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大举进攻平津、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转为全民族抗战,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红军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也就是“八路军”这个名字由来,而南方的红军游击队则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也就是“新四军”。
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仅仅给了八路军三个师的编制,一个师下辖两个旅,一个旅下辖两个团,也就是说八路军理论上的兵力有十二个团,一个师的额定兵力为1.5万人,这三个师的番号分别为115师和129师以及120师。一个师1.5万人,三个师就是4.5万人。虽然红军在长征的路上损失了不少人,但是到达陕北之后,当地群众参加红军的热情很高,所以到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前夕,在陕北的红军总人数实际上比这个额定兵数要多一些。
根据毛泽东在1937年8月25日所发的电文《关于陕北红军改编和驻防的决定》可知一些地方部队也接受了改编:红军第74师被改编为115师的炮兵营和辎重营,主要驻扎在陕西富县和甘泉一带;红军的独立二师被改编为120师的工兵营,在陕西神府驻扎;红军的独立一师以及陕北独立团被改编为120师的特务营,驻扎在靖边堡以及横山堡一带;红军的第二十七军被改编为120师的辎重营以及炮兵营驻防安边、宁条梁以南地区;红军的第三十军被改编为129师的炮兵营;红军陕甘宁第三团的第二、第三连及红军关中警卫营合编为129师辎重营;红军陕甘宁第一、第二、第四团合编为129师工兵营;红军的第二十九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特务营。
(MP18冲锋枪为一战德军所惯用,20世纪20年代该枪进入中国,为当时参与军阀混战的各方势力所青睐,到北伐战争以及国内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士兵均有使用,这种枪在当时的中国有个外号叫作“花机关”)
总结一下,从这里的改编我们可以看到八路军在抗战初期的一些情况:八路军129师有一个特务营和一个工兵营还有一个辎重营和一个炮兵营;八路军120师有一个工兵营以及一个特务营一个辎重营还有一个炮兵营,115师有一个炮兵营和一个辎重营,这些部队实际上在后面大多数都成为了陕甘宁边区的留守部队。
到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有关红军改组为八路军的命令,八路军麾下共计三个师,这三个师就是上文所说的115师和120师以及129师。115师由原先的红一方面军改编而成,师长为林彪,副师长为聂荣臻,政训处主任为罗荣桓,该师下辖两个旅,这两个旅分别是由陈光担任旅长的第343旅以及由徐海东担任旅长的第344旅。
(山东省博物馆馆藏)
八路军第120师以红二方面军改编而成,师长为贺龙,副师长为萧克,政训处主任为关向应,该师下辖两个旅,一个是358旅,旅长张宗逊,另外一个是359旅,旅长陈伯钧;八路军第129师以原先的红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师长为刘伯承,副师长为徐向前,政训处主任为张浩,该师下辖两个旅,一个是385旅,旅长王宏坤,另外一个就是386旅,旅长陈赓。原先的红军前敌总指挥部被改编为八路军总指挥部,八路军总指挥为朱德,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政治部副主任。
同月,中共军委中央开始发布命令设置留守部队,留守部队包括最先组建的115师炮兵营辎重营以及120师的特务营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还有359旅的718团,除此之外还有第129师的特务营辎重营炮兵营工兵营以及385旅的770团,后来这些部队被统一整编为陕甘宁警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团,其中第八团就是原359旅的718团,而385旅的770团的番号并未改变,留守兵力约9000人。
八路军前往抗日前线的这三个师的总兵力为4万余人。如上文所说,这三个师分别改变自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以及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在1935年的11月份到达陕北的吴起镇,其人员总数约在1万余人,一年后扩充至3万余人,其中有1.55万人成为后来八路军115师的主力;红二方面军在1936年的10月22日到达甘肃会宁县城东北的将台堡,此时有兵力1.1万人;红四方面军的总人数到1936年为1.2万人。所以综合来说抗战初期,八路军的三个师中,第115师的兵力更强一些,抗日战争初期的大捷:平型关大捷就是由八路军115师获得,在平型关大捷中,中国军队以自身伤亡400人到600人的代价歼灭日军800~1000人,除此之外的战果还有摩托车3辆以及汽车60辆,八路军在战斗中缴获山炮一门,炮弹200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