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2007年海南白沙县牙叉农场老知青回访第二故乡的记录 ——
1 情系牙叉——
2007年6月,海南牙叉农场二百多名知青,回到当年艰苦奋斗的农场,回访了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
2 我们回来啦——
牙叉农场的干部职工以火一样的热情,接待了来自远方的知青朋友。
3 回访南路队——
到达白沙第二天,在农场干部陪同下,知青们分别回老连队探访。
南路队是探扭队的“娘家”,当年是调离南路的老三班,建立了新点探扭队。
走进南路,勾起多少回忆:我们曾在这里艰苦奋斗,我们曾在这里生活磨练……
4 回访探扭队——
橡胶林欢迎我们呀!探扭连长说,知青在时,连队橡胶有三百多亩,现在已发展到一千多亩了。当年知青种下的橡胶树还在产胶,还在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几十年过去,当年风华正茂的姑娘小伙,如今都年过半百,连队老工人见到我们,差点不认识啦!
一切都在改变,连队正在盖新房子,当年的茅屋不见了,老水井不见了……。只有山上的石头没变,山溪的潺潺流水没变,黎族同胞的稻田、荔枝林没变。
登上探扭旁的麻风岭,极目远眺:海南的崇山峻岭,有我们洒下的汗水;祖国的橡胶事业,有我们热情的奉献。
5 回访先锋队 回访奋勇队
老工人用连队生产的椰子、菠萝蜜招待到访的知青。孩子们对来客充满好奇。
走进胶林,重操胶刀。
还能找到当年的感觉吗?……
6 回访直属队 场部 ——
老赵拉着我们的手,连连说道:做梦也想不到你们会回来!……李连长,我们来看你啦!老赵啊,你多保重啊!
7 情怀——
老知青旧地重游,探访久别的老工人,结识新的朋友,表达了情系牙叉,关心农垦,共建和谐的深切情怀。
8 怀念战友——
让我们结伴同行,探望长眠在这片热土的知青农友
9 联欢晚会——
联欢在办公楼前的空地进行,农场职工与回访知青表演了精彩节目。新老朋友欢聚一堂,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10 告别——
我们又要离开牙叉了,回来一次不容易啊!依依不舍离别难。
感谢农场的热情接待,感谢农垦人的深情厚谊,老知青永远心系第二故乡。

再见,我们奉献了青春年华的橡胶园!
再见,黎族同胞的美丽村庄!
再见,牙叉的蓝天白云、满目青山!
祝愿牙叉的明天更美好!
2007年 牙叉知青回访
第二故乡的照片:
列车正在通过琼州海峡
海南岛啊,老知青回访来了!
知青后代随父母一道回访第二故乡
建设兵团四师八团的战友,牙叉的农友
离开火车站到海口的假日海滩瞧瞧吧。
知青岁月里,我们未曾来过这地方呢!
离开海口市 前往白沙县
白沙县城到啦,欢迎知青回访的横额特别引人注目
第二故乡的亲人啊,我们回来了!
几十年不见,想念你们啊!
欢迎知青回访的晚宴设在团部
久别重逢 笑容满面喜逐颜开。
走!回连队去!看看我们曾经生活和劳动的老地方!当年坑坑洼洼的黄泥路,如今变成平坦的柏油路啦!
南路山上橡胶林
连队驻地旁,那山涧依然清澈
当年收工下山后,就在这洗去一天的疲劳
空地上,知青的茅草屋统统不见啦!
老知青旧地重游 感慨万千
离开南路前往探扭,沿途依然满目青山
橡胶林欢迎我们呀!当年知青种下的胶树已经很老了。
林段里,这块大石还待在老地方
山下小溪依然流水潺潺
山沟沟依然乱石嶙峋
和新一代的农垦工人在一起
我上山下乡海南四年多,一直住茅草屋。我在牙叉,没住过瓦房,也没用过电灯……。现在连队不但住瓦房,而且早用上电了
这是我当年随手画的探扭全貌。老三班的农友都能从画里看到连队的茅屋,广播台,宣传栏,伙房,水井,猪栏,老百姓的稻田,芭蕉树,芒果树,荔枝林,山猪棚。我们开垦的林段,远处的麻风岭…….
来张大合照吧,探扭队的全家福
连队旁,黎族同胞的水稻田还是老模样
与以前相比,连队的四周,除了橡胶林,还种了木薯,香蕉,龙眼,波萝蜜,黄皮……,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离开探扭队,登上麻风岭。当年的麻风岭还是一片荒山,如今满山都种上了经济作物
大家还记得吗?麻风岭上的茅草长得特别好,当年探扭建新点,我们就是在这里割茅草回去盖房子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橡胶林里
好开心!
老赵说,见到你们格外亲,做梦都想不到你们会回来…….
连队今貌
白沙河 牙叉桥
怀念战友
白沙县城
指导员,我们来看望你啦!
在连队出生小娃娃,如今长成大小伙了。小伙子与当年接生的卫生员和保育员在一起
知青茶店还在,今天的老板不会做当年的“笑口枣”
情系牙叉 老知青向农场赠送纪念品
难忘今宵,联欢晚会上,老知青与农场职工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好!
新建的团部办公楼,横额上的标语写着:“大力弘扬顽强拼搏的知青精神,促进农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天,我们就要离开牙叉返回广州了
告别宴会还是设在团部
再见,第二故乡的亲人!
再见,牙叉的蓝天白云!
再见,白沙的满目青山!
祝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