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由辛亥革命博物院策划推出的原创展览“楚天英杰——张难先诞辰150周年纪念展”在该院南区多功能展厅开幕。2024年10月10日,“难老难先——张难先事迹特展”在辛亥革命纪念馆开幕,该展为辛亥革命纪念馆所举办的第七个辛亥人物系列展览。听了这个报道后我才了解到这位曾经的浙江省主席。
我走过徐霞客经过的辛岭双水村暗岩路廊,发现东边路旁有侧立纪念碑亭,碑上镌刻浙江省主席张难先题的“节炳日星”四个擘窠大字,从而让我了解发生在宁海辛岭的北伐故事。
张难先题“节炳日星”
一九二四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后,南方的革命力量得到迅速地发展。在共产党的推动下,以五卅运动为标准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意识和斗志。一九二六年七月九日, 国民政府统辖的国民革命军正式誓师北伐。 当时北伐军首先要打击的敌人,一是控制湖南、 湖北、 河南与河北南部的直系军阀吴佩集团 ,另一是盘踞在长江中下游苏、皖、河、浙、赣五省,自称 “ 五省联 军司令” 的直系另一支孙传芳集团。
到一九二六年年底,三路北伐大军均已取得巨大的胜利。西线北伐军主力, 一路斩关 夺寨,于十月十日攻下吴佩孚的老巢武昌,北洋军阀中实力最强的吴佩孚集团土崩瓦解。中路北伐军在十一月初围歼孙传芳的主力于南得路南端,攻克了江西省会南昌,并沿江东下,直指苏、皖,东路北伐军由闽向浙。
由于孙传芳集团的主力在江西,闽、浙空虚,加之主力在前线的溃败,引起后方闽、浙的内部分化。孙传芳部下的浙江省长夏超于十月十六日宣布 独立倒戈反孙。十一 月,福建周荫人军的两个旅也举行起义。北伐军不战而下福州,并迅即占领了福建全境,进逼浙江。
孙传芳在江西九江与北伐军苦战时,得知夏超在浙江起义,急忙派“上海警备司令宋梅村率部击夏,宋军在松江、嘉兴一带击溃了夏超。但孙传芳在 江西也被北伐军击败。孙传芳因抵挡不住北伐军的进攻,只好缩短战线,调集在苏、赣、闽各省的兵力,集中浙江,企图固守。
因之,原驻守徐州的浙军第一师师长陈仪、在江西的浙军第三师师长周凤岐,和孙的嫡系孟昭月、卢香亭等部及驻福建的周荫人部均一起撤至浙江。从整个战局来看,当时形势,孙传芳如瓮中之鳖,败亡将不可免。但从浙江一隅来看,因北伐大军犹未入浙,孙军还暂时占有优势。这种特殊的形势,乃是促使浙军第一师举行起义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并发动宁海辛岭战役。
1927年1月初,宁波商会积极支援北伐军,赠送了两万大洋犒军。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由余宪文任前敌总指挥,从上虞乘火车到宁波,再从奉化向南,阻截北上的福建都督周荫人部,恰在宁海遭遇。于是,这场北伐军在浙江的四大战役之一“宁海战役”打响。
周荫人率领9000余人,从浙南至天台后,亲领一部经新昌直趋省城,另一部由其弟周荫轩旅长负责,由曾任宁海管带(清代主管地方的军事官员)的乐占元为向导,径向宁海而来。余宪文进军宁海时,亦考虑到周荫人有迂回侧击可能,故他亦派第三团从上虞、百官经嵊县(今嵊州市)警戒前进。
果然,该团在新昌与周部遭遇,由于兵力不足,战斗不利,退还嵊县,故未能赶上余宪文来宁海参战。炮兵又因道路、桥梁不合其行军要求,大多未能赶上步兵;工兵营也迟滞后上。实际来宁海阻截的十九军仅只有3个团,而且重武器很少。这些,均为后来的失利埋下了隐患。
1927年1月9日早上,十九军先遣营到达宁海县城,古城早已成为一座空城。县人大多已得消息,出城避难。县知事李洣已调离象山,新知事尚未到任,由管带黄建忠暂代县事。黄见形势不妙,亦逃之夭夭。城中无人主持,邑绅黄运西、严子韶、柴伯兴、潘雨辰等出城迎接,并出面为北伐军筹集军粮和维持秩序。
先遣营稍事休息,直赴西乡黄坛岵岫岭,与周荫轩部进行首次较量。周部是昨晚到达,以逸待劳,且居高临下。先遣营人数不多,兵力处于弱势,加上地形不利。经数小时激战,伤亡渐增。时至正午,而主力部队尚未赶到,为避免全营覆灭,决定先撤退。周军占领县城,未加追击。
时宁海县城已有国民党组织,方志学家干人俊当时为党部青年部长,他在后来的《宁海漫记》中记载:“余同各同志随队伍撤至梅林,与北伐军大部队相遇,余仓皇告曰:‘周军已入城,请缓进。’时见吾友县人陈韶君亦在其中任中校参谋,其怒目曰:‘青年畏缩如是,革命其有望乎?’余赧然,遂同大部队返回。”
十九军第一、第四2个团分别在团长朱锡祺、徐培根(保定军校三期、“左联”五烈士殷夫长兄)带领下直逼县城,周荫轩侦知北伐军来势汹汹,自行退出县城。十九军进城造饭宿营,甫睡下,又被周军趁夜色袭击包围。经过巷战,各有伤亡,恐天黑不便行动,十九军冲出县城,在城郊待战。县城又被周部占领。
第二天,总指挥余宪文随第二团全部到达,与一、四两团会合,设指挥所于小北门外河岸庙,随即召开会议,制订阻截作战方案。决定由第一团中选出精干士兵120人,在中校参谋陈韶率领下,组成攻城敢死队,四团随后接应;二团速赴甬台温要隘相见岭布防,此为周部北上必经之路。
1月11日早晨,休整后的十九军士气重振,120人的敢死队以一当十,奋勇争先。不到2小时,县城又被北伐军占领。周部逃出西门,一部分沿甬台驿道向西乡黄坛退去,陈韶率兵向西追去,在黄坛白沙岭遭遇。双方展开激战,因兵力众寡悬殊,不得已退至双水村暗岩地方。两军短兵相接,陈韶奋力指挥血战,并顾左右而言:“军阀末日已至,正大丈夫报国之时,机不可失!”终因弹尽援绝,敢死队大多伤亡,陈韶也中弹牺牲在暗岩村西八石田中。
民国20年(1931),国民政府追认陈韶为烈士,在其阵亡处立一石柱,上刻“陈韶烈士殉难处”。另在崇寺山麓驿道侧立纪念碑亭,碑上镌刻浙江省主席张难先题的“节炳日星”四个擘窠大字和铭文,两侧有县长李涵夫对联“血溅暗岩久仰英名光里村,魂归故土长留豪气在人间”。“文革”时,石柱和碑亭被毁,上世纪90年代,热心人找回残碑,仍立在原处,有风化破损。
汉口胜利街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