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政
1.老龄化与医疗器械需求扩张
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中国65岁人口占比达到13.5%,基本进入深度老龄化,按照联合国数据与预测,我国已分别于2023年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将于2034年步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据花旗银行数据,作为国产医疗器械产品的主要出口地欧洲与北美同样面对老龄化压力。
据嘉世咨询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药械比水平仅为2.9,与全球平均药械比1.4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2.国内市场受制财政
根据医械会、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医疗设备行业约35%为家用设备,医用设备占比在65%左右。这使得国内市场最终付费方以医保资金与财政资金为主。
目前,由于地方财政压力较大,国内医疗采购需求有所压制,随着设备更新等刺激的开展,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利用中央资金与债务资金参与设备更新行动。据国信证券资料,截至7月24日,各省公布的设备更新项目涉及投资额已经超过200亿元,更新设备台数超过9000台,落地节奏看,预计首批设备更新项目的招投标需求有望在24Q3起落地,对于上市公司业绩的增厚有望从24Q4起,延续到25年整年。在此基础上,国内市场将出现一定缓解,集采的低价倾向同样也有利于国内厂商获得采购订单。
3.医疗器械出海仍在早期阶段
根据Medwords数据,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步伐进一步加快。2023年,多家医疗器械公司出海收入突破或接近10亿元。迈瑞医疗作为出海标杆企业之一,海外收入高达135.5亿元,同比增长15.8%,收入占比达38.8%。
但整体上,在A股上市的121家医疗器械板块公司中,虽然有64%的企业都有海外业务收入,但这些企业的收入仅占到121家企业上半年总营收的24%,且以低值耗材为主的国产医疗器械正在受到美国301关税的反制,医疗器械行业的出海还在早期阶段。
4.中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率有限
根据嘉世咨询资料,近年来,国产替代在医疗器械领域进一步加速,部分耗材品种技术较为成熟,进口替代也较为完全,如心血管的冠脉支架国产化率达到75%,骨科创伤耗材国产化率达到68%。但我国医疗器械仍集中在中低端品种,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赖进口,除冠脉支架、人工瓣膜外,国内大部分高端器械领域仍由外资主导。
5、随着集采与设备更新行动的开展,国内医疗器械厂商在获得医院采购订单上较外企占据优势,国产替代仍具备较大市场空间,人口的老龄化也带来市场的广度与深度。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当前国产医疗器械主要集中在低值耗材领域,出海正在受到贸易反制,需要持续投资研发强度,并积极扩展海外市场,培育医疗器械中高端竞争力。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