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溯之龙。开始今天的故事。
前言
小编觅得一组反映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过程的老照片,编辑后呈现给条友们。想告诉条友们两件事:一、基建“狂魔”是刻在我们中华儿女骨子里的“基因”;二、请多体会老照片背后的艰辛和精神,天下事难不住中华儿女。
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的想法从1913年北洋军阀政府就开始有了,曾请法国桥梁专家到南京进行建桥的勘测设计;1917年6月19日,孙中山在其用英文发表的《实业计划》一文中,设想在南京长江下构筑过江隧道;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花10万美元,聘请美国桥梁专家华达尔(J.A.L.Wadell)到南京长江考察。他得出的结论是“水深流急,不宜建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国家做出在南京建设长江大桥、贯通京沪铁路的决定。1960年1月18日,南京长江大桥开工兴建。大桥建设中,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特大水灾和国际风云动荡,1967年8月15日,大桥合龙。1968年10月1日,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车;12月29日,公路桥建成通车。至此,南京长江大桥实现全面通车。
长江大桥建成之前,依靠航行于南京下关与浦口间的火车轮渡,轮渡效率低,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瓶颈”。远处是建设中的南京长江大桥。
1
1956年5月,胡竟铭率两个勘探队和一个设计组来到南京,收集、整理南京地区的水文、地质、气象、航运等资料,对长江南京段进行实地勘探。当年底完成草测工作。1957年8月,编就《南京长江大桥设计意见书》。
胡竟铭是安徽滁州人,年轻时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大学学习,获交通工程学硕士学位,后在美国桥梁公司、建筑公司任职,参加过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的部分设计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10多座大型桥梁的设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60年,南京长江大桥第一个钢围笼下沉成功。图为庆祝会现场。1960年1月,在各项准备工作大体就绪之后,9号桥墩钢围笼浮运下水,正式宣告南京长江大桥开工。
桥墩施工现场
按照设计方案,南京长江大桥分长江上正桥和南北两岸的引桥两部分,其中江中正桥全长为1576米,共有9个桥墩。参加施工的大桥工程局二处负责5号至9号墩的施工(江南部分),大桥工程局四处负责1号至4号墩的施工(江北部分),施工人员7000多人,最多时达1万余人。
1960年,我国向苏联订购了1.399万吨建桥用的高强度合金钢,但钢材到货后发现一部分不合格,不能使用。以后苏联又拒绝供货。在此情况下,中国人民决心走自力更生的道路,1961年国务院指定鞍山钢铁公司试制钢材,由铁道部山海关桥梁厂承制钢梁。鞍山钢铁公司经反复试制,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63年正式生产低合金锰桥梁钢共1.4万吨。
南京长江大桥钢梁架设场景
南京长江大桥钢梁架设场景
桥面施工现场
许世友将军为铁路桥通车剪彩
1968年10月1日,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车。许世友将军为铁路桥通车剪彩。
许世友将军调来118辆坦克,做大桥承压试验。
许世友将军调来118辆坦克,做大桥承压试验。
1967年12月29日,公路桥建成通车。至此,南京长江大桥实现全面通车
1969年,毛主席视察南京长江大桥时,连说三个好。
建成后的南京长江大桥
我是溯之龙,网络作家,历史的窥探者、采挖人。深耕自媒体写作+副业领域;始终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