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偌大的礼堂里,乌压压一片,站满了群情激昂的中年人。他们举起拳头,目视前方,高声喊道“我是高三学生家长,郑重承诺,做孩子高考路上的加油站!”。与他们洪亮的声音相较,眼睛里透出的却是迷茫。
真心觉得这个节目越来越触及社会和生活的里子,邀请的嘉宾越来越有水准了,之前看过几期,包括陈年喜、胡泳,每一期都会带给我一些震耳发聩的感动。
这一期是和林小英对谈,她和许知远展开的话题是关于教育方面的。
现在的教育内卷成了什么样子,这样的内卷到底是害多还是利多,为什么在现在孩子的个体性越来越不明显,都不认可的教育模式,为什么大家却乐此不疲?对此,林小英一一做了探讨。
先简单介绍一下林小英,她最显著的头衔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
林小英称自己也是无差异教学的受害者,所以,产生了对现下教育进行研究的想法,著有《县中的孩子》。
在这期节目中,有两个让我感触非常深的场景,除了文章开篇那一幕,还有一个是在学生排练歌曲的场景:
学生们在排练时,手里还拿着课本,一边排练,一边在背单词,背知识点,无论是英语,还是生物,都是要考的东西。
这群学生中,可能有很大的一个比重是已经处于透支状态,想休息却不敢休息。因为,似乎只有成绩才可以证明自己。所以,他们中的一些人就连聊天,都可能要算一下是否有好处。在这样的节奏中,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考虑自己的需求,也无法顾及自己的感受。
当然,他们的内心其实也充满了疑问,充满了焦虑,又充满了迷茫。
但除了如此,他们又找不到其它的方法和出路。所以,大家怎么做,自己只能就怎么做。
可惜的是,现下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做有用的事情,太功利了。
另一方面,他们也没学会思考一下自己是谁,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就一直被无区别、无缝隙地投喂着。
当然,这是家长、老师以及规则等各方面的合力所致,是整个社会单一评价标准下推着走的结果。
在我的周边,也有一些家长,他们对于那种跑着去吃饭,把吃饭和课间时间压缩在5分钟的学校氛围充满了推崇,称那些把所有时间都献给学校和学生的老师为“好老师”。
但是,这样一个甘于自我牺牲,对孩子的需求看不到的教育模式难道不是粗暴的吗?
在学习上耕耘以期多年后的收获,这看起来是一种长期投资,但因为除了学习之外都不重要的做法,造成了孩子的单一性,实则是非常急功近利的。他们没有时间去玩,没有时间去探索,也没有时间去了解自己……
在这种大环境下的围剿下,孩子作为个体的差异性越来越不明显,生活的单一也让他们的路越走越窄。
像林小英说的,我们的孩子应该有多种预备比如生命认识、职业预备……多个方面的发展,而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升学预备上了。
教育是为一生打基础的。将来生活的四分之三大多数人无暇顾及,没有时间,也没有意识。
大家把关注点只放在分数上,而每个人的性格、兴趣、心理和个性,却没有人真正地去关心。
一方面,教育阶层化严重,另一方面,千差万别的孩子多数被放在了同一个模子里。
很多人也意识到教育出了问题,只剩下内卷的孩子越来越缺少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节目临近尾声时,林小英因为跟学生互动表达出了与之前教育理念的不一致,也担心给学校带来一些管理上的不便。
校领导表示她说到了他们的心里。但为什么大家都不去改变呢?
这是一个很无奈又无力的答案,为了保险,大家都在迎合,甘愿做装睡的人。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被“体制化”的一环。
都不愿去正视或者也无法改变这些问题。卷孩子,也就成了大家最容易做的事情。
为孩子有一个前程似锦的未来,一个幸福的人生,大家都拼了命地往前冲,可这种单一而功利的标准下培养出来的孩子,他们的人格健全吗,他们具备幸福的能力吗?
现实是残酷的,只能有部分人上岸,在这种环境下,如果家长又没有接受孩子平凡的能力和勇气,这对孩子或许是场灾难。
就像林小英说的,要留空间给孩子们,为谋生做的事情越少,越幸福。你如果把一生所做的事情都放在谋生上,那就是苦役。
当然,对于如何才能获得幸福,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界定。但如果把一生做的事情都放在谋生上,无疑很难发展出丰富的自我。
我们无法对抗系统,那作为个体,我们家长能做些什么?也许要认真思考下社会更需要做题家还是敢于创新和保持好奇的人,再问问孩子是谁,又想成为谁,除了成绩,他们还有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如果无法解决,能否不做悲剧的合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