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汉中路至汉中门广场,在广场的东门外,沿着汉西门大街西侧,有一处四眼古井。在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古井中,也是甚为奇特。

古四眼井,位于汉中门广场的边缘,边上靠着一棵大树,紧挨着的汉西门大街,道路狭窄,车辆多时便显得十分拥挤。

“古四眼井”,在一座简易的木制方亭内,旁边竖立有文物保护碑。2006年6月10日,“古四眼井”列入“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原先的“古四眼井”周围,是没有任何遮挡物的。现在的“古四眼井”上,有一个玻璃防护罩,透过玻璃罩,可以依稀看见古井的模样。只是玻璃防护罩的上面,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即使是两侧,也是不干净,只能模模糊糊看见古井的轮廓。

“古四眼井”四周,并没有任何说明文字。早些曾经在街巷的一侧,有着关于汉西门和古四眼井的说明牌,其内容为,“有人说,古四眼井建于南唐;也有人说,它是明代工匠建汉西门的时候用来’镇门’的,本来是一眼井,后来用的人多了,另外挖了三眼泉,形成了四眼井。光绪二年(1876年),清江宁府派人修葺。甘熙《白下琐言》载,’城中人烟辐辏,食井不可胜计。汉西门侧有四眼井,北门桥东有三眼井,进香河尽处有九眼井,红纸廊转北有三道高井,小英府后街有方井……’”

如果没有古井外面的玻璃保护罩,或许能够近距离地观看古井,以前古井就是这样的。

古四眼井,井口是由石头砌成,呈“田”字形状分布四个眼,别具一格,十分罕见。井是用条石砌成,井栏上刻着“古四眼井”等铭文,其中一眼古井的铭文还多出了一个上款“光绪二年桂月里人立”。(“光绪二年”为1876年,“桂月”为农历八月)。

古四眼井的四个井口,均可以同时汲水,井口之间相距约二尺;井口上面没有遮盖物,周围有八根水泥桩,每根桩上穿着铁链,有些水泥桩已经有些损坏,歪歪斜斜。

古井里的水黑乎乎的,阴暗潮湿,井水上漂浮着各种生活垃圾和杂物,根本看不清楚这井到底有多深。井栏上有着一些凹陷的绳痕,其中一只井“眼”上有一个明显的豁口,其他部分基本上保存完整。

古四眼井,在南京城内是独一无二的。但关于井的身世并没有准确的说法。有的说是明代工匠建设汉西门的时候,用来“镇门”的,本来是一眼井,后来用的人多了,另外挖了三眼泉;有的说是建于南唐,最初只有一眼单井,守城的官兵都用这井水,后来因为城中所驻兵卒较多,为方便他们饮水,又在旁边增挖了三眼井,明代时期重建;还有的说是建于清代。通常的说法则认为,此井是南唐或明代时修建,清代时修葺重建了井栏。

关于“古四眼井”还有一些民间传说。据说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曾偕同军师刘基登临紫金山高处,俯视南京城的风水地脉,看到城内四处地方有“九龙串顶”之势,倘若有人逝后葬于此处,子孙便有成为“真龙天子”的可能。因此决定在这四处分别挖凿四口井,用来镇压“龙脉”。这四口井中,一眼井在中华门旁六角井不远处,井栏高粗,刻有花纹;二眼井在城西南的来凤街;三眼井在城北的北门桥一带;四眼井便在此处。如今,这一、二、三眼井已经无迹可寻,只有四眼井尚在此处。虽然只是传说,但可见“古四眼井”的历史之悠久。

清代甘熙撰《白下琐言》卷一中记载,“城中人烟辐辏,食井不可胜计。汉西门侧有四眼井,北门桥东有三眼井,进香河尽处有九眼井,红纸廊转北有三道高井,小英府后街有方井,颜料坊内有凤凰井,四象桥转东有邀贵井,江宁县署后有金沙井,皆以井著名。”

清代《上元县志》卷七中记载,“四眼井,在汉西门内。”

清代《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五中记载,“四眼井,白下琐言:汉西门侧有四眼井。”

《南京市白下区志》中记载,“古四眼井,位于汉西门大街31号旁汉西门城墙东外侧,是南京今存唯一的四眼古井。南唐时城中驻有兵卒,为解决就近饮水,特凿此井。井内四壁用青砖、青瓦垒砌而成,井口上覆盖着两块平行的大青石板,板上凿有4个圆孔,4只青石方型井栏分别置放在孔口上,故称四眼井。明代重建。清光绪二年(1876),江宁府派人修砌,井栏上刻有’古四眼井’及桂月里人重修的碑记。新中国成立后,1986年,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地名大全》中记载,“四眼井,古迹。位于汉西门大街31号,汉西门明城墙东侧。传该井建于南唐。因井内四壁用青砖、青瓦垒砌而成,井口覆盖有两块平行的大青石板,板上凿有四个圆孔,四块青石方形井栏分别置放在孔口上,故称四眼井。明代重建,清光绪二年重修,在井栏上刻有’古四眼井’四字。”

这些井原来据说有石板覆盖着,后来被一些人当成了野餐饭桌,时常有垃圾丢弃在上面,再后来随着这里的房子拆迁,石板也就不翼而飞了。时常有的人往井里扔垃圾,有的可能是为了试探井水的深浅,而有的就是故意恶作剧了。至于损坏的水泥护栏,则可能是被过往车辆撞的。由于这些井“口”无遮拦,因此也就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曾经在2010年5月的一天晚上8点多钟,一名9岁男孩在井口玩耍时,不慎掉进井里,后来在市民和110民警的协助下,挤进细小的井口,从污水中将孩子救了上来。

在离古四眼井不远的汉中门广场里面,也有一口古井,这口古井的四周被石栏围住,石栏和古井都保存得比较完好。

旧时,南京城内还有一条街巷名为“四眼井”,位于内桥东北,广艺街中段东侧。传说此处原有一口水井,井底四眼出水,故而得名。后来井边成巷,巷以井得名。1937年,改名为衙缺巷。1994年,拆迁建金宝花园。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江苏文物古迹通览》中记载,“衙缺巷古井,位于南京市白下区衙缺巷11号门前,清筑,1983年1月公布为白下区文物保护单位。”

狭窄的路,行人匆匆,车来车往;古四眼井,静静地在路边,隐匿在肮脏的玻璃保护罩下面,几乎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