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600名订阅者负责,期盼切近人生的好稿,期待作者关注,期待读者回应。


朱建鹏。公安民警,区作协会员。闲暇搬文弄字,偶有小文发表。

太极人生

文/朱建鹏

引  子

又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一天。早晨。时间刚过5点半钟,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的一栋普通居民楼内,已早早亮起了灯光。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后,只听见一位身材魁武的老人喊了一声:

“婆婆子,忙好哒没有?要打拳去哒!”

“好哒、好哒,来哒!”随着一声应和,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婆婆随即关门下楼。

前两天刚刚下过一场雨,让这个被人们称之为“塔里”的小城空气显得格外清新;今天又恰逢周末,街上行人稀少,附近的商铺都还没有开门。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几条街巷,很快就来到了位于城中心的一个叫平湖广场的地方。此时,广场上已经有几名身着太极服装的老年队友在开始练功,见到他们的到来,纷纷扭过头向他们打起了招呼:

“金老师早!”

“章老师早!”

“老戴,你今天啃草(很早)啊!”

“金老师也啃草,大家都啃草!”

一阵笑声里,广场的氛围开展活跃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大一会,又陆陆续续地不断有队友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广场上很快变得热闹起来,五颜六色的太极服在广场上来回闪动,如同盛开的五色花朵,映照着地上的水印,把这个夏日的广场装点得格外美丽。

时针指向六点半钟,只见这个被人们称作“金老师”的人,朝着场内大声喊了一句:

“拳友们,时间差不多了,练起来啊!”

悠扬的太极音乐在广场上响起。在老人的带领下,近百名太极运动爱好者随着美妙的音乐声翩翩起舞,挥拳舞剑,迎着初升的暑光,又开启了他们人生新的一天……

结缘太极

这个被人们称作“金老师”的老头,名叫金理廷,也是本文的主人翁。他1941年出生于夷陵区西北部山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尽管家庭条件在当地还算不错,但他自小身体瘦弱、体质差, 4岁时出过天花,20岁时得过肺结核。高中毕业后,他参加工作成为了原宜昌县供销系统的一名干部。

别看现在的金理廷走路如风,声如洪钟,身体健硕,但是,如果将时间回溯到20多年前,他却是一个典型的病入膏肓的人。故事还要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说起,那时,四十多岁的金理廷正处在人生创业的黄金期,县委、县政府领导非常器重他,将全县柑桔销售的重任交给他。为了完成领导的托咐,将全县每年几千万斤的桔子卖掉,他每天走南闯北地奔波、没日没夜地加班,几年时间下来,整个人的身体就给拖跨了!到医院一查,不仅患有低血压,而且还有心肌炎、肺炎、颈椎增生、肩周炎、关节炎、胃炎等多种疾病,每年都需要住院治疗,同事们形容他是:“骨瘦如柴,一幅病态”。还不到50岁,就已经是药不离身、体无百斤、满脸皱纹,一个身高体阔的汉子,看上去却象一个弱不禁风的老头,整个人都废了。

甚至,二十多年前的一次疾病,竟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离见“马克思”只差一步之遥!那是1991年,他再次因低血压、心肌炎等疾病住进了医院,昏迷不醒。当时的县长陈华远等领导亲自到医院看望他,并请来了全县最好的医生给他会诊。大家对他的病情已经不抱什么希望,家人也在按照医生的交待偷偷给他准备“后事”。就在这个时候,让人意外的一幕发生了:在昏迷几天几夜之后,他却奇迹般地醒过来了!

或许,只有到过“阎王殿”前走过一遭的人,才更加懂得对生命的珍惜和健康的重要。这次病后,金理廷开始在认真思考:必竟自己才50多岁啊,难道就这样束手就擒去等待死神的召唤吗?——不!坚决不能向病魔低头!

为了增强体质,他开始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一次,他在黄柏河边看见有人在打太极拳,觉得这个挺好!通过反复比较和琢磨,在诸多的体育项目中,他唯独对太极拳情有独钟。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下定决心习练太极拳。没成想,这一练就是20多年,从此,缘定三生,寒来暑往,从未间断过。到如今,太极,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他晚年生活的全部情感寄托和精神支撑。

乐当太极传播人

1992年开始打太极拳,金理廷越打越“上瘾”,越打越痴迷,特别是在退休以后,他从打太极拳中,不仅获得了快乐,也收获了宝贵的健康财富。他常说,是太极拳给了我人生的第二春。他在习练太极拳前患有的颈椎骨质增生、肩周炎、低血压、肾结石、前列腺增生、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都在练拳中不知不觉的消除。自从迷上太极拳后, 20多年来,他只住过两次院,连感冒都很少犯。如今的他,身体硬朗,心境平和,精神焕发,与以前那副病态完全是判若两人!太极拳带给他的健康身心不仅让他和家人感到欣喜,也让不少熟人感到惊讶和羡慕。

有道是:人怕出名。随着他用心的打拳和刻苦的钻研,以及持久的操练,他的拳术水平越来越高,名气也越来越大。刚开始,只是他所在的供销系统的一些中老年人见他打拳打得容光焕发的,就要求跟他一起练拳。到后来,很多社会上的太极拳爱好者也幕名上门请他指导、拜他为师。他们中,年龄最小的30岁,最大的为80多岁的老者。有的要求学一、二套拳路,有的则愿意长期跟着他一起学练。

凡是自愿和他一起学练太极拳的人,他都无私的跟他们一起学、一起练,把太极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及个人体会都亲手亲口传授给他们。他甚至把这项工作当成老来的一项事业在做,每当教会一批太极拳爱好者时,他就会觉得在自己的老年生活中又增添了一份乐趣。

2000年,随着找他学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散打散地教练已经不能满足学员们的需要,于是,他干脆组建了自己的太极拳队,取名为夷陵区平湖太极健身队,他自任队长兼教练。拳队始终坚持健康打拳、自娱自乐、自我管理的方针,实行免费义务教学,只收需少量的活动会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10余年来,已先后有700多名中老年人跟着他在平湖健身队打拳舞剑,修炼身心。

作为拳队的教练和管理者,金理廷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学练太极拳也特别认真。为了当好这个带头人,带出一批好学员,他除了和拳友们一起学练太极拳外,每天在家中要先人一步,观看太极拳光碟,翻阅太极拳技术资料,对着镜子学练一招一式,力求每个动作完整到位,以便掌握更多的拳技、拳理来指导拳友。

为确保拳友们练好拳、学到真功夫,他个人曾花费数千元购置了100多套太极拳教学光碟,40多套教科书,30多盘磁带,2部收录机。为让拳友全面快速掌握太极拳流派,他自编了一套“组合式太极”,将五大传统流派太极拳之精华融于一拳之中。经宜昌市武术协会审定成了竞赛套路,参加全市比赛获得二等奖。

2004年,他和老伴章运秀还自费到北京拜师学拳3个月,跟着名师进修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扇,使自己的拳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回来后他就毫无保留地把新学的拳套、拳技传授给拳友们,并将其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同时,他还先后自费参加省市及相关部门和组织举办的各项学习培训。正是凭着这种孜孜不倦、向上追求的精神,他也逐步由一个太极拳的业余爱好者变成了一个太极拳方面的专家。如今,他已经拥有了“宜昌市老年体育协会和武术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二级武术裁判员”、“国家二级教练员”、“中国武术协会会员”等头衔。

虽然身份变了,但是,他对太极拳的钟爱和武道精神却没有丝毫的改变。每天,他仍旧是象以前一样,早晚坚持不变地要到平湖广场“点个卯”,带领大家一起打拳练剑。他们老两口和队友们每天相聚,一起打拳、练剑、玩刀、舞扇,一起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用开心、健康和快乐,谱写着夷陵老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人生豪情和美丽篇章!

让太极拳扎根农村上篇

太极拳发源于农村,创编于农民。早在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农民就采用拳术恢复劳作后的疲劳,提高身体素质。其中有一位叫陈王廷的农民,将太极理论创造性的运用到拳术之中,创编了太极拳,深受群众喜爱,后来逐步传播到城市,普及到全国各地以及全世界。

正是因为太极拳运动植根于乡土,来自于农村,于是引发了金理廷这个同样是农民出身的太极爱好者,想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太极拳重新推广到农民中去的念头,并付诸于实施。

机会总是为有心人准备的。2006年4月,夷陵区原老年体育协会秘书长徐德华先生邀请他到太平溪镇走访,座谈时得知该镇伍厢庙村有几位农民想学太极拳,又苦于没有老师辅导。这一下正合他的心意!金理廷当时就毛遂自荐,担任他们的义务辅导员,并约定第二天就开始举办培训班。

然而,开班的第一天,虽然到现场的村民很多,但参加学练的人却很少。他猜想,多数肯定是碍于“面子”,一时还拿不下架子。于是,他就采取一边传教动作,一边现身说法,讲述他自己通过打太极拳健身治病的心得体会。结果,这一招还真管用!第二天,报名的人数一下子就达到了40多人,此后,参学人员一天比一天多。培训结束时,共有60多名学员集体汇报表演了24式太极拳,熟练的套路和整齐划一的动作,赢得了现场群众和观摩领导们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

第一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既调动了学员们的积极性,同时也鼓舞了金理廷的教学热情。当年9月和第二年3月,他又先后两次受邀到伍厢庙村为村民们传教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参学者也增加到了80多人。随后,他一鼓作气,多次对学员们进行太极基本功练习和规范化训练,其演练水平逐步提高。那一年,伍厢庙村太极健身队代表太平溪镇出席夷陵区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太极拳比赛,获得了团体第六名、个人第八名的荣誉。尽管名次不高,但这却是夷陵区有史以来首次有乡村组队参加的武术比赛,为太极拳在全区广大农村地区的推广开了一个好头!

伍厢庙村农民打太极拳的典型事例,很快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认可。宜昌市原老年体协主席高秉定还亲自带领各县市区的老年体协主席到伍厢庙村考察,明确指出:伍厢庙村的农民在劳动之余,打几套太极拳,让身体快速消除疲劳,得到放松和锻炼,同时也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社会稳定,值得大力推广。

有关部门和领导对农民打太极拳的认可,极大地增强了金理廷要把太极拳推广到全区农村去的信心。紧接着,他又自我加压,在深入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撰写出了《太极拳适合在农村开展和推广》的文章,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他还结合自己多年打拳的实践和经验,编写印刷了8万字的《太极拳基本知识解答》一书,作为推广普及太极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发到打拳者手中。

2008年开始,他就分期分批到各个乡镇或部分村开展太极拳的教学和辅导。每期培训班需3-5天,每天的教学时间长达7-8小时,有时一个班接着一个班,没有间隔休息时间。2011年11-12月份,他从雾渡河到下堡坪、乐天溪、鸦鹊岭,接连20天没有休息。连续讲课使他喉咙嘶哑,长时间的站立和动作示范,有时让他感到双腿乏力和酸痛,但每天看到学员们求学的热情,他所有的疲劳和辛苦就烟消云散,又精神百倍地投身在练功场上。


让太极拳扎根农村之下篇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当初的承诺,自2006年以来,金理廷用了10年多的时间,倾注大量精力和心血,在全区农村地区推广和普及太极拳运动,他的足迹和教学身影遍布夷陵区11个乡镇、1个开发区、24个村,少者2-3次,多者达20余次,共计在乡村举办了80多期太极拳培训班,累计达280多天,先后有1700多名农民接受过他的太极培训和辅导。

其中,仅乐天溪镇就曾20次邀请他去举办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功夫扇等项目的培训班,参学农民达到670多人。当时,该镇有6个村和1个居委会都组建了太极健身队,有的村还组建有2个,镇里也每年要举办太极拳比赛、表演和联谊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镇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自从村民们练起了太极拳,买码的少了、打牌赌博的少了,村民间扯皮吵架的少了!……”

一花引得百花开。在金理廷的大力推动下,太极拳运动成为全区每次大型赛事的重要竞技项目。在夷陵区第十届老年人运动会上,太极拳被列为乡村农民参赛的主导项目,全区11个乡镇共派出了17个代表队参加比赛,还有56位农民参加了太极拳个人比赛,将全区太极拳运动推向了高潮。而他,10年的太极传授和辛苦奔波,也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在他的不断努力下,通过不间断地面向农民教学,他为夷陵区乡村培训了一大批太极拳技术骨干。如今太极拳在夷陵区城乡已经得到全面普及,每个乡镇都有1个示范点,有1-3个辅导员,初步形成了区、乡、村太极拳技术网络,为更多的农民学习太极拳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长期传授学员练拳的过程中,他也与广大农民朋友们建立起了纯朴而真挚的感情。2011年冬天,他在乐天溪镇开办武当太极拳培训班期间,由于长时间的站立奔走,他的两条“老寒腿”又犯病了,双膝关节红肿疼痛,冰凉乏力,不能屈腿下蹲。这时,一位叫韩永陆的学员看到后,不声不响的骑着摩托车就走了。因为他是培训班的牵头人之一,其他学员看到后就埋怨他走也不打个招呼。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半个小时后,韩永陆又风风火火地骑着摩托车回来了,手里拿着一样东西递给他,连声说:“金老师,您为我们学拳把双腿都累病了,我给您买了一双狗皮护膝,快戴上!”有位姓周的学员赶紧回家拿了两包广椒面,硬是给他绑到两个膝盖上,说是对治疗腿子有好处;还有一位叫朱运生的学员,跑回家搬了一把木椅子,把他按坐在椅子上,要求他“君子动口不动手”。

也有人看到他整天奔走忙碌于各个乡镇之间,乐此不疲,就十分羡慕地问他:“老金,你每天这么到处跑,多少钱一天啊?”当得知他是免费教学、无私奉献时,很多人惊讶得说不出话,甚至不敢相信。但是,当他们得知真相的时候,更多的则是给予他以尊敬和钦佩。

就是这样,金理廷坚持把教农民打太极作为人生最大的乐趣,每一次给农民们教拳、练拳,他都视作对自己人生境界的又一次提升,在给自己增添快乐的同时,也给他人带去健康。

太极拳是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的内功拳,它有畅通气血、修身自乐、医学理疗、养颜美容等功能,有许多的中老年人和农民通过跟着他习练太极拳,一些急慢性病无形中消失了,有些疑难杂症通过打太极拳得以康复。

乐天溪镇朱家湾村有位朱姓拳友,曾因患鼻咽癌做过手术,医生建议他打太极拳做康复治疗。他出院时正逢金理廷在该村办班教拳,就坚持一招一式不间断的跟着学练,先后参加过金老举办的多个太极拳培训班,平时每天坚持1-2小时的练习。后来,他到医院复查,医生已找不到病灶的地方了,身体也恢复到了正常。还有雾渡河镇的一位罗姓妇女,乳腺癌手术后,每天坚持打拳,从不间断,到后来和健康人完全没有两样。

今天的夷陵大地,太极拳运动正蓬勃发展、方兴未艾,遍布城乡。无论是在小溪塔城区的各个公园,还是在乡镇集镇的广场,抑或是在农村的空旷场地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人民群众三五成群打太极拳的身影。在推广夷陵区的太极运动上,金理廷可能不是传播太极拳唯一的人,但是,他对夷陵区太极事业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却值得人们去永远尊敬和铭记!


文以载道


跟名师练太极,清晨练、傍晚练,越练体魄越强壮;

从先生写文章,盛夏写、寒冬写,愈写身心愈健康。

这是一位学员送给金理廷的一幅对联,也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退休后,金理廷始终坚持一文一武、文武兼修。所谓“文”,就是写作,“武”就是打太极。金理廷认为,写作其实也是一种锻炼方式,它与打太极相比,二者动静结合,相得益彰,正好符合太极刚柔相济的理论。

其实,写作,对于金理廷来说,也是他的“长项”。在职期间,金理廷就在单位从事过多年的文秘工作,有着很强的文字功底,是当时宜昌县有名的“笔杆子”。退休后,在打拳的间隙,他仍笔耕不缀,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和手稿。

他给自己的写作定位是:预防痴呆、记录生活、自娱自乐。他涉猎广泛,作文不受文种约束,著书、散文、记叙文、评论、诗词等,什么都写。退休以来,他已单独或与他人合作编著并出版印刷了6本书,撰写了40多篇文章和300多首诗词。

退休伊始,他就主动担当了金氏家谱的收编重任,仅用一年多时间的调查、收集、整理,就修编出8万多字的《金氏族谱》,为宏扬民族文化劳心劳力,作出了重大贡献;2004年,他和几个学友联合编辑了《二高风情》、《情系镇镜山》、《镇镜山之歌》三本书共60多万字,奉献给他的母校——宜昌二中五十华诞,受到同学和教师们的一致称赞;2007年,他创编了宜昌市首本太极拳专著——《太极拳知识解答》技术书籍,为宜昌地区的太极拳推广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2010年,他又和邹志权、徐德华等人合作,将三峡地区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挖掘、收集、整理,编写了10万字的《湖北夷陵——民间体育项目荟萃》一书。这本书既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又对群众体育的开展起到指导作用,深受欢迎。

金理廷是一个爱动脑筋、喜欢思考的人,他很善于写一些研究性、指导性和说理性的文章。退休以后,他曾10多次以文赴会,参加省、市、区有关研讨、竞赛和交流活动。他撰写的《太极拳适合在农村开展和推广》一文,在夷陵区老年人科学健身研讨会上被评为特等奖、获市一等奖、省三等奖,并选送刊登在全国老年体育杂志上。他撰写的《太极拳是一项好运动》、《笑谈我的自我保健》、《我的自我保健要诀》、《六十花甲人生再定位》、《最美还是夕阳红》等10多篇文章在《三峡商报》、《新三峡》、《夷陵通讯》、《夷陵晚晴》、《二中校友简讯》等报刊上发表,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

除经常写一些说理性文章外,金理廷还有着一腔诗人情怀,闲暇之余,喜欢吟诗作对。他写的《春日漫步》、《久练太极不觉老》、《赞中老年晨练》三首律诗在宜昌市老干部局、市老龄委组织的老年诗词大赛上都获三等奖。近些年来,他的《老来还是少时贫》、《竟钓乐》、《颂恩师》等30多首诗词作品先后见诸报端。在一次平湖太极队举办的“练太极、庆重阳”活动中,他满怀深情地向现场拳友们朗诵了一首他自己创作的新体诗《用太极养老》:

变老是生命的规律

我感恩上帝的赐予

白发见证饱经风霜的岁月

皱纹述说沧桑人生的印记

但我心不老

因为我有太极!

随着时光的前移

没有了如花似玉的容颜

没有了激情四射的春意

但我的步伐依然矫健

我的气质比年轻时更高雅

那是因为我一直在练习太极!

虽然人在变老

但我并不空虚

离开了岗位的应酬

但多了从容和宁静

有了时间修心养性强身健体

几十年如一日的修炼

我始终如一热爱着太极!

在太极的道路上

我曾付出过点点滴滴

但我更感悟到太极的奥妙与魅力

夕阳人生有太极不离不弃的陪伴

是多么的幸运和美丽

每天清晨是太极陪我看朝阳升起

每天傍晚是太极陪我欣赏霞光西移

纵然阳光在渐渐流逝

纵然我已在慢慢老去

但我心中永远装着太极!

与日同辉,与月同行

夕阳无限美好

岂能没有太极!

我深信

无论我走多远

太极拳会一直陪我老去……

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一位太极老人孜孜不卷的人生追求和对太极功夫无法割舍、融入生命的深厚感情!



太极夫妻太极迷

每天早晨一起出门打拳练剑,练完拳后一起上街买菜、逛逛超市,然后有空就在一起下下棋、研习拳谱、切磋拳艺……,这就是金理廷和他老伴章运秀晚年的幸福生活。

金理廷的家庭是一个只有老两口起居的小家庭,其子女都单独生活。这是一个既酷爱太极拳、热爱体育事业,又热心公益事业、富有生活乐趣、团结和睦友爱的家庭。

夫妻,讲求的是志趣相投、互敬互爱。他的老伴章运秀,本是夷陵区某企业的一名工人,因受金老的影响,1999年,章运秀退休后,也加入到习练太极拳的行列,成为金理廷志同道合的好帮手。

自从迷上太极拳后,老两口基本上都是5点多钟起床,6点多钟开始练拳舞剑,不管是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还是逢年过节、外出家居,他们总是持之以恒、从不间断。雨雪天气不能到户外,就在雨棚下、凉台上练习太极基本功,十多年如一日。除了早上练,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后,老两口还要一起走步、打拳,不断地让自己的拳艺巩固提高。他们常说:“打太极拳打上了瘾、钻进去了,就会乐在其中!每练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一天不练就会觉得精神空虚,浑身不对劲!”

通过刻苦的练习和天生的悟性,加上老伴的悉心指导和长年坚持,很快,章运秀的拳术水平也突飞猛进,渐渐地成为金理廷在教拳带队中离不开的得力助手。平时,章运秀除了自己练拳外,还要协助金老抓好平湖太极队的日常管理;同时,她还是整个平湖太极队的教练,每次学练新拳,都是由她给队员们作示范引领,手把手地进行传、帮、带。

由于拳打得好,“名声”在外,几年来,金理廷和章运秀夫妇先后带领队员们参加过各种大型庆典和运动会的表演、竞赛、交流等活动,并多次在一些重要赛事中获奖。其中,金理廷先后获得“湖北省全民健身先进个人”、“宜昌市老年人体育先进个人”、“社区文化先进工作者”“宜昌市群众喜爱的社会体育提导员”、“宜昌市老年体育先进工作者”、“夷陵区老年体育先进个人”、“夷陵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老伴章运秀2006年在宜昌市老年人太极竞赛中荣获个人一等奖,2009年参加北京大兴区太极拳比赛时荣获太极剑第一名;他们所在的平湖健身队也先后荣获上级有关部门授予“湖北省先进健身队”、“全区老年人体育活动先单位”、“优秀社区文体队”等殊荣。

如果说在习练太极上两人是相互学习、相互鼓励,那么,在生活中,两个人则是相互关心、相敬如宾。每当金老静心写作时,老伴章运秀就会在一旁静静地帮他整理资料,累了,就会适时给他送上一杯热茶。每天下午,当忙完了家里的家务事后,老伴就会陪着他打打朴克、玩玩花牌或是下下象棋。金老喜好钓鱼,常常到河边、湖畔一蹲就是几个小时,而形影相随的总是他的老伴章运秀。她为他提供拴钩、做“漂子”、挖蚯蚓等服务,有时还一起抛竿寻乐。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和谐的家庭环境,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之常年坚持不懈的锻炼,让这对老年夫妻如同一对神仙眷侣。70多岁的金理廷,腰不驼、背不弓,气色红润,一套拳打下来气定神闲;老伴章运秀也是身板硬朗,脚步轻灵,浑身上下透露出的是一种老年妇女特有的内在气质和美感。为了表彰这对模范夫妻,湖北省体育局授予他们“湖北省全民健身好家庭”称号,2018年3月,夷陵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部局授予他们“最美好长辈”称号。

后 记

春去秋来,日出日落。

岁月,总是在人们平凡而忙碌的生活中转换轮回。在平湖广场这方狭小的天地里,悠扬的太极音乐声依旧是每天响起,一成不变。如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样,不曾因社会的喧嚣而湮没。金理廷和他的拳友们,依旧会每天准时出现在广场上,拳声剑影里,他们在舞出美丽人生的同时,也成为夷陵文明建设的传播使者,为小城铸造了一道和谐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