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滩文化,分布地点在长江中下游的巢湖地区,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地处裕溪河中断段北岸,总面积160万平方米,遗址约5800至5300年前为一处大型新石器时期晚期聚落,遗址被命名为“凌家滩遗址”,其遗址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认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遗址包括用于防御的大型环壕、高级建筑区、贵族墓葬区等。部分大型高等级墓葬出土逾三百件器物,包括具体礼仪性质的武器。此外,当时辽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等地也存在物质和精神文化交流。
玉器在凌家滩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玉龙、王鹰、玉人、玉猪以及原始八卦图玉版等,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和朴素的宇宙观。上千件精美玉器的出土,表明凌家滩部落已拥有较高的生产力,出现了专门的玉器制作部门和工匠。
凌家滩遗址历次发掘情况表
2007年发掘的23号墓(07M23)是凌家滩墓地中面积最大、随葬品最多的一座墓,墓穴最长3.6米,最宽2.1米,墓葬发现有棺痕。随葬200余件玉器、90余件石器、近30件陶器。玉石器以钺、环、镯、璜、玦、璧、锛、凿为主,在墓中层层密集排列,局部叠压多达2-6层。腰部的3件玉色形器尤为特别,基坑填土之上还放置一件体形硕大的玉石猪,堪称王者之基。
23号墓(07M23)出土现场
△石钺 凌家滩遗址出土 含山博物馆△
钺是由斧转化而来,从生产工具变为一种武器。此石钺形制和贵重的玉钺相似,三遍磨薄呈刃状,刃口没有发现使用的痕迹,表明其并非实用器,而是墓主人军事和祭祀权利的象征。
△石锛 凌家滩遗址出土 含山博物馆△
△玉璜 故宫博物馆△
△玉璜 故宫博物馆△
△玉璜 故宫博物馆△
△玉璜 凌家滩遗址出土 含山博物馆△
玉璜是凌家滩玉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作为项饰或胸饰使用。部分玉璜成组的排列,高规格大墓中甚至发现多达三十枚。
以上就是这次展出的文物,没有重磅的文物,还好我去过安徽博物院,很多好东西在这里。
△陶器 凌家滩遗址出土 安徽博物院△
△陶鬶 凌家滩遗址出土 安徽博物院△
△石钺 凌家滩遗址出土 安徽博物院△
△石戈 凌家滩遗址出土 安徽博物院△
△石凿 凌家滩遗址出土 安徽博物院△
△玉鹰 凌家滩遗址出土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喇叭饰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管饰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人(坐)复制品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人(坐)复制品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人(立)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人(立)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兔饰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冠饰 复制品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齿环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璧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珏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环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环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玛瑙璜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璜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璜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璜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龙凤璜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龙凤璜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虎首形璜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虎首形璜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珏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猪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重88公斤,以圆雕手法雕琢出猪嘴、眼、耳、颈部以及微凸的腹部,有长长的獠牙,应该属于野猪。
△玉猪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猪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石钻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钻玉石孔或者打磨孔边缘的工具,这是新石器比较常见器物,不过凌家滩遗址仅发现这一件。
△玉龙 复制品 原件藏于含山博物馆△
其实故宫最需要来的文物应该是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龟和玉版,玉龟、玉版出土于凌家滩87M4墓中,玉龟分背甲、腹甲两部分,玉版出土时被夫在玉龟背甲和腹甲之间。现藏故宫博物院。
玉龟背甲中间一道隆起的脊,上下两侧各有两个小孔相对应,可穿绳固定为一体。背甲脊旁另有四个小孔,腹甲前部有一小孔,可能是为了串联原来置于甲内的东西。推测玉龟可能与占卜有关。玉版正面弧凸,背面内四,四周钻有数个小孔。中部刻一小圆,圆内刻方形八角星纹,大圆外伸向四角的四个箭头以及大圆内的八个箭头分布均匀。
很多学者认为这是原始太阳崇拜的反映,或象征“四维八方”一类的地舆概念。外方内圆,也可能暗含“天圆地方”的原始宇宙观。
△玉版 玉龟 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