌筋膜间走行的神经、血管。可以看出生理状态下这两者高度相似。

图片

中医认为气血经脉循行不畅,会导致气滞血瘀,筋脉拘挛也会产生疼痛、麻木、冰冷、水肿等,同样西医认为病理状态下紧张痉挛的肌筋膜可以卡压神经、血管,淋巴管等也可以产生上述相似的症状。病理状态下这两者有何其一致。

图片

  基于上述古人所讲的“分肉之间”和现代解剖“肌筋膜”系统的解析。从这两个实体解剖结构可以证明,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用不同的医学语言在描述同一件事物。对于分肉之间的功能我本人粗浅归纳以下四个特点:

图片

图片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