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胃炎(AIG)是指由于产生对存在于壁细胞的质子泵的自身抗体,使壁细胞遭到破坏而变成无酸,通过负反馈机制而呈现出高胃泌素血症的病态。恶性贫血是由于胃底腺的壁细胞和内因子的自身抗体出现于血液中,通过其自身免疫机制而引起的病态。1929 年,Castle 研究阐明恶性贫血的原因是自身免疫机制引起的胃炎。

病例分析

简要病史:患者女,42 岁,主因头晕、乏力 1 月余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
缘于 1 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活动时明显,体位改变时有黑蒙、心慌,无畏寒、发热,无呕血、黑便,无腹痛、腹胀等不适。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外伤史、手术史、输血史。
体格检查:T 36.6 °C,P 106 次/分, R 20 次/分,BP 102/66 mmHg。重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查体无异常。
胃镜检查:胃底、胃体粘膜苍白、菲薄,粘膜下血管透见明显,胃窦红白相间,以红为主。
图片
图片

诊断考虑:自身免疫性胃炎,重度贫血。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胃炎?

自身免疫性胃炎(AIG)是指由于产生对存在于壁细胞质子泵(H+K+-ATPase)自身抗体(抗壁细胞抗体),使壁细胞遭到破坏而变成无酸,通过负反馈机制而呈现出高胃泌素血症的病态。AIG 发现的过程就是恶性贫血的历史本身。
在 1855 年,Addison 发现了恶性贫血。1872 年,Biermer 首次使用了「进行性恶性贫血」这一病名。1870 年,Fenwick 通过解剖胃指出了萎缩性胃炎的存在。1900年,Faber 和 Bloch 通过将福尔马林注入死后胃内,阻止了组织的自融化,通过恶性贫血病例的胃组织病理学检查,阐明了以胃体部为主的萎缩性胃炎。
1929 年,Castle 发现了胃液中存在内因子,进而与抗内因子抗体和抗壁细胞抗体等自身胃抗体的发现相联系,阐明了恶性贫血的原因是自身免疫机制引起的胃炎,即 AIG。
临床特征
  • 老龄化,女:男 = 2 ~ 3 : 1,具有很强的家族遗传性
  • 恶性贫血症状:心悸、气短等,包括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早期)。恶性贫血是由于胃底腺的壁细胞和内因子的自身抗体出现于血液中,通过其自身免疫机制而引起的病态。由于抗体在胃内与内因子结合,使在回肠被吸收的 VitB12 减少而缺乏,导致 DNA 合成产生障碍的结果,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神经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引起的步行障碍、共济失调、认知障碍和精神病等;周围神经系统:锥体外系或自主神经损害症状,如二便失禁等
  • 消化系统症状:舌头萎缩、平滑发红的舌头(Hunter 舌炎,舌头的灼热感:比较初期症状)
血清学表现
  • 自身胃抗体阳性:存在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 PCA 敏感性 80 ~ 97%,特异性 50 ~ 90.3%;IFA 特异性 98.6 ~ 100%,敏感性 37 ~ 70%。
  • 胃蛋白酶原 I 为 25 ng/mL 以下(如果是在 10 ng/mL 以下,可能性更高),通常为 5 ng/mL。
  • 胃泌素水平升高,空腹血清胃泌素值为 30 ~ 100 pg/mL,一般将 245.1 pg/mL 以上定义为高胃泌素血症,对于 AIG 患者建议以 500 pg/mL 以上定义为高值。
  • 维生素 B12 缺乏、缺铁性或巨幼细胞性贫血
  • 血清促胃生长素(ghrelin):由胃泌酸粘膜的内分泌细胞所产生,预测粘膜萎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7.3% 和 100%。
常规胃镜表现
  • 逆萎缩:胃体部萎缩为主,萎缩黏膜光滑、微小阵列、点状发红少。
图片
  • 粘液附着:从胃穹窿部到胃体上部附着的淡黄色到白色粘液,水洗时不易脱落,这也是脲酶弱阳性细菌的立足之处,是「泥沼除菌」的原因。
图片
  • 残存胃底腺黏膜:边界清楚的发红黏膜,多为岛状-假息肉状。
图片
病理表现(分为3期)
  • 早期:粘膜全层炎,深层重于浅层,胃体腺粘膜炎症重于胃窦部。
  • 活动期:黏膜固有层弥漫性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壁细胞减少,假幽门腺化生,胰腺腺泡化生,肠上皮化生及残存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
  • 晚期:胃底腺从明显减少到完全消失,小凹上皮增生、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的形态,幽门腺化生、肠上皮化生、胰腺腺泡化生广泛分布,黏膜肌层肥厚。
诊断标准
  1. 在内镜检查或活检病理组织镜检中胃体萎缩
  2. PCA 或 IFA 呈阳
  3. 血清胃泌素高值
  4. 血清维生素 B12 低值
  5. 血清胃蛋白酶原 I 低值
  6. 在活检组织中出现内分泌细胞团(ECM)或内分泌细胞增生增生(ECH)或幽门部 G 细胞增生
  7. 内镜或病理组织学上胃体部为主的萎缩
将 a 且 b 作为必需,c ~ g 中满足 1 个以上的诊断为 AIG。
并发症
  • 胃肿瘤:包括胃癌和胃神经内分泌瘤。
图片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容易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已知最容易合并的是自身免疫性胃炎。在 1975 年,Whittingham 等根据白细胞游走试验,考虑到两者具有同一抗原的可能性,提出了甲状腺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 泥沼除菌:由于幽门螺杆菌和胃粘膜的交叉抗原性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促进 A 型胃炎的发病。A 型胃炎由于黏膜高度萎缩而成为无酸症,因此来自肠道的脲酶产生菌变得能够生存,在尿素呼气试验中阳性,由此而导致反复多次除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尿素呼气试验中见有数值降低的病例,有必要考虑 A 型胃炎的可能,此时建议根据粪便中抗原进行除菌判定。
治疗
  • 尚无治愈方法
  • 早期要预防 VitB12、叶酸和铁缺乏,缺乏者要进行补充
  • 根除 HP
  • 补充 VitB12 无法阻止 AIG 进程
  • 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能通过胃黏膜再生改善 AIG 病情,但停药后会复发
  • 骨髓移植重建免疫系统被认为是可能治愈 AIG 的途径
  • g-NENs:< 1 cm 可随访观察或内镜下切除
  • T2 或切缘阳性,可选择局部切除或胃大部分切除
  • 切除胃窦来抑制胃泌素分泌,从而到达治疗目的尚存在争议
  • 生长抑素类似物可抑制 1 型 g-NENs 的生长,使 g-NENs 减少或消失,但缺乏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且停药后常复发,可用于内镜下难以切除的多发、复发以及存在转移的 g-NENs
  • 胃泌素受体拮抗剂抑不作为常规的治疗手段
随访
  • 每 1~2 年复查胃镜:监测粘膜萎缩的进展;相关胃疾病( 1 型 g-NENs、增生性息肉和异型增生)
  • 定期复查血常规、VitB12、血清铁水平
  • 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血糖
参考文献

《胃与肠- A 型胃炎的最新见解》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投稿:liangchuanlei@dxy.cn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