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芳百世 光照千秋

——纪念“南州高士”徐孺子

黎传绪

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纵览从夏商周直到唐代之初,豫章郡最杰出的人物非徐孺子莫属。

徐孺子是江西南昌的标志和符号、是南昌地方文化乃至江西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徐孺子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光辉典范。

徐稚(97年—168年),字孺子,豫章南昌人。徐孺子“恭俭义让,淡泊明志”,被世人称作“南州高士”。

徐孺子坚守着高风亮节,坚决不趋炎附势、不同流合污。朝廷“四察孝廉、五辟宰府、三举茂才”,皇帝两次以最高待遇“安车、玄纁、蒲轮”“礼证”徐孺子,他却“视功名如敝屣,等富贵如浮云。”徐孺子虽然是家徒四壁、贫困潦倒,依然是教化百姓、安贫乐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徐孺子铸就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标杆。

徐孺子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深究儒家学说,通晓天文地理、星算河图,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享有崇高的声誉。

流芳百世  光照千秋  纪念南州高士徐孺子 .黎传绪

徐孺子以其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树立了一座历史的丰碑,产生了两千年深远的影响,赢得了中国人民“高山仰止”的尊敬。徐孺子的故事流传至今,徐孺子的精神传承至今。流芳百世,光照千秋。

徐孺子不仅是徐氏后裔的光荣和骄傲,也是南昌人的文化自信和自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党员干部提升政德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资源价值,立足于新时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政德修养。”

因此,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纪念徐孺子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徐孺子既代表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又符合当今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道德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我们既要隆重地纪念徐孺子,更要广泛地传播和传承徐孺子的道德风尚。使我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实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伟大目标。

黎传绪: 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馆员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