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首忆童年
第二章 异地上中学

第三章 下乡当知青

第四章 参军到部队

第四节 新兵连

1.新兵训练
2.新兵学习

3.新兵生活

新兵连一天的生活就是起床、出操、整理内务、洗漱、早饭、上午操课、午饭、午休、下午操课、晚饭、晚点名、班务会,然后就是睡觉。在部队生活与在家不大一样,你地学,你地适应,适应了也就习惯了。

学吃饭。吃饭用学吗?张口就来,不是那么回事,你地学。连里训练紧急集合多在夜间进行,但有时候也在白天进行。有一天中午,全班人正围在一起吃饭,嘴快的半碗下了肚,嘴慢的刚吃一两口。突然,全连搞紧急集合,“嘟——嘟嘟,嘟——嘟嘟!紧促的哨声把我们惊呆了:吃饭时间不可能搞紧急集合吧?楞怔的时候,谭班长大声喊:“放下碗!快,楼下紧急集合!”我们快速跑到楼下集合。值班排长带着全连新兵在操场走了两圈,解散!当我们回到班里准备继续吃饭,一看,除每个人碗里吃剩下的饭,其余都被炊事班收走了。那天,因为紧急集合,谁也没吃饱,还得饿着肚子训练。打那以后都惊心了,饭吃得很快。

炊事班周末会调剂一下伙食,吃一顿不掺高梁米的纯大米饭,再炒个木耳蒜苔什么的。听说吃好的,都想多吃点,当值日人员把装米饭的桶抬到走廊吹响开饭哨声时,早做好准备的我们每人都把碗盛得满满的,甚至冒尖。老班长们则只盛半碗。担心饭桶里的大米饭被人们盛完,都想快点吃完第一碗再去盛一碗,可这刚出锅的米饭烫嘴啊,碗里饭多晾的慢吃的也慢,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相反,老班长们盛了半碗饭,晾得快吃得也快,第二次碗都盛得满满的,等我们盛第二碗的时候,饭桶里己经没饭了,本想多吃点,还是没多吃上。

好饭想多吃,爱吃的饭也想多吃。面条,我们都爱吃。那天晚上开饭了,当一桶又一桶面条抬进走廊那一刻,人们就尾随其后,紧盯着饭桶里的面条,盯着上面飘着的猪肉和鸡蛋蔬菜。饭桶一放下,像狼一样扑过去,弯腰低头用饭瓢和筷子夹着面条往自己碗里捞。排长喊了几声都没喊住,赶紧上去往开拉人,结果让后面的人挤的把棉帽子掉了饭桶里。连长一看火了,一声哨响,全连楼外集合,把我们训了一顿,饭也没吃,各班带回开班务会,凡是抢饭的都做检查。唉,为吃一碗面,落了这么个结果。

“好吃不过饺子。” 大年初一,连队安排吃饺子,把我们乐的一下感觉到了浓郁的年味。一个连队上百张嘴吃饺子,光靠炊事班是包不过来的,普遍采取分工协作的办法,即炊事班负责切剁肉菜调好馅,然后把面粉和馅儿发给各班,由各班自己包。

虽然吃饺子要自己动手,但都会兴奋不已,各班早早的就把面和馅领回来,去得早的还能捞上个炊事班的面盆、菜盆,去得晚的只能用洗脸盆啦。班里有一张三屉桌子,那是给班长配备的,我们就把它当作案板,上面铺上报纸擀面皮,没有擀仗,去炊事班找来醋酱油瓶子代替,大家围在一起七手八脚动起手来。我们班有4个人下乡当过“知青”,有过轮流做饭经历,严然就以“大师傅”自居了。说实话,包出来的饺子还真像那么回事。不会包的战友,就跟着学。擀面皮的擀面皮,包饺子的包饺子,虽然笨手笨脚,却干得非常认真起劲,擀出的面皮有的圆有的方,有的长有的短,有的薄有的厚,三尖八拐,啥样的都有,包出的饺子更是五花八门,形状怪异,有的象老鼠,有的象小鱼,有的象猫耳朵,大小不一,薄厚不均,有的还破了肚,露出了馅。实在没有个看相。可大家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艺术创造却十分看重,珍爱有加,生怕给弄烂了不好下锅。包饺子的过程就像联欢,有说有笑,人人喜上眉梢、个个笑逐颜开。

当各班都包好饺子时,已是上午11点多,按炊事班的要求,各班端着自己包好的饺子,排队到炊事班去煮,煮好的饺子再端回班里吃。炊事班给配好了辣子、蒜泥、酱油、醋等混合蘸料。

各班带着自己的“作品”纷纷来到炊事班,炊事班只安排了一个人负责烧火,煮饺子的事自行操作。轮到我们班了,将所有的饺子一股脑地倒进锅里,副班长拿个大勺子不停地推动,我和其他两个战友围在锅台周边,等煮熟捞到盆里端回班里放在桌子上时,全班人围成一圈,就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有的战友还专门挑拣自己亲自包的饺子吃,你争我抢,好不热闹。

大年初二,连队安排我们去团部洗澡,这可是大快人心事!你想啊,走进军营都快两月了没洗过一次澡,浑身刺痒的难受。新兵们从早到晚几乎没有歇空,早晨跑操,白天列队、操枪、会操、投弹、瞄靶,摸爬滚打,汗流浃背。衣服脏了勤洗勤换,汗臭味了摆湿毛巾擦擦身子,每当这时,人们嘴里叨叨着,心里吩望着什么时候能洗个热水澡。

新兵连是个临时单位,不像基层连队可以养猪种菜补贴伙食,生活条件相对差些,所以,一部分肉菜来自基层连队赞助,洗澡也是爱的奉献。

团部的浴池,一次可容纳40多人。连里按顺序以排为单位,每排洗澡时间1小时。临出发前,班长告诉大家,每人带上1个洗脸盆,肥皂和毛巾。新兵连距离团部不足3里地,步走几分钟就到。排长看着手表,计算着时间,等我们三排到达浴池门口,二排的刚刚洗完。

我们排开始往里进,当掀开澡堂厚重的毡门帘,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只见一圈敞开式衣柜立在墙边、几张长条凳摆在柜前。一下涌入1个排的人,柜子不够用了,我和班友合用一个柜子,开始一层层脱衣服,棉袄棉裤,绒衣绒裤,衬衣衬裤,棉帽、大头鞋,满满塞了一柜子。进入澡堂里,热气腾腾水雾蒙蒙,中间一个大池子,已经有许多新战友在泡澡;四周靠墙装有一些淋雨头。几十个小伙子,生龙活虎地,像下饺子似地进到池子里。室外冰封大地,室内温暖如夏,热水一泡,皮肤舒张开,红红的,头上冒着热气。有的站着有的蹲下去,个子高的座在里面,每蹲下一个人,那水位就涨一块,一个挨一个,一会就挤满了,想把腿伸开那是不可能的,那池子里的水就溢了出来,把放在池子边上的肥皂都给冲跑了。那池子是水泥磨光的,也没贴磁砖,自然色,当年的条件就是这样。这时就听班长说:“十班的再泡十分钟,泡好了出来搓。”班友说:我给你搓澡呗。我说:我先给你搓。于是,我们从大池子出来,班友手撑在墙上,身子弓着,我从脖子开始,到背,到腿,一溜搓下来,黑条滚滚,把皮肤搓的红红白白。然后,我弓着身子,班友给我搓,他手劲大,把我肋巴骨搓的疼疼的,赶紧作罢。我俩各自打了一身肥皂沫,想用淋雨头冲一下身子,但都站满了人。这时又听班长喊:“时间不多了,不要等淋雨了,直接从池子里盛盆水一冲就干净了!”原来班长早有预料。

这次洗澡,就像流水线一样,一个小时全排都洗完了。可我们班有一个战友没有出来,这时班长进去了一会,他领着他出来了,看见他满脸的不高兴,很委屈的样子,全排列队回营房。

回到班里一问才知道,他洗澡时找不到自已的毛巾了,不知谁的一条脏毛巾放在池子边上没人要,没有办法就拿回来了。一条毛巾不值多少钱,关键是全连捡查内务,评比卫生,大家的毛巾都是白的,可他的毛巾脏兮兮的,影响全班的成绩。副班长和我们是一起的新兵,他安慰他说:“我的那条给你吧,我还有新的。”事到如此,我们才明白班长总是说拿好自己的肥皂和毛巾,放好自己的衣服,原来人多手杂,容易出差错啊!

我们新兵平时是不允许随便走出军营大门的。过年休息了,人们想出去会会老乡,唠唠嗑,逛逛公园,散散心,逛逛商场,买点生活用品。连长指导员理解新兵们的心情,适当放宽了“政策”,由各班掌握,班长批准可以出行,但不能单独一人,得两人一组结伴同行。我和班友要求出去买点生活用品,如牙膏、肥皂、信封、信纸之类。班长同意了。俩人走出营房没多远,瞭见市中心的联营百货商场,我们径直走了进去。商场分作4层,营业面积比较大,我俩圪溜在逛商场的人们中间,以少有的闲心悠哉悠哉地浏览着呈现在眼前琳琅满目的商品,转完了4个楼层,找到了洗涤用品专柜。我掏钱买了1支“中华牙膏”,班友也掏出钱要1块“胰子”(方言称肥皂、香皂为胰子)。女售货员听不懂,问:“姨子?什么姨子?”班友忙说:“闻的很香的胰子。”女售货员笑着摇摇头站在那不动。班友一脸迷茫,不知该怎么好,磕磕巴巴地说:“胰子就就是……胰子……”见此,我赶紧用普通话对女售货员说:“就是洗脸用的香皂。”“哦,香皂啊,早说不得了,一直姨子姨子的。”说罢,售货员自己又“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部队是个大家庭,来自五湖四海,因为各地方言语意不同闹出的笑话还真不少。听班长说,去年有个河南籍新兵去百货大楼买日常用品,跟一个女售货员说:“俺要个对象。”女售货员没听明白问:“你要什么?”新兵又说:“要对象。”女售货员一听,不干了,觉着这新兵蛋子竟敢大白天对自己非礼,气得不行,指着新兵骂道:“你混蛋耍流氓!我要告你!”这一下把新兵骂懵了,呆傻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后经反复解释,才弄清楚所谓“对象”原来就是照人的小镜子,是新兵老家土话,弄了一个大误会,让人哭笑不得。

过年这几天,大家上衔逛商场、公园、会老乡,在营区打蓝球、乒乓球、打扑克、下军棋、象棋,觉着一天过得挺充实。那年月,连队没有电视机,个人没有手机,晚上又没安排集体活动,个人闲着不由得就想家。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还没完全适应部队生活习惯的我们这些新兵无法与亲人一起过年,想家的思绪更如野草丛生般惶恐焦灼。有的脸朝着家的方向,目光透过明亮的窗户玻璃举目遥望,有的半躺着木呆在那里,更多的人拿起笔,展开纸,支开小板凳,趴在床边写家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交通不便利、通讯不发达的那个时代,书信是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思念的主要方式。新兵信多是部队的一个独特的现象,写信和读信成为新兵们闲余时间里最大的乐趣和期盼。每天中午,新兵连通信员小张将报纸信件送到班里时,我们就蜂拥而上,争着抢着看有无自己的信件。如没有自己的信件,心情就相当的低落,默默地坐到了一边;当有自己的信件时,心情就格外的激动,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迫不及待地拆开阅读。

读信的心情各不一样,有泪有笑,有爱有怨。母亲的信,大多关心的是有关吃喝拉撒睡这些方面的锁碎事情,给人一种“儿走千里母担忧”的感受。父亲的信,一副严父的面孔,来信教肓我必须听首长的话,必须遵守部队纪,必须刻苦训练,尽是些严格要术,感觉不到一点温情。同学或朋友的信,赞美的、夸奖的话多一些,诸如,“你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这是同学们骄傲!”“你穿上军装的样子阳光帅气,令人羡慕!”“好久没见,非常想念。”这些话听着畅快,因为人都爱听好听的,至于说想念,那道是真的,非常想念就有点夸张。兄弟姐妹的信,除了问候,多以自己的亲身历经或听到见到的以事说理,助你成熟成长。亲戚的信,感觉多了一份亲情,多了一分关心。女朋友的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爱慕之情,就像一团火在心中升腾,继而化作对未来的憧憬。在我周围的战友中还没有交到女朋友的时候,我却能与女朋友鸿雁传书,倾心交流,无疑多了一份自信与自豪。女朋友的信,我总是捧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任何伟大的文学作品都不能像她的信一样让人一遍又一遍地仔细阅读。夜里站岗时,一个人小声地读;睡在床上想她的时候,悄悄用手电筒照着默默地读;闲暇无事的时候也会读。读她的信感觉快乐、幸福,但有时也会有另一种感受。

我写的信比较多。因为我觉着应该给家人、亲戚、同学、朋友写信汇报我参军的喜悦和部队的生活情况;然后就是别人给我来信,那么我得给回信,要不显得咱没有礼貌了。一个月要写30多封信,平均每天1封。我当兵那个时候,义务兵还没有免邮费邮信待遇,邮一封信要花8分钱,从邮电局买邮票贴到信封右上角处,上边写收信人地址(或加工作单位名称),中间写收信人姓名,下边写寄信人地址(或加工作单传名称)。信寄出去7/8天能收到。我们新兵入伍第一年,每月发6元钱津贴,只能买些日常生活用品,如毛巾、肥皂、牙膏、牙刷、信封、信纸、邮票。刚到新兵连第一个月,寄出两波信以后,部队发给我的津贴费花了个尽光,没钱买邮票信就寄不成了。平时,我和女朋友的书信你来我往刚好半个月一封,因为我半个月没写信让女朋友等急了。她来信关切地寻问我一切安好吧?!我原本打算下月发了津贴买了邮票再写信,这会怕女朋友为我操心,就跟战友借了张邮票赶紧给她回了信。信中告诉她:“我在部队一切都好,请放心!”还解释说:“我花得没钱买邮票了,所以没有及时回信,要不你先借我些邮票,下月发了津贴还你。”信寄出半个月,她回了封挂号信给我寄来30张邮票,这让我恢复了与外界的书信来往。

也许有人会问,没钱可以借钱啊?一是那个年代哪家生活都也不宽裕,从家当兵出来谁也没带多少钱,都靠部队每月发的6块钱。二是我生性不善与人借钱,怕瞧不起 。伸手跟父母要钱张不开口,按理说,自己都这么大了也该回馈父母了,眼下虽没这个能力  但也不能“倒打一粑  ”啊!再说了,别的战友能扛下来,自己也不应该有问题。当然,在生活方面,父母、亲戚、兄弟姐妹们有意要给我寄钱寄物,但我都婉言谢绝了,而且是报喜不报忧,并且说部队有纪律,是锻炼人的地方,不允许家人寄钱寄物。这么一说都理解了。

津贴发下来了,我去邮局买了30张图案好看的邮票装入信封内还了女朋友。半个月后她来信说:“上次给你寄邮票就说过,邮票送你了,不用还,你咋给我还回来了,我还是你的女朋友吗?!”这话的意思是我不把她当女朋友了,或者是说我离心离德了。我哪有啊!我立即复信说:“因为你是我女朋友,所以我才跟你张嘴借邮票。来到部队学习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借东西要还,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应该遵守纪律。你说邮票是送我的,那是你的心意,我心领了谢谢你,而我有话在先,是借你邮票,既是讲借那就讲还。邮票与朋友是两码事,分开来一码说一码,朋友要交,邮票要还。”后来,她给我来信还在说:“我们既然是朋友,彼此就不应该分你我。”这场由邮票引起的争论或者争辩没有得出谁对谁错的结论,但隨着时间的流逝也就不了了之了。

部队生活离不开唱歌,出操时要唱,就餐前要唱,晚点名要唱,班务会前要唱,行军路上要唱,开大会前也要唱,部队就是部队,要你唱,你就唱,不管你嗓子好不好,懂不懂乐理知识,反正你跟着学着张嘴唱,不用学“哆唻咪发嗦”,直接唱词。发音准不准不要紧,只要你扯着嗓子吼唱都行,声音越大越宏亮越好,要的就是这股子士气。拉歌是双方或多方群体之间的赛歌活动。它可以起到激励斗志,鼓舞士气的作用。每每一次学习会,一场联欢会,一个报告会,一回总结会,乃至放映电影之前的间隙,只要时间允许,都会拉开嗓门歌声四起。

那天,我们新兵一连(内蒙包头兵)、二连(陕西铜川兵)去团部看电影,大礼堂里坐满了战士和团机关官兵,可是电影还要等一会放映。此时,就见二连长高擎着手臂指挥起他麾下的战士唱响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毕,二连长就指挥着他的战士们激情高昂、整齐划一地叫阵起来:“东风吹,战鼓擂,二连从来不怕谁,敢叫一连快快快!

二连战士叫板,一连长坐不住了,站了起来,他把手一挥,振振有词,二连唱的好不好?战士们回应道,好!一连长又大声呼喊,再来一个要不要?战士们大声回应道,要!要!要!鼓掌。

二连长将起了一连长军, 你一首我一首, 我唱罢你登场!登场就唱我的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你来唱!

一连长看二连长穷追不放,而且要是跟着二连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会让对方小看我们没歌唱了,他灵机一动,把手一挥,将了二连一军, 一连唱歌没问题, 每次唱歌不重提。《志愿军战歌》我们唱, 打败美帝野心狼!

一连练过《志愿军战歌》二部轮唱,一排和二排对唱三排和四排,也是很有艺术的和气势的。

一连长指挥一排和二排,指导员指挥三排和四排。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顿时歌声划破夜空,二部轮唱、合唱,把这首歌推到了高峰。

二连长马上跟了上来,大声指挥道, 一连的歌声美不美?战士们回答道,美!一连的歌声好不好?战士们回答道,好!一连再唱要不要?战士们回答道,要!一连快,快!快!快!

战士们使劲喊道,快!快!快!一连长马上把手一挥,大声喊道,我们唱完你们唱,扭扭捏捏不像样!

一连的战士们又猛烈的鼓掌,齐声喊道,你们唱!你们唱!二连不唱,电影不放!

大礼堂里一片欢呼声,一阵热烈掌声。

二连长看到这个阵势,不再唱一首,恐怕不好交差。

他沉思片刻,举手起了一首《解放军军歌》歌曲,战士们跟着吼了起来。

在兵营,唱个音准声正很难达到,但是有声音才有力量,声音越大力量就越大,就越有战斗力,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二连的歌一停,一连长马上起了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一环扣着一环,一曲压着一曲。

一连的歌一停,二连没有拉歌,二连长起了一首歌《走向打靶场》,

这首歌明显的要比前两首歌合唱高难一些。但是,二连战士们唱的有力量,有气势。

这明显的是在跟一连飚起了歌声。

看来拉歌他们是不行的,一连长想,你们不拉歌,想用唱歌比垮一连也是徒劳的。

可是,二连的歌多声音大,也让一连有点紧张了。

一连长也不示弱,他把手又一挥,起了一首《说打就打》的歌曲。

合唱这首要比《走向打靶场》有力度,有气势。

一连的歌还没有落音,二连长就急急忙忙起了一首《打靶归来》歌曲。

二连长选这首歌分明是要结束这场拉歌比歌的活动,看电影才是今天的主题。

歌声唱罢,电影开演了。但那些连长排长们还在私下议论着,研究着唱歌拉歌技巧,如何把歌拉得响,唱得出彩。

周日的晚上,大家坐在班里有的聊天,有的埋头整理着东西,也有的在看书。只听连队值班员的哨音一响,班长说:“大家坐好了,开班务会!”开会了,先唱了首《战友之歌》,虽然就十来个人,但会议是认真的。唱完歌,班里出奇得静,都在等班长“开场白”。班长清了下嗓子说  :“同志们,现在开会!” 平时喜欢“训人  ”的班长,此时显得比较温和。班长让我们每个人汇报一周的工作、学习、训练、思想情况,做好人好事情况等。

多数人拘束,紧张,结结巴巴、吞吞吐吐说不出多少道道。班长不满意地说:“每个人都要找找自己的问题,重点从思想上查找问题的原因 。”有人发言了,嘴里嘟噜着,反正听不清楚。“声音大一点!”班长插了一句。“我思想不集中,走步总出错,今后一定改正。”班长听他说完以后开始点评,可是他点评了些啥谁也没听进耳朵里,因为每个人的脑子里琢磨自己说些啥。班务会是每周都要开一次,每次都要找问题查思想,以前的问题都找过了,再说出来怕班长说咱不认真,可这问题不查又不行,逼得没办法瞎编吧。有的说,我比别人吃的多,浪费了部队的粮食,实在不应该,我错了;有的说,我训练出了汗,没想到感冒了影响训练,拖了班里后腿;有的说,轮到我值日打扫室内卫生,可是没等我动手就让做好人好事的战犮抢在前头替我做了,我不积极,落后了;有的说,训练当中请假撒尿故意不用劲,拖延时间想偷懒一会;还有的说,上街偷窥路过的姑娘等等。班长听的不耐烦了,大声道:“说思想问题!”班友一看,就剩下他没发言了,这班长分明是说自己啊。于是,他正了正身子,又向上挺了挺,表示对班长刚才的话重视,大声地说:“班长,我一直思呀——想呀,还是思想不出问题呀。”这话音一落话引得哄堂大笑。班长也是一脸的苦笑,看着时间到了,宣布散会。

新兵都想要求进步,积极表现自己,如果能在班务会上受到班长表扬,又在全排点名中得到排长表扬,那可是人人想的事,如果能够受到连队嘉奖,更是值得荣耀得事。为了表扬,一些战友就抢扫把、抢墩布,每到清晨5点左右,就会悄悄爬起来,扛起扫把到院里或走廊里“划拉”起来,抢不到的,或拿出班里的垃圾挫斗,帮着一起清扫。做好事的人多了,抢扫把、抢墩布演变成了没有硝烟的“争夺战”,有些战友竞然在凌晨不到4点就起床,做好事的响动声影啊到其他战友休息,进而影响第二天的训练效果。后来连里规定,早不得早于起床前1小时,晚不得晚于熄灯后1小时,情况才有了好转。

班务会是战士们的小课堂。从班长到副班长,从新兵到老兵,这班务会参加多了,嘴皮子就溜了,口才就好了。在这里,大家的语言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了经常性的,带有实战背景的操练,大家学会了如何表达、如何倾诉、如何辩论、如何辩解,还学会了谦让、含蓄等为人处世之道。

时间如梭,新兵连的训练生活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环境里就要结束了。3个月时间,我们在这火热的军营,每天的学习训练,提高我们的军政素质,严格的部队纪律,培养我们的良好作风。严肃紧张的生活,锻炼我们坚强的意志。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陶治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我们破茧化蝶,淬火成钢,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我们将下到老连队,走上新岗位。

分别的时候到了。1979年3月17日上午,新兵训练总结大会上,巴图连长宣读了新兵下连分配名单。我们班国有仁、王如强分到了团机关和团卫生队,其余的人都分到了团所属连队。我分到3大队(团)2区队(营)8中队(连)4排13班。1983年,基建工程兵部队撤销,王如强、史忠、刘润生、李宏荣随队集体转业深圳市;国有仁转业本溪市,刘俊祥、韩继来、李金良、班友还有我退伍回来包头市;谭班长退伍回到原籍广西柳州市。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李公悌,网名公德。汉族,1958年5月出生,内蒙古包头市人,本科学历,1975年至今,下乡知青、部队战士、企业管理人员、机关公务员,退休。爱好写作,喜欢运动。


【重要提示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