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层次低下,但是古人是掌握了一定解剖知识的,中医的脏腑概念是基于解剖“实体”的,否认这一点,就是虚无主义;《内经》所论述的脏腑经络的功能却与现代生理病理的理论大相径庭,这是因为中医“藏象”理论的确立不是通过解剖,而是依靠“拟象”。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限于技术条件和道德伦理的约束,中国古人没有办法发展出精确的人体解剖学,并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生理、病理和药理学。对于这个问题,中国人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另辟蹊径,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天人相应和取类比象。
很多人认为“天人相应”、“取类比象”是汉儒的发明,其实是不正确的。早在西周时期,《易经》已成书,记载了以“易卦”为工具,“类比”天地之道的方法。这种方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更是成为了方士们不依靠人体解剖,了解生命规律的利器。
既然无法通过解剖实验认识人体内部的运作规律,那么,人们可以基于“天人相应”的原理,通过观察宏观天体的运行,寒来暑往的变换,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了解和掌握人体生命的规律,不就解决了这个疑难问题吗?
这是属于中国人的独特思维,而集大成者非《易经》和《内经》莫属。正因如此,唐朝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高度强调从医者学习“易”的重要性。
不过因为这种思维方法,对于现代人来讲,已经过于陌生,因此,很多初学中医者,需要迈过的第一道“坎”,就是了解这种思维方法,区分中医的“实体”和“拟象”。
“实体”和“拟象”的区别,阿伟哥以《吕氏春秋》中记载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引自《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
其实,《吕氏春秋》中的配合,是根据祭祀牺牲(动物)南向时,“五脏”实体的解剖位置确定的。正是因为这些可见的实体,摆放在解剖位置上,才产生了与《内经》不同的配合方案。
由此可知,古人是具备解剖知识的,没有愚蠢到认为“肝脏”在身体左边,“肺脏”在身体右边。《内经》之所以搞出一套如此配合五行的方案,唯一的解释就是为了对应“拟象”。
有的朋友会质疑,“拟象”是古人在低下的技术条件下,不得已而采用的方法,现在还适用吗?
阿伟哥告诉大家,且不说虽然现代科学高度发达,但人体生命科学依然存在很多不解之谜,需要中医理论和实践的辅助和补充。即使到了现代,中医的思维方法依然不过时,因为结合现代医学的前沿知识,我们竟然会发现,这种方法存在着深刻的超前性和合理性。
天——五脏——外胚层
地——六腑——内胚层
中——经络——中胚层
这种模式在前文中多有涉及,希望朋友们不要等闲视之,因为从天地到脏腑,代表着传统的“拟象”思维;而从脏腑到三胚层,则意味从“实体”入手,借助现代科学的研究发现,对中医传统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
基于上述思想,阿伟哥在讲述“脏腑经络”的时候,可能会在“实体”和“拟象”之间不停地跳跃,希望大家适应这种节奏,也希望朋友们尽快建立真正的“中医思维”,如此才能深刻理解中医的理论和实践。
对于在“拟象”和“实体”之间的跳跃,阿伟哥还是以“经络”为例:
帝曰∶愿闻溪谷之会也。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
很多人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人体的肉能够以“谷”和“溪”为比喻呢?
其实,“谷”和“溪”比喻的不是“肉”本身,而是肉和肉之间的间隙。
我们看看人的大腿横截面解剖图:
我们看横截面的肌肉形象,是不是就理解了“高山”和“深谷”的比喻呢。
“谷”和“溪”不但指肌肉与肌肉的间隙,人体肌肉与骨骼之间、肌肉与皮下组织之间也存在的大量间隙。这些间隙,连同包裹其中的血管和淋巴管,构成了细胞外液流动和交换的物理通道,这些都是人体的“谷”和“溪”。
这种实体结构,就是经络现象的物质基础,其所表现的功能,就是所谓的“以行荣卫,以会大气”。
既然讲到了“肉”,阿伟哥顺便给大家再介绍一下“筋”。
在现代解剖学中,包绕关节的“筋”称为关节囊,连接骨骼的“筋”称为韧带,连接骨骼和肌肉的“筋”称为肌腱,包裹在肉外面的“筋”,称为肌膜,皮肤和骨骼、肌肉之间的“筋”称为深、浅筋膜。这些结构,都属于中医“筋”的范畴。
《内经》所谓的“肉会”和“肉分”,虽然都以“肉”为名,但其实都与筋、骨密切相关。所谓肉分,是指肌肉的间隙,也指肌肉和骨骼的间隙,而这些间隙都是以“肌膜”和“骨膜”相分隔的;所谓肉会,指肌肉交汇和聚集的地方。就人体解剖而言,这些地方也往往是肌肉延续为肌腱、韧带、关节囊的地方。
我们再看一张图,理解一下什么叫“肉会”:
前面那一张是人体大腿的横截面图,这张是立体图。我们看,一般而言,肌肉沿肢体长轴走向,到了肢体两端,逐渐移行为白色的肌腱组织,连接到关节附近的骨骼上,这些部分是肌肉的汇聚点,是所谓的“肉会”,往往也是人体经络气血聚集和显现的区域。
喜欢,就到我的公众号看看
阿伟哥只把真正的干货给你
(点击蓝字可直接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