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为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是核心,还有五运六气学说,而内经与伤寒杂病是经典,但在这些之下是什么呢,当然是预防与诊治疾病。
预防与诊治疾病就是要了解人体的五藏(即脏也)六腑、经络、三焦、六经、气血津液、精气神的生理过程和干预其病理变化,达到人体健康、袪病延年益寿的目的。而五藏(即脏也)六腑、经络、气血津液、精气神的物质和结构和生理病理的核心根本取决于五藏六腑,其中的最核心就是五藏。
也就是说,关于脏腑的藏象学说,才是中医学的主要内容。阴阳五行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经络学说、三焦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和精气神理论,都是为藏象学说服务和围绕藏象学说展开,才能落到实处。
从诊治疾病的打开方式而言,或者是病邪的类别、病位的表里深浅(伤寒六经)、或者是病在何脏何腑(脏腑),或者是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精气神这几个方面,而能成为核心的仅五藏六腑罢了。所以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还是藏象学说。
关于藏象学说和脏腑的生理功能
1、简要介绍
现代更 广义的 藏象五系统: 心系统、肝系统、 脾系统、肺系统、 肾系统,即现代藏象五系统。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 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 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 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 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2、理论形成
藏象学说的形成,可以上溯到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内经》。当时解剖所取得的直观认识为藏象学说的形成打下了形态学的基础。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脏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说明在《内经》时代,人们已自觉地把解剖知识引进了医学领域,所记载的人体 脏腑的位置、形态、大小等,即是中国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的真实记录,许多数据都与现代解剖学非常相近。而且古代医家凭借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对脏腑功能活动、脏腑与形体官窍的关系的认识已超越了解剖的范围。
就生活实践而言,如人饮食过饱则腹部胀满,因而认识到 脾胃居腹里,胃主纳谷, 脾主运化,有腐熟水谷的功能;人受凉感寒则病恶寒、发热、咳嗽、鼻塞、流清涕,从而联想到肺居胸中,外合皮毛,开窍于鼻,风寒外侵,由皮毛而影响及肺,就会发生这些症状。这就清楚地说明,人体脏腑与其他组织器官虽然各有分工,但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就医疗实践而言,古代医学家经过多次的重复,从病理现象推论出生理功能,如耳鸣、听觉不敏的疾患,从肾着手治疗而获效,于是得出“ 肾开窍于耳”的理论。此外,古代哲学思想—— 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对 藏象学说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关 脏腑及其他组织器官的属性及其功能活动,脏腑器官构造与功能间互根互用的关系等都可用阴阳加以概括。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五脏六腑的特性以及脏腑间的关系,则运用五行学说加以解释,一方面把五行归属于五脏,另一方面用五行的生克规律说明脏腑间的生化制约,使之处于平衡的运动状态。这就使藏象学说更为系统化、理论化。
在《内经》所奠定的基础上,《难经》对脏腑的解剖形态和功能的认识又增进了一步,首次提出“ 左肾右命门”的观点,促进了后世对命门的认识与争鸣。《中藏经》以脉证为中心,分述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实,判断证候的顺逆,形成了系统的 脏腑辨证理论。唐代 孙思邈《 千金要方》记述了五脏六腑的轻重、大小、长短、阔狭、容量等,将五脏、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体(筋、脉、肉、皮、骨髓)等纳入五行的范畴,说明脏腑器官之间及与自然界的整体联系。对于 杂病,则以五脏为中心,分列病证并阐述其证治方药。宋代儿科学家 钱乙,治病以五脏为纲,配合五腑(六腑除 三焦外)、 五官、 五志等进行辨证,认为五脏的发病特点是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并对五脏为病的常见症状作了归纳,立法用药颇具匠心,对后世影响很深。金代张元素,以脏腑寒热虚实来分析病机,进行辨证治疗,并从补虚、泻实、 温寒、清热几个方面提出常用方药,对 脏腑辨证作出很大的贡献。金元医家 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突出脾胃在发病中的重要性,立方用药侧重补中升阳。清代 叶天士提出了养胃阴的理论和方药,补充和发展了李东垣的内伤脾胃学说。另一位清代医家 王清任认为业医治病,当先明脏腑,并躬身实践,解剖尸体,对传统理论提出某些质疑,如否定“心主思”之说,认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这一矢志实践的精神十分可贵。 经过历代医家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藏象学说逐步成为 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 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 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藏象学说以 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脏三类:肝心脾肺肾称为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奇恒六腑即脑、髓、骨、脉、胆、 女子胞。
五脏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生理特点则受盛和传化水谷。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
3、五脏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 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为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 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 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 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 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4、六腑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 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 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5、奇恒之腑
形态中空与腑相似,功能贮藏精气与脏相同,除胆为 六腑之外,皆无表里配合,也没有五行配属。
6、脏腑关系
A.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古人在理论上多以五行生克乘侮来进行阐述,目前从各脏的生理功能上来阐述相互关系。
(1)心与肺:火克金;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气血相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2)心与脾:火生土,心主血, 脾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与脾关系密切。
(3)心与肝:木生火的必要关系,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 肝主疏泄的关系。
(4)心与肾:水克火,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水火既济 心肾相交的关系。
(5)肺与脾;土生金的母子关系;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输布依靠肺脾的配合。
(6)肺与肝:金克木的关系;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调节全身气机。
(7)肺与肾:金生水同源关系,二者协调调节水液代谢与呼吸运动。
(8)肝与脾:木克土关系,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流泄与脾主运化相互影响,肝脏生血的生成贮藏运行方面密切相关。
(9)肝与肾:水生木, 肝肾同源,精血互生关系;肝主疏地与肾主藏精相互制约。肝肾阴阳相互影响。
(10)脾与肾:土克水,先天与后天的关系;相互资生互为因果,肝阳根于肾阳。
B.六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六腑之间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与密切配合。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补。
C.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之间是阴阳表理关系,脏为阴,腑为阳,阴阳互为表里。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心包络与三焦。
7、藏象五系统
心系统: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为表里。
肺系统: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脾系统: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肝系统: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肾系统: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作者认为应为从人体结构而言六系统更全面,第一系统可为元神(脑)系统,因为脑为元神之府。
语出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指脑。李时珍《本草纲目·辛夷·发明》云:“脑为元神之府。”元,有为首的意思;元神即指人体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府,指所在处。“元神之府”,说明脑是主管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
脑,又名髓海、头髓。在气功学上,脑又称泥丸、昆仑、天谷。脑深藏于头部,位于人体最上部,其外为头面,内为脑髓,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之处,为元神之府。
(一)脑的解剖形态
脑,位居颅腔之中,上至颅囟,下至风府(督脉的一个穴位,位于颈椎第1椎体上部),位于人体最上部。风府以下,脊椎骨内之髓称为脊髓。脊髓经项复骨(即第6颈椎以上的椎骨)下之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髓。脑与颅骨合之谓之头,即头为头颅与头髓之概称。
脑由精髓汇集而成,不但与脊髓相通,“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髓则肾主之”(《医学入门·天地人物气候相应图》),而且和全身的精微有关。故曰:“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成》)。
头为诸阳之会,为清窍所在之处,人体清阳之气皆上出清窍。“头为一身之元首……其所主之脏,则以头之外壳包藏脑髓”(《寓意草·卷一》)。外为头骨,内为脑髓,合之为头。头居人身之高巅,人神之所居,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之气血皆汇集于头。故称头为诸阳之会。
(二)脑的生理功能
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气、元精、元神,称之为“先天之元”。狭义之神,又有元神、识神和欲神之分。元神来自先天,称先天之神,“先天神,元神也”(《武术汇宗》),“元神,乃本来灵神,非思虑之神”(《寿世传真》):人在出生之前,形体毕具,形具而神生。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人出生之前随形具而生之神,即为元神。元神藏于脑中,为生命的主宰。“元神,即吾真心中之主宰也”(《乐育堂语录》)。元神存则有生命,元神败则人即死。得神则生,失神则死。因为脑为元神之府,元神为生命的枢机,故“脑不可伤,若针刺时,刺头,中脑户,人脑立死”(《素问·刺禁论》),“针人脑则真气泄,故立死”(《类经·针刺类》)。
2.主精神意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于脑的结果。思维意识是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任物”的结果。中医学一方面强调“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心是思维的主要器官;另一方面也认识到“灵性记忆不在心而在脑”(《医林改错》)。“脑为元神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类证治裁·卷之三》),这种思维意识活动是在元神功能基础上,后天获得的思虑识见活动,属识神范畴。识神,又称思虑之神,是后天之神:故曰:“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情志活动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形式,也是一种精神活动,与人的情感、情绪、欲望等心身需求有关。属欲神范畴。
总之,脑具有精神、意识、思维功能,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修真十书》)。脑主精神意识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否则,便出现神明功能异常。
3.主感觉运动: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人,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医学原始》)。“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医林改错》)。
脑为元神之府,散动觉之气于筋而达百节,为周身连接之要领,而令之运动。脑统领肢体,与肢体运动紧密相关。“脑散动觉之气,厥用在筋,第脑距身远,不及引筋以达四肢,复得颈节膂髓,连脑为一,因遍及焉”(《内镜》)。脑髓充盈,身体轻劲有力。否则,胫酸乏其功能失常,不论虚实,都会表现为听觉失聪,视物不明,嗅觉不灵,感觉异常,运动失。
总之,脑实则神全。“脑者人身之大主,又曰元神之府”,“脑气筋人五官脏腑,以司视听言动”,“人身能知觉运动,及能记忆古今,应对万物者,无非脑之权也”(《医易一理》)。
8、理论体系研究
2002年著作
第一编 阴阳 、五行学说的现代研究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医学内涵的研究 |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多学科研究 |
第二编 藏象 学说的现代研究
第一章藏象学说的形成、内涵与特色 |
第二章 中医藏象心系统的现代研究 |
第三章 中医藏象肺系统的现代研究 |
第四章 中医藏象脾系统的现代研究 |
第五章 中医藏象肝系统的现代研究 |
第六章 中医藏象肾系统的现代研究 |
第七章 中医藏象脑系统的现代研究 |
第八章 中医脏腑相关理论的现代研究 |
第三编 气血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一章 气的现代研究 |
第二章 血的现代研究 |
第四编 病因病机学说的现代研究
第一章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的形成、内涵与特色 |
第二章 中医六淫理论的现代研究 |
第三章 中医七情理论的现代研究 |
第四章 中医痰饮理论的现代研究 |
第五编 经络 学说的现代研究
第一章 十二经脉的现代研究 |
第二章 奇经八脉的现代研究 |
第六编 中医治则治法的现代研究
第一章 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的形成和特色 |
第二章 中医治则法的现代研究 |
第七编 人格体质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 中医人格体质理论的形成与特色 |
第二节 中医人格体质理论的现代研究 |
第八编 新理论、新技术在 中医基础理论 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章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与中医药研究 |
第二章 细胞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章 中医学在遗传方面的研究 |
第五章 软科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
第九编 中医基础理论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探讨
第一章 传统中医现代的科技发展探讨 |
第二章 理性继承,务实创新——中医基础理论科研选题探讨 |
第三章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 |
第四章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艰难的探索 |
9、近代简史表
引子:1980年,雷顺群, 系统论与 藏象学说(一), – 辽宁中医杂志, 1980。1983年,续系统论与藏象学说(二) – 辽宁中医杂志, 1983)
序幕:1994年,肖烈钢.试论藏象学说中的五脏系统特性[J].陕西中医,1994,15(5):211-213。侧重、强调藏象学说中五’脏’系统(器官的)有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自主性作了较为系统地阐述,说明了藏象学说中的五脏系统思想,其本质与现代系统论是一致的,然又有其特点。
革命:
藏象五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肾系统。分形 藏象五系统。
1999年, 邓宇,等; 藏象分形五系统的新英译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09期分形藏象五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肾系统,藏象五系统,超脱出心肝脾肺肾五脏腑,五器官的传统局限性认识。
邓宇 等,1999年,中医分形集,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
拓展
2002年,《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基础与临床》, 广州中医药大学,邓中炎主编, 邓铁涛主审。藏象心系统,肝系统,肺系统,……脑系统等。
2005年,赵喜, 心主神明论《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6月2卷3期。心系统。
藏象学说的具体内容(生理病理)
各脏各腑的生理功能已在前面作了概述,现有主要从五脏系统表理俱病、五脏间兼病、脏腑间兼病角度概述五脏六腑的病变。而西医则分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与造血系统。中西医类同,但又有所区别。中医分类具体如下:1、心与小肠系统病理;2、肺与大肠系统病理;3、脾与胃系统病理;4、肝与胆系统病理;5、肾与膀胱系统病理;6、兼病(各系统交叉发病)。但从人体结构的完整性,则应有元神(脑)系统才更具理论的完整性。
而所谓的辨证就是辨别脏腑的病理状态,掌握脏腑的病理状态,则辨别就是一蹴而就,简单明了。这部分在教材是放在中医诊的辨证,从自学角度,作者认为放中医基础理论这部分学习更合适,一般初学者会更容易理解。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是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是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脏腑辨证,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脏腑兼病辨证三个部分。其中脏病辨证是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由于脏腑之间具有表里的关系,在病理上容易相互影响,故历来将腑的部分病变归纳在脏病中间,这是较少单独论述腑病的缘因。
1、心与小肠系统病理
1·1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居胸中,心包络围护于外,为心主的宫城。其经脉下络小肠,两者相为表里,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开窍于舌。小肠分清泌浊,具有化物的功能。
冲端心的病证有虚有实。虚证多由久病伤正,禀赋不足、思虑伤心等因素,导致心气心阳受损,心阴心血亏耗;实证多由痰阻、火扰、寒凝、瘀滞、气郁等引起。
心病的常见症状:心悸怔忡,心烦,心痛,失眠多梦,健忘,谵语等。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是论述心脏阳气虚衰,功能减退以及阳气暴脱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体虚、暴病伤正,禀赋不足或高年脏气亏虚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面色淡白或㿠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脉虚,为心气虚。若兼见畏寒肢冷,心痛,舌淡胖,苔白滑,脉微细,为心阳虚。若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苍白,口唇青紫,神志模糊或昏迷,则是心阳暴脱的危象。
[证候分析] 心气虚证,以心脏及全身机能活动衰弱;心阻虚证,在心气虚证的基础上出现虚寒症状;心阳暴脱证,在心阳虚的基础上出现虚脱亡阳症状,为三证的审证要点。心(气虚衰,心中空虚惕惕而动,轻则心悸,重则怔忡。心位胸中,心气不足,胸中宗气运转无力则胸闷气短。劳累耗气,稍事活动则心气益虚,症情即随之加剧。气虚卫外不固则自汗。心气不足,血液运行无力不能上荣则面色淡白或咣白,舌淡苔白;血行失其鼓动则脉虚无力。病情进一步发展,气虚及阳,损伤心阳,不能温煦肢体,故兼见畏寒肢冷,阳虚则寒盛,寒凝脉,气机郁滞,心脉痹阻不通,所以心痛暴作,痛势多见剧烈;舌淡胖苔白滑,是阳虚寒盛征。阳虚阴盛,无力推动血行,脉道失充,则脉象微细。若心阳衰败而暴脱,阳气衰亡不能卫外则冷汗淋漓,不能温煦肢体故四肢厥冷。心阳衰,宗气泄,不能助肺以行呼吸,故见呼吸微弱不续。阳气外亡,无力推动血行致络脉瘀滞,血液不能外荣肌肤,所以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心神失养、涣散,致神志模糊,其则昏迷。
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鉴别表
证 候 相同点 不同点
心气虚 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 面色淡白或觥白,舌淡苔白,脉虚自汗
心阳虚 苔白滑,脉微细 畏寒肢冷,心痛,面色㿠白或晦暗,舌淡胖
心阳暴脱 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神志模糊或昏迷。舌质淡紫青滑,脉微细欲绝。
1.2 心血虚与心阴虚
心血虚与心阴虚,是指心血不足与心阴亏虚,不能濡养心脏而表现的证候。常由久病耗损阴血,或失血过多,或阴血生成不足,或倩志不遂,气火内郁,暗耗阴血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为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有症。若兼见眩晕,健忘,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口唇色淡,舌色淡白,脉象细弱等症,为心血虚。若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发红,舌红少津,脉细数,为心阴虚
[证候分析] 临床诊断本病,以心的常见症状与血虚证共见,为心血虚证;心的常见症状与阴虚证共见为心阴虚证。血属阴,心阴心血不足,皆能使心失所养,心动不安,而见心悸怔忡;心神得不到阴血的濡养,致心神不宁指出现失眠多梦的共同症状。但血与阴毕竟有所不同,所以两者的其它临床表现也就有别。血虚则不能濡养脑髓,而见眩晕健忘;不能上柴则见面白无华,唇舌色淡,不能充盈脉道则脉象细弱,阴虚则阳亢,虚热内生,故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寐则阳气入阴,营液受蒸则外流而为盗汗;虚热上炎则两颧发红,舌红少津;脉细主阴虚,数主有热,为阴虚内热的脉象。
1·3心火亢盛
心火亢盛证是心火内炽所表现的证候。常因七情郁结,气郁化火,或火热之邪内侵,或嗜肥腻厚味以及烟酒等物,久而化热生火所致。
(临床表现] 心胸烦热,夜不成眠,面赤口渴,溲黄便干,舌尖红绛,或生舌疮,腐烂疼痛,脉数有力。或见狂躁谵语,或见吐血、衄血,或见肌肤疮疡,红肿热痛。
[证候分析] 心火盛以心及舌、脉等有关组织出现实火内炽的症状为审证要点。由于心位胸中,心火内炽故自觉心胸部烦闷发热。心主神明,火热内扰心神则失眠,甚则狂躁谢语。面赤,口渴,溲黄,便干,脉数有力,这是里热征象。心开窍于舌,舌尖与心有内在联系,心火亢盛,火热循经上炎故舌尖红绛;灼伤脉络则生糜点,腐烂疼痛。心主血脉,心火炽盛血热妄行,见吐血衄血。肌肤疮疡红肿热痛,常为火毒壅滞脉络,局部气血不畅的病理现象。
心火亢盛证与心阴不足证都能反映心病的常见症状和热象。但前者属实,后者属虚,有着本质的不同,应注意鉴别。
1.4心脉痹阻
心脉痹阻证是指心脏脉络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痹阻不通所反映的证候。常由年高体弱或病久正虚以致病阻、痰凝、寒滞、气郁而发作。 [临床表现) 心悸征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若痛如针刺,舌见紫暗、紫斑、紫点,脉细涩或结代,为瘀阻心脉;若体胖痰多,身重困倦,闷痛特甚,舌苔白腻,脉沉滑为痰阻心脉;若剧痛暴作,得温痛缓,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为寒凝之象若疼痛而胀,其发作往往与情志因素有关。舌淡红或黯红苔薄白、脉弦,为心脉气滞之征。
[证候分析] 心脉痹阻证以胸部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为临床特征。本证多因正气先虚,阳气不足,心失温养故见心悸怔忡。由于阳气不足,血液运行无力,容易继发瘀血内阻,痰浊停聚,阴寒凝滞,气机阻滞等病理变化以致心脉痹阻,气血不得畅通而发生疼痛。手少阴心经之脉直行上肺出腋下循内臂。心脉不通则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因而疼痛反映于经脉循行线路上,这是诊断心脉痹阻的主要依据。本证大多属本虚标实,当疼痛发作时往往由于实邪阻滞心脉的关系,因而在辨证上必须分清瘀、痰、寒、气的不同,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瘀阻心脉的疼痛以刺痛为特点,伴见舌色紫暗,紫斑、紫点,脉细涩或结代等瘀血内阻的症状;痰浊停聚心脉的疼痛以闷痛为特点,患者多见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象沉滑等痰浊内盛的症状;阴寒凝滞心脉的疼痛,以痛势剧烈,突然发作,得温痛减为特点,伴见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沉迟或沉紧等寒邪内盛的症状;气滞心脉的疼痛以胀痛为特点,其发作往往与精神因素有关,痛症脉多见弦象,气滞则影响血行,影响较轻则舌淡红,稍重则黯
本证在临床上单纯由血瘀或寒邪等一种因素引发者固属多见,但致病因素之间可以相互兼夹出现二种或二种以上者,如气滞血瘀,气郁痰凝以及气滞血瘀痰阻,寒凝气滞血瘀等,尤以痰瘀交阻更为多见。所以临床辨证必须掌握不同病因的证候特征,全面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心脉痹阻证瘀、痰、寒、气比较表
证候 常见症状 病因 症状特点
心脉痹阻 心悸怔忡,心胸憋 瘀血内阻 痛如针刺,舌紫暗见紫斑紫点,脉细涩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 瘀浊停 沉滑 闷痛特甚,体胖痰多,身重因倦,舌苔白腻,脉
阴寒凝滞 突发剧痛,得温痛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
气机郁滞白,脉弦、胀痛,发作常与精神因素有关,舌淡红,苔
1:5痰迷心窍
痰迷心窍证,是痰浊蒙闭心窍表现的证候。多因湿浊酿痰,或情志不遂,气郁生痰而引起。
[临床表现] 面色晦滞,脘闷作恶,意识模糊,语言不清,喉有痰声,甚则昏不知人,舌苔白腻,脉滑。或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喃喃自语,举止失常。或突然仆地,不省人事,口吐痰涎,喉中痰鸣,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口中如作猪羊叫声。
[证候分析] 痰迷心窍证以神志不清,喉有痰声,舌苔白腻为辨证依据,亦须排除热象与虚象。本证常见于癫痫疾病或其它慢性病的危重阶段,亦可见于外感湿浊之邪,困阻中焦,酝酿为痰上蒙心窍者。
证为精神失常的疾患。多由肝气郁结,气郁生痰,痰浊上蒙心窍所致。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故多疑善虑,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痰迷心窍,心神受蔽,不能自主,故意识痴呆,喃哺自语,举止失常。痫证常因脏腑功能失调,痰浊内伏心经,一旦肝风内盛,挟伏痰上蒙心窍,则呈发作状态。肝风易动,发则痰随风升上迷心窍,故突然仆地,不省人事,口吐痰涎,喉中痰鸣;肝主筋,肝风动,目系急,筋膜紧,所以目睛上视,手足抽搐;肝气上逆,喉中痰涌,窦为气激,故发出声响如猪羊叫。
外感湿浊之邪,湿浊郁遏中焦,清阳不升,浊气上泛,故见面色晦滞;胃失和降,胃气上道则脘闷作恶;湿邪留恋不化,酝酿成痰,痰随气升则喉中痰鸣;上迷心窍,神识受蒙则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甚则人事不省。舌苔白腻,脉滑是痰浊内盛确据。
1-6 痰火扰心
痰火扰心证是指痰火扰乱心神所出现的证候。多因精神刺激,思虑郁怒,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火内盛;或外感热邪,热灼液熬为痰,热痰内扰所引起。
[临床表现] 发热气,面红目赤,黄,喉间痰鸣,跺狂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见失眠心烦,痰多胸闷,头晕目眩,或见语言错乱,哭笑无常,不避亲疏,狂躁妄动,打人物,力逾常人。
[证候分析] 痰火扰心证,其中外感热病以高热,痰盛,神志不清为审证要点:内伤杂病中,轻者以失眠心烦,重者以神志狂乱为审证要点。
外感热病,邪热亢盛,燔灼于里,炼液为痰,上扰心窍所致;里热蒸腾,充斥肌肤故见高热;火势上炎,则面红目赤;热盛机能活动亢进,而见呼吸气粗;邪热灼津为痰,故痰液发黄,喉间痰鸣;痰与火结,痰火扰心,心神昏乱,故躁扰发狂,胡言乱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是为痰火内盛之症。
内伤病中,因痰火扰心而见失眠,常与心烦共见;若痰阻气道则兼见胸闷痰多,清阳被遏故又兼见头晕目眩。若出现神志狂乱,称为狂证。狂证的发生,多与七情有关,如剧烈的精神刺激,导致气机逆乱,心火鸱张,灼液为痰,上扰心窍所致。因痰火扰心,心神被扰,神识昏象,所以语无伦次,时哭时笑,不避亲统;灭属阳,阳主动,故病则狂躁妄动,打人毁物,力逾常人。
1.7 小肠实热
小肠实热证,是小肠里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于心热下移小肠所致。
[临床表现] 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尿血,舌红苔黄,脉数。
[证侯分析) 小肠实热证以心火热烘及小便赤涩灼痛为辨证要点。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有分清泌浊的功能,使水液入于膀胱。心热下移小肠,敌小便赤涩,尿道灼痛;热甚灼伤阴络则可见尿血;心火内炉,热扰心神则心烦;津为热灼则口渴;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脉数,为里热之征。
小肠的常见病证除小肠实热证外,尚有小肠虚寒和小肠气痛,分别见于“脾阳虚”和“寒滞肝脉”的中。
2、肺与大肠系统病理
肺居胸中,经脉下络大肠,与大肠相为表里。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大肠主传导,排泄糟粕。
肺的病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见气虚和阴虚,实证多见风寒燥热等邪气侵袭或痰湿阻肺所致。大肠病证有湿热内侵,津液不足以及阻气亏虚等。
肺病的常见症状:咳嗽、气喘、胸痛、咯血等。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便秘与泄泻。
2.1.肺气虚
肺气虚证,是指肺功能活动减弱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咳喘,或气的生化不足所致。
[临床表现] 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益基,痰液清稀,声音低怯,面色淡白或咣白,神疲体倦。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虚。
[证候分析] 肺气虚证,一般以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和全身机能活动减弱为审证要点。肺气被耗,则宗气不足,呼吸功能减弱,因而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且动则耗气,所以喘息益甚。肺气不足,输布水液功能相应减弱,则水液停聚肺系,随肺气而上逆,所以出现清稀痰液。喉为发音器官,赖肺气以充养,肺气旺则声音洪亮,肺气虚则声音低怯。面色淡白或咣白,神疲体倦,是气虚常见症状。肺气虚不能宣发卫气于肌表,腠理不密,卫表不固敢见自汗,畏风;防御功能降低,易受而患感目。舌淡苔白,脉虚为气虚之
2.2肺阴虚
肺阴虚证,是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反映的证候。多由久咳伤阴,痨虫袭肺,或热病后期阴津损伤所致。
[临床表现] 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口咽于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 肺阴虚证,以肺病常见症状和阴虚内热证共见为诊断依据。肺主清肃,性喜柔润,肺阴不足,虚热内生,肺为热蒸,气机上逆面为咳嗽,津为热灼,炼液成痰,量少质粘。肺阴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则咽干口燥,外不能濡养肌肉则形体消瘦。虚热内炽则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热扰营阴为盗汗;虚热上炎则颧红;肺络受灼,络伤血溢则痰中带血;喉失阴津濡润,并为虚火所蒸,以致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象细数,皆为阴虚内热之象。
2.3风寒束肺
风寒束肺证,是感受风寒,肺气被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咳嗽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微微恶寒,轻度发热,无汗,舌苔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 寒束肺证,以咳嗽为主症,兼见风寒表证为特征。感受风寒,肺气被束不得宣发,逆而为咳;寒属阴,故痰液稀薄色白。鼻为肺窍,肺气失宣,鼻通气不畅致鼻塞而流清涕。肺主气属卫,邪客肺卫,卫气郁遏则恶寒,正气抗邪则发热,毛窍郁闭则无汗。由于邪未内传,故舌苔未变,脉浮主表,紧主寒,为感受风寒之征。
本证与风寒表证的临床表现很相近似,但辨证要点各有侧重。本证以咳嗽为主症,兼见风寒表证,且表证一般较轻,有时甚至不太明显;风寒表证,以恶寒发热为主症,咳嗽为或有症,即使出现亦很轻微,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2.4寒邪客肺
寒邪客肺证,是由寒邪内客于肺所反映的证候。
[临床表现] 咳嗽气喘,痰稀色白,形寒肢凉,舌淡苔白,脉迟缓。
[证候分析] 寒邪客肺证,以咳喘突然发作,伴见寒象为特征。感受寒邪,内容于肺,阳气被郁,肺气上逆,则为咳嗽气喘。寒为阴邪,所以痰稀色白;阳气被郁而不达,不能温煦肌肤,故形寒肢凉。寒性阴凝,气血运行不利,血不上荣于舌,则舌淡苔白,凝滞脉道故脉象迟缓。
寒邪客肺证与风寒束肺证皆以咳嗽痰稀色白为主症,所不同者,寒邪客盹证有气喘,形寒肢凉,不发热的症状,且咳嗽较剧,病程较长,而风寒束肺证,除恶寒发热的表证外,咳嗽较缓,病程较短,病情较轻,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寒邪客肺证与饮证中的饮停于肺证也有相似之处,如咳嗽气喘痰稀色白等,但病变性质,发病特点,痰液数量等方面,均有不同,对比如下:
①两证痰液皆稀薄色白,但在痰量上比较,寒邪客肺证一般痰量较少;饮停于肺证一般痰量多,且痰液稀薄如水,呈泡沫状。
②在病史上,寒邪客肺证,突然发作呈急性过程,一般无既往发作史;而饮停于肺证,有反复发作史,且每在秋冬发作,春夏缓解,呈慢性过程。
③病变性质,寒邪客肺证属实;饮停于肺证为本虚标实。
2·5 痰湿阻肺
痰湿阻肺证,是痰湿阻滞肺系所表现的证候。常由脾气亏虚,或久咳伤肺,或感受寒湿等病邪引起。
[临床表现] 咳嗽痰多性粘色白易咯,胸闷,其则气喘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
[证候分析] 痰湿阻肺证,以咳嗽痰多质粘色白易咯为辨证要点。本证可见于急慢性疾患,而以慢性病为多见。在急性病变中,大多由寒湿外邪侵袭肺脏,使宣降火常,肺不布津,水液停聚而为痰湿。在慢性疾病中,多由脾气亏虚,输布失常,水湿凝聚为痰,上溃于肺,或久咳伤肺,输布水液功能减弱,聚湿酿痰,阻滞肺系所致。由于痰湿阻肺,肺气上逆,故咳嗽多痰,痰液粘腻色白易于咯出。痰湿阻滞气道,肺气不利,则为胸痛,甚则气喘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是为痰湿内阻之征。
风寒束肺、寒邪客肺、饮停于肺、痰湿阻肺四证比较表(
证候 性质 主症 兼症 舌苔 脉象
风寒束肺 咳啾痰液稀白 热无汗 鼻塞流清涕,恶寒发
寒邪客肺 实证 咳嗽气喘痰液稀白 形寒肢凉不发热 舌淡苔白 迟缓
饮停于肺 本虚标实证咳气喘,痰液清稀,浮肿来胸闷,甚则心悸,下肢舌淡苔白清不面
痰湿阻肺 外感 急性发作属实,慢性发作为本虚标实 易吐咳嗽痰多质粘,色白胸闷,甚则气喘痰鸣活淡苔白腻,脉滑
2.6 风热犯肺
风热犯肺证,是由风热侵犯肺系,卫气受病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咳嗽痰稠色黄,鼻塞流黄浊涕,身热,微恶风寒,口干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 风热犯肺证,以咳嗽与风热表证共见为特点。风热袭肺,肺失清肃则咳嗽。风热为阳邪,灼液为痰故质稠色黄。肺气失宣,鼻窍不利,津液为风热所熏,所以鼻塞不通,涕流黄浊。肺卫受邪,卫气抗邪则发热,卫气郁遏故恶风寒,风热上扰,津液被耗则口干,咽喉不利故咽痛。肺位在上,舌尖部常候上焦病变,肺为风热侵袭,所以舌尖发红;苔薄黄为有热之征。浮脉主表,数脉主热,浮数并见,为风热犯肺的常见脉象。
2·7热邪壅肺
热邪壅肺证,是指热邪内壅肺金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或风寒、风热入里从阳化热,内壅于肺所致。
[临床表现] 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粗,壮热口渴,烦躁不安,甚则鼻翼煽动,衄血咯血,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 热邪壅肺证,以肺病的常见症状和里热证共见为诊断依据。热邪炽盛,内壅肺脏,肺气上逆而为咳嗽;炼液为痰,则痰稠色黄;清肃之令不行,故气喘息粗,呼吸困难。里热蒸腾,充斥体表则肌肤灼手;内灼阴津,故口渴欲饮;热扰心神,则心烦不安。若痰热交阳,壅滞肺系,气道不利,肺气郁闭,可见鼻翼煽动的危象,证情更为险恶;若热伤肺络,络损血溢,可致鼻衄、咯血;若痰热阻滞肺络,导致气滞血壅,络脉气血不得畅通,则出现胸痛,血腐化脓,则咳吐脓血腥臭痰。里热炽盛,津液被耗,肠失濡润则大便干结;化源不足,则小便短赤。舌红苔黄主热,脉象滑数为里热或痰热的征象。
风热犯肺证与热邪壅肺证皆有咳嗽痰稠色黄的临床表现,都属外感热病范畴,但病变性质、病情轻重以及预后转归等方面都有不同。前者邪在肺系,伴见风热表证,病情轻,病程短,预后佳;后者热壅肺脏,病在里,伴见一系列里热证,病情重,病程长,及时正确的治疗预后亦佳。
2·8 燥邪犯肺
燥邪犯肺证,是指秋令感受燥邪,侵犯肺卫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于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唇、舌、咽、鼻干燥欠润,或身热恶寒,或胸痛咯血。舌红苔白或黄,脉数。
[证候分析] 燥邪犯肺证,以肺系症状表现于燥少津为审证要点。燥邪易伤肺津,由于肺津受伤,肺失滋润,清肃失职,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伤津化燥,气道失其濡润,所以唇、舌、咽、鼻都见干燥现象。肺气通于卫,肺为燥邪所袭,故往往兼见身热恶寒的卫表症状。由于表证出现的寒热有轻重不同,所以又有凉燥与温燥之分。凉燥性近于寒,故表证近似风寒;温燥性近于热,故表证近似风热。若燥邪化火,灼伤肺,可见胸痛略血。燥邪伤津,津伤阳亢,故舌质多红,邪偏肺卫,苔多臼,燥邪袭肺,苔多黄。脉象亦随着病情的变化而不同,一般来说,燥邪犯肺多见数脉,邪偏肺卫多见浮数,津伤较著多见细数。
风热犯肺、热邪壅肺、燥邪犯肺三证鉴别表
证候 发病季节 主症 兼症 舌苔 脉象
风热犯肺 冬春多见 咳嗽痰稠色黄 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恶风,口干咽痛 舌尖红苔薄黄脉象浮数
热邪壅肺 冬春多见 咳嗽气喘痰黄高热 口渴烦躁不安,甚则鼻翼煽动,鼻血咯血 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 舌红苔黄 滑数
燥邪犯肺 秋季多见 干咳痰少质粘,唇、舌、咽、鼻 干燥欠润 恶寒发热 舌红苔白或薄黄 脉数
2.9 大肠湿热
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侵袭大肠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感受湿热外邪,或饮食不节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 腹痛,下利赤白粘冻,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色黄而臭。伴见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渴,或有恶寒发热,但热不寒等症。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证候分析] 大肠湿热证,以排便次数增多,或下利粘冻,或下黄色稀水与湿热内阻现象共见为审证要点。湿热侵袭大肠,胶结不解,壅阻气机,故腹中疼痛,熏灼肠道,脉络损伤,血腐为脓而见粘冻脓血便;热蒸肠道,机能亢奋,时欲排便,故有腹中急迫感;湿阻大肠,气机壅滞,大便不得畅通,所以肛门发生滞重。湿热侵犯大肠,津为热迫而下注,可见便次增多,下黄色稀水便。热炽肠道,则肛门灼热;水液从大便外泄,故小便短少黄赤;口渴亦为热盛伤津之征。若表邪未解,则可见恶寒发热;邪热在里,则但热不寒。舌红苔黄腻,为湿热之象。湿热为病,有湿重、热重之分,湿重于热,脉象多见濡数,热重于湿,脉象多见滑数。
2.10 大肠液亏
大肠液亏证,是指津液不足,不能濡润大肠所表现的证侯。多由素体阴亏,或久病伤阴,或热病后津伤未复,或妇女产后出血过多等因素所致。
[临床表现] 大便秘结干燥,难以排出,常数日一行,口干咽燥,或伴见口臭头晕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涩。
[证候分析] 大肠亏证,以大便干燥难于非出为主症。津液不足,肠失濡润,以致粪便于结,难于排出,常三、五日,甚至十余日一行。临床常见的习惯性便秘,大多属津液不足所致。阴伤于内,口咽失润,故口干咽燥。大便日久不解,浊气不得下泄而上道,致口臭头晕。阴伤则阳亢,故舌红少津。津亏脉道失充,故脉来细涩。
2.11肠虚滑泻
肠虚滑泻证,是指大肠阳气虚衰不能固摄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泻、痢久延不愈所致。
[临床表现] 利下无度,或大便失禁,甚则脱肛,腹痛隐隐,喜热喜按,舌淡苔白滑,脉沉弱。
[证候分析] 肠虚滑泻证,以大便失禁为主症。下利伤阳,久泻久痢,阳气虚衰,大肠失固摄之用,因而下利无度,甚则大便失禁或脱肛。大肠阳气虚衰,阳虚则阴盛,寒从内生,寒凝气滞,所以腹部隐痛,喜热喜按。舌淡苔白滑,脉沉弱,均为阳虚阴盛之象。
大肠病三证鉴别表
证候 主症 兼症塞 脉象
大肠湿热 下利粘冻或黄色稀水,口渴,小溲短床,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或有寒热 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大肠液亏 大便干结难解,数日一行 口干咽燥,口臭,头晕 舌红少津 脉细涩
肠虚滑泻 便泄无度或失禁脱肛 腹痛隐隐,喜热喜按 舌淡苔白滑 脉沉弱
3、脾与胃系统病理
脾胃共处中焦,经脉互为络属,具有表里的关系。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腐熟,脾升胃降,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又具有统血,主四肢、肌肉的功能。
脾胃病证,皆有寒热虚实之不同。脾病以阳气虚衰,运化失调,水湿痰饮内生,不能统血为常见。胃病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胃气上逆为主要病变。
脾病的常见症状,腹胀腹痛,泄泻便溏,浮肿、出血等。胃病多见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症。
3.1脾气虚
脾气虚证,是脾气不足,运化失健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失调,劳累过度,以及其它急慢性疾患耗伤脾气所致。
[临床表现] 纳少,腹胀,饭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咣白,或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
[证候分析] 脾气虚证,以运化功能减退和气虚证共见为判断依据。脾气不足,运化失健,消化迟缓,输布精微乏力,致水湿内生,脾气反为所困,因而形成虚性腹胀。脾胃相为表里,脾气不足,胃气亦弱,腐熟功能失职,故纳呆食少。食后脾气益困,腹胀愈甚,所谓食入不运,其病在脾,即指脾虚腹胀而言。水湿不化,流注肠中,则大便溏薄或先干后溏。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不足,肢体失养,可见倦怠乏力,中气不足则少气懒言。脾虚失运,水湿浸淫肌表,则面色觥白,浮肿。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不足,久延不愈,可致营血亏虚,而成气血两虚之证。气血两虚,肌肤失去血的濡养和温煦,可致形体逐渐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是脾气虚弱之征。
3.2脾阳虚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
[临床表现] 腹胀纳少,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证候分析) 脾阳虚证,以脾运失健和寒象表现为审证要点。脾脏阳气虚衰,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流注肠中,故大便质地较脾气虚的便溏更为清澈稀薄,甚则完谷不化。四肢气于脾胃脾阳虚不能外温四末,所以四肢不温。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流溢肌肤,则肢体困重,甚则全身浮肿;妇女带脉不固,水湿下渗,可见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皆为阳虚、水寒之气内盛之征。
脾阳虚证,由于寒象明显,胃阳也虚,故又称“脾虚寒证”或“脾胃虚寒证”。
3.3中气下陷
中气下陷证,是指脾气亏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久泄久痢,或劳累过度所致。
〔临床表现] 脘腹重坠作胀,食入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坠重;或久痢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伴见气少乏力,肢体倦怠,声低懒言,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弱。
[证侯分析) 中气下陷证,以脾气虚证和内脏下垂为审证要点。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不足,运化失健,内脏得不到精微的供养,可使脏气虚衰,升举无力而下垂,临床以胃下垂为多见。胃腑下垂,故脘腹重坠作胀,食入气陷更葚,脘腹更觉不舒。由于中气下陷,故时有便意,肛门重坠,或下利不止,肛门外脱。脾气升举无力,可见子宫下垂。脾主散精,脾虚气陷致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反下流膀胱,故小便混浊如米泔。中气不足,全身机能活动减退,所以少气乏力,肢体倦怠,声低懒言。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弱,皆为脾气虚弱的表现。
3.4 脾不统血
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脾虚,或劳倦伤脾等引起。
[临床表现] 便血,尿血,肌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常伴见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
[证候分析] 脾不统血证,以脾气虚证和出血共见为诊断依据。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脾气亏虚,统血无权,则血溢脉外,而见出血诸症:如溢于胃肠,则见便血;溢于膀胱,则见尿血;溢于皮下,则为阴斑;血渗毛孔而出,则为肌衄。脾虚统血无权,冲妊不固,则妇女月经过多,甚或崩漏。除各种出血外,同时具有脾气亏虚的证候:如运化失健,则食少便溏;中气不足,则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反复出血,营血亦虚,肌肤失养,则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象细弱均为虚象。
脾病虚证鉴别表
证候 相同症 不同症 苔 脉象
相同症有 腹胀纳少,食后尤甚 ,便溏肢倦 食少懒言,面色萎黄
牌气虚 或浮肿,或消瘦 舌淡苔白 脉缓弱
脾阳虚 腹痛喜嗳喜按,肢冷尿少,或肢体困重,或浮肿,或带下清稀 舌淡胖苔白滑 脉沉迟无力
中气下陷 脘腹坠胀, 或便意频数,肛门坠重,或久痢脱肛 ,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 舌淡苔白 脉弱
脾不统血 便血,尿血,肌衄,鼻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舌淡苔白 脉细弱
3.5 寒湿困脾
寒湿困脾证,是寒湿内盛,中阳受困而表现的证候。多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淋雨涉水,居处潮湿,以及内湿素盛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 脘腹痞闷胀痛,食少便溏,泛恶欲吐,口淡不渴,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或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证候分析] 寒湿困脾证,以脾的运化功能发生障碍和寒湿中遏的表现为审证要点。脾性喜燥恶湿,寒湿内侵,中阳受困,脾气被,运化司,故脘腹部轻则痞闷不舒,重则作胀疼痛,食欲减退。湿注肠中,则大便溏薄,甚至出现泄泻;胃失和降,故泛恶欲吐。寒湿属阴邪,阴不耗液,故口淡不渴。脾主肌肉,湿性重着,则肢体沉重,清阳失展,故头重如裹;湿阻气滞,气血运行不利,不能外荣肌肤,所以面色黄晦。脾为寒湿所困,阳气不宣,胆汁随之外泄,故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阳气被寒湿所遏,不得温化水湿,泛溢肌表,可见肢休浮肿;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皆为寒湿内盛的现象。
寒湿脾和脾阳虚都有脾运失健,寒象以及湿阻的表现,但两者重点不同,鉴别要点如下:
寒湿困脾证:是寒湿内侵,中阳受困,性质属实,病程短,苔白腻,脉满缓。脾阳虚证:是阳虚失运,寒湿内生,性质属虚,病程长,苔白滑,脉沉迟。
3·6 湿热蕴脾
湿热蕴牌证,是湿热内蕴中焦所表现的证候。常因感受湿热外邪,或过食肥甘酒酪酿湿生热所致。
[临床表现) 腹部痞闷,纳呆呕恶,便溏尿黄,肢休困重,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 湿热蕴脾证,以脾的运化功能障阻和湿热内阻的症状为诊断依据。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故脘腹痞闷,纳呆,呕恶,脾主肌肉,湿性重着,脾为湿困,则肢体困重。湿热蕴脾,交阻下迫,故大便溏泄不爽,小便短赤。湿热内蕴脾胃,熏蒸肝胆,致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故皮肤发痒,面日发黄,其色鲜明如橘子。湿遏热伏,热处湿中,湿热郁蒸,故身热起伏,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主热,腻主湿,脉濡主湿,数主热,均为湿热内盛之征。
湿热编脾证与寒湿困脾证,在病理上都由湿邪阻遏脾气所致,而主要区别在于兼寒兼热属性的不同,一为寒湿,一为湿热,所以两者的临床表现有同有异。
3·7 胃阴虚
胃阴虚证,是胃阴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胃病久延不愈,或热病后期阴液未复,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导致胃阴耗伤。
[临床表现] 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澡咽干,大便干结,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 胃阴虚证,以胃病的常见症状和阴虚证共见为审证要点。胃阴不足,则胃阳偏亢,虚热内生,热郁胃中,胃气不和,致脘部隐隐疼痛,饥不欲食。胃阴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则口燥咽干;下不能濡润大肠,故大便干结。胃尖阴液滋润,胃气不和,可见脘痞不舒,阴虚热扰,胃气上逆,可见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是阴虚内热的征象。
3·8 食滞胃脘
食滞胃脘证,是饮食物停滞胃脘不能腐熟所表现的证候。多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脾胃素弱,运化失健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胃脘胀闷,甚则疼痛,嗳气吞酸或呕吐酸腐食物,吐后胀痛得减,或矢气便溏,泻下物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
[证候分析]食滞胃脘证,以胃脘胀闷疼痛,嗳腐吐酸为主要表现。胃气以降为顺,停胃脘胃气郁滞,则脘部胀闷,甚则疼痛。胃失和降而上逆,胃中腐败谷物挟腐浊之气随之上泛,故见嗳腐吞酸,或呕吐腐败食物。吐后实邪得消,胃气通畅,故胀痛得减。若食积气滞,湿邪内生,湿食下移,肠腑气窒,可致矢气频频,臭如败卵,大便溏泄,泻下物酸腐臭秽。食滞内停,胃中浊气上腾,则舌苔厚腻。正气抗邪,气血充盛,故脉来滑利有力。
3.9胃寒
胃寒证,是阴寒凝滞胃腑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腹部受凉,过食生冷,或劳倦伤中,复感寒邪所致。
[临床表现] 胃脘疼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拘急剧痛,遇冷加剧,得温则减,口淡不渴;或伴见神疲乏力,肢凉喜暖,食后痛减;或伴见胃脘水声漉漉,口泛清水。舌淡苔白滑,脉迟或弦。
[证候分析] 胃寒证,以胃脘疼痛和寒象共见为诊断要点。寒邪侵袭人体,阳气受伤者,则为虚寒证,阳气被遏者,则为实寒证。寒邪凝滞胃腑,络脉收引,气机郁滞,放胃脘疼痛,寒为阴邪,得阳始化,得冷更凝泣不行,故疼痛遇冷加剧,得温则减。口淡不渴,是阴不耗津,寒邪内盛之征,胃寒属实。若病程迁延,疼痛反复发作,阳气耗伤,虚象逐渐暴露,则由实转虚。中气不足则神疲乏力;肢体失阳气温煦,故肢冷喜暖;进食后阳气得振,所以疼痛暂得缓解。胃气虚寒,不能温化精微,致水液内停而为水饮,饮停于胃,振之可闻脘部漉漉水声;随胃气上逆,可见口泛清水。本证阳气不足为虚,水饮内停为实,病情不断演变成为虚中夹实证。阴寒内盛,胃虚停饮,则舌淡白苔白滑。迟脉主寒,水饮多见弦脉。
3.10 胃热
胃热证,是胃中火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平素嗜食辛辣肥腻,化热生火,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热邪内犯等所致。
[临床表现] 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或食入即吐,或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牙龈肿痛溃烂,齿衄,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 胃热证,以胃病常见症状和热象共见为审证要点。热炽胃中,胃腑络脉气血壅滞,故脘部灼热疼痛;肝经郁火,横逆侮土,肝胃气火上逆,则吞酸嘈杂,呕吐,或食入即吐。胃热炽盛,耗津灼液,则渴喜冷饮;机能亢进,则消谷善饥。胃络于龈,胃火循经上熏,气血壅滞,可使牙龈肿胀疼痛,甚则化脓、溃烂;血络受伤,血热妄行,可见牙衄;胃中浊气上逆,故口臭。热盛伤津,大肠失润,则大便秘结,小便化源不足,则量少色赤。舌红苔黄为热征,热则气血运行加速,故脉象滑数有力。
胃病寒热虚实鉴别表
证候 疼痛性质 呕吐 口味与口渴 大便 象 脉 象
胃寒 冷痛 清水 口淡不渴 便溏 舌淡苔白滑 沉迟
胃热 灼痛 吞酸 渴喜冷饮 秘结 红苔黄 滑数
胃阴虚 隐痛 干呕 口咽干燥 干结 舌红少苔 数细数
食滞胃腕 胀痛 酸腐食物 口中腐臭 酸臭 苔厚腻 脉滑
4、肝与胆系统病理
肝位于右胁,胆附于肝,肝胆经脉相互络属,故有表里之称。肝主疏泄,又主藏血,在体为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胆贮藏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并与情志活动有关。
肝的病证,有虚实之别。虚证多见血亏及阴伤,实证多见气郁火盛以及寒邪、湿热等侵犯。肝病的常见症状:胸胁少腹胀痛窜痛,烦躁易怒,头晕胀痛,肢体震颤,手足抽描,以及目疾,月经不调,睾丸胀痛等。胆病常见口苦发黄、惊悸失眠等症。
4.1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证,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以及其它病邪的侵扰而发病。
[临床表现] 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咽部梅核气,或颈部瘘瘤,或癥块。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疼痛,痛经,月经不调,甚则闭经。
[证候分析] 肝气郁结证,一般以情志抑郁,肝经所过部位发生胀闷疼痛,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肝气郁结,经气不利,故胸胁乳房、少腹胀闷疼痛或窜动作痛。肝主疏泄,具有调节情志的功能,气机郁结,不得条达疏泄,则情志抑郁;久郁不解,失其柔顺舒畅之性,故情绪急躁易怒。气郁生痰,痰随气逆,循经上行,搏结于咽则见梅核气;积聚于颈项则为瘿瘤。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故月经不调或经行腹痛,气聚血结,可酿成癥痕。
4.2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证,是肝经气火上逆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热邪内犯等引起。
[临床表现] 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或恶梦纷纭,胁肋灼痛,便秘尿黄,耳鸣如潮,或耳内肿痛流脓,或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 肝火上炎证,一般以肝脉循行部位的头、目、耳、胁表现的实火炽盛症状作为判断依据。火性炎上,肝火循经上攻头目,气血涌盛络脉,故头晕胀痛,面红目赤;肝胆相为表里,肝热传胆,胆气循经上溢,则口苦,津为火热所灼,故口干,肝失条达柔顺之性,所以急躁易怒;火热内扰,神魂不安,以致失眠,恶梦纷纭;肝火内炽,气血壅滞肝络,使胁肋部灼热疼痛;热盛耗津,故便秘尿黄。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热移胆,胆热循经上冲,则耳鸣如潮;热蒸耳道,壅過营气,络脉不通,可致耳内红肿热痛,甚则溃烂化脓;灼伤络脉,血热妄行,可见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经实火炽盛之征。
4.3肝血虚
肝血虚证,是肝脏血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因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所致。
[临床表现] 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力减退或成雀盲。或见肢体麻本,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动,妇女常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弦细
[证候分析] 肝血虚证,一般以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血濡养以及全身血虚的病理现象为审证要点。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故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失养,则于枯脆薄;血不足以安魂定志,故夜寐多梦;目失所养,所以视力减退,甚至成为雀盲。肝主筋,血虚筋脉失养,则拘挛急迫,感觉迟钝,因而发生肢体麻木,关节拘急屈伸不利,手足颤,肌肉动等虚风内动之象。妇女肝血不足,不能充盈冲任之脉,所以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舌淡苔白脉细,为血虚常见之征。
4-4 肝阴虚
肝阴虚证,是肝脏阴液亏虚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肝病、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引起。
[临床表现] 头是耳鸣,两日干涩,面部烘热,胁肋灼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或见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 肝阴虚证,一般以肝病症状和阴虚证共见为诊断依据。肝阴不足,不能上滋头目,则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虚火上炎,则面部烘热;肝络为虚火所灼,而见胁肋灼热疼痛:虚热内蒸,则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虚火内扰营阴,则为盗汗。阴液亏虚不能上润,而见口咽干燥。肝阴亏虚,筋脉失养则手足蠕动。舌红少津,是阴虚内热之征。弦脉主肝病,细脉为阴虚,数脉为有热,故肝阴不足,虚热内炽,脉象出现弦细数。
肝阴虚证与肝火上炎证,均有热象的表现,但前者属虚热,后者为实火,有着本质的不同。临床辨证,应予注意。
4.5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证,是指水不涵木,肝阳偏亢所表现的证候。多因肝肾阴虚,肝阳失潜,或恼怒焦虑,气火内郁,暗耗阴津,阴不制阳所致。
[临床表现]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痠软,头重足飘。舌红,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证候分析] 肝阳上亢证,一般以肝阳亢于上,肾阴亏于下的证候表现,作为辨证要点。肝肾之阴不足,肝阳亢逆无制,气血上冲,则眩晕耳鸣,头口胀痛,面红目赤;肝性失柔,故急躁易怒;阴虚心失所养,神不得安,则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为肾府,膝为筋府,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故腰膝痠软无力;肝阳亢于上为上盛,阴液亏于下为下虚,上盛下虚,所以头部发重,两足飘浮,步履不稳。舌红,脉弦有力或弦细数,为肝肾阴虚,肝阳亢盛之象。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四证的病理机制,往往不断变化,如肝气久郁,可以化火;肝火上炎;火热炽盛,可以灼烁肝阴;肝阴不足,可致肝阳上亢;而肝阳亢盛又可化火,所以在辨证上既要掌握其临床表现的各个特征,又要分析其内在联系的不断变化,才能及时的作出判断。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四证鉴别表
证 候 性质 状 舌象 脉象
肝气郁结 实证 胸胁或少腹胀闷审痛,胸闷喜大息,易怒,妇女月经不调等 舌薄白 脉弦
肝火上炎 热证多梦,胁肋妁痛,便秘尿黄,或耳内肿痛流脓,成吐血起血头晕胀痛,耳鸣如潮,面红日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舌红苔黄弦数
肝阴不足 虚证干燥,或手足蠕动眼晕耳鸣,胁痛目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舌红少津弦细数
肝阳上亢 本虚标实多梦,腰膝痠软,头重足轻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自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舌红或弦细数弦而有力
4.6 肝风内动
患者出现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的症状,即称肝风内动。临床常见的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和血虚生风四种。
(1)肝阳化风:肝阳化风证,是肝阳亢逆无制而表现动风的证候。多因肝肾之阴久亏,肝阳失潜而暴发。
[临床表现] 眩晕欲仆,头摇而痛,项强肢颤,语言謇涩,手足麻木,步履不正,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埚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喉中痰鸣。舌红苔白或腻,脉弦有力。
[证候分析] 肝阳化风证,一般根据患者平素具有肝阳上亢的现象结合当前突然出现肝风内动的症状,即可作出诊断。肝肾之阴素亏,不能潜藏肝阳,而肝阳日亢、中风危机,早已潜伏。肝阳化风,肝风内旋,上扰头目,则天旋地转,眩晕欲倒,或头部摇动不能自制;气血随风阳上逆,壅滞络脉,故头痛不止;风动筋挛,则项强肢颤;足阴肝脉络舌本,风阳窜扰络脉,则语言謇涩,发音含糊不清;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故手足麻风动于上,阴亏于下,上盛下虚,所以步履不正,行走飘浮,摇摆不稳。风阳暴升,气血逆乱,肝风挟痰上蒙清窍,心神昏愦,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风痰窜扰脉络,患侧气血运行不利,弛缓不用,反受健侧牵拉,致半身不遂,口眼喝斜,偏向一侧,不能随意运动;痰阻舌根,则舌体僵硬,不能语言;痰随风升,故喉中痰鸣。舌红为阴虚之象,白苔提示邪未化火,腻苔为挟痰之征,脉弦有力,是风阳扰动的病理反应。
(2) 热极生风:热极生风证,是热邪亢盛引动肝风所表现的证候。多由邪热鸱张,燔灼肝经而发病。犬
[临床表现) 高热神字,躁扰如狂,手足抽搐,颈项强白,甚则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舌红或绛,脉弦数。不干
[证候分析] 热极生风证,以高热与肝风共见为诊断指征。热邪蒸腾,充斥肌肤,故按之灼手如焚;热传心包,心神愦乱,致神识昏糊,躁扰不安,如同发狂;热灼肝经,津液受烁,引动肝风,而见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等筋脉挛急的表现。热邪内犯营血,则舌色红绛,脉象弦数,为肝经火热之征。
(3)阴虚动风:阴虚动风证,是阴液亏虚引动肝风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热病后期阴液耗损,或内伤久病,阴液亏虚而发病。
本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属外感热病后期出现者,可参阅“卫气营血辨证”,因内伤久病所致者,已见“肝阴虚证”。
(4)血虚生风:血虚生风证,是血虚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多由急慢性出血过多,或久病血虚所引起。
本证的证候表现,病机分析,已见“肝血虚证”。
肝风四证鉴别表
证候 性质 症 舌苔 脉象
肝阳化风 上实下虚证不省人事,偏瘫涩,或舌强不语,或卒然倒地,眩晕欲仆,头摇肢颤,语言謇头痛项强手足麻木步履不正或腻舌红苔白弦而有力
热极生风 热证 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 手足拍搐,项强直,色弓反 高热神昏躁热如狂 舌红绛 弦数有力
阴虚动风 虚证 手足蠕动 燥形体消瘦 午后热五心烦热口咽干 舌红少津 弦细数
血虚生风 虚证急不利肢体麻木手足震颤,肌肉瞩动,关节拘荣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舌淡苔白细
4·7寒滞肝脉
寒滞肝脉证,是寒邪凝滞肝脉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感受寒邪而发病。
[临床表现] 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或阴囊收缩引痛,受寒则甚,得热则缓,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证候分析] 寒滞肝脉证,以少腹及牵引睾丸坠胀冷痛为主要表现。足厥阴肝脉绕阴器抵少腹,寒邪侵袭肝经,阳气被,气血运行不利,故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寒为阴邪,性主收引,筋脉拘急,可致阴囊收缩引痛;寒则气血凝涩,热则气血通利,故疼痛遇寒加剧,得热则减。阴寒内盛,则苔见白滑,脉沉主里,弦主肝病,迟为阴寒,是为寒滞肝脉之征。
寒滞肝脉证,常见于疝气病中的寒疝,因其具有小肠从少腹下垂阴囊而致气胀坠痛的特点,故又称小肠气痛。
4.8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证,是湿热蕴结肝胆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或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所致。
[临床表现) 胁肋部胀痛灼热,或有痞块,厌食,腹胀,口苦泛恶,大便不调,小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寒热往来,或身目发黄,或阴囊湿疹;瘙痒难忍,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
[证候分析] 肝胆湿证,以右胁肋部胀痛,纳呆,尿黄,舌红苔黄腻为辨证要点。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郁滞,故右侧胁肋部出现胀痛灼热。气滞血瘀,可致胁下痞块。肝木横逆侮土,脾胃受病,运化失键,则厌食、腹胀;胃气上逆,故泛恶欲吐;胆气随之上溢,可见口苦。湿热内蕴,湿偏重则大便稀溏,热偏重则大便干结。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失司,所以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内蕴肝胆之征。
若肝病影响胆府,枢机不利,正邪相争,可见寒热往来;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则肌肤目睛发黄;肝脉绕阴器,湿热随经下注,浸淫阴囊,则为湿疹,瘙痒难忍;郁蒸睾丸,络脉气血壅滞,放睾丸肿胀疼痛;妇女阴道为湿热熏蒸,则带下黄臭,外阴瘙痒。
4-9 胆郁痰扰 胆郁痰扰证,是胆失疏泄,痰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疏泄失职,生痰化火而引起。
[临床表现] 惊悸不寐,烦躁不宁,口苦呕恶,胸闷胁胀,头晕目眩耳鸣,舌苔黄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 胆郁痰扰症,一般以失眠惊悸或眩晕耳鸣,舌苔黄腻为审证要点。胆失疏泄,气机郁滞,生痰化火,痰热内扰,胆气不宁,故见惊悸失眠,烦躁不安;热蒸胆气上溢,则口苦;胆热犯胃,胃气上逆,所以泛恶呕吐;胆气郁滞,可见胸闷胁胀;痰热循经上扰,则为头晕目眩耳鸣。舌苔黄腻,脉象弦滑,为痰热内蕴之征。
5、肾与膀胱系统病理
肾左右各一,位腰部,其经脉与膀胱相互络属,故两者相为表里。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充脑,在体为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又主水,并有纳气功能,膀胱具有贮尿排尿的作用。
肾的病证,肾藏元阴元阳,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脏腑机能活动之本,一有耗伤,则诸脏皆病,故肾多虚证。肾病常见者,有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等证。膀胱多见湿热证。
肾病的常见症状:腰膝疫软而痛,耳鸣耳聋,发白早脱,齿牙动摇,阳萎遗精,精少不育,女子经少经闭,以及水肿,二便异常等。膀胱病常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闭以及遗尿,小便失禁等症。
5.1 肾阳虚
肾阳虚证,是肾脏阳气虚衰表现的证候。多由素体阳虚,或年高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疫软而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而色㿠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阳萎,妇女官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满,全身肿胀,心悸咳喘。
[证候分析] 肾阳虚证,一般以全身机能低下伴见寒象为审证要点。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阳盛衰,不能温养腰府及骨骼,则腰膝疫软疼痛;不能温煦肌肤,故畏寒肢冷;肾处下焦,阳气不足,阴寒盛于下,所以两足发冷更为明显。阳气不足,心神无力振奋,故精神萎靡不振。气血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面,放面色皖白。肾阳极度虚衰,浊阴弥漫肌肤,故面色黧黑无泽。舌淡胖苔白,脉沉弱,均为肾阳虚衰,气血运行无力的表现。
肾主生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生殖机能减退,男子则阳萎不举,女子则宫寒不孕。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失健运,故久泄不止,完谷不化或五更泄泻。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功能障碍,水液内停,溢于肌肤而为水肿;水湿下趋,肾处下焦,故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水势泛滥,阻滞气机,则腹部胀满,水气凌心,心阳受损,则心中悸动不安;上逆犯肺,宣降失常,则咳嗽气喘。
5.2肾阴虚
肾阴虚证,是肾脏阴液不足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伤肾,或禀赋不足,房事过度,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所致。
〔临床表现] 腰膝痠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阳强易举,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或见崩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 肾阴虚证,以肾病主要症状和阴虚内热证共见为诊断依据。肾阴不足,髓减骨弱,骨骼失养,故腰膝痠痛;脑海失充,则头晕耳鸣。心肾为水火既济之脏,肾水亏虚,水火失济则心火偏亢,致心神不宁,而见失眠多梦;相火妄动,则阳强易举;君火不宁,扰动精室,而致精泄梦遗。妇女以血为用,阴亏则经血来源不足,所以经量减少,甚至闭经;阴虚则阳亢,虚热迫血可致崩中。肾阴亏虚,虚热内生,故见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
5·3 肾精不足
肾精不足证,是肾精亏损表现的证候。多因禀赋不足,先天发育不良,或后天调养失宜,或房室过度,或久病伤肾所致。
[临床表现] 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和动作迟钝,囟门迟闭,骨骼痿软。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机能减退。成人早衰,发脱齿摇,耳鸣耳聋,健忘恍惚,动作迟缓,足痿无力,精神呆钝等。
[证候分析] 肾精不足证,以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减退,以及成人的早衰表现为辨证依据。肾藏精,主生殖,为生长发育之本。肾精不足,不能化气生血,充肌长骨,故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无以充髓实脑,致智力迟钝,动作缓慢;精亏髓少,骨络失养,使生长迟缓,囟门迟闭,骨骼痿软,成年则多见早衰。肾精主生殖,肾精亏损,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机能减退。肾之华在发,精不足,则发不长,易脱发;齿为骨之余,失精气之充养,故齿牙动摇,甚则早脱;耳为肾窍,脑为髓海,精少髓亏,脑海空虚,故见耳鸣耳聋,健忘恍惚;精充则筋骨隆盛,动作矫健,精损则筋骨疲惫,转摇不能,所以动作迟缓,足痿无力;肾精衰,脑失充,则灵机失运,记忆模糊,故老年可见精神呆钝。
5·4肾气不固
肾气不固证,是肾气亏虚固摄无权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年高肾气亏虚,或年幼肾气未充,或房事过度,或久病伤肾所致。
[临床表现] 面白神疲,听力减退,腰膝痠软,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小便失禁,或夜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或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沉弱。
[证候分析] 肾气不固证,一般以肾与膀胱不能固摄表现的症状为审证要点。肾气亏虚则机能活动减退,气血不能上充于耳,听力逐渐减退;骨骼失肾气之温养,所以腰膝痠软乏力。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虚膀胱失约,以致小便次数频繁,量多清长,甚则小便失禁;排尿机能无力,尿液不能全部排出,可使尿后余沥不尽。若肾气未充,脑髓未足,元神不能自主,每致小便自遗,故遗尿多见于小儿,或禀赋不足的青少年。夜间阴气盛,阳气衰,故肾气不足者多见夜尿频多。肾之藏精,赖肾气的固摄,精得以藏。肾气不足,则精关不固,精易外泄,故致滑精,或早泄,带脉失固,常见带下清稀;任脉失养,胎元不固,每易造成流产。舌淡苔白,脉沉弱,是肾气虚衰之象。
5·5 肾不纳气
肾不纳气证,是肾气虚衰,气不归元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咳喘,肺虚及肾,或劳伤肾气所致。
[临床表现] 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脉沉弱。或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脉浮大无根;或气短息促,面赤心烦,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
[证候分析] 肾不纳气证,一般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益甚和肺肾气虚表现为辨证要点。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骨骼失养,故腰膝痠软乏力。肺气虚,卫外不固则自汗,机能活动减退,故神疲声音低怯。舌淡苔白,脉沉弱,为气虚之征。若阳气虚衰欲脱,则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虚阳外浮,脉见浮大无根。阴阳互为依存,肾气不足,久延伤阴,或素体阴虚,均可出现气阴两虚之候。肾虚不能纳气,则气短息促;阴虚生内热,虚火上炎,故面赤心烦,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肾病五征(肾阳虚、 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比较简表
证侯性质状舌苔脉
肾阳虚 虚证 腰膝瘦痛,畏寒肢冷,阳萎,妇女宫寒不孕,或五更泄泻,或浮肿 舌淡胖苔白 沉弱
肾阴虚 虚证 腰膝疫痛,失眠多梦,阳强易举,遗精早泄,湖热盗汗,咽干颗红,溲黄便千 舌红少津 细数
肾精不足 虚证 接软,成人精少,闭,发脱齿,健忘耳聋,动作迟缓,足痿无力,精神呆钝 舌淡红苔白 沉细
肾气不固 虚证 腰膝软,听力减退,便频数而清,余沥不尽,遗尿失禁,滑精早泄,胎动易清 舌淡苔白 沉寻
肾不纳气 虚证 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腰膝疫软 舌淡苔白 沉骑
5.6膀胱湿热
膀胱湿热证,是湿热蕴结膀胱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感受湿热,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所致。
[临床表现] 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频黄赤短少,小腹胀闷,或伴有发热腰痛,或尿血,或尿有砂石,舌红苔黄腻,脉数。
[证候分析] 膀胱湿热证,以尿频,尿急,尿痛,尿为辨证要点。湿热侵袭膀胱,热迫尿道,故小便次数频繁,并有急迫灼热疼痛感。湿热内蕴,膀胱气化失司,所以尿液黄赤短少,小腹胀闷。如湿热郁蒸,热淫肌表,可见发热,波及肾脏,则见腰痛,灼伤阴络,则为尿血;久郁不解,煎熬尿中杂质成砂石,则尿中可见砂石。舌红苔黄腻,脉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6、脏腑兼证(各系统交叉发病)
人体各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当某一脏或某一腑发生病变时,不仅表现本脏腑的证候,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影响其它脏器发生病变而出现证候。凡同时见到两个以上脏器的病证,即为脏腑兼证。
脏腑病证的相互传变,一般来说,只要具有表里、生克、乘侮关系的脏器,兼证容易发生,反之,则较为少见。所以掌握脏腑病证的一般传变规律,对于临床分析判断病情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脏腑兼证,具有表里关系的病变,已在五脏辨证中论述。现将其它脏与脏,脏与腑的常见兼证,分述如下:
6.1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证,是心肾水火既济失调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伤阴,或房室不节,或思虑太过,情志郁而化火,或外感热病心火独亢等因素所致。
[临床表现] 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痠遗精,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或伴见腰部下肢痠困发冷。
.[证候分析] 心肾不交证,以失眠为主症,伴见心火亢,肾水虚的症状为辨证指征。心为火脏,心火下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为水脏,肾水上济心火,使心火不亢。水火互济,则心肾阴阳得以协调,故有“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之称。若肾水不足,心火失济,则心阳偏亢,或心火独炽,下及肾水,致肾阴耗伤,均可形成心肾不交的病理变化。本证水亏于下,火炽于上,水火不济,心阳偏光,心神不宁,故心烦不寐,心悸不安;水亏阴虚,骨髓不充,脑髓失养,则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腰为肾府,失阴液濡养,则腰疼;精室为虚火扰动,故梦遗。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为水亏火亢之征。心火亢于上,火不归元,肾失于温煦而下凝,则腰足痠困发冷。这是肾阴肾阳虚手下,为心肾出血,导致心脾两虚。
6.2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证,是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表现的证候。多由病久失调,或劳倦思虑,或慢性
[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眩晕健忘,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腹便溏,神倦力,或皮下出血,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等。舌质淡嫩,脉细弱。
[证候分析]心脾两虚证,以心悸失眠,面色萎黄,神疲食少,腹胀便溏和慢性出血为审证要点。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又具统血功能。脾气虚弱,生血不足,或统摄无权,血溢脉外,均可导致心血亏虚。心主血,血充则气足,血虚则气弱。心血不足,无以化气,则脾气亦虚。所以两者在病理上常可相互影响,成为心脾两虚证。
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心神不宁,故失眠多梦,头目失养,则眩晕健忘;肌肤失荣,所以面色萎黄无泽。脾气不足,运化失健,故食欲不振,腹胀便;气虚机能活动减退,故神倦乏力,脾虚不能摄血;可见皮下出血,妇女经量减少,色淡质稀,淋漓不尽。舌质淡嫩,脉细弱,皆为气血不足之征。
6·3心肝血虚 心肝血虚证,是心肝两脏血液亏虚所表现的征候。多由久病体虚,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所致。
[临床表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眩晕耳鸣,面白无华,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爪甲不荣,肢体麻木,震颤、拘挛,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 心肝血虚证,一般以心肝病变的常见症状和血虚证共见为诊断依据。心主血,肝藏血,主疏泄调节血量。若心血不足,则肝无所藏,肝血不足,则无以调节血液进入脉道,心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心神不安,故失眠多梦;血不上荣,则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目得血而能视,肝血不足,目失滋养,可见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肝主筋,其华在爪,筋脉爪甲失血濡养,爪甲可变干枯脆薄,肢体感觉迟钝,麻木不仁,筋脉发生挛急,出现手足震颤或拘急屈伸不利之状。妇女以血为本,肝血不足,月经来源告乏,使经量减少,色淡质稀,甚至月经停止来潮,或为闭经。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血虚之征。
6·4 心肾阳虚
心肾阳虚证,是心肾两脏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不愈,或劳倦内伤所致。
[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畏寒肢厥,或朦眬欲睡,或小便不利,肢面浮肿,下肢为甚;或唇甲淡暗青紫,舌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脉沉微细。
[证候分析] 心肾阳虚证,心肾两脏阳气虚衰,全身机能活动处于低下状态为审证要点。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心阳为气血运行、津液流注的动力,故心肾阳虚则常表现为阴寒内盛,全身机能极度降低,血行瘀滞,水气内停等病变。阳气衰微,心失温养,故心悸怔忡,不能温煦肌肤,则畏寒肢厥,心神失养,精神萎靡,可见朦眬欲睡;三焦决渎不利,膀胱气化失司,则见小便不利,水液停聚,泛溢肌肤,肢面浮肿;由于水性下趋,故水肿以下肢为甚;阳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可见口唇爪甲青紫。舌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脉沉微细,皆为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血行瘀滞,水气内盛之征。
6·5心肺气虚
心肺气虚证,是心肺两脏气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或禀赋不足,年高体弱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心悸咳喘,气短乏力,动则尤甚,胸闷,痰液清稀,面色白,头晕神疲,自汗声怯,舌淡苔白,脉沉弱或结代。
[证候分析) 心肺气虚证,以心悸咳喘与气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肺主呼吸,心主血脉,赖宗气的推动作用,以协调两脏的功能。肺气虚弱,宗气生成不足,可使心气亦虚。反之,心气先虚,宗气耗散,亦能致肺气不足。心气不足,不能养心,则见心悸。肺气虚弱,肃降无权,气机上逆,为咳喘。气虚则气短乏力,动则耗气,故喘息亦甚。肺气虚,呼吸机能减弱,则胸闷不舒;不能输布精微,水液停聚为痰,故痰液清稀。气虚全身机能活动减弱,肌肤脑髓供养不足,则面色㿠白,头晕神疲;卫外不固则自汗;宗气不足故声怯。气虚则血弱,不能上荣舌体,见舌淡苔白。血脉气血运行无力或心脉之气不续,则脉见沉弱或结代。良不血
6·6脾肺气虚
脾肺气虚证,是脾肺两脏气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咳喘,肺虚及脾,或饮食不节、劳倦伤脾,不能输精于肺所致。
[临床表现] 久咳不止,气短而喘,痰多稀白,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声低懒言,疲倦乏力,面色㿠白,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 脾肺气虚证,主要以咳喘,纳少,腹胀便溏与气虚证共见为审证要点。脾主运化,为生气之源,脾气不足,不能输精于肿,致肺气日损,脾失健运,湿聚成痰,上渍于肺,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肺主一身之气,肺气不足,宣降失常,脾气受困,终致脾气亦虚。
久咳不止,肺气受损,故咳嗽气短而喘;气虚水津不布,聚湿生炎,则痰多稀白。脾气虚,运化失健,可见食欲不振,腹胀不舒;湿邪下注,则小便溏,气虚机能活动减退,故声低懒言,疲倦乏力,肌肤失养,则面色咣白,水湿泛滥,可致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均为气虚之征。
脾肺气虚证与心肺气虚证,均有气虚表现,所不同者,前者伴见脾病证候,后者兼有心病证候。
6.7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证,是脾肾两脏阳气亏虚表现的证候。多由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泻久痢,或水邪久踞,以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终则脾肾阳气俱伤而成。
[临床表现] 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或下腹冷痛,久泻久痢,或五更泄泻,或下利清谷,或小便不利,面浮肢肿,甚则腹胀如鼓。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证候分析] 脾肾阳虚证,一般以腰膝、下腹冷痛,久泻不止,浮肿等与寒证并见为辨证、要点。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布精微,化水湿,有赖命火之温煦。肾为先天之本,温养脏腑组织,气化水液,须靠精的供养。若脾阳虚衰,久延不愈,运化无力,不能化生精微以养肾,或水湿内阻,影响肾阳蒸化水液的功能,皆能导致肾阳不足,成为脾虚及肾的病证。反之,肾阳先虚,火不生土,不能温煦脾阳,或肾虚水泛,土不制水而反为所克,均能使脾阳受伤,而为肾病及脾的病变。故脾肾阳气在生理上具有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作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无论脾阳虚衰或肾阳不足,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展为脾肾阳虚证。
两脾肾阳气虚衰,不能温煦形体,则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冷痛;阴寒内盛,气机凝滞,故下腹亦能出现冷痛。利久伤阳,脾虚及肾,命火衰微,脾阳更弱,故久泻久痢。寅卯之交,阴气极盛,阳气未复,肠中腐秽欲去,故黎明前泄泻,称为“五更泄”。泻下清冷水液,中夹未消化谷物,是脾肾阳气虚衰,不能温化水谷的缘故。阳气虚衰,无以温化水湿,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水无去路,泛溢肌肤,故面浮肢肿;土不制水,反受其克,则腹部水肿胀满如鼓。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微,均为阳虚阴盛,水寒之气内盛的表现。
6.8肺肾阴虚
肺肾阴虚证,是肺肾两脏阴液不足所表现的证候。多因久咳肺阴受损,肺虚及肾,或肾阴亏虚,或房室过度,肾虚及肺所致。
[临床表现] 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或声音嘶哑,形体消瘦,腰膝痠软,骨蒸潮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 肺肾阴虚证,一般以久咳痰血,腰膝痠软,遗精等症与阴虚证共见为辨证依据。肺肾阴液互相滋养,肺津敷布以滋肾,肾精上滋以养肺,称为“金水相生”。所以在病理变化上,无论病起何脏,其发展可能形成肺肾阴虚证。
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清肃失职,故咳嗽痰少,热灼肺络,络损血溢,则痰中带血;津不上润,故口燥咽干;虚火熏灼会厌,则声音嘶哑;肌肉失养,使形体日渐消瘦。肾阴亏虚,失其濡养,则腰膝痠软乏力,相火偏旺,虚火内蒸,所以自觉热自骨髓蒸腾而出,且午后热势明显,故称骨蒸潮热。阴虚内热,虚火上炎则颧红,内扰营阴为盗汗,火扰精室故遗精,阴血不足致经少,阴络受损见崩中。
6.9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证,是肝肾两脏阴液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失调,房室不节,情志内伤等引起。隔野[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疫软,胁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 肝肾阴虚证,一般以胁痛,腰膝疫软,耳鸣遗精与阴虚内热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肝肾阴液相互资生,肝阴充足,则下藏于肾,肾阴旺盛,则上滋肝木,故有“肝肾同源”之说。在病理上,肝阴虚可下及肾阴,使肾阴不足,肾阴虚不能上滋肝木,致肝阴亦虚,故两脏阴液的盈亏,往往表现盛则同盛,衰则同衰的病理特点。
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虚热内扰,心神不安,故失眠多梦;津不上润,则口燥咽干;筋脉失养,故腰膝痠软无力。肝阴不足,肝脉失养,致胁部隐隐作痛。阴虚生内热,热蒸于里,故五心烦热;火炎于上,则两颧发红;内迫营阴,使夜间盗汗;扰动精,故多见梦遗。冲任隶属肝肾,肝肾阴伤,则冲任空虚,而经量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征。
吴岩肝肾阴虚证与肺肾阴虚证,都有肾阴不足,虚火内炽的表现,所不同者,前者尚有肝阴虚肝阳亢的症状,后者反映肺阴虚的现象。
6·10肝脾不调
肝脾不调证,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或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而引起。
[临床表现] 胸胁胀满窜,喜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白或腻,脉弦。
[证候分析] 肝脾不调证,以胸胁胀闷窜痛,易怒纳呆腹胀便为主要表现。肝脾两脏在生理上关系密切。肝主疏泄,有协助牌的运化功能,脾主运化,气机畅,有助于肝气的疏泄。所以在发生病变时,可以相互影响,成为肝脾不调证。如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每致脾运失健,称为木横侮土。反之,脾失健运,气滞于中,湿阻于内,亦能影响肝气的疏泄,而为脾病及肝,或称土塞侮木。
肝失疏泄,经气郁滞,故胸胁胀闷窜痛;太息则气郁得达,胀同得舒,故喜太息为快;气机郁结不畅,放精神抑郁;条达失职,则急躁易怒。脾运健,气机滞,故纳呆腹;气滞湿阻,则便溏不爽,肠鸣矢气;胸中气滞则腹痛,排便后气滞得畅,故泻后疼痛得以缓解。本证寒热现象不显,故仍见白苔,若湿邪内盛,可见腻苔,弦脉为肝失柔和之征。
611肝胃不和
肝胃不和证,是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寒邪内犯肝胃而发病。
[临床表现]脘胁胀闷疼痛,吸气呃道,嘈杂乔酸,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象。或巅顶疼痛,遇寒则甚,得温痛减,呕吐涎沫,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弦紧。
[证候分析] 肝胃不和证,临床常见有两种表现:一为肝郁化火,横道犯胃,以脘胁胀痛吞酸嘈杂,舌红苔黄为主症。一为寒邪内犯肝胃,以巅顶痛,吐涎沫,舌淡苔白滑为主症。主升发,胃主下降,两者密切配合,以协调气机升降的平衡。当肝气或胃气失调,常可演变为肝胃不和证。
肝部化火,横逆犯胃,肝胃气滞,则脘胁胀闷疼痛;胃失和降,气机上逆,故嗳气呃;肝胃气火内部,可见嘈杂吞酸;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带数,均为气郁化火之象。
寒邪内犯肝胃,肝脉上达巅顶,阴寒之气循经上道,经气被遏,故头痛甚于崩顶;寒性阴凝,得阳始运,得寒则凝,所以头痛通寒加剧,得温痛减。胃府受病,中阳受伤,水津不化气机上逆,则呕吐清稀涎沫;阳气受伤,不能外温肌肤,则形寒肢冷。香淡苔白滑,脉沉弦紧,是为寒邪内盛之象。实汗
6·12肝火犯肺
肝火犯肺证,是肝经气火上逆犯肺所表现的证候。多由部怒伤肝,或经热邪上逆犯肺所致。
[临床表现)胸胁灼,急躁易怒,头晕目赤,烦热口苦、咳嗽阵作,痰粘量少色黄,甚则咳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 肝火犯肺证,以胸胁灼痛,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咳嗽为主要表现。肝性升发,肺主肃降,升降相配,对于调节气机的平衡,具有主要作用。肝脉贯隔上肺,肝气升发太过,气火上道,循经犯肿,便成肝火犯肺证。肝经气火内部,热塑气滞,则胸灼痛;肝性失柔,故急躁易怒;肝火上炎,可见头晕目赤;气火内郁,则胸中烦热:热蒸胆气上道,故觉口苦:气火循经犯肺,肺受火灼,清肃之令不行,气机上道,则为咳嗽;津为火灼,炼液为痰,故痰黄粘量少;火灼肺络,络伤血溢,则为咳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为肝经实火内炽之征。
小结
五脏六腑的生理与病理是中医学的主要内容。
人体以五脏六腑为主体,分为六个系统。元神(脑)系统、心与小肠系统、肺与大肠系统、肝与胆系统、脾与胃系统、肾与膀胱系统。系统内、系统间以经络、气血津液、精气神相连系,以表里、半表半里以及三焦为功能分区,生理上各负其责,至经络、气血津液、精气神,天地人一体,动态和谐。
脏腑生理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 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为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 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 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 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 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4、六腑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 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 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5、奇恒之腑
形态中空与腑相似,功能贮藏精气与脏相同,除胆为 六腑之外,皆无表里配合,也没有五行配属。
6、脏腑关系
A.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古人在理论上多以五行生克乘侮来进行阐述,目前从各脏的生理功能上来阐述相互关系。
(1)心与肺:火克金;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气血相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2)心与脾:火生土,心主血, 脾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与脾关系密切。
(3)心与肝:木生火的必要关系,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 肝主疏泄的关系。
(4)心与肾:水克火,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水火既济 心肾相交的关系。
(5)肺与脾;土生金的母子关系;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输布依靠肺脾的配合。
(6)肺与肝:金克木的关系;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调节全身气机。
(7)肺与肾:金生水同源关系,二者协调调节水液代谢与呼吸运动。
(8)肝与脾:木克土关系,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流泄与脾主运化相互影响,肝脏生血的生成贮藏运行方面密切相关。
(9)肝与肾:水生木, 肝肾同源,精血互生关系;肝主疏地与肾主藏精相互制约。肝肾阴阳相互影响。
(10)脾与肾:土克水,先天与后天的关系;相互资生互为因果,肝阳根于肾阳。
B.六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六腑之间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与密切配合。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补。
C.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之间是阴阳表理关系,脏为阴,腑为阳,阴阳互为表里。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心包络与三焦。
7、藏象五系统,人体六系统
元神系统:脑为元神之府。元神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主感觉运动。总之,脑实则神全。
心系统: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为表里。
肺系统: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脾系统: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肝系统: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肾系统: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发病时先有症状,由表入里,至五脏六腑,至俱病则不治。病在表浅,正强邪退。由表入里,则牵一发而动全身,或腑病或脏病、或脏腑俱病。
脏腑病理上常见于:
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心血虚与心阴虚,心火亢盛和心脉痹阻,痰火扰心和痰迷心窍,小肠实热;
肺气虚和肺阴虚,风寒束肺和寒邪客肺,痰湿阻肺,风热犯肺和热邪壅肺,燥邪犯肺,大肠三病(大肠湿热、大肠液亏和肠虚滑泻);
脾虚四病(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寒湿困脾和 湿热蕴脾,胃阴虚,食滞胃脘,胃寒和胃热;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和肝阳上亢,肝血虚和肝阴虚,肝风内动,寒滞肝脉和肝胆湿热,胆郁痰扰;
肾病五征(肾阳虚、 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和膀胱湿热;
心病为主的五征(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和心肝血虚,心肾阳虚,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脾肾阳虚,肺肾阴虚和肝肾阴虚,(心肾不交)、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以及肝火犯肺
脑袋清醒,你还是你,脏腑不坏,生命尚存,骨骼强健,撑得更久,关节灵活,走得更远。正文字数36686
每篇医学常识分享: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即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是认识和诊断疾病的主要过程和方法。辨,即辨认,辨别,也就是分析。证,即证候,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所以,明确了某一证候,即是对疾病发展阶段中的病因、病位、邪正斗争的强弱、阴阳的偏盛偏衰等病理情况的概括。
|
|
和声织体也称作主调织体,所谓主调,就是’主旋律’–一条主要的旋律加上比较次要的和声伴奏。它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和声伴奏的方式有的比较简单,有的则很复杂。我们仍以舒伯特的歌曲为例。上面这首《野玫瑰》属于比较单纯的,只是节奏与和声的陪衬。而他的大多数歌曲伴奏都具有形象化特征,在《魔王》中,钢琴伴奏在低音区的连续敲击则模仿了急促的马蹄声和紧张不安的心情。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