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萌宝呀

2024-10-10 16:47青海

古代的读书人特别向往科举考试,把这当成一辈子的心愿拼命努力。为啥呢?就因为只要在科举考场上能取得功名,那就能得到相应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拿清代来说,头一级的功名是生员,也就是秀才,他们不用交税、不用服役,见着当官的还不用行礼;第二级的功名是举人,在秀才那待遇的基础上,还能经由吏部的选拔去当官,差不多算是有了当官的资格。那比这再高一级的进士,比起秀才、举人来,又多了啥额外的好处呢?

【其一、进士百分之百可以做官】

清朝近三百年的时间,一共出了两万多个进士,说起来不少,但其实也不算多。要是把这些进士分到全国各个省、府、州、县,那数量就很少了,在教育不太发达的省份,有的县在整个清朝都没出过一个进士呢。

因为进士很稀缺,所以在选官时就有优势。清初的时候,不管是二甲进士还是三甲进士,一开始任职的起点都挺高,顺治朝开头两科的进士,一开始就是正四品的知府。

康熙中期往后,虽说进士当官得等挺长时间(平均候补大概得 8 年上下),可只要是进士出身,把候补期熬过去就能正式任命。要是新科进士想去地方当学官(像教授、教谕、训导这类的),那立马就能正式任命,不用候补。

前面讲过,中了举人就差不多有了当官的资格,可能不能当官还不一定呢,因为在清代,举人当官的路子不多,刚开始的时候举人当官还算容易。康熙往后,对举人当官的要求就高了,得是参加了三科会试都没考上的,才有资格参加拣选。

乾隆朝的大挑制度,六年搞一回,得是会试考了三次都没中的人才能参加。这大挑的名额挺多,录取的比例也不低,可它不看文章学识,就看人的长相和气质。这样一来,那些有本事但长得不行的举人,怕是一辈子都别想戴上那顶官帽了。

【其二、几乎所有的职务都有任职资格】

在清代京城和外地的文官体系里,有一些职务的任职要求挺高的。像礼部、吏部的尚书、侍郎,还有个别司的郎中、员外郎,得是进士出身才能当;乡会试的考官、各省的学政,起码也得是进士出身,诸如此类。

很明显,要是有进士出身这响当当的招牌,那在官场上的选择余地可就大多了,这可比举人强不少呢。

不过科举的最高功名可不是进士,而是翰林。进士跟翰林一比,就稍差一些了,有些岗位是专门给翰林的。像翰林院的各种官职、詹事府的各种官职,还有内阁大学士啥的。

明清时候有句话叫“非进士进不了翰林,非翰林进不了内阁”,御史大概查了查,清代的汉大学士里,真正只是进士出身的确实没几个,多数都是翰林。而举人能当宰相的,好像就左宗棠这一个人。

【其三、升迁速度较快】

京官群体的平均学历比地方官高,拿京官来作对比没啥意思。御史就拿各省的知县当例子来讲这个事儿。

各省的知县来路挺杂的,有进士、举人、贡生、监生这些通过正规途径上来的,也有花钱买官进来的。根据吏部的流程,被选上当知县的人到了地方后不能立刻当官,总督、巡抚会对他们有个考察的阶段。

说是考察,实际就是看学历。进士出身的人很快就能实际授职上班,可举人、贡生、监生这些人常常得等很长时间,甚至好几年、十几年都不能正式得到职位。在清代,这种情况挺常见的,官场里学历歧视挺普遍。

就算进士、举人都被安排了实际的职位,他们晋升的快慢也很不一样。一般来讲,进士晋升得更快,也更能得到上司的看重。在清朝的省级大官里面(说的是汉臣),大部分还是进士出身的人。

【其三、在籍政治地位高】

在籍进士有两类,一类是退休的官僚,另一类是不想当官只想钻研学问的年轻进士。那退休的进士就甭说了,他们在当地影响力可大了,州县官上任头一件事就是去讨好他们,说白了,没他们支持,地方官想干出点成绩难着呢,没准儿连官帽都得丢了。

在经济上,进士的待遇要好些。秀才、举人只是自己不用纳税、服役,可在职在籍的进士却是全家都能免税。这样一来,好多当地老百姓都乐意把自家土地挂在进士名下,就是想免掉赋税。

苦读十年考个进士可难了,考进士大多就是想当官。但有那么极少数的进士,烦透了官场的凶险和人情的凉薄,当官没多会儿就辞官回老家了。

这些主动回老家归隐的进士,回到原籍后,大多搞学术研究,不管地方上的政务。不过,也有一部分人会被当地官府请去当高级教官,像各省有名的书院的山长以及教师啥的。

省级书院对山长和教职工的标准可不低,得是进士才行。虽说书院不算正式编制单位,可山长的工资比知县、知州都高不少呢,对那些不想当官只想钻研学问的进士来讲,这可是个挺不错的去处。

秀才、举人能去书院,不过只能去州、县的书院,工钱给的也不多,跟进士比那可差得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