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侦探小说的流派当中,有个“硬汉派”。
说起硬汉派作家,就不能不提到雷蒙德·钱德勒,他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唯一一位以侦探小说步入经典文学殿堂的作家。
1888年7月23日,雷蒙德·钱德勒出生于美国芝加哥,7岁父母离异,钱德勒随母亲辗转到了英国生活。
他从小就立志当作家,然而母亲和祖母坚持让他当公务员。
为了不违背家人意志,钱德勒只好暂时将梦想压抑,转身投入现实生活和工作当中。
工作没多久,他就受到内心的愿望感召,离职,并且尝试做自由撰稿人。
可惜转行失败,写作的梦想再次被搁浅。
此后,钱德勒干脆一头扎进现实中,又尝试了许多工作,还在一战期间参过军。后进入石油公司创业,这一次,他终于在事业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1924年,钱德勒与比自己大18岁的茜茜·帕西卡结婚,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命运又开始发生转折。
1932年,钱德勒由于酗酒和旷工被公司开除,一度陷入失业危机。
前半生,他违背了自己的真实意愿,循规蹈矩生活了几十年,他用自己的方式,又去对抗充满束缚的现实,直到新的危机出现,打破了原来的生活状态。
在人生的低谷期,钱德勒又重拾写作梦,逐渐因侦探小说步入文学领域,为自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在1942年到1947年间,钱德勒的四部小说曾6次被好莱坞搬上银幕。
所谓“不破不立”,危机当中,也潜藏着机遇,就看一个人能否勇敢地站起来,从中挖掘到生命新的可能性。
1953年,雷蒙德·钱德勒创作的长篇侦探小说《漫长的告别》出版了,这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也是其“硬汉派”风格的代表作。
1954年,这部作品还获得了爱伦·坡最佳长篇小说奖。
本期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这本书——《漫长的告别》。

01

创作《漫长的告别》时,钱德勒的妻子身患重病,他一边照顾生病的妻子,一边在妻子的病榻前,完成了这部作品。
因此,这本书也被认为,是钱德勒带着诀别的心情,写给妻子的一封漫长的情书。
1954年,钱德勒的妻子去世,五年之后,钱德勒也因病去世。
《漫长的告别》一书整体的基调,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忧愁与感伤,既为故事剧情需要,其实也是作者创作时部分内心的投射。
第一次读《漫长的告别》,还是北漂时候在一家书店里,被书名的文艺气息所吸引,而后发现是侦探小说,于是带着好奇心去读。
当时大多关注的,是主人公私家侦探马洛,对这个人物的印象就是,真实,不做作,有正义感,有担当,属于故事中能力与人品最为出众的那一个。
因为是主角,他就在那里,自带光环,所以也自带吸引力。
早些时候,无论是看书还是追剧,似乎都更加关注主角,千磨万击还坚韧,愈挫愈勇,特立独行……
每个人内心,不同时期,或多或少,都有过对英雄人物的这种崇拜吧。
就像小时候看《西游记》,自己一直非常喜欢并崇拜孙悟空,直到现在,这种情怀还在延续。
也许是成长带来的改变,慢慢可以试着去理解生活当中每个平凡的人物角色,每个角色背后,代表的都是一种生活,每个人物,也都各有自己的难处,命运中夹杂着伤痛。
从前站在自己视角不能够理解的,要是站在每个人各自的视角,所有的不合理,似乎都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
人人都是自己生命当中的主角,可现实中,谁也没有光环效应。
于是更加愿意去理解,愿意多一些耐心,换一种视角去观察,去感受。
在看书的时候,也不再将目光仅仅局限于自带光环效应的主角,而是会去关注每个小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各自的经历,他们的命运走向。
人人都铆足了劲儿,向生活发出呐喊,那声音是微弱的,也是有力量的。
正是这样一个个小人物,还在挣扎,还没有放弃,还在卑微地、热气腾腾地生活着,创造着,这世间动人的故事,才不会彻底终结。
一些人离开了,总有另外一些,在延续着他们生命的故事,或创造着自己生命里新的故事。

02

最近重读《漫长的告别》,经历不同,视角不同,心境不同,这本书于我而言,也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作为一部侦探小说,必定少不了悬疑情境。
故事开篇不久,发生了一起谋杀案,死者是一位富豪之女,名叫西尔维娅·伦诺克斯。
西尔维娅在故事中的角色,被设定为一个放纵不羁的女子,风评不好,为旁人所不齿,可与此同时,男人又时常以与她周旋为乐。
西尔维娅个性张扬,婚后仍我行我素,某天突然惨遭杀害,而她的丈夫特里·伦诺克斯,被认为是最大的嫌疑人。
特里逃逸,私家侦探马洛曾与特里有过几面之缘,坐在一起喝过酒,因此也作为嫌疑人被捕入狱。
马洛在狱中被严刑逼供,但他看清了当时律法的不公,以及当权者的不作为,他们并非想查明真相,只是要一个结果,将案子草草了结罢了。
于是,马洛坚持自己,始终不肯屈从。
他也相信特里的清白,即便是对妻子有再大的怨恨,也不可能痛下杀手。所以他无论如何也不愿背叛朋友,哪怕他们之间,其实谈不上有什么交情。
马洛曾在见特里的第一眼,就有预感,以后可能会因为这个人,惹上什么不好解决的大麻烦,结果一语成谶。
马洛在监狱过了好些天苦日子,当局收到了特里的一份自白书,同时还得知他自杀的消息。
也就是说,特里干脆坦白了罪行,以此解救被自己所连累的朋友。
如此,马洛得以无罪释放。
当局对这个结果也挺满意,不打算继续追究。
毕竟,嫌犯已死,死人是不会开口讲话的。
然而,这只是一个结果,并不是真相。
马洛在出狱后,一时间也被登上了新闻,有人甚至威胁他,不要继续插手此事,深入调查。
但作为一名职业私家侦探,马洛还是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坚守的,这个案子牵扯到了两条人命,死得不明不白,不能就这么置之不理。
他暗地里仍想揪出真正的凶手,但又缺失一些线索,只能一边想办法,一边等待时机。

03

马洛带着苦闷的心情,去之前和特里喝过酒的酒馆,独自喝闷酒,注意到了故事中第二位出场的女性,艾琳。
关于艾琳,故事中对这个角色的设定,有着很强的悲剧色彩。
她属于高开低走吧,一出来就是惊艳全场的人物,容貌美丽,举止优雅,连向来直男个性的马洛,也要忍不住要对她多看几眼。
艾琳之所以出现在这里,也是来找马洛。
她的丈夫罗杰·斯特恩·韦德失踪了三天,平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但这次,她似乎无计可施,报案又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于是找到私家侦探马洛帮忙。
罗杰·斯特恩·韦德,一位畅销书作家,此人带有浓厚的阴郁气质,酗酒,酒后会精神失常,且有暴力倾向。
在嫁给韦德之前,艾琳曾深爱着一个叫保罗的人,又名特里·伦诺克斯,也就是前面那个案子的主人公之一。
保罗后来被误以为牺牲在了战场上。艾琳就将这份感情埋藏起来,之后嫁给了韦德,也有了一个新的称呼——韦德夫人。
未曾想,保罗并没有死,只是被毁容,他娶了西尔维娅·伦诺克斯为妻。
马洛原本并不想接手这个案子,但是受人之托,他索性就去追踪韦德的下落,并且成功地找到了韦德,保护他没有受到伤害。
谁知不多久,韦德也死于非命。调查结果敲定为自杀。马洛却认为,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后续追踪中,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两起案件最大的嫌疑人矛头都指向了艾琳。
她在录口供时撒了谎,回家之后,却动了自杀的念头,留下一封自白书之后,她服用了超剂量的哮喘治疗药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艾琳杀害西尔维娅的理由,既是出于深深的爱,也源自最深沉的恨。
她曾深爱过的男人保罗,她以为那个人死于战争,没想到他还活着,可他们之间却没有了可能。
保罗娶了西尔维娅为妻,却因这个花枝招展的女人,搭上了自己的命。
而艾琳的丈夫韦德,也与西尔维娅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所以,在艾琳看来,她一生的不幸,简直都是这个女人造成的,当嫉妒与仇恨累积到一定程度,最后不得不爆发了出来。
西尔维娅死了,保罗也自杀了,而自己的丈夫韦德,终日烂醉如泥,名义上为写作踌躇满志,实际上,艾琳或许明白一点,他可能另一方面,还在为死去的西尔维娅伤情。
韦德饮酒之后,会精神错乱,会家暴,会玩失踪,而她还要尽妻子的责任,去寻找他,照顾他。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忍耐着,也有崩溃的时候。
终于有一天,她选择了结束这一切,她杀死了自己的丈夫,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故事到这里,似乎可以画上句号了。
然而,马洛却意外地发现,特里(保罗)并没有死,他在墨西哥乔装打扮后,以另一种身份活着。
特里的解释是,他也没有办法。
讽刺的是,那些死去的人却永远死了。
两人再见时,生命中毕竟已经发生了太多事情,一切不能如故,只剩下淡淡的愁绪。
马洛对特里说:
“你深深打动过我,特里,用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次挥手和这儿那儿的安静酒吧里安安静静喝几杯酒。感情还在的时候真是不错。
别了,朋友。我不会说再见。我已经和你说过再见了,那时候说再见还有意义。那时候说的再见悲伤、孤独而决绝。”

04

其实这次重温这个故事,越往后翻,我越是有一种感受,就是故事的设定,似乎对女性不太友好,带有某种歧视。
当然,这可能也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偏见。
从作者去架构这个故事情节的角度,怎么设定角色,当然是剧情需要。
而我作为一个读者,从自己的视角去看,却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内容。
首先,我感觉整个故事中,女性处于非常卑微的地位,她们的出现,要么是为了彰显男性的魅力,要么是为了男性牺牲自我,要么是为剧情需要做铺垫,可是从头至尾,女性似乎不需要有自我价值,她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男性。
这太讽刺了。
另外,一个侦探故事,抛出悬疑,追踪凶手,追踪到最后,两次命案的凶手,竟然都是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
一开始我带着不理解,去考虑作者所描述的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一战前后,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内心缺乏安全感,自我缺失,精神无处寄托,于是表现出种种荒诞之举,这种荒诞似乎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
最后,我又从艾琳女性视角尝试去理解,我好像突然能够理解她了。
痛失所爱,遇人不淑,忍受着糟糕的生活,她可以向谁求助呢?没有人。
律法毫无公正可言,普通人的命运没有人会关心。
“每个人都有绷不住的时候,无论他看起来多么坚韧。”
她要么反抗,要么沉默,然后自我毁灭。
她选择了先反抗,而后自毁。
故事中,她所杀害的两个人,正是她内心一直压抑着,想要去反抗的力量。
她有错吗?有,她毕竟采取了极端的手段。
可是能把她简单地归为一个“坏人”吗?不能。
人性是复杂的,人性是不能单纯地以“好”和“坏”去界定的。
但是从死者的角度,那两个人就该死吗?他们可以得到应有的惩罚,却也罪不至死。
人们或许会说,何苦搭上自己,一切不当行径,自有法律去制裁,但在当时社会,或者说作者所塑造的社会环境中,这个是难以实现的。
当时的法律不会对普通人产生效力。
而且,艾琳所面对的,算是个人情感纠纷及家庭纠纷,她要是有别的办法,也不至于自寻死路。
其实,或许从她一开始去找马洛帮忙,既是出于对马洛的信任,也是在一步步暴露自己。
她也许早就抱着赴死的心,去面对一切了,所以无所畏惧,反而表现得十分镇定。
在那个法律都不值得相信的时代背景下,有一个人还可以去相信,那个人一定是光一般的存在。
马洛的正直、勇敢和坚定,让这个“孤军奋战”的女子在他面前,逐渐不想再隐瞒任何东西,她单枪匹马,去对抗她所厌恶的荒诞的世界,最后丢盔弃甲,索性连自己也不要了。
读到最后,确实读出了一种诀别感。
我们这一生,会和很多人告别,和自己的童年、青春告别,和老师、同学告别,和亲人告别,和恋人告别,和朋友告别……
没有什么能永远陪伴我们,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每时每刻都在和过往告别。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见一面,就会少一面,“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
每向前走一段路,就是在告别过去的自己,告别以往的经历。
我们穷尽一生,其实都在学着告别。

05

读完这本书,有个很直观的感受,就是除了私家侦探马洛,其他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为“情”所困。
人人都是凡人,一个“情”字,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而人们去追求爱、投入爱的时候,又是盲目的。
缺爱的人总想牢牢地抓住什么,以此去获得安全感。可是这世上的安全感,若不能自己给到自己,就总是若即若离的,充满不确定性。
所以,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在感情中,还是要学会给自己“留白”,不要因为一个人、一份感情,就彻底地失去自我。
《漫长的告别》一书中,艾琳重感情,却陷入了另一种偏执,一种报复性的毁灭,她爱的时候义无反顾,在爱失去的时候,却不能好好放手,给予所爱自由,最终作茧自缚。
生命的意境本不该如此局限啊,若要爱,世间万物皆可爱。先学会爱自己,再把内心的爱给出去,才更有力量。
将人生的格局打开,换一种高度去看待人生,其实命运的轨迹,是可以发生转变的。
我幻想了一下,假如将这个侦探小说故事进行改版,换成女性觉醒与成长题材,艾琳不走复仇路线,选择成长自己,以她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她肯定会非常出色,活出另一番光景的。
人生是旷野啊,任何时候,千万别把自己的路封死。
有时候心境变了,格局大了,生命的高度不同了,视角开阔了,谁会一直在黑暗里打转呢。
生而为人,苦乐参半,自己若不放弃自己,终究会迎来柳暗花明。

谢谢你为阅读此文花费了时间~
文/素履