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23-2024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23-2024版)
文章编号:F20240911
双11特刊
心理信息共享专刊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语小组翻译 第 937 篇文章

又是一年双十一,今年的你,有没有冲动消费呢?

我有个朋友就常说自己是很容易冲动消费的人,总是往家里买一堆既不必需也不实用的东西。

她说:“我其实很享受的是购物的过程,一买东西就觉得放松,下单的那个瞬间好像就把一天的工作压力释放掉了。”

这种以购物作为缓解压力与负面情绪的方式很常见,甚至因此诞生了一个词语:

购物疗法

「购物疗法」指的是人们通过购物来自我调节、释放压力、缓解负面情绪等的一种实现自我疗愈的方法

通常我们会认为,过度购物可能会加重经济负担,甚至导致负债,这样不仅无法改善情绪,反而适得其反。

事实却恰恰相反——

人们在购物的过程中,焦虑或悲伤的情绪往往会逐渐消退,心情也会随着钱包的“瘦身”而变得轻松愉悦。

这也是为什么,每当遇到挫折而感觉心情低落或垂头丧气时,有些人就会选择去他们最爱的店里“剁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买买买”真的能让我们心情变好吗?


「购物疗法」真的有效吗?

虽然「购物疗法」并非一种真正的专业心理治疗方法不过,这也并不妨碍它似乎确实可以帮助部分当代人暂时从抑郁和焦虑中解脱出来。

这可能让人困惑,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刷信用卡购物的人来说,购物疗法可能会让他们陷入更严重的债务困境。

既然购物很少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有时还会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为什么仍然有这么多人沉迷于它带来的短期情绪改善呢?

研究发现,购物疗法之所以能够帮助人们改善情绪,主要有以下7个原因:

1.及时行

研究发现,购物可以带来情绪的短暂改善。部分原因在于,当人们获得新物品时,会产生兴奋感和满足感。

此外,研究还表明,消费者在购物后通常会立即体验到幸福感的提升。

2.增强情绪调节

购物可以帮助人们将注意力从压力或负面情绪上转移开,从而实现情绪的调节。

对一些人来说,挑选和购买物品是一种暂时逃离负面情绪的方式。

3.自我表达与自我认同

通过自主选择和购买,人们可以在购物中展现出独特的自我。

不论是购买服饰、小摆件,还是家居装饰,这些选择都反映了购买者的品味和价值观,从而带来确定感和满足感。

4.提升我们的自尊水平

“买买买”也是一种心理疗愈?研究:它确实有用

找到符合个人风格或兴趣的物品可以提升自尊感,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有助于改善整体情绪和增强自信心。

5. 赋予我们对生活的掌控感

购物疗法能带来一种掌控感,尤其是在人们感到无力时。

思考并决定买什么、何时买以及如何购买的过程,让人感到对周围环境的掌控。

6.在购物中获得成就感

完成一次购物,无论是找到理想商品还是以优惠价格购入,都能让人体验到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7.购物还有社交功能

与亲朋好友一起购物可以增进人际关系,加强社交联系。

分享购物体验或共同讨论购买意愿,有助于拉近彼此距离,提升社交带来的幸福感。

如何以最低成本从购物疗法中获益

当然,“购物疗法”的弊端之一在于,它容易吸引人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消费,而这种过度支出带来的经济压力往往会抵消购物带来的任何积极效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尝试提前规划好具体的花销,并将这笔钱专门预留出来,放到一个“购物疗法专用”的资金“罐子”里。

还可以进一步将对情绪影响最大的支出列出清单,一并放入“罐子”中,以便更加理性地使用这笔资金。

当然,购买物品并不是改善情绪的唯一途径。

也可以将这笔钱用于公益,利他行为同样能显著提升情绪。

或者,将这笔钱用于购买体验,比如外出度假、和朋友一起去听音乐会,或尝试平时不会光顾的餐厅等。

最后,为了深化这种积极效果,可以将感恩练习融入购物过程。每次购物后,花一些时间从感恩的角度回顾这次购物,体会这份获得的满足感。

    
总结

如果适度且有明确目的地使用「购物疗法」,它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调节情绪,暂时缓解低落或焦虑。

但是,如果把它作为逃避问题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去直面问题,导致挥霍无度甚至负债累累,或被消费主义蒙蔽而忽视了其他更持久的满足感来源,比如人际交往,那么购物疗法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压力,加剧抑郁和焦虑情绪。

因此,在使用购物疗法时要掌握分寸:适度消费,设定限额。

就像是忙碌一天后的小酌,它可以提供暂时的解脱,但若过度,则可能引发令人心力交瘁的财务问题。

End

作者 |罗伯特·普夫博士,“快乐播客”的主持人和制作人,下载量超过1600万次。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修改和增删。

翻译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三三 (221)

校对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校对团队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nk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