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内容及精读角度
显然,小毯子是阿文的依恋物。不少小朋友都有过自己的依恋物,或玩偶、或衣物等,英国精神分析专家唐德纳·温尼科特称之为“过渡性客体”,是儿童对父母情感依赖的替代,它可带给孩子安全感,减少分离焦虑。
本文选读的页面,代表了情节发展的3个阶段:从阿文喜爱小毯子开始,情感发生;接着是父母劝阻,但阿文不愿意小毯子离开,产生冲突;最后,小毯子改为小手绢,继续陪着阿文,矛盾化解,情感满足。
以下,在引导孩子感受阿文的情感需求基础上,着重从观察力、理解、表达、分类思维等角度来精读。
1
01∣感受阿文的喜爱:无论何时何地都带着毯子
正文的第一页,文字写道:
阿文有一条黄色的小毯子,当他还是小宝宝的时候,他就有这条小毯子,阿文非常喜欢它。
翻到第二页,图画用分格漫画的方式画出了阿文对小毯子的依恋场景。先不要读文字,顺着上一页的文字来探究:“你看,阿文真的非常喜欢他的小毯子吗?”
孩子的目光将跟着6个小图转一圈,自然能感受到:“真的很喜欢,到哪里都带着它。”
(父母)“是啊,他和小毯子真是形影不离。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带着它。可是,他的爸爸妈妈并不知道呢。我们来告诉他的爸爸妈妈,阿文有多喜欢小毯子好不好。”
对六个小图的观察和表达这就可以继续深入了:“不管什么时候,阿文都带着小毯子。上面一行3个图,我们来说说是“在什么时候”。来,开始,我先说啦,”
“好,下面一行也是3个图,我们来说说是“在什么地方”,轮到你来先说啦。”
趁着孩子的兴致,还可反过来继续,上面一行说出“在什么地方”,下面一行说出“在什么时候”,最后父母还可以来个总结:“无论何时何地,阿文都带着小毯子,甭提有多喜欢啦!”
2
02∣捍卫:阿文藏起了小毯子
邻居阿姨给阿文父母出了一个主意,教他们给阿文编一个谎言,说睡觉时如果把小毛毯放在枕头下,明早小毛毯就不见了,但可以得到毛毯小精灵的礼物。
实际这是一个“小阴谋”:趁阿文睡觉时,偷偷藏起或扔掉小毯子。
读完编谎言的这个页面,先来个预测:“阿文会把小毛毯放在枕头下面吗?”
从孩子的猜测,或许可以听到TA的情感取向:如果对阿文依恋小毯子有较强的共鸣,或将回答不会,阿文不想失去小毯子;如果孩子对枕头下的礼物更感兴趣,或许就愿意相信阿文父母的谎言。
当然,如何猜测都不要紧,接着来看看阿文的反应。
翻到下一页,先看图:“阿文在干嘛呢?”
图中的阿文怕失去小毛毯,竟然把小毛毯塞到裤子里,这才安心睡觉。
到了第二天,阿文爸妈的反应非常有趣,文字写道——
第二天早上,阿文拿出小毯子说:“根本没有毛毯小精灵。”妈妈说:“天哪!你怎么把毛毯塞在裤子里?”爸爸说:“难怪……”
从绘本文字的描述,并没有直接说出阿文爸妈要偷毯子的“阴谋”,所以,这页也是培养理解力的好机会,我们可以来个探究:“妈妈为什么很吃惊,爸爸为什么说“难怪”,你觉得昨晚发生了什么?爸爸说难怪….,是想说难怪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昨晚阿文睡觉时发生的故事,就得靠想象来脑补出一个戏剧性的画面,还可以就此来个扮演游戏:爸爸妈妈蹑手蹑脚地来到阿文的房间,把手伸到枕头下,摸啊摸,怎么找,都找不到小毛毯…….
所以,妈妈对阿文的“鬼精聪明”藏毯子很吃惊,爸爸也差点说出“难怪我们找不到。”
理解会意后,孩子一定会替阿文露出狡黠得意的微笑。
3
03∣接受:小毯子变身为小手绢
没辙的阿文爸妈最后使出撒手锏,用父母的强权强令不行。
但阿文哭了。父母连忙安抚,并情急生智:把毯子改为小手绢。
从图中看,阿文是同意的。在阿文妈妈把小毯子改为很多小手绢儿后,阿文很开心。
“现在,不管阿文走到哪里,身上都带着一条小手绢儿。”文字很简练,图画却很丰富,用九宫格铺陈阿文和小手绢的寸步不离。
可以陪孩子来给这9个小图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从而更细致地观察感受阿文对小手绢(即小毯子)的喜爱,并培养分类和归纳思维能力。分类的时候,还可看图说话,一举多得。
剪下九张小图,为小图分类;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给图片编号为1-9,以编号分类。
与孩子讨论、或由孩子自己确定分类角度。
比如,按用途来分——
小手绢是阿文的玩伴和玩具,随时都可以一起玩:第2和第6;
小手绢是阿文的贴身用品,用来擦眼泪、擦嘴:第3、4、5、8;
小手绢是阿文的好伙伴,散步睡觉都陪着它:第1、7、9.
又比如,按背景颜色来分类——
蓝色的天空下,阿文和小手绢一起玩儿:第2、6;
绿色的草地上,阿文随身带着小手绢:第1、9;
粉墙的家里,阿文用小手绢擦眼泪、擦嘴巴:第3、4;
紫色墙壁的卧室里,阿文闻着小手绢,阿文带着小手绢睡觉:第5、7;
黄色墙面的冰淇淋店里,阿文一手抓着冰淇淋、一手抓着小手绢:第8。
孩子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就某个小图展开想象创编故事,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又将新鲜出炉啦。
赶快翻开《阿文的小毯子》,陪孩子一起精读吧。
关注读读镇,陪孩子精读绘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