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名著对于青少年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非常值得投入时间学习的。纵观当下,学科素养的提高、人生的成长和时代的发展都在提醒我们阅读名著可以帮助提升自我。我们在阅读中国名著的同时,同时也要阅读外国名著,以此来拓宽视野、提高阅读能力与语文成绩,助力人生成长。通过聆听“刘凝读书会-外国文学季”,有助于您或者您的孩子变得更加全面与优秀。

马塞尔·普鲁斯特

亲爱的听友,大家好。上一次的读书会,跟大家分享的是日本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这本书很像中国的《红楼梦》。对于很多作家而言,都想完成至少一部被认可的长篇。因为长篇是最能够考验和体现一位作家的写作驾驭能力和思想、情感的深度。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本比《源氏物语》还要长的书—《追忆似水年华》。相信这部书大家都听说过。全书一共有七部,二百多万字。具有别样风格的文字,曲折、委婉、细腻的故事。因为这是本大部头,所以很多人都很少去碰。但我想,在生活中,有不少的远方,有令人向往的高山,我们未必能够抵达,但我们却很想知道。所以我想和大家聊聊,法国马赛尔·普鲁斯特写于一百多年前的这本书。

马赛尔·普鲁斯特马赛尔·普鲁斯特生于1871年,1922年因病辞世。他写下的《追忆似水年华》,也曾被翻译成《寻求失去的时间》。这是一部不同凡响的小说。不仅是在法国,在国际上都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但是由于这部小说太长了,又特别细腻,翻译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1987年,中国才下定决心翻译这本书。

这本书到底写了什么呢?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不少评论家都把《追忆似水年华》与其相比。这本书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所以理解和走近作者布鲁斯特,是了解和读懂此书的关键。

刘凝读书会•外国文学季(29)| 很难追的《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用自己人生的最后十五六年来完成这本书。他出生在法国上流社会的富裕家庭,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好像没有一种生命是完美的。完美,只能成为我们的追求。他最大的问题:情感上,非常敏感;身体上,患有严重的哮喘病。他英年早逝,只活了五十一岁。开始写这本书时,他大概三十五岁,一直写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几乎把自己完全的封闭起来。置身于不开窗的房间。他的哮喘严重到新鲜的空气都会引发犯病。白天他也不拉开窗帘。不舍昼夜。把自己囚禁起来,在与世隔绝的时空里,唤醒记忆,书写自己所经历的生活。他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回忆他所接触的人,比如说贵族家庭的后裔,富裕的金融界的人士。当然,他也回忆无疾而终的爱情。

普鲁斯特说,真正的生活就是在回忆中生活。因为回忆的生活要比现实的生活更为现实。

普鲁斯特显然受到了唯心主义的影响,尤其是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伯格森对他的影响。因此整部书呈现着明显的意识流风格。但这并不意味着《追忆似水年华》就是一部哲学意味浓郁的书。它是一部只有叙述,没有情节的小说。

在文章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他自创的一种手法。在说明这个事物之前,他一定要通过其他的事物进行一个说明。用彼物来说明此物。

有人说,普鲁斯特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孩子。因为他有成人所具有的人生经验。但却有着十岁儿童的心灵。他通过表达客观世界来反映他自己感觉到的事物,并真实而澄明地表现。

由此可见,普鲁斯特是一位非常纯粹的小说家。或许没有一个人能像他一样,帮助我们再现生命中从童年到壮年,然后再到老年的过程。虽然这部小说带有浓重的回忆录式的自传性质,但他的这种个别的叙述还是引起了全世界的热情。我想这也是一件美好和公平的事情。就像是伟大的哲学家,他就用一个思想来概括全部的思想一样。

伟大小说之一种,就是通过一个人的一生或者一些最普通的事物,让我们所有人的一生都已然涌现在他的笔下了。

今天的“刘凝读书会”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听和陪伴。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artContent img{max-width:656px;}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