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通惠运河永济,是大运河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馆,毕竟要对得起名字的响亮,至于首都博物馆东馆标签的作用就是给自己带来一些非凡的展品。

当我到达门口恰好遇到官方讲解刚刚开讲,无奈前面三个馆已经消耗我太多能量,必须休战片刻。等我再次入馆,讲解已经来到隋代的大运河,随即跟上脚步,畅游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京杭大运河,至今1400余年历史。始于战国邗沟,历经隋、元、明、清修缮,贯通长江、黄河、淮河,连接北京与杭州,承载千年交通重任,见证朝代更迭,是中国古代水路工程的杰出奇迹。接下来一起看看国宝和小乐趣。

NO.1铜坐龙

来自金代,如果看了2024年春晚,就会很熟悉这条龙。为青铜实心铸造,龙首、猪嘴,口内含珠,独角披鳞,双肩有翼,足作五爪,绞股双尾上翘,底部有四个钉孔。它出土于西城区白纸坊金中都宫殿主殿大安殿遗址,推测属宫殿建筑柱头饰件,是北京870余年建都历史的珍贵物证。

除了这个,还有一个铜坐龙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两尊坐龙在总体造型和制作工艺上极为相似,但北京这尊明显更多吸收了中原流行龙的特点。

对了,某天路过法源寺遗址,偶遇两尊大型铜坐龙,虽不完全一样,不耽误我开心。

NO.2清同治景德镇窑青花御窑厂图圆瓷板

不说工艺,就这直径72.5厘米的体量就让人大为吃惊。圆瓷板上面绘制了丰富的图案,展现了景德镇御窑厂及周边的繁荣景象。

讲解员麻溜地边指边讲瓷板上的内容,听了个热闹,印象深刻的要数写着“指日高升”的戏台。

NO.3“子刚”款白玉夔凤纹卮

这个杯子是第二次见到了,上次是在首都博物馆。至于为什么这么肯定,因为这是北京地区出土的唯一的一件带有“子刚”款的玉器。相同款式的白玉夔凤纹卮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和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因此断定是陆子冈的仿古作品。

陆子冈是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琢玉工匠,他身怀绝技的一个特点,就是每完成一件作品,都会在器物上留下自己的款识,皇家用品也不例外。因此他得以留名青史。

NO.4清乾隆款景德镇窑外粉彩内青花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

圆明园的遗物,1860年英法联军掠走,2000年北京市文物商店总店在香港购回,捐给首都博物馆。

瓶颈绘粉彩青地粉彩缠枝花卉及如意云头装饰带,其他部分施紫金釉,上绘黑彩及金彩缠枝花卉。外层腹部六面各有一镂空粉彩花果纹开光,绘灵芝、佛手、桃、枇杷等瑞果。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这件器物难就难在成型工艺非常繁复,需多次上釉多次入窑烧制而成,烧制成功极为不易。

NO.5石宗壁墓志

很不起眼,但对于通州却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通州乡贡进士朗郑肩撰”“大定十七年四月四日,葬于通州潞县台头村新茔”……这方墓志两次提到了通州,是北京发现的最早关于通州的文字记录,是金代通州建置的重要实证。

NO.6青玉土浸七梁冠

冠青云质,局部呈姜黄色,冠顶琢“七梁”,故名“七梁冠”。来自唐代的七梁冠,它装扮了哪位翩翩公子?

NO.7运河上的水闸

《两京十五日》的故事就是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北,过程中马亲王对船只的过闸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写,当时内心也幻想过浩大的场面,但远没有亲眼看到实物来的震撼。

这样的水闸意在解决上下游水位不同的情况。假设现在要南边的运河向北流动,那就通过水闸提高水位让船进入黄河河道中;如果北边的船想来南方,就把水位降低,让其进入南方的河道,再利用之前设置的弯道,下游河流减缓水势。但船只路过堤坝区域时只能通过人力畜力来前行。

顺带一提,在布展的最后将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八省文化特色都做了相应展示,让人打开眼界。我借此也重新认识了为的家乡——河南。

阿淼写于2024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