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榆河上游由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三条支流汇合而成。如以温榆河的最远发源处——东沙河的源头延庆区西二道河乡南部山区为源头,全长约103公里。流域总面积4423平方公里。

      温榆河干流始于上述三条支流汇合处的沙河水库,以通州“五河汇合处”为终点,全长约47.5公里。其间又有讲礼河、蔺沟河(葫芦河)、方氏渠、清河、龙道河、坝河、小汤沟等支流汇入。温榆河干流及其间的支流,流域面积2478平方公里。

Image

(1)温榆河乃北运河上源

      温榆河属于北运河流域,为北运河上源,亦是北运河的三大支流之一。北运河的另两大支流分别是通惠河和凉水河。北运河三大支流都在北京市范围内。

Image

      温榆河流淌到通州北关的“五河交汇处”,与通惠河、小中河一起将水献给北运河,共同构成北运河的上游水源(简称上源)。北运河接纳不了的水将从运潮减河流走(流向潮白河)。这就是通州“五河交汇处”的总体水文状况。

Image

(2)温榆河的古称

      温榆河有“百泉水”“湡水”“清夷水”“温余水”“温水”等古称。

      温榆河发源于京郊西北山区,因其源泉和支流众多,传说古人称其为“百泉水”。

      传说——仅仅是传说——尧舜都曾定都幽都。幽都地处太行山脉之阳,亦即现今所述的“北京湾”一带。此地有“帝都之山”、“幽都之山”与“燕山”等名山。北京古称“幽州”即缘于此。有人认为,《山海经》中的“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马”之说,就是讲的温榆河。由于湡、浴二字古音相近,故古人将其称为“湡水”。
      又说,秦始皇东巡路经“关山”一带,称此河为“清夷水”。
      文献表明:“它的名称最早正式见于《汉书·地理志》与汉代桑钦编撰的《水经》”“……首次载于史册之初名为温余水,简称温水”。
      为何称“温余水”?古代,温榆河干流北侧汤山一带有温泉,通过葫芦河汇入温榆河干流。又因温泉水量较大,致使干流也可“寒冬不冰”,故而得名“温余水”。
      至辽代,温榆河始为今名,简称榆河,俗称富河。

Image

Image

      现今的葫芦河(蔺沟河),下游河道正对昌平蟒山

Image
      葫芦河入温榆河口处的大桥。

Image


(3)温榆河溯源
      温榆河上游的三条支流,人们习惯上将北沙河称为正源,将南沙河和东沙河称为别源。

Image

Image

      由地图上看,被称为“别源”的东沙河,其发源地似乎比北沙河的发源地还要远些。

Image

      正源之说有二:一是将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的青龙泉作为北沙河的发源地。如果以此为源头,温榆河全长(由青龙泉至通州拦河闸桥)为90.5公里。

      二是以北京市延庆区南境“居庸界”山诸泉为北沙河的发源地,全长约97.5公里。

Image


      被称为“别源”的东沙河,其发源于延庆区西二道河乡南部山区。如果以此为源头,温榆河全长约103公里(详见《京杭大运河之旅:(二十一)东沙河之1:温榆河上游最长的支流(再修订稿)》)。
      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应将这个“别源”——延庆区西二道河乡南部山区,作为温榆河的发源地。

Image

(4)温榆河干流的起点与终点
      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三河汇流处为沙河水库。沙河水库大坝被定义为温榆河干流的起点。

Image

      闸坝泄洪时的情景。温榆河干流由此开始,浩浩荡荡流向通州“五河交汇”处,并融入北运河。

Image

      北京“23·7”强降雨过后,沙河水库闸坝被纳入温榆河改造工程。

Image

      现正在加紧施工,计划2025年底完工。

Image

      温榆河干流,由沙河水库闸坝始,到其与北运河的交接处即通州北关拦河闸桥止,全程47.52公里。
      下图为温榆河终点里程碑,位于通州拦河闸桥西桥头,标号为“K47+520” (K为Kilometre的缩写),即47.52千米。

Image

Image

      站在温榆河口的“温榆河桥”上观看通州北关的拦河闸桥。温榆河上有多座叫“温榆河桥”“温榆桥”的大桥,此将来文细述。

Image

       拦河闸桥“闸桥一体”。桥为六孔T梁刚板桥。

Image

      闸为十二孔升降闸。

Image

(5)温榆河的流域范围与主要来水

      温榆河上游由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三条支流汇合而成。温榆河干流沿途依序有讲礼河、蔺沟河(葫芦河)、方氏渠、清河、龙道河、坝河、小汤沟等支流汇入
      温榆河支流主要涉及北京市的延庆区、昌平区、海淀区、怀柔区、顺义区、朝阳区、通州区,计7个区。另外,南沙河流域的一角属于门头沟区;亮马河(——坝河支流)从东城区东北角流过,由此共涉及北京市的9个区。
      温榆河流域总积为4423平方公里,占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27%。
      温榆河干流局部景观。

Image

Image


      除沙河水库的来水外,温榆河干流区域水量较大的支流,一是清河,二是坝河,三是蔺沟河。如下三图分别是清河、坝河、蔺沟河入温榆河口。

Image

Image

Image

      另外,还有数以百计的排水沟,为温榆河提供了大量的水。

Image

Image
(6)北京历史上开发较早的河流
      温榆河是北京历史上开发较早的河流,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其名称最早正式见于《汉书·地理志》与汉代桑钦编撰的《水经》。
      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第一次对温余水源流与其各大支派,进行了周密详实的考察论证。从此之后,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古代文献中有关开发利用温榆河的记载便屡见不鲜。

Image

我是一条古老的河流(节选)
作者:远帆
我是一条古老的河流
我散漫在原野上
像如歌的行板…… 
我没有齐整的岸柳砌石
我不是地图学者比着直尺
划下的一条精确的线段 
我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每片波涛每朵浪花每条行进的路线
失败助我识别着道路
像密林中艰难的行蟒
我自有铁的约束
——向前
我是旭日前金子般烁动的欢呼呵
我是月夜里恬静温馨的感念
我拥有满河的星斗
我容得下整个的宇宙
在每一个晴明的夜间

Image

(7)温榆河古代漕运
      东汉时期的曹操是开发温榆河漕运的先驱。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乌桓进犯幽州地区,袭扰重镇居庸关。曹操下令把河北境内的滹沱河和北京地区的沙河连接起来,这样解决了漕运的关键问题,士兵和粮草即可以从河北境内临漳出发,沿水路直接抵达北京昌平,一举平定了叛乱。
      元明清三代,北京地区逐步形成了北运河的水源体系和其上游的漕运系统。温榆河作为北运河的航运水源及京城北部的漕运通道,元明清三代都曾发挥重要作用。
      按照形成时间的早晚,北运河上游漕运系统主要包括温榆河——坝河漕运(元代)、通惠河漕运(元代)、温榆河——南沙河漕运(明代)、温榆河——清河漕运(清代)、潮白河漕运(清代)。

Image

      《漕运温榆河——元》:郭守敬,经过详细勘探测量,终于发现在温榆河水系上游,沿北山和西山山前地带,有白浮泉等众多泉流散布。

Image

      明永乐七年(1490年),明成祖朱棣为了在昌平修建陵寝和驻扎守军,首次大规模疏浚温榆河主河道,使漕粮由通州沿温榆河上溯到沙河巩华城。同时,在巩华城设奠靖仓,在居庸关设边关粮仓;先由奠靖仓收纳漕粮,然后再转交驻军或居庸关军仓。

Image

      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朝廷派军士3000人,进一步疏通了南沙河——温榆河至通州渡口的70公里河道。从此,昌平驻军及守陵、建陵军民的口粮,便由江南经北运河直抵南沙河安济桥下。万历年间,为加大南沙河水量,又将小清河引入南沙河。此后,由温榆河干流到南沙河的水道,便成为京北一条水路运输动脉。
     同时,商船也可沿此河道行驶。明·蒋一揆《长安客话》称:“沙河东注与潞河合。每雨集水泛,商船往往从潞河直抵安济桥下贸易,土人便之。”文中“潞河”,明朝后期改称“北运河”。

      2001年12月21日《北京日报》报道:在顺义县古城村北,温榆河东岸,挖掘出导流石槽、砌石等一批古代建筑遗址构件。经文物专家勘察现场及查阅史料后断定,这是明代漕运码头的遗物。此次发现,首次以实物形式见证了温榆河历史上作为漕运的重要功能。

      清代由于京北驻军的需要,始终保持着河道的漕运功能。现今,在昌平区沙河镇白各庄村北,温榆河南岸,仍保留有名为“御码头”的古迹。
      昌平区是清朝皇帝“木兰秋狝”,北巡去往承德避暑山庄的必经之路,温榆河上面的御码头,便是康熙皇帝乘船游河的见证者。
      由于实施“温榆河规划提升工程”,御码头被暂时封闭了起来。

Image

      如下是御码头的百度图片。

Image

Image

      清河是温榆河的支流,由西向东,在今朝阳区沙子营入温榆河。清朝入关后在清河镇及周边驻有重兵,由通州码头始,沿温榆河——清河至清河镇的漕运,成为京北地区最重要的漕运通道。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开会清河,起水磨闸,历沙子营,至通州石坝上止。中建七闸,闸夫120名,运通州米经通流河至本裕仓。”
      本裕仓在今清河镇东南一里的仓营村,当时被称为京北第一。驻圆明园八旗护军、蓝靛厂火器营和香山健锐营的军粮都由本裕仓供给。

Image

      温榆河作为京北漕河运输动脉(温榆河——清河、温榆河——南沙河),一直到晚清光绪初年才停止。
      温榆河不仅是元明清三代王朝的漕运要道,而且由于其水质洁净、清澈,还是京城的重要饮用水源。
(8)温榆河水利小史

      金大定10年(1170年)疏浚温榆河下游。

      元至元元年(1264年),疏凿从通州沿温榆河北上至北沙河的水道。

      明隆庆6年(1572年)至万历6年(1578年),为给明陵守军运粮,两度疏浚水道。

      清康熙年间开浚清河水道,温榆河水道上段逐渐淤废。

      清末,发展陆运,温榆河水道淤塞,常泛滥成灾。

      1939年因连降暴雨致使两岸一片汪洋。

      1949 年后,在河上游山区陆续修建6座中小型水库,疏挖河道46.4公里,河槽过流量400~938立方米/秒。筑堤总长66公里,排洪流量975~1450立方米/秒,境内温榆河沿岸提水灌溉农田1.9万亩。

      1963年洪水冲毁温榆河大堤14处,累计决口长度795米。

      1963年后沿河四乡建起多处扬水站、引水渠等。

Image

小资料:什么是水利?
      水利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末期问世的《吕氏春秋》中的《孝行览.慎人》篇,但它所讲的’取水利’系指捕鱼之利。约公元前104~前91年,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成《史记》,其中的《河渠书》是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司马迁感叹道:’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并指出“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从此,水利一词就具有防洪、灌溉、航运等除害兴利的含义。
      1933年,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第三届年会的决议中就曾明确指出:“水利范围应包括防洪、排水、灌溉、水力、水道、给水、污渠、港工八种工程在内。”其中的“水力”指水能利用,“污渠”指城镇排水。进入20世纪后半叶,水利中又增加了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环境水利和水利渔业等新内容,水利的含义更加广泛。
      因此,水利一词可以概括为: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和水域进行控制和调配,以防治水旱灾害,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研究这类活动及其对象的技术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称水利科学。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称水利工程。

Image
个人简介:毕于运,姓毕,辈于,名运,字行云。江苏丰县小毕庄人。
业余生态:焚香读书,品茗酌酒;远足亲水,访古问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