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先就“国民政府”及其委员制度之由来、委员人选之确定,作一番简单地梳理:

1925年3月12日,著名的棉湖大战前一日,孙中山因肺癌于北京辞世。

6月5日,建国滇军总司令杨希闵、建国桂军总司令刘震寰发动叛乱。

6月13日,杨、刘之乱被敉平。

次日,即6月14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政府定名为“国民政府”。

6月15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议决改组“大元帅府”为“国民政府”。

6月19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议第十次会议根据常会决议,遂再次修正十四日之决议。议定国民政府实行委员制,“以委员若干人组织会议,并于委员中推举一人为主席”。

6月21日,汪精卫、廖仲恺、胡汉民、许崇智及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商议改组政府,并议定国民政府委员人选。

6月24日,胡汉民以代理大元帅的名义发表通电,接受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政府改组决议案。

7月1日,国民政府于广州正式宣告成立。

同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公布国民政府委员、常务委员及主席人选。推定汪兆铭、胡汉民、张静江、谭延闿、许崇智、于右任、张继、徐谦、林森、廖仲恺、戴传贤、伍朝枢、古应芬、朱培德、孙科、程潜等16人为国民政府委员。以汪兆铭、胡汉民、谭延闿、许崇智、林森等5人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以汪兆铭为国民政府主席。

民国的政坛实在是乱象频出,这一份委员名单并没有固定多久就迅速地发生了变化。

8月20日,中国国民党的左派领袖廖仲恺被刺杀身亡;9月2日,胡汉民与许崇智都因“廖案”一事而被迫离职。于是,伍朝枢、古应芬二人遂由委员而递补为常务委员。

次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议议决增补邓泽如为国民政府委员。

9月2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议再次议决,增补宋子文、李宗仁、黄绍竑三人为国民政府委员。

此时,国民政府委员共有17人,常务委员5人(汪兆铭、谭延闿、林森、伍朝枢、古应芬)。

图片
图片
国民政府主席:汪兆铭
图片

国民政府常务委员:胡汉民

图片
国民政府常务委员:谭延闿
图片
国民政府常务委员:许崇智
图片
国民政府常务委员:林森
图片
递补之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伍朝枢
图片
递补之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古应芬
图片

国民政府委员:张静江

图片
国民政府委员:于右任
图片
国民政府委员:张继
图片
国民政府委员:徐谦
图片
国民政府委员:廖仲恺
图片
国民政府委员:戴传贤
图片
国民政府委员:朱培德
图片
国民政府委员:孙科
图片
国民政府委员:程潜
图片
增补之国民政府委员:邓泽如
图片
增补之国民政府委员:宋子文
图片
增补之国民政府委员:李宗仁
图片
增补之国民政府委员:黄绍雄
图片
《国民政府建制职名录》里1925年的国民政府委员名单
这份名单,细细挖掘的话,是可以发现好些有意思的话题的。
1、汪精卫
1925年的国民政府,强调的是“以党治政、以政治军”,即党管政府、政府管军队。而彼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在党内是中央执委、政治会议主席;在军中,是军事委员会主席。无论党、政、军,均居领袖地位。孙中山去世后的三位党内大佬,以汪最为得势。胡汉民、廖仲恺与之相较,均略逊一筹。而此时的蒋校长,在党内并非中央执监委,在政府委员中亦无其名,在军中也尚未一家独大(“驱许”、二次东征、三二〇事件等均未发生)。
明乎此,就不难明白,国民政府开局之时,汪精卫拿到的是怎样一副好牌。
2、许崇智与谭延闿
和汪精卫一样,在党、政、军三方面都有资历的,还有许崇智和谭延闿。但随着“廖案”爆发,许被牵扯其中而无奈离职,军中原有势力也被肢解吞并。而谭对蒋介石采取的是合作态度,不但势力得以保存,后来在汪蒋之争中因支持蒋而成功上位,当上国民政府主席,最后在中原大战时又适时去世,也算是善终了。
3、并非中央委员的国府委员
虽然国民政府讲究的是“以党治国”,但在党内位列中央委员,却并非是充任国民政府委员的必要条件。国民政府的委员中,伍朝枢、古应芬、徐谦、朱培德、程潜、宋子文、孙科等7人,都既不是中国国民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也不是中央监察委员,但完全不影响他们在政府的委员会中有一席之地。
4、李宗仁与黄绍竑
作为最早加入广东政府的地方势力,新桂系的两位大佬得到的酬庸,即位列国府委员。有意思的是,李、黄二位拥兵数万,实力虽完全不逊于谭延闿、朱培德、程潜、李济深、李福林等各位军长,但却并没能如诸人一般,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一员。这一人事任命的细节,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政治信息,就颇耐人寻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