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水巴山这一带,江上的雨水总是很多。一天,刘禹锡外出赏景,走着走着,山林深处传来了巴人吟唱的乡歌,而这乡歌,不禁将诗人刘禹锡这异乡客引入一种幽思,思念着归去。诗人想着,身披绿色绮罗,踏着《纥那》曲的和声,边舞边歌。
这是刘禹锡在他的诗作《竹枝词二首·其二》中描写的情景。
公元822(唐穆宗长庆二年)年正月至824(长庆四年)年夏,刘禹锡在夔州任刺史。当时他身处偏远之地,政治失意,但内心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他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创作了《竹枝词》十一首,本文所选是其中一首诗。我们来看这首诗:
我们来看这首诗:
刘禹锡在《竹枝词二首·其二》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诗歌的大意是:
楚水巴山,濒临长江,这里四季多雨,江雨连绵。生长在巴地之人,都能吟唱本地的民间歌曲。
今朝我这从北方来的异乡客子,思念着归去,他披着绿色的丝衣,沉醉在踏歌的和声之中。
首句“楚水巴山江雨多” ,楚水巴山:泛指蜀楚之地的山水。这样一幅长江两岸的水乡泽国图不禁引起诗人的思乡情怀,楚地巴山远离长安,虽然暂时避开政治漩涡,但对于心怀远大抱负的诗人来说却是心仍有不甘的。看似平易概括的摹写却流露出诗人因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案多年贬谪远任的愁苦。
第二句“巴人能唱本乡歌”,巴山的人能够唱着本乡的歌曲抒发感情。于此伤情怀思之际,巴人乡歌又传入诗人耳中。“一声一叹总牵情。本来由江雨多引起的伤情已盈溢于诗人心中,再听到巴人的歌唱更是雪上加霜了。
在这种情境下,自然引出下两句:“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纥那》当是诗人家乡的乡歌。身披绿色绮罗踏着《纥那》曲的和声边舞边歌的乡人想必是欢迎自己归来的。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这诗首抒发了诗人因巴人的歌唱而引发的浓烈的思乡情怀。全诗语言质朴,语调平和,将自己的感伤之怀描绘得淋漓尽致,把自己内心的思乡之情描绘得细腻感人。
朋友们喜欢今天与您分享的这首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竹枝词二首·其二》吗?欢迎您在评论区聊一聊您的感受。
这里是《唐韵诵读》,喜欢节目,欢迎您关注,您的点赞、评论和转发也是对节目的最大的支持。感谢您的收看,下期我们再见。
本文为《唐韵诵读》视频文案要点,欢迎在评论区观看视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