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部分地区一直处于农业缺水状态,为了改善山区缺水状况,从1953年修建第一座水库开始,至七十年代中期,已经有各类水库150余座,蓄水总量达到七亿多立方米,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源。
公社水利站的技术员做水利规划(1976年)
技术员在勘察设计水库(1976)
修水库基本是以村为单位,在自己的村里进行。有时也由公社集体组织,分片进行。几个村的社员集中起来,集中修一个大水库。为了节约时间,有条件的大村庄,中午就在工地上为社员解决午饭,无非就是煎饼和咸菜。正是那时“人定胜天”的思想,修了大大小小的水库,才部分地改变了沂蒙山区农村干旱缺水的状况。
公社组织社员修水库(1976年)
社员取土建造水库大坝(1976)
水库清基的时候正值三九寒冬季节。清基的目的无非是把大坝基础下的淤泥清理出来,直到清理到坚硬的岩石,这样构筑的大坝才结实。清基民工要把泥塘里的淤泥一锨锨的清出来,父亲所在的民工营就担任这次清基任务。那年月天气特别的清冷,数九寒天的人穿着棉袄都冻得打哆嗦,要跳到结了冰的泥塘里去挖泥,那滋味就可想而知了。就像过去打仗时的战前动员一样,经过发动,有十几个党员和正在积极要求入党的青年站了出来。工程指挥部的亲自给父亲和突击队员们壮行,在热情的鼓励以后,给每人斟了满满一碗酒。父亲喝完后第一个跳下泥塘,后边的人也跟着下饺子一样跳下去。
女社员用打夯的方式,砸实水库大坝(1977年)
社员在修建好的水库里洗澡(1978)
寒冬的冰凌像刀一样划破了他们腿,他们也没觉得痛,刺骨的寒冷早把他们的腿冻得麻木了。抵御严寒的唯一办法是你必须不停地挥动铁锨往上抛泥,只有剧烈的运动才使你不至于冻僵。岸上的人使劲为他们喊着鼓动的口号,他们也随着用哆哆嗦嗦的声音回应着。渐渐地他们没了声音,他们脸色由绛红慢慢变成了青紫,感到全身的血液在一点点地凝固,他们丝毫不敢怠慢,只是机械的挥动铁锨往上抛着。他们往上抛泥的速度越来越慢,当他们中的一个终因体力不支歪倒在泥塘里的时候,其余十几人也像得了急性传染病一样,相继缓缓的倒下了。
跋山水库成立了专业养鱼队(1979)
机灌站把水库的水抽到地里(1979)
水库灌区灌溉着良田(1978)
人们享受着水库的恩惠(1977)
山岭上也成了水浇地(1979)
八、学大寨
泉庄乡石旺峪村的大寨田,垒的地堰笔直整齐,比村里盖房子的房墙还要平整。当时村里的支部书记叫刘桂田,以做事认真闻名乡里。我去拍照片的时候,他正在地里指导社员垒地堰。我把照片发到《大众日报》上,许多人都惊叹不已,不相信还有这么平整的大寨田。石旺峪村成了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县里也多次在这里召开整修大寨田的现场会。前些年我回老家,听说他还一直干着村里的支部书记。算起来,他也该有八十多岁的年纪了。
学大寨动员大会(1976)
学大寨工地的战棚(1978)
从远处推土,把河滩垫成大寨田(1976年)
大寨田要做到地平和堰直,并能引水上山(1976年)
社员们撬动巨石,开山造地(1977)
开采石头,给大寨田垒地堰(1976)
大寨田的地堰,垒的和房墙一样平整(1977年)
县里干部也到大寨田工地劳动(1977)
部队官兵也到大寨田参加劳动(1977)
修建塘坝是大寨田的配套工程(1978)
上级领导参观大寨田(1978)
山岭上整修好的大寨田(1979)
作者简介
骑着摩托车下乡拍照片的李百军(19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