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人生
文/朱建鹏
引 子
又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一天。早晨。时间刚过5点半钟,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的一栋普通居民楼内,已早早亮起了灯光。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后,只听见一位身材魁武的老人喊了一声:
“婆婆子,忙好哒没有?要打拳去哒!”
“好哒、好哒,来哒!”随着一声应和,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婆婆随即关门下楼。
前两天刚刚下过一场雨,让这个被人们称之为“塔里”的小城空气显得格外清新;今天又恰逢周末,街上行人稀少,附近的商铺都还没有开门。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几条街巷,很快就来到了位于城中心的一个叫平湖广场的地方。此时,广场上已经有几名身着太极服装的老年队友在开始练功,见到他们的到来,纷纷扭过头向他们打起了招呼:
“金老师早!”
“章老师早!”
“老戴,你今天啃草(很早)啊!”
“金老师也啃草,大家都啃草!”
一阵笑声里,广场的氛围开展活跃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大一会,又陆陆续续地不断有队友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广场上很快变得热闹起来,五颜六色的太极服在广场上来回闪动,如同盛开的五色花朵,映照着地上的水印,把这个夏日的广场装点得格外美丽。
时针指向六点半钟,只见这个被人们称作“金老师”的人,朝着场内大声喊了一句:
“拳友们,时间差不多了,练起来啊!”
悠扬的太极音乐在广场上响起。在老人的带领下,近百名太极运动爱好者随着美妙的音乐声翩翩起舞,挥拳舞剑,迎着初升的暑光,又开启了他们人生新的一天……
结缘太极
这个被人们称作“金老师”的老头,名叫金理廷,也是本文的主人翁。他1941年出生于夷陵区西北部山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尽管家庭条件在当地还算不错,但他自小身体瘦弱、体质差, 4岁时出过天花,20岁时得过肺结核。高中毕业后,他参加工作成为了原宜昌县供销系统的一名干部。
别看现在的金理廷走路如风,声如洪钟,身体健硕,但是,如果将时间回溯到20多年前,他却是一个典型的病入膏肓的人。故事还要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说起,那时,四十多岁的金理廷正处在人生创业的黄金期,县委、县政府领导非常器重他,将全县柑桔销售的重任交给他。为了完成领导的托咐,将全县每年几千万斤的桔子卖掉,他每天走南闯北地奔波、没日没夜地加班,几年时间下来,整个人的身体就给拖跨了!到医院一查,不仅患有低血压,而且还有心肌炎、肺炎、颈椎增生、肩周炎、关节炎、胃炎等多种疾病,每年都需要住院治疗,同事们形容他是:“骨瘦如柴,一幅病态”。还不到50岁,就已经是药不离身、体无百斤、满脸皱纹,一个身高体阔的汉子,看上去却象一个弱不禁风的老头,整个人都废了。
甚至,二十多年前的一次疾病,竟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离见“马克思”只差一步之遥!那是1991年,他再次因低血压、心肌炎等疾病住进了医院,昏迷不醒。当时的县长陈华远等领导亲自到医院看望他,并请来了全县最好的医生给他会诊。大家对他的病情已经不抱什么希望,家人也在按照医生的交待偷偷给他准备“后事”。就在这个时候,让人意外的一幕发生了:在昏迷几天几夜之后,他却奇迹般地醒过来了!
或许,只有到过“阎王殿”前走过一遭的人,才更加懂得对生命的珍惜和健康的重要。这次病后,金理廷开始在认真思考:必竟自己才50多岁啊,难道就这样束手就擒去等待死神的召唤吗?——不!坚决不能向病魔低头!
为了增强体质,他开始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一次,他在黄柏河边看见有人在打太极拳,觉得这个挺好!通过反复比较和琢磨,在诸多的体育项目中,他唯独对太极拳情有独钟。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下定决心习练太极拳。没成想,这一练就是20多年,从此,缘定三生,寒来暑往,从未间断过。到如今,太极,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他晚年生活的全部情感寄托和精神支撑。
乐当太极传播人
从1992年开始打太极拳,金理廷越打越“上瘾”,越打越痴迷,特别是在退休以后,他从打太极拳中,不仅获得了快乐,也收获了宝贵的健康财富。他常说,是太极拳给了我人生的第二春。他在习练太极拳前患有的颈椎骨质增生、肩周炎、低血压、肾结石、前列腺增生、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都在练拳中不知不觉的消除。自从迷上太极拳后, 20多年来,他只住过两次院,连感冒都很少犯。如今的他,身体硬朗,心境平和,精神焕发,与以前那副病态完全是判若两人!太极拳带给他的健康身心不仅让他和家人感到欣喜,也让不少熟人感到惊讶和羡慕。
有道是:人怕出名。随着他用心的打拳和刻苦的钻研,以及持久的操练,他的拳术水平越来越高,名气也越来越大。刚开始,只是他所在的供销系统的一些中老年人见他打拳打得容光焕发的,就要求跟他一起练拳。到后来,很多社会上的太极拳爱好者也幕名上门请他指导、拜他为师。他们中,年龄最小的30岁,最大的为80多岁的老者。有的要求学一、二套拳路,有的则愿意长期跟着他一起学练。
凡是自愿和他一起学练太极拳的人,他都无私的跟他们一起学、一起练,把太极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及个人体会都亲手亲口传授给他们。他甚至把这项工作当成老来的一项事业在做,每当教会一批太极拳爱好者时,他就会觉得在自己的老年生活中又增添了一份乐趣。
2000年,随着找他学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散打散地教练已经不能满足学员们的需要,于是,他干脆组建了自己的太极拳队,取名为夷陵区平湖太极健身队,他自任队长兼教练。拳队始终坚持健康打拳、自娱自乐、自我管理的方针,实行免费义务教学,只收需少量的活动会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10余年来,已先后有700多名中老年人跟着他在平湖健身队打拳舞剑,修炼身心。
作为拳队的教练和管理者,金理廷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学练太极拳也特别认真。为了当好这个带头人,带出一批好学员,他除了和拳友们一起学练太极拳外,每天在家中要先人一步,观看太极拳光碟,翻阅太极拳技术资料,对着镜子学练一招一式,力求每个动作完整到位,以便掌握更多的拳技、拳理来指导拳友。
为确保拳友们练好拳、学到真功夫,他个人曾花费数千元购置了100多套太极拳教学光碟,40多套教科书,30多盘磁带,2部收录机。为让拳友全面快速掌握太极拳流派,他自编了一套“组合式太极”,将五大传统流派太极拳之精华融于一拳之中。经宜昌市武术协会审定成了竞赛套路,参加全市比赛获得二等奖。
2004年,他和老伴章运秀还自费到北京拜师学拳3个月,跟着名师进修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扇,使自己的拳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回来后他就毫无保留地把新学的拳套、拳技传授给拳友们,并将其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同时,他还先后自费参加省市及相关部门和组织举办的各项学习培训。正是凭着这种孜孜不倦、向上追求的精神,他也逐步由一个太极拳的业余爱好者变成了一个太极拳方面的专家。如今,他已经拥有了“宜昌市老年体育协会和武术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二级武术裁判员”、“国家二级教练员”、“中国武术协会会员”等头衔。
虽然身份变了,但是,他对太极拳的钟爱和武道精神却没有丝毫的改变。每天,他仍旧是象以前一样,早晚坚持不变地要到平湖广场“点个卯”,带领大家一起打拳练剑。他们老两口和队友们每天相聚,一起打拳、练剑、玩刀、舞扇,一起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用开心、健康和快乐,谱写着夷陵老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人生豪情和美丽篇章!
让太极拳扎根农村之上篇
太极拳发源于农村,创编于农民。早在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农民就采用拳术恢复劳作后的疲劳,提高身体素质。其中有一位叫陈王廷的农民,将太极理论创造性的运用到拳术之中,创编了太极拳,深受群众喜爱,后来逐步传播到城市,普及到全国各地以及全世界。
正是因为太极拳运动植根于乡土,来自于农村,于是引发了金理廷这个同样是农民出身的太极爱好者,想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太极拳重新推广到农民中去的念头,并付诸于实施。
机会总是为有心人准备的。2006年4月,夷陵区原老年体育协会秘书长徐德华先生邀请他到太平溪镇走访,座谈时得知该镇伍厢庙村有几位农民想学太极拳,又苦于没有老师辅导。这一下正合他的心意!金理廷当时就毛遂自荐,担任他们的义务辅导员,并约定第二天就开始举办培训班。
然而,开班的第一天,虽然到现场的村民很多,但参加学练的人却很少。他猜想,多数肯定是碍于“面子”,一时还拿不下架子。于是,他就采取一边传教动作,一边现身说法,讲述他自己通过打太极拳健身治病的心得体会。结果,这一招还真管用!第二天,报名的人数一下子就达到了40多人,此后,参学人员一天比一天多。培训结束时,共有60多名学员集体汇报表演了24式太极拳,熟练的套路和整齐划一的动作,赢得了现场群众和观摩领导们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
第一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既调动了学员们的积极性,同时也鼓舞了金理廷的教学热情。当年9月和第二年3月,他又先后两次受邀到伍厢庙村为村民们传教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参学者也增加到了80多人。随后,他一鼓作气,多次对学员们进行太极基本功练习和规范化训练,其演练水平逐步提高。那一年,伍厢庙村太极健身队代表太平溪镇出席夷陵区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太极拳比赛,获得了团体第六名、个人第八名的荣誉。尽管名次不高,但这却是夷陵区有史以来首次有乡村组队参加的武术比赛,为太极拳在全区广大农村地区的推广开了一个好头!
伍厢庙村农民打太极拳的典型事例,很快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认可。宜昌市原老年体协主席高秉定还亲自带领各县市区的老年体协主席到伍厢庙村考察,明确指出:伍厢庙村的农民在劳动之余,打几套太极拳,让身体快速消除疲劳,得到放松和锻炼,同时也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社会稳定,值得大力推广。
有关部门和领导对农民打太极拳的认可,极大地增强了金理廷要把太极拳推广到全区农村去的信心。紧接着,他又自我加压,在深入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撰写出了《太极拳适合在农村开展和推广》的文章,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他还结合自己多年打拳的实践和经验,编写印刷了8万字的《太极拳基本知识解答》一书,作为推广普及太极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发到打拳者手中。
从2008年开始,他就分期分批到各个乡镇或部分村开展太极拳的教学和辅导。每期培训班需3-5天,每天的教学时间长达7-8小时,有时一个班接着一个班,没有间隔休息时间。2011年11-12月份,他从雾渡河到下堡坪、乐天溪、鸦鹊岭,接连20天没有休息。连续讲课使他喉咙嘶哑,长时间的站立和动作示范,有时让他感到双腿乏力和酸痛,但每天看到学员们求学的热情,他所有的疲劳和辛苦就烟消云散,又精神百倍地投身在练功场上。
让太极拳扎根农村之下篇
文以载道
太极夫妻太极迷
每天早晨一起出门打拳练剑,练完拳后一起上街买菜、逛逛超市,然后有空就在一起下下棋、研习拳谱、切磋拳艺……,这就是金理廷和他老伴章运秀晚年的幸福生活。
金理廷的家庭是一个只有老两口起居的小家庭,其子女都单独生活。这是一个既酷爱太极拳、热爱体育事业,又热心公益事业、富有生活乐趣、团结和睦友爱的家庭。
夫妻,讲求的是志趣相投、互敬互爱。他的老伴章运秀,本是夷陵区某企业的一名工人,因受金老的影响,1999年,章运秀退休后,也加入到习练太极拳的行列,成为金理廷志同道合的好帮手。
自从迷上太极拳后,老两口基本上都是5点多钟起床,6点多钟开始练拳舞剑,不管是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还是逢年过节、外出家居,他们总是持之以恒、从不间断。雨雪天气不能到户外,就在雨棚下、凉台上练习太极基本功,十多年如一日。除了早上练,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后,老两口还要一起走步、打拳,不断地让自己的拳艺巩固提高。他们常说:“打太极拳打上了瘾、钻进去了,就会乐在其中!每练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一天不练就会觉得精神空虚,浑身不对劲!”
通过刻苦的练习和天生的悟性,加上老伴的悉心指导和长年坚持,很快,章运秀的拳术水平也突飞猛进,渐渐地成为金理廷在教拳带队中离不开的得力助手。平时,章运秀除了自己练拳外,还要协助金老抓好平湖太极队的日常管理;同时,她还是整个平湖太极队的教练,每次学练新拳,都是由她给队员们作示范引领,手把手地进行传、帮、带。
由于拳打得好,“名声”在外,几年来,金理廷和章运秀夫妇先后带领队员们参加过各种大型庆典和运动会的表演、竞赛、交流等活动,并多次在一些重要赛事中获奖。其中,金理廷先后获得“湖北省全民健身先进个人”、“宜昌市老年人体育先进个人”、“社区文化先进工作者”“宜昌市群众喜爱的社会体育提导员”、“宜昌市老年体育先进工作者”、“夷陵区老年体育先进个人”、“夷陵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老伴章运秀2006年在宜昌市老年人太极竞赛中荣获个人一等奖,2009年参加北京大兴区太极拳比赛时荣获太极剑第一名;他们所在的平湖健身队也先后荣获上级有关部门授予“湖北省先进健身队”、“全区老年人体育活动先单位”、“优秀社区文体队”等殊荣。
如果说在习练太极上两人是相互学习、相互鼓励,那么,在生活中,两个人则是相互关心、相敬如宾。每当金老静心写作时,老伴章运秀就会在一旁静静地帮他整理资料,累了,就会适时给他送上一杯热茶。每天下午,当忙完了家里的家务事后,老伴就会陪着他打打朴克、玩玩花牌或是下下象棋。金老喜好钓鱼,常常到河边、湖畔一蹲就是几个小时,而形影相随的总是他的老伴章运秀。她为他提供拴钩、做“漂子”、挖蚯蚓等服务,有时还一起抛竿寻乐。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和谐的家庭环境,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之常年坚持不懈的锻炼,让这对老年夫妻如同一对神仙眷侣。70多岁的金理廷,腰不驼、背不弓,气色红润,一套拳打下来气定神闲;老伴章运秀也是身板硬朗,脚步轻灵,浑身上下透露出的是一种老年妇女特有的内在气质和美感。为了表彰这对模范夫妻,湖北省体育局授予他们“湖北省全民健身好家庭”称号,2018年3月,夷陵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部局授予他们“最美好长辈”称号。
后 记
春去秋来,日出日落。
岁月,总是在人们平凡而忙碌的生活中转换轮回。在平湖广场这方狭小的天地里,悠扬的太极音乐声依旧是每天响起,一成不变。如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样,不曾因社会的喧嚣而湮没。金理廷和他的拳友们,依旧会每天准时出现在广场上,拳声剑影里,他们在舞出美丽人生的同时,也成为夷陵文明建设的传播使者,为小城铸造了一道和谐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