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都漕关系融洽度看历代王朝定都优劣
尽管有那么多的城市都曾做过一姓或数姓王朝的都城,其实,比现代人更懂堪舆之术的古人,在拥有了中心而非边缘政权因而有了较大选择余地的情况下,他们的定都倾向,其实很专一。唐朝以前选陕西,五代北宋选河南,元朝以后选河北。反映在地图上,线条也很是分明:先向东,再向北。东以制西,北以制南。
成都、杭州、南京,养活一个区域政权,会活的很滋润,可对全局的掌控差,所以只能是偏安,很富裕的偏安。唐代以后,财赋尽出东南半壁。定都趋近这个地带,该是很经济的选择。可都江南必致偏安。一是江南本就富庶。二是对北方的控制力变弱。三是南方兵相对战斗力差些。守还勉强,攻不可恃。
广州、沈阳、兰州,太过边缘,历史上也没有哪个统一或正统王朝考虑过。
近些年,不少人在鼓噪迁都南阳。其实他们自己也清楚,一个在农业社会都未被热切垂青的地方,大工业社会也不会格外待见。
军事上的四战之地,就是绝地。经济上的局促区间,就是死地。缺乏四通八达的陆路水路交流空间,就是逼仄之地。
都城,要有自己的前出视野、回旋腹地和后退余地。南阳这三方面都缺,无论哪个方向出现重大敌情,往哪边退都吃力。
西安曾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史上最好都城。在西顾无忧的大背景下,周、秦、汉都在地利上得了天大的便宜。
可到了唐就不灵了。突厥、吐蕃、回纥都成了气候,安禄山、黄巢攻破潼关都轻而易举,堂堂长安被一次次清洗,这个地方己经废。更重要的是,因为三门天险,漕粮运进来的成本太高,皇帝成了逐粮天子,长安的王家气象自唐不再。
唐以后,长安成了教训,没人再去选择。不仅成长期、守成期、衰落期都不踏实,便是心理上也成了忌讳。一个曾经被多次攻破的城市不适合做都城,就像一个嫁过很多人的女子不适合做皇后一样。
可宋代人选择开封,一是因为五代的惯性,二是接受了长安的教训过分地接近了漕路,三是稳定下来再想迁都遭遇了反对,仍然是思虑不周。
一是缺乏防御纵深。敌人过了长城,便己无险可守。澶渊之盟那次,辽国运气再好点,北宋就得迁都。后来比辽军厉害的金军来了,曾经号称丰亨豫大的大富之宋,居然会突然死亡。
二是在悬河之下,缺乏最起码的城市安全。历史上,开封曾五度被淹城,一柄洛阳铲可以洞穿数个文化断层。
三是后退的余地太复杂。过黄河、走汴河、过长江,都不是多么顺畅。这恐怕也是徽钦二圣选择谈判而非逃跑的原因。南阳如做首都,这点上可能还不如开封。
其实北京也不适合做首都。元明清选了,其实都是偶然。辽建了一个南京,金主海陵王拿来做前进基地。元代政治中心在漠北,追求汉化的忽必烈从上京迁过来,同样是做为前进基地。如果算上漠北,北京的位置算是中心。可如果从传统中国版图而言,北京太偏了。
明代立都北京,更是特事特办。燕王在此完成靖难大业,永乐又想强逐鞑虏,所以在一个靠近前线的地方建都,其实还是前进基地。"太宗龙潜之地也。太宗初就封于燕。当是时,蒙古之余孽犹炽,习见燕都之宫阙、朝市,不无窥伺之情。太宗靖难之勋既集,切切焉为北顾之虑,建行都于燕,因而整戈秣马,绝漠犁庭,亦势所不得已也。銮舆巡幸,劳费实繁。易世而后,不复南幸,此建都所以在燕也。"
清和元的情势相近。东北是它的老巢,北京只是前进基地。
在北京立都,就不得不依靠大运河,不得不南巡,不得不时刻掂记东南半壁,不得不承受被倭寇或地方势力破坏东南之运的风险。
唐朝是因为心肌梗塞而衰,元明清又何尝不是呢?
从统治公平性而言,供应线长了,必陷有漕八省于万劫不复之地。漕粮缴了,还要负担运费,而运费随着漕弊的加深水涨船高,相当于漕粮税负持续攀升。到了某个临界点,征纳关系链必然脆断。清代道光以后,闹漕成为一个潮流,与漕粮负担翻番翻两番有关。整个税收盘子中最能动并关乎统治系统润滑性的这个部分,单方面脱离控制,这对有漕八省是不公平的。何况,紧着最关乎官僚死活的人群死嗑,也有失效率啊。清人谓:“夫南漕自催科、征调、督运、验收,经时五、六月,行路数千里,竭万姓无数之脂膏,聚胥吏无数之蟊贼,耗国家无数之开销,险阻艰难,仅而得达京仓,每石之值约需四十两,或二十两,或十八两不等,而及归宿,乃为每石易银一两之用,此实绝大漏卮,徒以冗官蠹吏所中饱,相沿不改,此真可为长太息者也。”
补给性太长太曲折,总是一个掣肘。当年太平天国自金田杀向南京,戳中了清政府的三处生死大穴:抢夺经济中心,一也;卡断京都补给,二也;逼停长江漕运,三也。如果再多坚持二十年,或者曾国藩们不是那么卖力气,清廷将不战而败。
北京那个位置,只要不是处在上升期,则随时都有危机。宣宗时还是盛世,到了他儿子正统时,就迅速出现向下拐点。皇帝被人俘虏,京城险些被攻破。
北京也算数朝废都。元大都被明军攻破、明京都被李自成攻破,清京都被八国联军攻破,上国风物数经洗劫,风采己失。袁世凯选择这里做中华民国首都,其实也是偶然:他逼清廷禅位,继续为都更显正统。何况北洋势力确实是从北方起家,北京算是他的根据地。
既然西安、开封、北京都不算最好的定都选择,那么,帝制中国首都的优选是哪呢?
洛阳。
陈建《建都论》曰:按古今天下大都会有四:曰长安、曰洛阳、曰汴、曰燕。四者自昔帝王建都之地也,然论时宜地势尽善全美则皆不如洛阳,何也?夫建都之要,一形势险固、二漕运便利、三居中而应四方,必三者备,而后可以言建都。
英国地理学家柯尼希认为,建都地点大致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自然仓库,二是交通枢纽,三是要塞。洛阳也够格。这里有伊洛平原,有大运河,有八关都隘:洛阳周围虽然有函谷关(河南三门峡)、广成关(河南平顶山汝州)、伊阙关(河南洛阳)、大谷关(河南洛阳)、轩辕关(河南洛阳)、旋门关(河南荥阳)、小平津(河南洛阳)、孟津(河南洛阳)等八座关隘天险。
周公早年已经测算过了。史记·周本纪》云:"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何尊曰:"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
后来隋炀帝又测度了一遍: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故汉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自古皇王,何尝不留意,所不都者盖有由焉。或以九州未一,或以困其府库,作洛之制所以未暇也。
从漕运位置上看,比西安近,比开封稳,比北京安全。中国的传统定都美学,是选择相对重心的供应线枢纽。因为这样接受税粮税物供应时,效率损失最少,公平性最高,伦理系数最大。《管子》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吕氏春秋·慎势》有言:"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荀子说:"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据说,将多重因素结合起来,洛阳的首都气质最浓。
诚然,洛阳也是废都。一次次毁,一次次建,故宫离黍,旧日风华。
可它确实是区位优势绝佳又经古人千挑万选的天下之中。相信古人的风水智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