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修水库

沂水县部分地区一直处于农业缺水状态,为了改善山区缺水状况,从1953年修建第一座水库开始,至七十年代中期,已经有各类水库150余座,蓄水总量达到七亿多立方米,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源。

那时生产队里除了开展 “农业学大寨”,还大力提倡“兴修水利,改造山河”。每年秋天粮食收割后的农闲季节,便开展轰轰烈烈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运动。在修建水库的工地上,人声鼎沸,车轮滚滚,夯声不断。尽管社员们少衣缺食,生活艰难,有时吃了上顿无下顿。但修起水库来却从不甘拖后腿,争先恐后,干劲十足。他们使用䦆头、铁锨、条筐和独轮车等最简陋的工具,完全靠肩挑手推,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水库大坝。


公社水利站的技术员做水利规划(1976年)

技术员在勘察设计水库(1976)

修水库基本是以村为单位,在自己的村里进行。有时也由公社集体组织,分片进行。几个村的社员集中起来,集中修一个大水库。为了节约时间,有条件的大村庄,中午就在工地上为社员解决午饭,无非就是煎饼和咸菜。正是那时“人定胜天”的思想,修了大大小小的水库,才部分地改变了沂蒙山区农村干旱缺水的状况。

沂水境内的跋山水库,是个蓄水五亿多立方米的大型水库。据史料记载,它是大跃进后的1959年动工修建的,当时投入民工六万余人。民工都是按军事编制,分为师、团、营和战斗小组。我父亲是当时是诸葛团古村营的营长,带着附近十几个村的几百个民工参加了构筑大坝的会战。谈起几十年前的那段历史,年迈的父亲仍是一脸自豪。

公社组织社员修水库(1976年)

社员取土建造水库大坝(1976)

水库清基的时候正值三九寒冬季节。清基的目的无非是把大坝基础下的淤泥清理出来,直到清理到坚硬的岩石,这样构筑的大坝才结实。清基民工要把泥塘里的淤泥一锨锨的清出来,父亲所在的民工营就担任这次清基任务。那年月天气特别的清冷,数九寒天的人穿着棉袄都冻得打哆嗦,要跳到结了冰的泥塘里去挖泥,那滋味就可想而知了。就像过去打仗时的战前动员一样,经过发动,有十几个党员和正在积极要求入党的青年站了出来。工程指挥部的亲自给父亲和突击队员们壮行,在热情的鼓励以后,给每人斟了满满一碗酒。父亲喝完后第一个跳下泥塘,后边的人也跟着下饺子一样跳下去。

女社员用打夯的方式,砸实水库大坝(1977年)

社员在修建好的水库里洗澡(1978)

寒冬的冰凌像刀一样划破了他们腿,他们也没觉得痛,刺骨的寒冷早把他们的腿冻得麻木了。抵御严寒的唯一办法是你必须不停地挥动铁锨往上抛泥,只有剧烈的运动才使你不至于冻僵。岸上的人使劲为他们喊着鼓动的口号,他们也随着用哆哆嗦嗦的声音回应着。渐渐地他们没了声音,他们脸色由绛红慢慢变成了青紫,感到全身的血液在一点点地凝固,他们丝毫不敢怠慢,只是机械的挥动铁锨往上抛着。他们往上抛泥的速度越来越慢,当他们中的一个终因体力不支歪倒在泥塘里的时候,其余十几人也像得了急性传染病一样,相继缓缓的倒下了。

跋山水库成立了专业养鱼队(1979)

机灌站把水库的水抽到地里(1979)

岸上的人顾不得再喊鼓动口号,把他们从泥塘里拽出来,他们已经冻得站不起来了,一个个躺在地上,像一坨坨的泥巴。身上的泥水经冷风一吹,顿时结成了冰疙瘩。团长急了,赶紧找人强拽硬拖得架起他们,边为他们敲碎腿上的冰,边硬拽着他们溜达。就这样连拖带跑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他们才感到腿脚有了些麻痛的感觉。当他们爬上来的时候,第二拨人又跳下去接着挖……

水库灌区灌溉着良田(1978)

人们享受着水库的恩惠(1977)

山岭上也成了水浇地(1979)

八、学大寨

农业学大寨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一场农业运动,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末。

经历过大跃进的折腾和三年自然灾害,如何提高人民公社“大锅饭”体制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已成为当时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而山西省昔阳县的大寨村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庄,但社员们却凭着一股实干苦干精神,开山凿坡,修造梯田,使粮食连续多年增长。此后,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寨也因此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榜样。当时的意图很明显,就想造成一个由大寨村到大寨县的滚雪球效应,以彻底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

地处沂蒙山区的沂水县,属于丘陵地带,山坡地多,水土流失严重,浇不上水,粮食产量极低。农民只能靠天吃饭,生活相当困难,甚至难以维持温饱。1977年,为了落实中央“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号召,县委和县革委召开了全县农业学大寨誓师大会,要求每个公社都要抓出典型,以点带面,全面开花。那一年,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奔走在崖庄公社等几十个生产队,检查督促整修大寨田的进度,宣传优秀生产队的先进经验。

那是文革刚刚结束的一年,人们还沉浸在战天斗地的理想热忱中。天还不亮,社员们就赶到整修大寨田的工地上干活。冬天的土地冻得像砖头,一镐头刨下去,立马弹起来,震得手掌钻心痛,手上都震开了血口子。他们全然不顾,用破布裹起伤口来,继续刨地。那些女社员也不甘示弱,扔下家务活,赶到工地上挖沙抬土。年纪大的老汉也不闲着,主动到工地上挑水烧水,把开水送到工地上去。整个工地上红旗招展,劳动号子此起彼伏,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公社还组织文艺宣传队,到各个工地巡回演出,进行鼓动。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硬是把一些荒山野坡和山沟河滩,改造成了高标准的大寨田。

泉庄乡石旺峪村的大寨田,垒的地堰笔直整齐,比村里盖房子的房墙还要平整。当时村里的支部书记叫刘桂田,以做事认真闻名乡里。我去拍照片的时候,他正在地里指导社员垒地堰。我把照片发到《大众日报》上,许多人都惊叹不已,不相信还有这么平整的大寨田。石旺峪村成了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县里也多次在这里召开整修大寨田的现场会。前些年我回老家,听说他还一直干着村里的支部书记。算起来,他也该有八十多岁的年纪了。


学大寨动员大会(1976)

学大寨工地的战棚(1978)

从远处推土,把河滩垫成大寨田(1976年)

大寨田要做到地平和堰直,并能引水上山(1976年)

社员们撬动巨石,开山造地(1977)

开采石头,给大寨田垒地堰(1976)

大寨田的地堰,垒的和房墙一样平整(1977年)

县里干部也到大寨田工地劳动(1977)

部队官兵也到大寨田参加劳动(1977)

修建塘坝是大寨田的配套工程(1978)

上级领导参观大寨田(1978)

山岭上整修好的大寨田(1979)

作者简介

骑着摩托车下乡拍照片的李百军(1976年)

李百军,1955年出生于山东沂蒙山区农村家庭,七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在县委从事摄影工作。曾在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举办过个人摄影展,也出版发行过《每天》、《老城记忆》和《生产队》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