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作为刘邦的连襟,出生入死的兄弟,在鸿门宴及楚汉争霸中多次帮刘邦脱险,可以说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为刘邦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樊哙和刘邦从少年时就是好兄弟,刘邦起兵反秦时,樊哙就是刘邦的绝对亲信,跟着刘邦东征西讨,樊哙的官位不是靠刘邦赏的,都是自己真刀真枪挣回来的,是刘邦忠心不二的功臣。
可是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除掉樊哙呢?
小编觉着主要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其中的一个的原因:
樊哙与吕后结为私党,走的太近关系太过密切,已经影响到刘氏江山的稳固。
樊哙本身性子耿直,在朝中也得罪了不少人,有小人进谗言说樊哙等陛下驾崩之后就要杀了戚夫人以及赵王刘如意,此时的刘邦最担心的就是爱妃爱子的性命。

作为吕后的妹夫,樊哙铁板钉钉的是“吕党”,这将对以后的赵王不利,构成了威胁。刘邦为了子孙后代着想,必须要铲除吕后的羽翼,所以樊哙必须死。
另一个原因:
刘邦疑心病太重,尤其到了晚年更是神经质的怀疑所有人。
在汉朝建立以后,异姓诸侯王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刘氏政权的稳固。为了刘氏江山的稳固刘邦先后铲除了诸多异姓王,
首先是燕王臧荼,被刘邦以谋反罪名铲除。
接下来是韩信,在刘邦称帝的第二年被逮捕,罪名同样是企图谋反。
在接下来赵王张耳幸亏是刘邦的女婿,他因涉嫌谋反被废除王位,不过保住了一条命。
接着是梁王彭越,刘邦杀了彭越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竟把彭越的尸体剁成肉酱。
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被刘邦亲自统兵镇压,结果英布也死了。
所以从刘邦自己的角度来考虑,在满朝大臣之中,樊哙有能力,有兵权,又是吕氏外戚,对于君权是个极大的威胁,如果他倒向吕氏想推翻刘氏,那么后果将不可想象,这也是刘邦想除掉樊哙的根本原因
樊哙这个人命不该绝!
陈平这个人在当时绝对是只老狐狸,他知道刘邦已经病入膏肓没多少时日,杀了樊哙等于得罪了吕后,肯定没有好日子过。
所以当陈平与周勃赶到燕国之后,并没有立即杀掉樊哙,而是选择了将樊哙带回长安交付给皇上发落。
果然,当樊哙被押送至长安时,刘邦已经驾崩了,吕后一声令下,押解在半路上的樊哙无罪释放,官复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