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是一个符号般的存在,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革命的一块里程碑,甚至可以说是第一块里程碑。

井冈山称得上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创有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的第一块奠基石。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后世讲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离不开井冈山;讲到人民解放军的历史,离不开井冈山;讲到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史、毛泽东思想史,同样离不开井冈山。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政权,都是从井冈山开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井冈山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人民军队的摇篮。

从井岗山出来的一共有58名开国将帅,元帅加大将有8人,差不多占了一半;上将14人,差不多占了四分之一。。。

元帅5名: 朱 德、彭德怀、林彪、陈 毅、罗荣桓

大将3名: 粟 裕、黄克诚、谭政

上将14名:萧克、陈士渠、黄永胜、陈伯钧、宋任穷、张宗逊、杨得志、赵尔陆、赖传珠、杨至成、朱良才,邓华、彭绍辉、李聚奎

中将22名:张令彬、谭希林、唐天际、赖毅、杨梅生、赵镕、谭家述、肖新槐、谭甫仁、韩伟、曹里怀、周玉成、欧阳毅、王紫峰、甘渭汉、谭冠三、姚喆、李寿轩、邱创成、张国华、
毕占云、王辉球

少将14名:
王耀南、龙潜、赖春风、王云霖、张树才、资凤、刘显宜、张平凯、罗云、黄连秋、郑效锋、曾保堂、曾敬凡、龙开富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所以可以说井冈山是新中国和人民军队的龙兴之地,无论怎么描述井冈山的辉煌都不算过分。。。

只是在这个辉煌的历史背后,还有些我们不太了解的故事,所以我们看到这段历史时,除了感叹革命先驱们的大智大勇,信仰坚定,还会对一些不太能想通的问题感到困惑。。。

1,为何在1600多开国将帅中,井冈山籍的只有一位少将?

2,为何1930年到1949年这19年里,红军,新四军,解放军都没有在井冈山上出现过?

3,为何毛委员明明指挥得当,效果明显,还要撤了他的前委职务?还是被投票选下去的。。。

4,为何彭老总要参与到杀袁文才王佐的事件中去?这件事后来对他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5,。。。。。。

所以整理出这几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来快速了解清楚那一段历史的细节,看过了,可能就对上面那些令人困惑的问题有了一些答案。。。

为了便于阅读,按年份编排,从1927到1930,一年一篇。

从头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得从1927年开始。

井冈山坐落于湖南与江西的交界处,是罗霄山脉的中段。主体横跨“六县一山”,即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湖南的炎陵、茶陵,以及井冈山,四周被巍峨的山峰环绕,高低起伏,最高峰黄洋界海拔达到1900米,群山环绕,形成了天然屏障,易守难攻,是建设根据地的绝佳之处。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1927年对于中国革命来说,既是一个浴火涅槃的转折点,又是一个异常严峻的痛苦时刻。

1927年4月6日,张作霖逮捕了苏联在北京的外交人员和在苏联使馆内避难的共产党人李大钊等,随后又将李大钊 ,谢伯俞等20余位革命者秘密处死,算是拉开了反动派疯狂’清共,反共’的序幕。。。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下落不明;

1927年4月15日,广东的李济深发动反革命政变,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知名党员萧楚女、熊雄等惨遭杀害;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与当时还保持着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史称宁汉对立。当时,全国共有武汉、南京、北京三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同时存在,相互对峙;

1927年5月17日,武汉政府也开始转向,逐步开始改变其在宁汉对立中所采取的骑墙态度。其所辖的独立14师师长夏斗寅在宜昌叛变,对共产党及革命群众展开清算;

1927年5月21日,驻长沙的第35军33团团长许克祥,发动了“马日事变”;

1927年5月27日,朱培德宣布禁止工农运动,查封南昌共产党主办的《三民日报》,把南昌境内的142名共产党人“礼送”出境;

1927年6月5日,朱培德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江西特别委员会主席,后宣布南昌戒严,严令共产党人刘一峰、李松风、方志敏、王枕心等22人即刻出境,停止江西全省总工会、农民协会活动,收缴农民自卫军枪械,查封工会、农会、学生会;

1927年6月9日,湖北省总工会向忠发、刘少奇等呈请武汉中央党部就江西朱培德驱逐民众团体领袖出境举动采取措施,13日武汉政府派陈公博赴江西指导党务,处理次事,朱培德遂下令撤退进驻南昌工会、农协的军队,命令恢复在江西的工农运动;说明武汉政府在六月上旬时还没有做出决断,还在左右摇摆之中。。。

1927年6月29日,武汉政府的首脑汪精卫等也开始反共,授意驻武汉的军阀何健发出了反共训令,开始大肆拘捕、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召开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彻底背叛了孙中山制定的国共合作的政策;

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国共两党分道扬镳。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高层相继背叛革命,实行“清党”和“分共”,制造了一起起血腥惨案,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全国被屠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加上大量不坚定者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退党,共产党员由近6万人锐减到1万余人。

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陈独秀被停职,成立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五人组成的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代行中央政治局职权。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如果说人民军队是在井冈山成长起来的,那么南昌起义就是乳虎初啸。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共产国际代表罗米纳兹参加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顾顺章、苏兆征、罗亦农、蔡和森、毛泽东等。会上选出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临时政治局,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被推选为政治局常委。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1927年9月初,毛泽东到达安源,作为中央特派员筹备并领导秋收起义。并在张家湾工人补习学校召开了部署起义的军事会议。

会上,正式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由卢德铭任起义军总指挥。参加起义的武装力量组建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参谋长钟文璋;下辖3个团:

第1团驻在修水,团长钟文璋,计2000余人;

第2团驻在安源,团长王兴亚,计1600余人;

第3团驻在铜鼓,团长苏先骏,计1600余人;

1927年9月9日,震惊全国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黄麻起义是规模最大的四次起义,可以说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有相当多出自于这四次起义。秋收起义一共有1位元帅罗荣恒,1位大将谭政,5位上将张宗逊,黄永胜,陈伯钧,陈士榘,宋任穷,还有8位中将,6位少将。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1927年9月14日,毛泽东根据各路起义军迭遭失利的情况,果断放弃原定会攻长沙的计划,命令各部队前往文家市会合;

1927年9月19日,秋收起义部队第1、第3团和第2团余部在文家市会合后,毛泽东立刻主持召开了由各团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作出了摒弃夺取中心城市的原定计划,改为“向萍乡退却,上山去“的决定;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1927年9月25日,工农革命军进入莲花县境;26日,攻下莲花县城;

1927年9月27日,工农革命军离开莲花,9月29日到达永新境内的三湾村,在此进行了建军史上意义极其重大的三湾改编;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改编内容包括:

1、将部队从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改称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共700人左右,最高领导机关仍是秋收起义时的前敌委员会。

第1团,团长陈皓,副团长徐庶;

第1营,营长患肢吉,党代表宛希先;

第3营,营长张子清,党代表李运启;

第9连,连长曾正平,党代表罗荣桓;

卫生队,队长曹嵘,党代表何长工。

2、确定“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实行党对军队的领导。

3、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军队民主制度。

三湾改编的核心目的,是如何把传统的旧军队改造成为一支无产阶级的新型人民军队,后来的结果证明三湾改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看起来没什么用处的一些措施恰恰影响极大,所以伟人就是伟人,总能结合实际情况,抓住重点,解决问题。。。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1927年10月2日,毛泽东在三湾接见了井冈山当地武装首领袁文才派来的三位代表龙超清、龙国恩、陈慕平。

袁文才是活跃在宁冈的茅坪一带的一支绿林队伍头目,他其实不算是绿林,更不是土匪,而属于反抗地主豪绅压迫的农民地方武装。袁文才和另一个井冈山的头目王佐不同,袁文才还是读过几年书的,在当时也算是一个知识分子。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袁文才生于江西省宁冈县茅坪一个贫农家庭。早年为反抗土豪劣绅的压迫,参加当地的马刀队,任参谋长。1926年秋,“马刀队”被编为宁冈县保卫团,袁文才任团总。同年9月,受湖南农民运动影响,在中共宁冈县支部的领导下,举行宁冈暴动,建立了农民自卫军,袁文才担任总指挥。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袁文才率农民自卫军在茅坪坚持斗争。1927年7月,会同王佐等率领的农民自卫军,攻入永新县城,营救了一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同时,成立了永新县革命委员会和赣西农民自卫军,袁文才任自卫军副总指挥。后来敌人反扑,袁文才带领农民自卫队保护中共永新县委负责人王怀、刘珍、贺子珍等撤回到宁冈茅坪一带,也就是井冈山地区。

毛委员在队伍三湾改编期间,曾给袁文才去过一封信,表达了要带队伍上井冈山一起干革命的想法。袁文才这次派代表来是对这封信的回应。代表也带来了袁文才的亲笔信。

毛委员:

敝地民贫山瘠,犹汪池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

敬礼!

这信写得文绉绉的,气势倒不小,挺符合袁文才的人设。大概他写这封信时,脑子里是三国中的那句,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据说主席当年看到此信时,哈哈大笑。对于袁文才表现出来的推脱之意,主席并未在意,也没有继续催逼。

1927年10月3日,改编后的工农革命军全体指战员来到了宁冈古城。 受到了中共宁冈县党组织负责人龙超清及群众的热烈欢迎;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1927年10月3日至5日,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在古城召开了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前委委员毛泽东、余洒度、余贲民、陈皓、宛希先等以及工农革命军营以上的干部;还有宁冈县党组织负责人龙超清等及袁文才的代表,共40余人。

会议主要内容初传达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外,着重讨论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问题。

要在当地建设根据地,必须要和袁文才等当地武装取得共识。因此,毛委员向龙超清提出同袁文才见个面的想法。龙超清当即赶到茅坪,向袁文才转达了毛泽东的意见;袁文才于是建议在茅坪与古城之间的大苍会面。看起来袁文才仍然是有不小的顾虑,既不愿让红军上山来谈,也不愿意去到红军驻地谈。

1927年10月6日,毛委员只带了7个人来到大苍,让袁文才大为安心。两人从上午10点谈到太阳下山,谈得非常充分。分手时,袁文才赠给毛委员1000块大洋,毛委员则赠送了100支枪给袁文才。这对袁文才来说,属于是雪中送炭,他最缺的就是武器。

1927年10月7日,工农革命军兵分两路,向茅坪进发。袁文才带领30多人,下山来迎接。等接到后,袁文才要毛委员坐轿,并换上袁文才妻子谢梅香专门为毛委员准备好的衣服。毛委员坚持不坐轿,也不换衣服,只换上了谢梅香准备的那双新布鞋,走在队伍前面。到了1956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再次见到了谢梅香,尊称其为袁嫂子。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当天晚上,毛委员参加了宁冈县党组织召开的党员大会;会后在住地八角楼中接见了在茅坪坚持斗争的共产党员贺敏学、王怀、刘作述、贺子珍等;

1927年10月上旬,进驻茅坪后,工农革命军算是有了稳定的后方基地,在短暂休整后,部队轻装上阵,开始了沿湘赣边界各县的游击活动。在活动至炎陵水口村时,师长余洒度、团长苏先骏等重要干部竟不辞而别,对部队影响很坏。毛委员遂决定挑选一批骨干发展入党,以稳定队伍,巩固三湾改编的成果。这次水口发展的6名党员是赖毅、陈士榘、李恒、欧阳健、鄢辉、刘炎。

余洒度投靠蒋介石,后因贪污军饷、贩卖鸦片等罪名,被处以死刑;苏先骏则在1930年被红军击毙;

水口入党的六位战士当中,陈士榘开国上将,赖毅开国中将,刘炎曾经担任新四军一师的政委,粟裕的搭档,1946 年因病去世,欧阳健曾经担任红五军团 37 师的政委,1932年在攻打赣州时牺牲,李恒则在井冈山时期就已牺牲,鄢辉在井冈山时期作战勇敢,很受重用,负重伤后被秘密送到长沙救治,后因情况变化,部队转移,未能归队。后回老家务农,解放后在长沙邮电局工作。

1927年10月22日,在遂川西部的大汾镇,工农革命军受到遂川县反动武装靖卫团团总萧家璧部的突然袭击。三营营长张子清、副营长伍中豪奉命向敌人反击,结果在完成反击撤退时和大部队失散。原来是匆忙之中走错方向,向南转到了桂东。没想到歪打正着,正好在桂东附近遇到了朱德、陈毅所率领的南昌起义的余部。三营就留在朱德军中整训补充,12月才离开朱德部,辗转到茶陵,归还建制。

这个萧家璧,和红军纠缠了很久,给红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后来盘踞在井冈山多年,直到解放后才在主席的亲自过问下才将其镇压。

1927年10月23日,毛委员率领着仅剩200余人的残部,在荆竹山遇见了王佐部的侦察队队长朱持柳,终于再次安顿下来。

王佐是井冈山地区的另一支当地武装的头领,和袁文才关系密切,两人是结义兄弟。袁文才在井冈山麓的茅坪,王佐在井冈山上的茨坪,互为犄角,遥相呼应。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王佐出生于江西遂川县一个贫农家庭,早年学过裁缝,后在井冈山拉起队伍,与土豪劣绅作斗争。1927年初,在大革命影响和遂川县农民协会劝导下,将队伍改编为农民自卫军,配合袁文才率领的宁冈县农民自卫军开展武装斗争。曾带队协同宁冈、安福、莲花等地农民自卫军攻进永新县城,营救了一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后任赣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

1927年10月24日,为了部队上山后能与山上民众以及王佐部搞好关系,防止违反群众纪律事情发生,毛泽东于部队出发前,第一次向官兵们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

第一、行动听指挥;

第二、筹款要归公;

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这是我军历史上首次提出三大纪律,非常具体,具体到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当然也产生了一些歧义,有的战士问:红薯不行,其他的是不是可以?所以后来改成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1927年10月27日,毛委员率领工农革命军进驻茨坪,受到了王佐及农民自卫军的热烈欢迎。毛委员当即决定赠送70支枪给王佐。王佐没读过书,比袁文才更豪爽,更直率,毛委员经常与王佐谈心,让王佐大为敬服,多次表示毛委员是他王佐心目中最敬佩的人。茨坪也成为了红军所开创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1月初,毛委员回到了茅坪,在象山庵主持召开了永新、莲花、宁冈三县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会议中心议题:重建和恢复边界党的组织,开展群众武装斗争活动。

1927年12月,红军在砻市创办了军官教导队,教导队队长由黄埔四期生吕赤担任;陈士榘、张令彬、陈伯钧担任区队长,党代表是蔡钟。学员共有100余人,都是从部队里及地方武装中选派的基层指挥员和积极分子;其中包括谭震林等。

教导队第一期办至1928年2月下旬,直至“八月失败”后才在茅坪又办了一期,当时,工农革命军已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教导队亦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军官教导队。

教导队的第一任队长吕赤不幸在1928年3月间死于一起枪走火的意外事故,教导大队长便改为梁军担任,副大队长为周子昆,党代表蔡会文。

在炎陵之战中,区队长陈伯钧缴获了一把锈迹斑斑的手枪,陈伯钧兴奋地将这把枪展示给吕赤看。陈伯钧和吕赤的关系很好,两人既是四川老乡,又是黄埔校友。吕赤看这把枪实在太破,还嘲笑了陈伯钧几句,陈伯钧不服气,反复擦拭,终于看起来像一把能用的枪了。

等吕赤开完会回来,陈伯钧兴奋地朝吕赤举起了手枪炫耀,谁也没有想到这把锈得几乎不能用的手枪里居然有子弹,吕赤被击倒,再也没能醒过来。

当时士兵委员会的决定是,判陈伯钧死刑。毛委员赶来对委员会说:已经死了一个黄埔生,难道还要再死一个?正是需要他们为革命事业出力的时候。。。经毛委员劝说,士兵委员会改变决定,给陈伯钧重重打了20下手心,让他戴罪立功,此事遂宣告了结。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陈伯钧后来知恩图报,英勇无畏,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27年12月,工农革命军一团进攻茶陵,遭遇很大困难,恰逢从朱德部返回的原三营赶到接应,遂全军撤退到湖口休整;

三湾改编之后,三个团缩编成一个团,首任团长是陈皓。上了井冈山后,成为井冈山初期最高军事负责人。因条件艰苦,形势严峻,陈皓的思想发生动摇,对革命悲观失望,茶陵之战退到湖口后,陈皓,徐庶、黄子吉和团里的其他军官宛希先、张子清、伍中豪展开激烈的争论。陈皓最后强令部队南撤,企图投靠敌13军方鼎英部。

正在危急时刻,毛委员在陈伯钧的护送下率部赶到,当晚在湖口召开连以上干部紧急会议,因截获了方鼎英部派人送给陈皓的复函,陈皓等人叛变阴谋暴露无遗,陈皓、徐庶、韩庄剑、黄子吉四人遂被逮捕,12月29日,陈皓等四个叛徒在砻市沙洲被处决。由张子清接任第一团团长。

1927年11月28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下设民政、财经、青工、妇女等部门,由谭震林任政府主席。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建立,开创了中国苏维埃运动在农村建立政权的先河,标志着井冈山斗争发展到了建政阶段,为以后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一)——井冈山的1927

1927年12月底,毛委员在砻市群众大会上,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讲话。他先是表扬了红军战士们在茶陵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又指出了其中一些严重的不足,最主要就是,只顾着作战,忽视了宣传工作及发动群众。。。

他随即逐条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组织革命委员会,组织游击队、赤卫队。”

后来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生产,就是由此而来。不仅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动员提供了坚实支撑,最终为实现革命目标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基础。

井冈山根据地的来龙去脉(二)——井冈山的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