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Medicine

中国·华医方(TCM)

医病更医心·治病治未病

《回春录》中关于感冒的医案,主要讲述了不同患者因感冒引发的各种症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回春录》的作者并非一人,而是多位医家的医案合集。其中,较为著名的医家包括清代名医王孟英等。王孟英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其医案在《回春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回春录》是多位医家共同撰写的一部医学著作,其中关于感冒的医案也是由不同医家根据自身临床经验所撰写。
《回春录》中关于感冒的医案涵盖了不同患者的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在感冒治疗方面的丰富经验和独特见解。
有一位姓何的老人,年近八十岁,冬天时感受了风邪,出现了面红气逆、烦躁不安的症状。孟英说:“这正是喻氏所说的’伤风也有戴阳证’的情况,不可轻视。”于是,他开了方子:东洋人参、细辛、炙甘草、熟附片、白术、白芍、茯苓、干姜、五味子、胡桃肉、细茶、葱白,一剂药下去,老人的病就好了。孟英解释说:“这是因为真阳素来扰动,痰饮内动,卫阳不固,风邪外入,有生命之根即将被拔起的危险。如果错误地使用了表散的药物,一旦出汗就会亡阳。所以我用真武汤、四逆汤等方法,来回阳镇饮,既抵御外邪又安定内乱。这种方法不可轻易尝试,以免给人带来伤害,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江小香病情危重,请人请来孟英诊断。她的脉象虚弦而稍数,头痛偏于左侧,后半夜发热烦躁,四肢发冷想呕吐,口干但不想喝水,不饿也不想吃东西,说话艰涩,小便黄且频繁。孟英说:“她本来身体就虚弱,这次又感受了时邪,过度使用了温散的药物,导致阴津和阳气都受到了损伤。后来虽然进补,但病情反而日益加重,这是因为滋腻的药物妨碍了脾胃的运化,刚烈的药物又扰动了内风。以至于医生们都说,既不能解表,补也无功,成了无药可治的病症。不过,这只是难治而已,并不能轻易放弃。”于是,他开了方子:用秋石水拌制的高丽参、肉苁蓉、首乌、生白芍、牡蛎、楝实(盐水炒)、橘红、桑椹、石斛、蒺藜、茯苓,煎汤后,吞服五分饭丸肉桂心。一剂药下去,烦躁和呕吐都停止了,各种症状都有所减轻。连续服用了几剂后,患者开始能够吃粥了。于是去掉了首乌和楝实,加上了砂仁末拌炒的熟地、菊花、枸杞,半个月后病就痊愈了。
周子朝患了恶寒、头痛、发热的病,症状很像伤寒,同时还伴有心下痛胀。孟英给他把脉,发现右部脉象沉滑,舌苔黄而不渴,小便像苏木汁一样。他先用葱豉汤加上山栀、黄连、杏仁、贝母、蒌仁、橘皮等药,服用后患者微微出汗,但不再恶寒反而恶热。即使喝的汤稍微温一点,也会感到气逆得快要死了。孟英说:“外来的邪气已经解除了,现在需要清除痰热。”于是开了知母、花粉、杏仁、贝母、旋复花、滑石、石斛、橘皮、枇杷叶、茅根、芦根、地栗、海蜇等药物,患者果然吐出了很多胶痰,食欲也逐渐恢复了。只是稍微一动就想喘息。孟英在“肃上”(即清肺)的同时,辅以“滋下”(即补肾)作为善后治疗,最终使患者痊愈。
《寓意草》中说:“伤风也有戴阳证”,这主要是针对高龄老人而言的。也有似是而非的情况。黄鼎如的母亲年事已高,在冬季末时感冒了,出现痰嗽气逆、额汗颧红、胸痞不饥、神情躁扰等症状。孟英给她把脉,发现左脉弦疾而促,右脉滑数而溢,舌苔满布。这是冬季温暖的气候夹带痰邪阻塞了肺部,导致肺的治理功能不能发挥,肝阳上升过旺。从前罗谦甫有一个“治疗痰火类似孤阳”的案例,与此非常相似。于是孟英用小陷胸汤加上薤白、旋复花、赭石、花粉、海蜇、凫茈、竹沥等药物,大剂量给患者服用。服药后痰活便通,几天后病就痊愈了。
接下来是陈舜廷的父亲,年过花甲,患有痰嗽气逆的病症。只有喝了姜汤才会觉得胸部舒畅,医生因此认为他属于虚寒体质。于是连续给他服用温补的药物,结果导致他咽痛不食、舌苔灰刺、便秘无尿。请孟英来诊断时,发现他的脉象双弦,按之则索然无物,只有一点点胃气。孟英说:“他口渴喜欢喝姜汤,这只是痰阻清阳的证据而已,怎么能妄自断定为寒症,而连续给他服用刚烈的药物呢?现在他的胃阴已经枯竭,药物已经无法发挥作用了。”
丙申年春天,蜀地人石符生应邓云崖司马之邀前往赴任,途经杭州时生病,寄居在张柳吟的旧宅中,同时也被寓所的陈六顺治疗所困扰。宅子的主人知道了这件事后,就告诉石符生关于柳吟仆人生病的情况。石符生听后非常惊慌,急忙派人请孟英来诊断。孟英发现患者的脉象沉而涩滞,模糊不清无法分辨至数,四肢发凉畏寒怕冷,涎沫上涌,大小便涩少,神气不爽。他说:“这是在旅途中感受了风湿之邪,没有及时解散,已经转化为热症。再加上之前服用的温补药物,导致气机更加窒塞,邪热无法出路,必然会灼伤津液化为痰邪逆行而上。现在只需要舒展气机,痰就会随热降下,各种症状自然就会痊愈了。”于是开了黄连、黄芩、枳实、橘皮、栀子、淡豉、桔梗、杏仁、贝母、郁金、通草、紫菀、竹茹、芦菔汁等药物,患者服用了三剂后就起床了,经过十天的调理就完全康复了。
余某三十多岁发热数日。医生给他用了凉血解热的方法治疗后,他开始呕吐自汗、四肢发冷、精神疲惫。急忙请孟英来诊断时发现他的脉象微弱。孟英说:“这是内伤引起的病症啊!怎么能把它当作伏暑来一律治疗而不仔细辨别症状呢?”于是给他开了黄芪建中汤去掉饴糖后加上龙骨、生姜、茯苓、橘皮等药物服用后就安定了下来。后续又加上了人参和白术等药材经过十多天的治疗就痊愈了。
何新之也是一位儒医他患感冒已经十多天了。胡士扬诊断后说:“病情有向内陷入的趋势。”全家人都感到非常惶恐。何新之的表弟沈悦亭也精通医术并且对孟英非常信服,于是拉着孟英一起去看望何新之。孟英发现何新之呃逆、舌苔腻、便秘痰多、心下拒按。把脉后发现他的右手脉象洪大滑数。于是给他开了小陷胸汤加上沙参、菖蒲、贝母、紫菀、薤白、竹茹、杏仁、旋复花、枇杷叶等药物,服用了几剂后就安定了下来。后续又服用了甘凉的药物,二十天后大便通畅,病就痊愈了。
石芷卿患了感冒,张某连续给他服用了柴胡、葛根等药物后,热度确实逐渐退了。但是退热之后,热度又更加严重了,于是请孟英来诊断。孟英先用栀子、豆豉、黄芩、黄连等药物,清解他体内升浮的热邪。等到邪热归入腑中,脉象变得弦滑而实,就直接用承气汤来攻下。当时他的父亲北涯正在瓯地,没有人敢决定他是否可以服用这个药方。于是又请了其他医生来决定,但是那位医生认为这个药方太峻猛了,而且他的腹部并不坚硬胀满,担心随意攻下会引发变故。全家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非常动摇,傍晚时分又恳请孟英再次诊断。孟英滔滔不绝地分析病情,坚持之前的意见。患者服用药物后,果然排出了黑色的粪便。第二天出现了大热、大汗、大渴的症状,不停地喝水。孟英说:“这是腑中的污垢排出后,经络中的热邪显现出来了。”于是给他开了两剂竹叶石膏汤,后续又用滋养阴津的方法进行调理,最终康复了。
范廉居生病了,十多天后病情变得更加严重。金粟香推荐孟英去看望他。当时范廉居已经排过大便了,热度也退了一些,但是仍然有气逆、不思饮食、呃逆、自汗等症状,脉象虚大,舌头呈紫色且没有舌苔。这是上焦有热邪留恋,下部阴液亏损的征象。孟英给他开了西洋参、旋复花、竹茹、枇杷叶、石斛、柿蒂、牡蛎、龟板、刀豆、牛膝等药物,服用了两剂后,他的舌头就变得湿润了,也知道了饥饿,呃逆和出汗的症状都消失了。于是就去掉了刀豆、旋复花、柿蒂等药物,加上了熟地、胡桃肉、当归等药物,服用后就痊愈了。
范廉居的妻子也生病了,出现舌苔腻、口酸、耳鸣、不寐、不思饮食、精神疲惫、脘痛、头摇等症状。脉象虚弦,按之涩弱。孟英给她开了当归、白芍、枸杞、木瓜、楝实、半夏、石斛、茯神、竹茹、兰叶、白豆蔻等药物,以养营调气、和胃柔肝为治法。服用了几剂后就痊愈了。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