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00元到千亿家产,身家堪比王健林,这四兄弟到底干了什么?

2024-10-11 16:20:03 来源: 史诗长歌
河南 

做家长的最大心愿是什么?可不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成龙嘛!只是让这位刘姓老人未曾预料到的是,他的孩子竟能发展得如此之好。

明明四儿一女中能有一个孩子成龙就不错了,可让他没曾想到的是,那被他生下的四个儿子却各个成龙,甚至不仅仅是成龙,他们还都成了那最风光无限的亿万富翁!

然而当望子成龙的刘老想为孩儿们的成就打心底高兴时,他脸上的笑意却变成了尴尬与落寞。

因为他知道,所有人都可以为他们高兴,可唯独自己却没有这个资格。

可让网友们不解的是,作为四位亿万富翁生父的他,怎么就没有这个资格呢?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百度百科】【2022年胡润富豪榜】(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生活紧巴,无奈送子

作为一个在上世纪50年代生活的法院院长,虽然因为当时的环境影响,刘大墉手头的薪资并不算多,可在法官职业加持下,他倒过得还算风光又滋润。

可当他以为这日子会一直幸福下去时,爱人的接连生产,却让这个家庭多了些空前的压力。

若一两个孩子刘大墉倒还可以好好照顾,可当与爱人郑康致先后生下四儿一女时,五个孩子的巨大花销,连他这个法院院长都显得有些吃力。

不过作为一个父亲,同时也是作为一位优秀的法学者,内心那巨大的责任感,几乎用强撑着的方式,让刘大墉咬牙坚持。

因为他仿佛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了,那个被他与妻子所万分中意的未来。

几个孩子都很优秀,老大刘永言不仅学习优秀,还极有发明天赋,一路在科研的道路上,给予了老刘极大的惊喜。

而老二刘永行、老三刘永美,乃至于最小的弟弟刘永好与妹妹,也都是相当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刘父想象,只需要假以时日,这几个孩子必然会给自己与妻子带来难以想象的惊喜。

但可惜的是,经济愈发拮据的他,若不跟妻子做些什么,恐怕就等不到那个望子成龙的一天。

毕竟培养一个普通的孩子就已经足够烧钱了,若是再培养一些能“成龙”的孩子,其花销之大,远非是他跟妻子那加起来才不过几十块钱能支撑起的!

就当是为了其他孩子考虑,再无力支撑的刘父刘母,在最痛苦的时候,做了个最让两人难受的决定。

在刘永美两岁的时候,他被过继给了古乡村的陈耀云家,并就此改名成了陈育新,成了陈家人的儿子。

刘永好四兄弟发家史

甚至不仅仅是他,二哥刘永行也被生父生母痛苦地送走,不过比起他这位二哥,陈育新却反而幸福了不少。

陈家人对陈育新极好,不仅把他视为己出,甚至还不会去阻拦陈育新跟生父生母,乃至于兄弟姐妹们的联系,用一句“你们毕竟是真正的亲人”,将陈育新感动得无以复加

反观自己这位二哥的过继父母呢,却冷漠让人心寒。

明明自己二哥是帮助他们做活才摔断了腿,可这一家人不仅不关心,甚至在发现给他治腿要花钱后,连忙又给其生父生母送了回去。

幸运的是,在发现刘永行遭到不公对待后,刘父刘母即便压力再大,也都不舍得把这孩子送去寄养,他们怕孩子重蹈覆辙。

不过也幸亏如此,竟让一家人的崛起埋下了种子。

折腾一路,却终归是苦尽甘来

虽然在20世纪六十年时,刘父因为某些原因而被停发了几年工资,也导致一家人的日子变得相当艰苦,但幸运的是,正是这段艰苦的经历,却反而让兄弟四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越来越好,甚至还多了种要一起闯天下的绝佳想法。

而更幸运的是,在此同时一家人还突然时来运转。

从1971年开始,被停发的几千块工资不仅统统都补发给了刘父,还一举让刘家开始步入了能买得起自行车、缝纫机,甚至是卓尔基照相机的小康家庭。

不仅仅是经济变好了,就连一家人的发展都在变好。

1973年时一身才气的刘永言、刘永好兄弟都以极其不错的成绩,开展了新的人生。

一个被电子科技大学录入,而一个呢,也被四川省德阳机器制造学院录入,顿时都有了相当光明的未来。

不仅仅是两个做哥哥的,就连三弟四弟,也都纷纷在1977年恢复的那场高考中大展身手,三弟陈育新考上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四川农业大学,而最有望清华的四弟刘永行虽然因政审而被迫失去上清华的机会,却也依旧以县城理科第一的成绩考入了西华大学。

然而当成为高材生的兄弟几人想要就此畅想美好时,一则噩耗却把几个兄弟给打得手忙脚乱。

1979年,那位为抚养孩子几乎已经拼尽全力的刘父,却因肝癌的出现就此躺在床上。

在离开之前,虚弱到极点的刘父,却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抓紧了儿子们的手:“我这一生想为国家做很多,却受限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可你们不是我,也不能是我,你们大有希望……

在说之前的,刘父也仅仅只是希望儿子们能不辜负这个国家,却不承想,他的一句希望,却改变了这四兄弟的一生。

联合创业,成就“希望”

自打刘父说了那句“希望”后,几个兄弟就像发了疯似的,想要去实现那个希望,可怎么去实现希望却成了个大问题。

“咱兄弟四人要不创业吧?正值改革开放热潮,咱不如用实业去造福这个社会。

说干就干,在1982年,几个各怀本事的兄弟东拼西凑出了千块的启动资金,靠着三个陈育良的专业知识,创办了“育新良种场”,专门养殖鸡鹌鹑这样的动物。

可不幸的是,由于缺乏经验,还没干多久,这个养殖场就赔得血本无归。

不过好在兄弟几人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反而是在吸取教训,用一步步学习,一步步试错的方式,来扭转眼前的困境。

还真别说,这方法的确不错,虽然在一段时间出现亏损状况,可在兄弟几人的坚持与努力下,这个养殖场终究是扭亏为盈,还因此而越做越大,越做越大。

在1992年那会,兄弟几人还因此而扩大了饲料业务,甚至还就此成就了华西希望集团,这一养殖巨头!

但伴随着越做越大,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却摆在几个兄弟面前,希望集团到底是谁做主,谁拿大头呢?毕竟亲兄弟还真得明算账。

于是在1995年兄弟四人便开始了分家,还各自成立了独属于自己的希望公司,并以此明晰了产权。

当然,虽说是分家了,可几个兄弟之间,却依旧会互帮互助,甚至连自己那没有跟着创业的妹妹刘永红,也都分了杯羹。

或许也正是因此,兄弟齐心的刘氏四兄弟,竟能在携手并进下,一共以那高达950亿的恐怖身价登上胡润富豪榜榜前。

结语:

虽说亲兄弟,可也得明算账,不过也正是因为明算账,却反而让四兄弟间的关系变得愈发牢靠,还因此成了不少网友眼中的美谈。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百度百科】【胡润富豪榜】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