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案例,希望引起大家的警惕,尤其是老年人。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66岁的男性,李大爷。
李大爷平日里身体还算硬朗,虽然有吸烟、饮酒的习惯,但也没有什么大毛病。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差点要了他的命。
2天前,正在外出游玩的老李,突然被一场大雨淋成了落汤鸡。
刚开始,老李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不舒服,就是有点轻微的咳嗽、乏力和发热。
老伴强烈建议他去医院看看,毕竟他以前有过心脏病。
老李觉得身板还硬朗,于是吃了点治疗风寒的感冒药。之后症状也稍微减轻了点,于是没有当回事。
3天之后应朋友邀请,他又开始晨练了,虽然还是有点劳累,但是他自我认为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然而,这次他过于自信了。
轻微活动约半个小时后,李大爷突然感到持续性胸闷,这让他感到十分不适。
一旁的朋友被吓了一跳,赶紧扶着他休息了一会。眼看着他的症状迟迟得不到缓解,朋友拉着他来到了当地的医院就诊。
医生仔细地询问了李大爷的症状和病史,得知他3年前曾因胸闷、胸痛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当时症状不是特别明显,未进行溶栓及介入治疗。
医生马上为李大爷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查等。
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I、II、aVL导联ST段抬高,Ⅱ、aVF、V₁ – V₆导联出现异常Q波。
血液检查结果显示,肌钙蛋白124.40 ng/m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29 U/L,乳酸脱氢酶(LDH)1590 U/L,肌酸激酶(CK)42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 – MB)48 U/L。
医生看着检查结果,皱起了眉:
“大爷,根据您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我们初步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侧壁),陈旧性心肌梗死(下壁),心功能Killip 1级。”
“您需要住院治疗,卧床休息,我们会给您进行抗凝、扩冠、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医生建议。
李大爷听了医生的话,心里有点担心,但是他还是心有侥幸,试探着问医生:“医生,我好多年前曾经也是有过这么一次,但是用药之后,症状很快减轻了。我这次也应该不会有生命危险吧?”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医生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随口附和一句“我们会尽一切努力!”
深夜,病房中静悄悄的,时不时有一股寒风袭来。
突然,他的心电监测仪器开始频繁报警:频发室早及短阵室速。
医生睁开朦胧的双眼赶紧赶来,一阵查体后,给他对症应用了一些药物。
之后,再次走进值班室。
1天过去了,老李的症状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善,他开始变的有点焦躁。
又过了一天后,医生安排老李去做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渗出性病变。
深夜正在熟睡中的老李,突然出现喘憋胸闷,一阵极度的恐惧感把他吓醒了。
之后老伴赶紧把医生喊过来。
根据临床症状,医生考虑急性心衰,赶紧给他查相关的指标,检查显示Bnp和肌酐明显升高。
临床考虑急性左心衰和肾功衰。
之后医生赶紧对李大爷进行了进一步的治疗,包括强心、利尿、扩冠、减轻肺水肿、改善肾灌注及保护肾功能等。
看看医生一顿操作,李大爷有点怕了,心里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我怎么这么倒霉啊,这病怎么越来越严重了呢?不会是患了什么疑难重症吧!”老人无奈的胡思乱想。
说着他的眼泪流了出来。
“爸放心吧,你肯定没什么大事,你不好自己吓自己,你还没抱孙子呢?”身旁的女儿极力的安慰着父亲。
虽然旁边的也是老伴极力安慰他,但是她也是有点莫名的恐惧。
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李大爷的病情仍然没有明显的改善。
医生决定为他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那一天,李大爷的心情十分紧张,他不知道结果会怎样。
检查结果出来了,检查结果确令所有人有些意外,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不明显!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医生们感到十分困惑:不会误解了吧?
次日全科大查房,值班医生专门把当天在门诊值班的多个老主任请了过来。
经过对整个疾病的重新审视。全科讨论认为李大爷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更符合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之后医生们调整了治疗方案。
停用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加用地塞米松,并加强营养心肌及改善心肌代谢等治疗。”
之后果实老李的症状明显好转。
事后老李仍心有余悸,如果治疗晚一点的话,恐怕有生命危险。
在接下来的治疗中,李大爷的病情逐渐好转,左心衰竭及肾衰竭缓解,胸闷症状消失,心电图检查示ST段回落至基线水平,肌钙蛋白I也转为阴性。
经过积极治疗,最终康复出院。
为什么有时急性心梗容易和病毒性心肌炎混淆?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在临床医学中,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梗是两种常见且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心脏疾病。
由于它们在症状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有时确实容易混淆。
但准确区分这两种疾病对于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从临床表现上来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往往先有病毒感染的症状,如发热、咳嗽、全身倦怠等,随后才出现心脏相关的症状,如心悸、胸痛等。
而急性心梗的患者则多以突发的、剧烈的胸痛为主诉,这种痛感常被描述为压榨性,且持续时间较短。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两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都可能升高,但急性心梗的升高幅度通常更大,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此外,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血清学检测可能呈阳性,但这并不是确诊的唯一标准。
心电图是诊断这两种疾病的另一重要手段。
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可能显示ST-T段的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而急性心梗则具有更为特征性的心电图变化,如ST段明显抬高、T波倒置等。
再来看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在病毒性心肌炎中可发现心腔大小及室壁厚度的异常,而心脏磁共振对于心肌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相比之下,急性心梗在影像学上可能直接显示出冠状动脉的阻塞情况。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当然,在鉴别诊断时,我们还需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病史等因素。
例如,病毒性心肌炎多见于年轻人,且常在病毒感染后发生;而急性心梗则更多见于中老年人,且常有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居然是别人的一个案例,但也应该引起我们每个人的警惕。
我们在面对疾病时,要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也要对医生有信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的误诊情况发生呢?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疾病的认识,了解不同疾病的症状和特点,以便在出现症状时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同时,医生在诊断疾病时,也应该全面、仔细地采集病史,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分析,避免仅凭经验做出诊断。此外,我们也要重视预防疾病的发生。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误诊情况吗?
你们认为应该如何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呢?
希望大家能从这个故事中吸取教训,珍惜健康,关爱生命。
备注:案例资料来源于<疑难病例误诊讨论分析整理>为阅读需要,情节略有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