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精彩语音演绎 不容错过!

《刘凝读书会》每周三连载

阅读名著对于青少年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非常值得投入时间学习的。纵观当下,学科素养的提高、人生的成长和时代的发展都在提醒我们阅读名著可以帮助提升自我。我们在阅读中国名著的同时,同时也要阅读外国名著,以此来拓宽视野、提高阅读能力与语文成绩,助力人生成长。通过聆听“刘凝读书会-外国文学季”,有助于您或者您的孩子变得更加全面与优秀。

艾米莉·勃朗特

亲爱的听友大家好。上期的读书会,简单为大家介绍了艾米莉·勃朗特的生平。这期节目,想跟大家聊一聊她唯一的作品《呼啸山庄》。这是一部颇受争议的作品,也是为她赢得了一生最大声誉的作品。

“我在那温和的天空下面,在这三块墓碑前流连。望着飞蛾在石南丛和兰铃花中扑飞,听着柔风在草间飘动,我纳闷有谁能想象的出在那平静的土地下面的长眠者竟会有不平静的睡眠。”这是《呼啸山庄》的结尾。她用这样的结尾给大家总结了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这两个人物一生的悲情。让我们看到忠贞不渝的爱情,在现实中消极和无力的反抗。但我们也看到,爱情,在艾米莉的笔下最终还是战胜了死亡。

艾米莉是一个让我提到就会心痛的女人。当她以墓地的场景来结束《呼啸山庄》一切爱恨情仇的时候,她离世的情景也是凄凉无助。我是在她姐姐夏洛蒂·勃朗特的传记中,看到艾米莉弥留之际的境况:

刘凝读书会•外国文学季(21)| 艾米莉·勃朗特的爱,恨,苦(二)

十二月的一个星期二的早晨,她起来了,和往常一样的穿戴梳洗,时不时地停顿下来,但还是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甚至还竭力拿起针线活来。仆人们旁观着,懂得那种窒人的急促的呼吸和眼神呆顿当然是预示着什么,然而她还继续做她的事。夏洛蒂和安,虽然满怀难言的恐惧,却还抱有一线极微弱的希望。…时至中午,艾米莉的情况更糟了。她只能喘着说:“如果你请大夫来,我现在就要见他”。但是已经太迟了。两点钟左右她死去了。

右起:安妮·勃朗特、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

艾米莉活的哀伤,死也如此哀伤。她只活了三十岁。她留下的《呼啸山庄》是她一生激情、矛盾最狂热的书写。读不懂她,是情有可原的。但也有不少评论家,在这本书中读懂她,理解她。比如,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九一六年的时候留下了文字。她首先把《简爱》和《呼啸山庄》做了对比,她说,当夏洛蒂写作时,她以雄辩光彩和热情说“我爱,我恨,我受苦”。她的经验虽然比较强烈,却是和我们自己的经验都在同一个水平上。但是《呼啸山庄》中没有我,没有家庭女教师,没有东家。有爱,却不是男女之爱。艾米莉被某些比较普遍的观念所激励,促使她创作的冲动并不是她自己的受苦或她自身受损害。她朝着一个四分五裂的世界望去,而感到她本身有力量在一本书中把它拼凑起来。那种雄心壮志可以在全部小说中感觉得到。一种部分虽是受到了挫折,却仍具有宏伟信念的挣扎,通过她的人物的口中说出的不仅仅是“我爱”或者是“我恨”,却是“我们”,“全人类”和“你们,永存的势力……”这句话没有说完。

还有评论家说,《呼啸山庄》以艺术的想象形式表达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在精神上的压迫、紧张和矛盾的冲突。这是一部毫无理想主义、毫无虚假的安慰,也没有任何暗示说操纵他们的命运的力量非人类本身的斗争和行动所能及的。而对自然、荒野和暴风雨,星辰与季节的有力召唤是启示生活本身真正的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呼啸山庄》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且努力去改变它。有时候顺利,却总是痛苦的,几乎不断地遇到困难,不断地去犯错误。

有很多的读者特别的痛恨希刺克厉夫的。痛恨他的恨,痛恨他的残忍。但是评论家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个可恶的人,他是怎样形成的,其中是不是有可以被我们原谅的部分?当然读过这篇小说的人都知道,希刺克厉夫最终的报复是虚妄的,也是没有任何结果的。正因如此,毛姆向读者推荐世界文学十部最佳小说时,他选了英国小说的四部之中便有《呼啸山庄》。毛姆说:“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着,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

没有多少爱情经历的艾米莉,就是用这部小说把她一生的不为人知的激情表达了出来。这其中暗含的很多情意,又都在一层又一层复杂的结构中得以表现。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更多精彩课程,请继续关注《掌上观文》,我们下期再见。

下期预告刘凝读书会·外国文学季(22)| 英镑上的女作家简·奥斯丁

往期精彩课程回顾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